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寫在蝦米停服前一晚

2021-02-12 BlueNote爵士樂俱樂部

2010年7月8日凌晨3點47分,146688次累積播放,628835分鐘陪伴,3334位音樂家、2563張專輯、6280首歌被收藏。告別信裡蝦米說,Brad Mehldau是我最鍾情的人。十年前,我踏上了爵士的徵途,蝦米一路都在。不知還有多少人同我一樣,對某一特定類型年復一年的認知積累,早已嵌入日日夜夜、一次又一次的蝦米收藏。

自去年底傳出關停消息,老用戶們唏噓不已。1月官宣後,外界關於蝦米成敗的解讀、商業模式的剖析更紛至沓來。最大的聲音莫過於「多次戰略失敗」,尤以「自退版權大戰」為首。事實真能一言概之嗎?未必。過去二十年間,在法制、技術、資本、企業文化等多重變量作用下,大陸在線音樂市場從完全競爭到寡頭壟斷,其間梟雄無數。蝦米既曾在亂世中崛起,也定曾在亂世中奮擊。

如今再談緣何由盛轉衰,意義不大。面對蝦米之殤,大眾只領到「看客」的入場券。在其他巨頭眼裡,道本不同,蝦米的衰不具備警示價值,充其量也只是博弈的結果。對行業來說,恐怕也再不會有新玩家向白手起家、自帶「原罪」的蝦米模式輕易取經。更現實的是,資本競技和法制完善雙管齊下,創建音樂流媒體平臺的準入門檻早已今非昔比。唯當懂得運籌帷幄、以退待進的老牌財團實現完全壟斷,方有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甚至以新替舊挑戰霸王條款。

蝦米的盛,卻真實地影響了一個時代的人。和用戶深厚的情感聯結,最近被反覆提及。國內再沒有第二家音樂流媒體網站,以如此自由的精神、包容的胸懷、工匠的堅守和民主的氛圍,實力滋養一代愛樂人。受相近的文化理念驅使,在蝦米最感自在的群體,想來當屬爵士樂迷。

在向小眾音樂類型傾斜、向獨立音樂人「導流」的願景和機制下,蝦米通過精準的算法推動音樂風格的普及多元化,縮小類別差距。與今天的一些網際網路產品有天壤之別,十年前的蝦米就拒絕利用算法局限受眾視野。由於邊際效應遞減,音樂類型越小眾、越受益。爵士樂是極典型的小眾音樂,同時它的全球音樂資料多,但當時在國內傳入少。在未受到特殊優待的前提下,作為平臺機制的受益類型,爵士很有發言權。

爵士樂迷群體在蝦米的發展,值得單列。得益於自由、包容、實幹、民主的網站基調,爵士的站內氛圍野蠻生長:音樂和資料野蠻上傳,評論和收藏數野蠻攀高,樂迷群體野蠻養成,原創歌單的數量和質量野蠻向善。短短數年間,部分爵士音樂家的用戶關注數呈十倍百倍地增長。浩瀚的音頻庫存,加上專業的資料信息、精準的算法推薦、深度有個性的社區樂迷和具有學術氣質的歌單,足以滿足不同口味和階段爵士樂迷的聆聽需求,甚至讓一枚爵士小白長成專家。蝦米巔峰的那幾年,內陸爵士現場才蹣跚起步,不少活躍一線的本土音樂家當時尚未學成歸來。

「愛生活,愛自由,我們對音樂的選擇卻很累很不自由。」這是蝦米留在官網上的話。沒有用過蝦米,很難體會何為「單純又自由的聽樂體驗」。簡潔的頁面設計,無廣告的評論區,關鍵詞搜索下的篩選依次「綜合」「歌曲」「專輯」「藝人」「歌單」「MV」「用戶」,後六位的重要性清晰可見。直接、樸實、合理,一切都只為了聽音樂、發現新音樂。一路走來,蝦米真的給了我們太多。

通過分類來釐清風格類型、普及小眾音樂,是蝦米精心的「通識教育」。在國內多數音樂流媒體平臺將天氣、心情、活動、話題視為首要分類指標時,蝦米拒絕迎合,堅持將風格類型擺在首位。經過多年完善,這張「流派地圖」如今鋪開到爵士、流行、搖滾等24個一級分類,所有一級曲風繼而順出二級流派,用心程度讓同類望塵莫及。其中,爵士32類,搖滾59類,電子98類,布魯斯18類,中國特色17類,實驗8類……連流行都有46個分支。所有一、二級分類都有雙語名稱,分類頁面由風格電臺、最熱歌曲、熱門專輯、最熱歌單、相關藝人等板塊組成,二級流派頁面多加曲風介紹。對其他類型保有認知、始終心態開放,是深入了解爵士樂(尤其現代作品)的基本功。蝦米,為我們培育了國內最好的土壤。蝦米將曲風流派視作註解,而非定義。在音樂人、專輯頁面以標籤形式註明風格,是蝦米多年的傳統。總體上的專業和細緻度更成為行業典範。以爵士頂流Miles Davis的頁面為例。QQ音樂不使用標籤;網易雲僅注以「爵士」「感動」「經典」字樣;而蝦米,「波普」「冷爵士」「融合爵士」「爵士搖滾」「後波普」「調式爵士」「爵士放克」「硬波普」,八個標籤踩點了音樂家寬泛的涉獵領域,而且每個都能超連結至對應的風格專頁。爵士樂的亞類、旁類劃分很細,跨界、融合、創新司空見慣,樂手的組團和風格非常多變。輔助性的流派標籤,對引導樂迷有的放矢地鑑賞音樂很有助益。蝦米讓我們懂得,音樂分類不是局限思維的教條主義,恰恰是打開視野的探險路標。但蝦米的分類並不盡善盡美,儘管更新完善一直進行著。對照Wikipedia、Discogs、All Music等的國際做法,蝦米在二級流派的梳理中不乏創新,但部分歸類是否科學尚存疑問。如「Stride Piano」譯作「爵士鋼琴」並作二級單列是否合適,「Acid Jazz」在邏輯上作為二級直屬於爵士是否科學。其次,信息的準確性猶待斟酌,如「Free Jazz」頁面的背景藝術家是否為自由爵士代表人物,頁面上的部分推薦音樂是否和本頁風格確實相符,等等。從歷史發展和社會現狀來看,國內的音樂文化傳播帶有很強的本土特徵。蝦米的每一招創新、每一滴積累,都在彌補時代和環境的缺失。在唱片資源匱乏的年代,蝦米力爭在線上還原唱片。堅持以「音樂家-唱片-歌曲」的形式呈現音樂,嚴格按照曲目順序內部排列,唱片封面、專輯類別、發行時間、發行公司(廠牌),統一格式、應有盡有。突破出版的困境,大範圍共享唱片的內容資源,是爵士樂傳播的重要一環。一來爵士類唱片(以打口渠道為主)在國內稀缺性高、流通性差、知曉度低。二來爵士準先驅們的早期錄音整理難度很大。它們往往通過黑膠發行,還有不少只見記載、不見介質,連Discogs上都不見蹤影。三來爵士唱片的製作受資本束縛較小,唱片概念、曲目順序、唱封等都能比較原味地展現音樂家個人意志。人人建的蝦米線上唱片庫,不僅條目清晰、信息完整,而且「尖貨」扎堆,因此一度成為愛樂人聆聽爵士樂最主要的渠道。蝦米的唱片分類當屬國內極致。「全部/錄音室專輯/EP單曲/現場專輯/精選集/原聲帶/合集雜錦/參與過的專輯」足足八種篩選方式。QQ音樂分到「全部/錄音室專輯/EP單曲/現場專輯」、加以「最新」「最熱」兩種專輯排序方式,而網易雲不對專輯作分類篩選。唱片性質重要嗎?當然。一方面是對出版物的「學術尊重」,另一方面是因為唱片性質揭示出版意義,可以體現音樂家的表達目的和不同時期的理念口味,包括經紀團隊所作的職業商業規劃(儘管後者在爵士中並不常見)。爵士音樂家通常音樂項目多,媒體露出、奇人軼事比較少,因此唱片發行和項目參與情況基本形成職業軌跡。在蝦米細緻的分類下,音樂家的畢生業績一目了然。除了推出錄音室專輯、現場專輯、EP、精選集,部分爵士音樂家還做過電影配樂、發行原聲帶專輯。凡此種種細節,都附加了眼前線上唱片的信息價值。爵士樂有很多特殊性,它是蝦米體系當之無愧的受益者。近兩年,蝦米對廠牌的重視更進一步。不知何時,他們統一了許多唱片信息頁上的廠牌名稱,加寫代碼、增設跳轉。Blue Note Records、ECM、Ropeadope、ACT Music、Nonesuch Records、Knitting Factory、Black Saint、Criss Cross、Intakt Records、Clean Feed Records等樂迷耳熟能詳的唱片公司,如今都有自己的專屬頁面。點開,有「近期發行」「相關藝人」。針對規模相對大、知名度高的公司,蝦米糰隊已經完成廠牌介紹和主要風格梳理,如Concord Music Group、Blue Note Records、ECM。爵士樂的廠牌文化不僅歷史悠久、儲備豐富,而且至今活力無限。虛擬音樂固然不能取代實體唱片,但蝦米卻是靠得最近的那個。蝦米的文字質量無出其二,百科思維自始至終。直到今天,大陸關於小眾音樂的嚴肅文稿依然稀缺,十年前的爵士領域更是如此。國內的文字原創能力比較弱,那就引入國際上的優質內容。網站早期,得益於蝦米積極向上的社區氛圍和嚴肅專業的用戶群體,不少爵士音樂家和專輯的介紹評述都來自外網。興許和歐美國家的音樂教育體系、社會文化氛圍等有關,相比其他風格,古典、爵士樂評人的文字表達能力、音樂分析水平和成文質量普遍比較高。有國際通行的撰稿水準託底,儘管英語行文較多,但很多來源不是國際爵士樂評人的手筆,就是音樂家、經紀人或廠牌公開展示的官方文字。爵士史學家Scott Yanow、《Jazz Times》記者Jeff Tamarkin、All Music撰稿人Thom Jurek等樂評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蝦米簡介的「座上客」。後來,隨著蝦米「大百科思維」的統籌推進、做精琢細,越來越多眾所周知的爵士大師有了中英雙語的完整簡介。蝦米編輯選取的簡介文字通常專注於描述音樂和音樂家本身,也常作出對所屬時代和影響的文化評論,可謂乾貨滿滿。潤物細無聲,蝦米抬高了音樂流媒體平臺的文字上限。蝦米鼓勵用戶在精選集中留墨分享。製作者可以為精選集中的每一首歌添加文字內容。文字材料足的精選集,更容易被團隊青睞、首頁推薦。這樣的激勵機制下,一些資深的爵士樂迷精心挑選曲目,或填寫選取理由,或粘貼音樂家、專輯、流派等的背景介紹,或進行專業的音樂分析。在這個過程中,製作者完成了充分的自我表達、音樂分享甚至友鄰社交,而聆聽者收穫了大量的音樂知識,更可能因此對某類音樂的興趣從無到有。音樂活在現場,但流傳下來的卻是音頻、視頻、圖片這些介質。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餘震未平,國際演出依然總體停擺,本土演出則夾縫求生。在國內「半宅經濟」氛圍下,樂迷對線下的音樂需求,將有部分繼續向線上導流。此時此刻,蝦米卻即將離場。庚子鼠年臨尾,最後的兩大巨頭終於再也按耐不住。網易雲音樂在騰訊推出的微信上開撕騰訊收購的酷狗音樂,酷狗在新浪微博上曬專利成果王婆賣瓜,而阿里巴巴是位列新浪之後的微博第二大股東。眼下牛年當耕,內卷卻已然白熱化,中國音樂流媒體市場將何去何從?為「發現音樂新世界」而生的蝦米,做的是產品。那些絞盡腦汁只想讓聽音樂變得更好玩的,做的只是功能。自由、包容,保持熱愛,堅持獨立和探索。未來的日子裡,蝦米精神當共勉。

相關焦點

  • 蝦米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寫在蝦米停服前一晚-Lifexperience
    告別信裡蝦米說,Brad Mehldau是我最鍾情的人。十年前,我踏上了爵士的徵途,蝦米一路都在。不知還有多少人同我一樣,對某一特定類型年復一年的認知積累,早已嵌入日日夜夜、一次又一次的蝦米收藏。自去年底傳出關停消息,老用戶們唏噓不已。
  • 蝦米宣布停服,告別一個安靜聽歌的時代
    「我現在特別想哭,我的青春回憶沒有了」一位很久沒有打開過蝦米的用戶,得知即將停服的消息,再一次打開了這個紅色APP。」雖然我的很多歌單都變灰了,但是我看到還是很感動。蝦米的分類和UI設計哪怕現在來看也是一騎絕塵!「 另一位蝦米的忠實用戶說,我現在很憤怒,這意味著我要搬運800多首歌到其他音樂軟體。
  • RIP 蝦米
    最後 我還是一句評論都沒有給蝦米留下在我這裡自動生成了鄙視鏈但由於前幾年 隔壁開始瘋狂搶版權 我也漸漸轉移了陣地 很少打開蝦米 曾經因為一份上班閒得無聊的工作 我的籤到記錄最高達到將近300天現在最多籤到五天 只是偶爾打開蝦米聽聽給我的系統推薦再養養我的蝦仔蝦米每周都會出聽歌總結有時候隨意聽的歌 被它記錄了下來
  • 蝦米離開舞臺
    蝦米的前員工在離開的那一刻,就將對蝦米的情誼和感慨放下;為數不多的在職團隊,既要為蝦米後事做最後的準備,也要考慮自己的職業前程。說到底,近幾年蝦米高管/執行團隊頻繁輪換,除了為蝦米送終,在職團隊和自己的前任們沒什麼不同。大家都不方便繞開公關部表態,也無法簡單明了解釋「蝦米音樂為什麼會完」。其實蝦米失敗事關版權、資本、團隊、情懷和體驗,停服只是一系列複合因素的結果。
  • 一次性解決「蝦米音樂」停服後的技術問題
    蝦米音樂停服的一大問題是用戶何去何從,青小蛙總結了三篇文章,合併成一篇,一次性解決。格式,還支持 QQ 音樂、網易雲音樂、酷狗/酷我音樂特殊格式解鎖網易雲音樂、QQ 音樂均已推出一鍵導入「蝦米音樂收藏」服務蝦米音樂將在未來兩個月逐漸停止服務,並退出市場,但保存在蝦米音樂中的歌單並不會消失,網易雲音樂和 QQ 音樂都推出了導入「蝦米音樂收藏」服務,只需要蝦米音樂ID,即可快速導出導入。
  • 你好蝦米,再見蝦米|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阿里巴巴|阿里星球|蝦米網
    作者 / 喬治蝦米離開的第一天,想它……在關停消息傳了一個月之後,昨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於2021年1月5日0點,正式停止服務。告別微博的評論區,一片不舍與惋惜。「爺青結」、「眾籌可以留下你嗎?」、「我的網絡淨土,就這麼沒了」……但蝦米,終究是要和他的用戶們說再見了。
  • 回顧「文青」蝦米留下的創意與設計
    2021年新年伊始,蝦米音樂便發布了官方聲明,將於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消息一出,朋友圈一片唏噓,不少網友也在其官方微博評論中表達自己對蝦米的不舍:「太可惜了,即使單純看音樂分類和專輯單曲EP等分類,至今也是蝦米最專業」「哭!
  • 蝦米音樂宣布停服!歌單、會員權益這樣處理_中國經濟網——國家...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5日電 1月5日,蝦米音樂宣布,由於業務調整,將在2月5日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3月5日關閉伺服器,除網頁端音螺平臺音樂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外,其它運營均停止。   蝦米音樂官網信息顯示,蝦米音樂成立於2006年,彼時名叫EMUMO,取的是EARN MUSIC&MONEY的意思,後更名為蝦米音樂。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
  • 蝦米音樂停服轉向音樂人步伐
    蝦米關停之前早有傳聞,這次終於成真,諸多樂迷表示難捨,蝦米音樂創始人南瓜之前受訪時曾表示,蝦米關停是意料之中的事,他也引述他人觀點「蝦米音樂是死在太多人不在乎上面」。 從「前阿里員工創業」到被阿里收購 從一開始,蝦米音樂與阿里巴巴就有不解之緣。 2007年,身為阿里前員工的王皓創立了「蝦米網」。2008年蝦米音樂上線,同年獲深創投的投資,在蝦米的5位創始人中,四名曾經在阿里巴巴工作,蝦米可以說一開始就是一家「阿里味」濃厚的創業公司。
  • 蝦米音樂停服,一個時代結束了
    2020年11月29日,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微博用戶相徵發微博稱,蝦米音樂即將於2021年1月份關閉。當時不少報導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正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 靴子終於落地。
  • 蝦米音樂關停:1月5日開啟用戶資料和資產處理通道 2月5日停服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蝦米音樂關停倒計時:1月5日開啟用戶資料和資產處理通道 2月5日停服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歷經12年,蝦米音樂終於向用戶們說了「再見」。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發出聲明稱,「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我們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服務。」經濟觀察網記者隨後在蝦米音樂的內部告別信中看到,2月5日0時後,蝦米音樂app將從應用商店下架,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也將停止,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將保留至3月5日0點。
  • 網友紛紛淚奔:又一音樂平臺退市,蝦米音樂,再見!
    就在2021年的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微博對外官宣:將停止音樂服務! 在該公告中,蝦米音樂表示:由於業務發展上的調整,蝦米音樂將在2021年的2月5日停止蝦米音樂服務。
  • 蝦米音樂關停倒計時:1月5日開啟用戶資料和資產處理通道 2月5日停服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歷經12年,蝦米音樂終於向用戶們說了「再見」。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發出聲明稱,「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我們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服務。」聲明顯示了蝦米音樂停服的具體時間安排,從1月5日10點起,停止帳號註冊、會員充值、蝦米幣充值、專輯購買等服務,開啟用戶個人資料與資產處理通道;一個月後,也就是2月5日0點起,停止所有歌曲試聽、下載、評論等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停止個人資料導出或下載,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3月5日0點後,除網頁端音螺平臺音樂人(即原「數位音樂新場景」業務)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外,其他運營均停止
  • 再見了,蝦米!杭州朋友圈刷屏:我的青春落幕了……
    還有網友把自己對蝦米的念想寫成了詩和故事@Xinyu15 :那時還有很多朋友都在蝦米聽歌,我總能有機會也去聽聽朋友們最近都在聽什麼歌,去想像他們最近是怎樣的心情,生活有什麼起伏,口味是不是變了。有朋友跟我分享過一個她的個人歌單,叫run to you,簡介是我在未來等你。8年過去了,未來何時能來呢。
  • 蝦米音樂什麼時候停止服務(附具體時間安排)
    蝦米音樂宣布2月5日關停。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蝦米官方對此回應稱,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我們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
  • 蝦米帶著它的專業精神與品位,離開了版權時代
    蝦米停服事件蝦米音樂終於說了再見。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帳號在微博上發布一條置頂微博,正式宣布蝦米音樂將於2月5日停服。同時,蝦米音樂啟動了用戶信息與資產處理程序,用戶可以自行清理。早在去年11月,圈內人相爭就在微博爆料了蝦米將停止運營的消息,一時輿論譁然。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不少用戶在蝦米音樂微博下發評論表達挽留之情。
  • 蝦米音樂宣布關停,12年陪伴一朝戛然而止
    陪伴了我們12年的蝦米音樂,終於要永別了。前幾天剛告別了Flash,現在又要告別蝦米音樂。
  • 蝦米音樂2月5日關停是真的嗎? 蝦米音樂什麼時候開始停止帳號註冊
    今日,蝦米音樂官方宣布,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  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2021年1月5日10點:停止帳號註冊、會員充值、蝦幣充值、專輯購買等服務,開啟用戶個人資料與資產處理通道。
  • 再見,蝦米.
    去年11月29日,相徵曾在微博上爆料,說蝦米音樂即將在2020年1月關閉。消息一出便在微博上引起了熱議,而當時蝦米音樂的回應是「不予置評」。
  • 蝦米「死期」到了網友淚目
    蝦米音樂官方發布公告,因業務調整,將於 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服務。對停服造成的不便,蝦米音樂表示歉意。不少網友紛紛感概:爺的青春結束了。。。。。。傳聞還是變成了現實,又一款關乎一代人記憶的軟體將落幕。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宣布,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