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洩露帶來的麻煩,很多時候都會超出你的想像,完全打亂正常的生活節奏。和很多人一樣,海口的潘女士也喜歡在朋友圈曬自己的美照,可她想不到,自己曬出的一張照片,竟然出現在了別的地方,被不斷地傳播,內容令她不堪其擾。
在潘女士的聊天記錄裡,她的多名朋友均告訴她,在一個社交軟體的交流群裡,有人在發她的照片,並附有違法招嫖的內容。在對方發的幾張照片裡,潘女士認出,其中一張是她之前在朋友圈裡曬出的她和愛犬的合照。
之後,為了查明情況,潘女士的朋友通過這個社交軟體添加了發圖的這名網友。在潘女士朋友與對方的聊天記錄裡,對方發來多張女性的圖片,其中一張就是潘女士和愛犬的合照,潘女士懷疑,對方就是盜用了她的圖片,發布違法的招嫖詐騙信息。
採訪當天,記者也陪同潘女士到轄區海墾派出所報案。警方表示,招嫖行為屬於違法犯罪行為,個人應當遵紀守法。同時,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當使用他人肖像屬於侵權行為,只要惡意轉發圖片的條數超過500條,就達到刑事立案標準。目前,他們已經受理此案。
海口市公安局海墾派出所 民警:包括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不要給陌生人,不要發到一些公共的區域,不要拍一些正面照,以免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而針對朋友圈曬照涉及到的隱私防護這一問題, 記者也在海口街頭進行了一次隨機採訪。
海口居民:朋友圈都這樣,發自拍不擔心,因為感覺自己不是明星,沒有誰會盜用自己的自拍照。
海口居民:朋友圈的朋友還是很多的,不是說都是自己特別了解或者特別熟悉,有一些也是工作上或者其他外面的朋友,也不會把名字、號碼在上面發布這樣。
海口居民:我只發好友圈,就是僅好友可見。
走訪中,不少人表示,朋友圈裡都是認識的人,曬娃、曬幸福、曬名牌的都可以,不會有問題。稍微警惕的人則表示,發照片會設置只對相熟的好友可見,那麼,即便是這樣,就真的就不會發生信息被盜用的情況了嗎?在社交軟體上發信息和照片時,我們又該注意些什麼呢?一起來看。
在朋友圈裡曬隱私,容易引發不可預知的危險,近年來全國範圍內已經發生多起由此引發的案件。比如江蘇蘇州的何女士,經常喜歡在朋友圈裡曬豪宅、豪車以及名牌包包,這一情況被欠債的犯罪嫌疑人胡某發現後,竟找到何女士的車,並在車上安裝跟蹤器,夥同其他三名男子對何女士進行綁架敲詐。
無獨有偶,湖北的李女士從事微商生意,長期在朋友圈裡曬訂單炫富,無意間洩露了家庭住址,遭遇入室搶劫險些被掐死。那麼,既然在朋友圈裡都是自己的好友,他們的信息又是如何被陌生人發現的呢?有媒體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人員選取一個公園,打開了微信,並通過微信裡的「搜索附近的人」功能來尋找目標,結果發現,有好幾個離實驗員較近的人,都是用孩子的照片作為頭像。實驗員隨機點開一個帳號,手機上出現了孩子的照片以及一些跟孩子相關的信息,甚至有些還曬出了帶有位置信息的圖片。
那麼,非好友為何能夠查看朋友圈?原來,在微信的設置功能裡的隱私選項,有一條允許陌生人查看十條照片選項,只要打開了這個選項,最近所發的十張照片就會被陌生人看到,不法分子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竊取隱私。實驗人員在實驗過程中,通過一位家長發出的照片,分析其中的環境,並開始尋找所在的位置。
實驗結果是,成功找到了他們。所以為了防止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平常大家最好將微信朋友圈裡的「允許陌生人查看十張照片」和「附近的人」的功能關閉,需要時再開。
而朋友圈內,五類圖片千萬別曬:一是不曬火車票、飛機票、登機牌等包含個人身份信息的照片;二是不曬家門鑰匙和車牌;三是不曬位置,尤其是全家出遊的位置;四是不曬孩子照片和姓名;五是不曬家中老人照片。
外出時儘量不要洩露行程、行蹤等信息,以防盜賊趁家中無人時行竊;少「曬」貴重物品、名牌包等照片,以防他人心生歹意;少發情感上的牢騷信息,以免有人乘虛而入,騙財騙色。
本期編輯:黃露莎
少「曬」貴重物品、名牌包等照片
以防他人心生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