今天電影圈最大的新聞莫過於——《自殺小隊》撲街了!
這部電影從開拍起就成為不少影迷2016年最期待的大片,幾支風格迥異的預告也是吊足大家胃口,華納更企圖靠它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重啟DC宇宙新篇章。可是,沒有一點點防備,它真的就這樣撲街了。
截止目前,國外兩大評分網站的分數都先不忍賭。Metascore上共有28家媒體評論,只給出了46分的平均分。
爛番茄上更可憐,只有35%的新鮮度,基本上和近期上映的《泰山歸來》《忍者神龜2》差不多分數。
媒體中當然也有好評,比如稱讚它獨樹一幟,給超級英雄電影開闢出新道路——
USA Today:與同類影片相比,《自殺小隊》以詭譎、驕傲的方式向古板的超級英雄電影豎起了一根中指。
Hitfix:《自殺小隊》呈現了一種興高採烈的虛無,當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超級英雄電影將要進化或滅亡的時候,它用不同的手法講述了一個爛大街的故事。
但更多都是滿屏幕的差評,完全不留情面——
IndieWIRE:這些英雄都是壞傢伙,但跟他們相比電影顯然更糟糕。
New York Magazine:本年度故事敘述最混亂的一部電影。
Total Film:相當乏味,和漫威相比,DC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Time:哈莉·奎茵的出場是電影荒最精彩的情節,看完那個鏡頭,你就可以走了。
Rolling Stone:觀眾抱怨《蝙蝠俠大戰超人》太黑暗和壓抑了,於是編劇兼導演大衛·艾亞就呈現了一種輕快和甜蜜的感覺。我覺得這是狗屎。
豆瓣上我的兩個友鄰在看完後也都只給出了兩星評價,甚至將它列為《綠燈俠》以來最差的DC電影。
面對這些差評,導演大衛·阿耶連發兩條twitter回應:「我愛這部電影,我對它有信心。這部電影是為DC的廣大粉絲拍攝的,這也是我生命中最棒的一段經歷。」
粉絲更是按捺不住,在請願網站change.org上聯名申請關閉爛番茄網站。他們覺得爛番茄上的評論員有明顯的偏向,漫威影片普遍高分,而DC影片卻總是在低分徘徊,懷疑該網站已經被迪士尼收買。
這部被一致看好的反英雄電影,擁有如此強大的陣容和極具新鮮的看點,怎麼就撲街了呢?
本片其實是本著娛樂大眾的精神去的,但無奈PG-13的定級把它限制死了。在「汙」的方面,影片也在朝《死侍》的方向努力。但影片中後部分的動作戲都發生在一片黑暗的布景裡,幽默和反轉的氛圍也在這樣的環境中半途而廢。
可以看出華納兄弟在大成本DC漫畫混搭電影製作上的力不從心,影片以「形勢一片大好」的方式開始,卻在劇情發展的過程中丟掉了創造力,走向平淡,最終迷失。
儘管《自殺小隊》集結了一個反派勢力的超明星陣容,到頭來卻不知道怎麼使喚這幫人。這支隊伍集結起來的力量似乎還沒有單個隊員的力量強大。
這時肯定有影迷出來喊了,別的我不管,我就是來看小丑和小丑女的!
的確,「小丑女」哈莉·奎茵的角色在預告片中就撩漢撩妹無數,她的出場是電影最精彩的情節,瑪格特·羅比把這個角色中的罪惡與性感也都演繹出來了。但是電影沒有給她更多發揮的機會,事實上,它沒給任何角色機會。
那小丑呢?嗯,可以負責任地說,小丑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地融入故事線中,而更像是一位特別出演的演員,總在影片要尷尬至死的時候出現(所以他出現的還挺頻繁的)。
酷炫的紋身,一腦袋綠毛,一口金牙——傑瑞德·萊託確實表現出了一個小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但與傑克·尼克爾森和希斯·萊傑所塑造的小丑形象相比,還是遜色不少。
他既像個黑幫份子又像個小丑,但就是不像這部電影裡的人。導演沒有信心把小丑塑造成一個英雄,也徹底沒給這個角色找到活兒幹,所以小丑也無奈的成了打醬油的擺設。
當然,這些先期評價也都是從媒體口中說的,還不知道影迷是否會買單。截至目前,IMDb的分數還是8.6,所以也大可不必太過失望。你要做的就是放低期待,先等等這部片子是否能在國內過審吧。
PS:本篇部分內容源自Metascore和THR網站新聞,感謝長頸鹿小姐的翻譯
· THE END ·
這是「不散」的 第 220 期 文章,心疼DC。
回復 #+任意數字 如 #33 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