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享 無限拉長的花蓮慢時光

2021-02-17 道觀

其實我去臺灣已經是一年半以前的事了,2013年11月。卻都還記得,吃了什麼,做了什麼,遇到了什麼人。花蓮,是一個安靜得讓人有歸屬感的城市,這算不算所謂的「宜居」?

嗯,就想賴著,不走了。


花蓮民宅

因為日據是時間很長,這裡和風老宅林立,隔三差五出現在眼前,帶著淡淡的春意。整個花蓮都是草綠色的,乾淨甜美。


花蓮街頭

花蓮的節奏很慢,所有人都面帶微笑。不是日本人禮貌的笑,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質樸,因為口音的關係,他們問我是不是臺中,是不是臺北來玩的。我說不是呀,我是廈門人。他們笑得更歡了,「我們知道!對面嘛!很厲害誒,自己一個人來!」(開啟閩南對話模式blablabla~),定的民宿有些難找,我也沒有流量,一路走一路問,終於是找到了!

居所

酒瓶做的燈,水泥糊的佛像,小魚缸的潺潺流水聲。花蓮人讓我知道,不是學藝術的人才可以是藝術家。


「巷小」是一間年過七八十歲的老宅,坐落在新港街的巷子裡,有歷經了花蓮颱風地震還震不倒的竹編老土牆, 兩間和風客房,有老闆阿南的木作、彩繪和老闆娘手染被單和窗簾。


一屋子的破爛舊物,古早木頭電線桿、海膽殼、老馬桶、玻璃瓶…經過阿南的手竟然讓老宅搖身一變化為珍寶。


老闆老闆娘只是喜歡,所以不管有沒有人買有沒有住有沒有人買都一切如常,做著喜歡的事 ,打理自己的家。其實他們夫婦只是眾多花蓮人之一,不沾染一點城市的喧囂,像蓮花。


那張木作高床,讓人一坐下老是賴著不走;那個窗臺,點起燈,是朋友旅人的卸下背包放鬆小酌的居酒屋,只不過燒酒烤串是來自巷口的阿嬤啦~hhhhha~


雨後巷小的夜

可能我這麼愛花蓮,跟花蓮細細密密的雨也有點關係。喜歡空氣裡有小雨的味道。

覓食

慢慢走,把一整個花蓮逛了一圈。其實我是沒有想說花蓮有多好吃,因為先到了臺南,再來花蓮,除了一口下去唇齒留香的蹦康肉圓和猶如火山爆發的炸彈蔥油餅,也沒什麼可驚豔的了。

#蹦康肉圓

無 法 定 義 的 美 味 肉 圓 ~


肉圓很大一顆!好像水晶包子...皮厚Q彈完全不粘牙!店家會把皮剪開,端上來的時候就能看到這醬肉交融的畫面,迫不及待咬了一口發現肉圓是炸過的,搭配甜甜鹹鹹的醬汁一點也不油膩!臺南很夯的克林臺包,還有名不副實的公正包子,瞬間都不知道是個什麼鬼了!

#炸彈蔥油餅

還沒開門就開始排隊了,吃貨迅速站隊!炸彈蔥油餅的奧妙在於這半生不熟的蛋黃在剛起鍋的情況下一咬就炸的神奇口感,我勒個去..火山噴發..當下那個感覺也還蠻清晰的!離舊時光書店很近,以至於時光書店門口寫著「禁止食用蔥油餅"...

閒晃

#「時光」二手書店

傳統的和式木造建築,木質招牌上刻著「時光」二字,有些掉漆露出了木頭的原色,更顯懷舊。嘿,難怪是賣二手書的,像時光機一樣的書店~

之前對二手書店的看法都是一摞摞書隨意放在地上供人淘,很髒很亂很破,從來沒有耐心去翻騰。而在這裡,每一本書都像找到了家一樣,有不同的分類不同的標籤,體現了自己價值和尊嚴。



每本書都是用心花時間淘來的,除了花蓮大大小小的資源回收場,甚至在世界各地收集,只為了能讓每本書找到新的主人,創造其更大價值。

從時光書店裡淘來的《歷史珍聞事典》

#花蓮文創園區(前身舊酒廠)

轉悠著到了舊酒廠,就不得不提起臺灣文創,保留早期的建築風格,延續文化的生命力。雖然這麼做的結果就是整個城市沒有高樓大廈,完全沒有現代化氣息,但那又如何?古樸本真的藝文氣質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舊花蓮酒廠)

原本計劃看田村映二的畫展,卻看了「方法之外」 ,是策展人張羽一直探討的學術方向 其目的是走出中國繪畫史以及西方藝術發展中所有經歷過的表達方法 建構我們個人的表達及方法。

文化創意是在每個角落生發,男女廁的招牌是用酒瓶做成的,垃圾桶是用木造的米酒看板,水溝蓋的圖樣則是不同的酒標籤製作而成,遠處的交通號誌牌不起眼,定睛一看上面寫的是「前有創意」。



分享

巷小:

花蓮市新港街61巷7號
電話:+886 953 759 000


蹦康肉圓(已經搬家惹,下面是新地址)

花蓮縣吉安鄉莊敬路1號
營業時間:12:00 ~ 22:00


炸彈蔥油餅

花蓮市復興街102號
營業時間:13:00 ~ 賣完為止


時光二手書店:
花蓮市建國路8號(花蓮公所旁7-11對面巷子)
電話:03-8358312
營業時間:13:00 ~ 22:00周一休息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
花蓮市中華路144號
開放時間:9:00 ~17:00 周一閉館

本文內容原創!原創!原創!

❤️此處應有轉發~


相關焦點

  • 浦發私行·雅宴私享 |有限席位,無限視野
    「雅宴(fine dining)私享"正是以通過不斷了解和精進美食,以維護人之身而為人的價值為核心的生活理念而生的社交宴席形式,致力架起雅食與大眾、食材與食客、產品與體驗的橋梁,消弭傳統與未來、國界與圈界、現實與夢想之間的界限。
  • 【走畫集】在花蓮遇見舊時光
    沒想到又一個意外發現一片老房子,原來這裡是「郭子究音樂文化館」,旁邊則是花蓮中學的老師宿舍,我並不認識郭子究,但花蓮縣政府竟然將這麼大一片建築規畫為他的文化館,原來郭老師在花中任教了三十幾年,雖然只有小學畢業,但是他有絕佳的音感,還自製調音器,擅長多種樂器,堪稱花蓮音樂之父。
  • 【臺灣特輯】3天攻略--體驗花蓮慢生活!
    ,我們身邊的老街老區、街坊小店,漸成追憶。放眼寶島臺灣,城市裡的大街小巷,滿是翻新的老房子,小店café進駐,保存地方特色亦能讓本土產業百花齊放。在花蓮,遊走於日本釀酒廠改建而成的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簡稱花蓮文創園區)、入住剛翻新的日式老屋民宿,都能感受舊貌新象的創意,在這3天2夜裡,讓我們放慢腳步,感受歷史,放鬆心神。
  • 過上了花蓮人閒適的慢生活,旅遊對於我來說,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花蓮山·海交界從墾丁到花蓮的縱谷線交通不方便,於是選擇了一日拼車遊,司機陳先生早上很準時就到墾丁大街接我們。8點半上車,從墾丁一路北上,多良車站-伯朗大道-池上便當-北回歸線-瑞穗牧場-雲山水,晚上6點多到達花蓮的民宿。每個景點都會停留充裕的時間供我們遊覽觀賞,因為兩地間沒有高速公路,不過三百多公裡的路程花了十個小時,對於身體是不小的考驗。
  • 周末逃離 小城花蓮:是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不期而遇的是山海之間的小城花蓮,安靜溫潤,不疾不徐,時光在這裡慢了下來。璞石咖啡館在花蓮頗有名氣,是文青聚集的地方。一樓是咖啡館,周末的時候也會舉辦些藝文表演活動。二樓是花蓮地方人文志 O'rip工作室與伴手禮販賣處,O'rip是一本專門介紹花蓮在地人文風情的雙月刊。
  • 陪伴花蓮超過10年的時光二手書店
    低矮的日式平房,矗立在花蓮市區巷弄中超過十年的時間,與不時經過的機車相映成一幅悠靜的生活畫面,比起不斷壯大的連鎖書店
  • 臺灣環島遊(中篇) -- 花蓮+墾丁
    而且滿足我所有對「度假天堂」的需求:我喜歡「浪」漂亮的海洋、海鮮、小吃、較慢的生活節奏、有趣的人文氣息等等。簡直完美!那就讓大家看看當時我們看到的感受到的花蓮和墾丁是什麼樣子的。窗戶外就像畫兒一樣這樣多元且無優勢族群的人口組成,使花蓮呈現一種有別於外地的族群交融與互敬互助的景象。除了世居於此的少數民族外,花蓮也有一群新住民一一 「島內移民」定居。在花蓮常流傳著這樣的話: 「這裡的泥土很黏!」意思是只要曾經來這裡生活過一陣的人,都會萌生留下來落地生根的念頭。花蓮是個相當有包容力的地方,有很多可能性,每個人好像都能在這裡找到他想要的。
  • 我和花蓮的故事(二)
    跟花蓮亦如此,充滿著無限的人情味。我第一次到達這個城市,是在四年前的冬天,那時的我選擇了以沙發客的模式逆時針環島。到達花蓮是在一個傍晚,我的沙發主Mike開著他的橘色小車到花蓮火車站接我。那是我們第一次遇見,沒想到之後的四年中,仍然一直交錯在不同的地點,時過境遷,但情誼有增無減。
  • 去了花蓮 再也愛不上臺北 | 花蓮遊記
    如果你也想放慢腳步 如果你想感受生活本生活 那就跟著我 一起重遊花蓮吧關於去臺灣前的準備我就不再了 大家可以參考上一篇遊記 基本都有寫清楚 臺北遊記 | 「不知道為什麼而去 正是出發的理由」這一次我們的計劃就是直奔花蓮 先來一場舒服的度假 中午到了臺北桃園機場後 直接轉捷運到臺北車站 坐高鐵去花蓮 (票需要上網提前預定)到達花蓮時 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 花蓮高鐵站修建了一番
  • 慢時光攝影
    每個人對於慢時光都有自己的理解,這可能是和個人的生活經歷、文化層次和閱歷有不可分的關係。於我而言,慢時光代表靜逸、空靈、唯美的意境,將人從都市繁忙的節奏和壓抑的生活中抽離出來,享受慢生活帶給我們的寧靜和安逸,而慢生活又會令我們發現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以前總是計劃去遙遠的地方拍大片,但是由於今年的特殊情況,只能在雪梨拍攝海景。
  • 看灣灣系列 - 花蓮怎麼玩
    雖然花蓮沒有藍精靈,但是那裡的海真的很藍很藍,跟你在淡水、三芝那邊看到的北海岸,臺中、臺南那邊看到的臺灣海峽的藍,絕對不是一種藍。 如果你是打算從臺北進入臺灣,可以先在臺北逗留2-3天,然後從臺北動身前往花蓮。 一種比較節省時間的選擇,是選擇時間較快的列車,通常太魯閣號、普悠瑪號都屬於快車,停站少,小站不停,速度快,當然比高鐵還是慢很多。
  • 沙寶亮出道20年發布黑膠大碟 啟動S20歲樂私享會
    近日,華語樂壇實力唱將沙寶亮在北京舉行了「S20」歲樂私享會啟動派對,在活動中隆重發布了首張黑膠大碟《消失的唱片店之歲月如刀》,並宣布將於2020年啟動S20歲樂私享會,分享出道20年來的音樂歷程,並許下對未來跨界之路的無限期許。
  • 慢時光裡的剪影
    在我的思緒裡,鄉愁便是那慢時光裡的剪影,無論春風,無論秋雨;無論夏花,無論冬雪,她都銘刻在記憶裡,經常地在眼前浮現。
  • [私享]馬裡奧·毛瑞爾 隨著快樂的心出發
    >>>>>專題:[私享
  • 來自慢時光小編的私藏音樂
    Slowtiming by.慢時光━━━━━━━━━━━━━━━━
  • 花蓮驚奇之旅【之一】
    臺灣的東海岸對於自由行人士而言成本太高,首先你需要有非常成熟的交通規劃能力,搭幾點的火車,幾點下車,景點都在什麼地方,要直接搭計程車還是先搭火車再轉其他交通工具……東海岸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車,沒錯,在東部,火車可以當作地鐵/捷運來充分利用,可以刷悠遊卡,站與站之間可能只需要十分鐘,但兩班車可能間隔一個小時。
  • 花蓮慈院三十周年—醫愛三十.莫忘初衷
    院慶大會上,鼓勵服務滿三十年的同仁,並由骨科部陳英和名譽院長代表致詞分享。回首來時路,花蓮慈濟醫院前五年是篳路藍縷,找不到醫療專業人才到東部服務,但仍在艱困中厚植人才精神;第二個五年,人才逐漸匯集,醫院開始發展尖端科技,在完善的基礎下,花蓮慈濟醫院結合人文與科技,強調高質量高科技,整合性的醫療服務……在主持人復健科主任梁忠詔與護理部督導王琬詳的引領下,走入時光隧道,回顧影片中,見證慈濟醫療走過的點點滴滴。
  • 感受臺灣慢時光
    我制定了「臺北-日月潭-清境農場-中橫公路-花蓮-臺北」的路線,基本算是環遊臺灣北部。第一站 臺北臺灣只有臺北和高雄兩座城市有捷(di)運(tie),臺北的公共運輸很完善,所以玩起來比較舒服、輕鬆。抵達花蓮市區之前,路過太魯閣公園。
  • 京郊2天1晚,憶起舊時光、開啟慢生活
    從私享沙灘到都市紛繁,額…古銅色的皮膚已經黑得嚇人。也去拍攝了《你遲到的許多年》給自己臉上貼金,嗯,此處省略一堆表情「在商海中沉浮、在情場中輾轉,在成長的路上尋找迷失的自我、回歸初心」舊時光,開啟慢生活」了從山門到接待大廳需要15分鐘-20分鐘,更別說到獨棟小別野了
  • (原創散文詩)穀雨茶敘:茶香裡的慢時光
    在穀雨茶敘,每一種茶,每一縷茶香都特色鮮明:或醇香馥雅,或清冽生動,或淡雅舒漫,或濃鬱芬芳……在這裡,攏一室茶香,把日子拉長,一點點融入茶香裡的慢時光,拋開歲月的蒸、煮、烹、炸……只低首,讓鼻息與茶香親密接觸。沒有一段詩情值得辜負,約三五好友,品一杯好茶,品味一段難忘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