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喜歡在社交網絡上「曬」各類生活信息和照片。但你知道嗎,這些行為間接洩露了個人的相關信息,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看到、利用,將造成家中或個人財物被盜竊,甚至危害自己和家人人身安全。
根據安全人員的研究,社交網絡越來越成了敏感信息洩露的「重災區」。為了不成為黑客、騙子、小偷的「業務對象」,你在曬照的時候要控制、控制、再控制。
全家福照片少曬:
否則一旦洩露家庭成員信息,容易給不法人員創造行騙、行竊的機會。尤其是老人、小孩的信息,更要注意保護,包括姓名、幼兒園和學校的地址等。上下學路線、上下班路線也要少發。
外出行程要保密:
外出時,日程安排、行蹤等信息不要洩露,不然容易讓他人鑽了家中無人的空子行竊。外出期間,能夠顯示姓名、身份證號的車票、護照、飛機票等不要「曬」。
貴重物品要少曬:
對於女性來說,貴重飾品、名牌包等少「曬」為宜,莫讓他人掌握自己單獨外出的有關信息。
突發狀況別亂曬:
外出購物、旅遊、駕車,可能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如人群擁擠、道路堵塞、發生交通事故等。這類信息在不掌握真實情況前不盲目散布、轉發,不然可能會引發恐慌,或被編造成謠言轉發、擴散,產生負面效應。
抱怨牢騷要少曬:
對於自己在情感、工作上的問題,牢騷、抱怨類信息也應少發,既容易引起不懷好意的人注意,也有損人際關係。
在現實中,很多騙子都與被害人素不相識,如何能將孩子和媽媽的名字叫出來?還能有兩人的照片呢?原因就在於,愛曬孩子的家長沒有關掉微信中「附近的人」這個設置。騙子就是通過微信搜索「附近的人」,來成功獲取被害者信息的。
另外,在網上曬孩子萌照,很可能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不要用孩子照片作為頭像,更不要透露孩子的名字、生日、幼兒園、常去的地方等。也不要透露你所從事的工作、單位。
不妨限制一個分享的範圍,以分組的形式給親人和一些有孩子的朋友看。儘量少在網上掛孩子的照片,也別把孩子當成藝術品似的炫耀,好東西自己留著欣賞就好了。
很多網友在qq、微信、微博上使用的是同一個ID,而且這個ID名字往往是特殊的,以避免和別人重複。如此一來,就好像給自己設定一個網絡身份證,別人找到你,那還不是易如反掌?所以,要儘量選用一些常用的詞彙作為ID。
分享控忍不住?不要曬海量寶寶萌照了,嘗試製造電子相冊,發給親密的朋友分享即可。
朋友圈曬火車票、飛機票時注意保護票面上的條形碼或者二維碼,因為這很可能成為洩露個人信息的途徑。如果黑客找到辦法破譯條形碼或二維碼,個人信息將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儘管登機牌、火車票上的二維碼和條形碼有保護,只有專業設備才能識別。但航空公司和火車站人員均表示,不排除有人利用高科技竊取個人信息的可能。為了安全,大家還是小心為好,曬票也別忘了遮「碼」。
同理,電影票等一切含有二維碼或明文信息的東西,最好都不要公開展示。它們會透露你特定時間所處的特定位置,也會透露你的生活圈範圍。
在朋友圈裡發布了帶有位置信息的圖片,將會暴露非常真實的個人信息。如果你正處在自己住的小區裡,壞人想要進行詐騙的話,能夠說出你的具體位置,成功率會直線飆升。
另外,如果有人發布了全家一起出遊的位置信息,那麼竊賊就可以算出他離家的距離,據此推算作案的最佳時機。
曝光你的奶奶/爺爺/姥姥/姥爺,會讓壞人有更高的機率把他們認出來。關鍵在於這暴露了你的個人信息和老人之間的關係。如果有人突然對老人說出他孫子的姓名,再附加任何一條謊言,很可能讓老人掏出半輩子積蓄。
照片的信息量往往很大,背景裡難免會出現奇怪的東西。
王珞丹曾經在微博上曬過兩張窗外的風景,而某宅男根據這兩張圖片,結合她發過的微博,成功定位出了她家的小區、樓號以及門牌號。不用懷疑,壞人也會使用大數據。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照片中不要出現特徵明顯的東西,例如你的家門鑰匙、車牌號碼,更不用說身份證、駕照和護照了。
如何簡單地判斷一張照片該不該發出去呢?你只要在發之前想像一下:如果把這張圖片給隨便一個路人甲看,是不是合適呢?因為從理論上講,你發的每一張照片都可以被所有人看到。
如果你身邊也有愛曬照的朋友,請擴散提醒!
來源:公安部打黑除四害,綜合廣東公共頻道、央視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