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工作室新作 VOICE.1
劉曼麗
《入口系列》
《入口系列》的創作是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在畫面上進行重構來引導人走出「不安畫面」,從的現實走向夢境,在時間的裂縫中苟延殘喘,對現世城市「灰色叢林」的表達,不安與躁動在畫面的角落隱匿,如野獸般隨時準備跳出畫面吞噬觀者。
《入口No.1》 50cm×60cm 布面丙烯
《入口No.2》 40cm×50cm 布面丙烯
《入口No.3》 40cm×50cm 布面丙烯
《入口No.4》 40cm×50cm 布面丙烯
《入口No.5》 50cm×60cm 布面丙烯
《入口No.6》 60cm×90cm 布面丙烯
袁伊璇
《大、小重系列》
我不像他們一樣還會寫詩,我只會畫意。
《大小重系列》只是一種舒服的感受,不一樣的拼接帶來的不一樣的視覺效果。更是一種逃離現實,只想活在自己的空間裡的表現。《蔓》是我想像的異空間,我對於水的理解,是靈感的來源,矗立在我的異空間中供養著我靈魂深處。
《大重》 80cm×120cm 布面油畫
《小重》 40cm×60cm 布面油畫
《蔓》 35cm×80cm 布面丙烯
劉誠歆
一系列我崇敬的大師經典畫作進行再創作,滑稽,冷幽默,一種出自畫家和他畫作的反向對話,警示我們對畫作與藝術家的關係的思考。人們以往了解的大師經典流芳百世,卻不知如今當代青年的浮沉,理性面對經典,致敬經典,活在當下。
我將生活所見場景在我的思維進行過濾,生成所想的冷具象,人總是會有自動擇優的條件反射,身邊的每個場景,大多是你不會在意的,是被剩下的那些淘汰的場景,而這些場景可能是別人美好的記憶。記錄它,讓它成為你理性部分的勝者。
voice.傲慢 76.5 cm×44.5 cm 木板連接綜合材料
voice.鏡念 31.8 cm×97.5 cm 木板連接綜合材料
voice.違觀 79 cm×37.5 cm 木板連接綜合材料
理性表演No.1. 70 cm×70 cm 布面丙烯
理性表演No.2. 70 cm×70 cm 布面丙烯
劉宏涅
起初很喜歡達利的繪畫作品,很痴迷於他的繪畫技巧,也同樣痴迷於他對於夢境的解釋。因為受到現實生活中許多方面的限制,我們內心的真實想法並不能完全的顯露出來,然而我門自身強烈的暗示會引導我們在夢中看見我們的真實想法。這種想法被具象成為了具體畫面,作為人類,能把這種獨特的現象能夠清晰的表述出來,也是很難得的。在之前的一段時間裡,接連幾天我做了同一個噩夢,我的牙齒接二連三的脫落,就像蠟一般脆弱不堪,在中國有一個說法,夢到長牙或者掉牙,是要長個子了。雖然之前我不知道這個民間說法,但也許是我強烈的個人慾望催使著我做了這一系列難以忘懷的夢吧。(笑)以導致那一段時間睡眠非常差,白天精神也不好。看來過度的精神渴求確實會帶來負面的身體影響啊。
也有可能,是來自於生活的其它壓力,至於這點,就看觀者能否聯繫自身的生活去尋找共同點了
《惡夢連篇系列》
《惡夢連篇》 50cm×60cm 布面油畫
《惡夢連篇》 50cm×60cm 布面油畫
王與能
畫《一日三餐系列》 ,沒有想太多,挑幾個喜歡顏色,塗個底,加點幾何圖形,找個合適的實物圖畫上去,就完成了。就繪畫風格而言,從未,如此放蕩過呢,算是一次新的嘗試,放飛一下自我。
名為一日三餐,卻並不是三餐茶飯。總是覺得,生活,有太多的好,好在三頓之外,卻又勝過飽食之快。
我的畫,就和我的心一樣,應該是斑斕的,或熱情洋溢,或深沉靜默,或中庸而俗立,那都是我。學會做個有趣的人,多好啊。
無論怎樣,畫喜歡的東西,隨性點,無釐頭點,就像是,年輕的感覺,像是提醒自己:即時行樂。
油畫的魚乾,輕微寫實的畫風從布上剪下來,貼上去丙烯的底色,14號超大魚釣,5mm的魚線,還是頭次這麼玩。
生活嘛,理想也好,感情也罷,若並非你情我願,那便願者上鉤。你我都曾知曉,很多事啊,強求不來,一不小心,就弄巧成拙。
一條魚呢,只為口食而已,無心的它,卻被有心的人釣到。你想用手去抓?難!但是小小的魚鉤可以做到,要是什麼都能用鉤子釣,那該多好。
你說,是人太聰明,還是它太貪吃?
我不會釣魚,但,偶爾坐觀垂釣者,卻也徒有羨魚情。想做一個垂釣者,等一條上鉤的魚,就像一個朋友說:一直在垂釣。也想,做一條魚,不大,尋一口肥餌,吃完就跑。
《一日三餐系列》
《一日三餐》 40cm×50cm 布面丙烯
《一日三餐》 40cm×50cm 布面丙烯
《一日三餐》 40cm×50cm 布面丙烯
《願者上鉤》 80cm×130cm 布面綜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