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雲金當年離開德雲社的時候,輿論到還沒有怎麼滴,反倒是郭德綱覺得很詫異。作為自己的兒徒,曹雲金,何雲偉等人的離開對於德雲社的打擊很大,對於郭德綱的打擊更大。
畢竟,自己培養了好多年的弟子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刻離開自己,這對於誰來說都是不小的傷害。郭德綱對此耿耿於懷,好多年都拿這個說事。在郭德綱自己的邏輯中,在相聲圈中,師徒傳承是存在的,這個行業的規矩就是師徒父子。
郭德綱不止一次表示過對於這樣的傳承問題的認同。他認為這是傳統,這事不能丟的。行有行規,家有家法,按照江湖規矩來,曹雲金的退出不地道,按照師徒父子的情誼來說,曹雲金更是大逆不道。
但是從後來曹雲金自己的微博長文中可以看出來,他並不認同自己與自己師傅的這段情誼,他並沒有將這段師徒情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在他看來,這就是找一個人教自己相聲,自己從業好多年,也回報了自己的師傅,自己選擇這個時候退社雖然不地道,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曹雲金要生存,就要為自己的前途考慮事情,退出無可厚非,你郭德綱這麼多年拿這個說事情,我很不滿。所以曹雲金才反擊,並一度鬧得網絡上沸沸揚揚。這個事情也成了當年的熱點話題。
這個孰對孰錯我們不是當事人,自然不能說清楚。但這個問題當事人估計也不能完全說清楚。曹雲金覺得自己是郭德綱培養的沒錯,但曹雲金認為三年學徒兩年效力這個自己早就還完了恩情。
剩下的就是僱傭關係,我在你這裡學得了本事,我可以選擇繼續為你效力,也可以選擇去別的地方效力。這是兩碼事,我有我的自由,你不能限制。
曹雲金可以這樣想嗎?完全可以,現代的教學理念中,並沒有哪一個學校的老師能擁有自己學生的生涯規劃的權力,即使是你讀了博士,也可以在畢業後自己找工作而不是繼續給你的導師幫忙幹活。
曹雲金可能是參照了這個現代教學理念,因此,對於離開德雲社,你可以說我道德水平低下,但是不能說我別的。郭德綱對我的師徒情我認,但是我還了就兩不相欠了,我自己現在有能耐了,自然不願意在德雲社待一輩子。曹雲金可能是這麼想的。
然而在郭德綱這邊,承認現代教學理念是後面的事情了。至少在曹雲金何雲偉離開之前,他還是比較尊重傳統的師承的。既然是傳統的師承,曹雲金在德雲社有難的時候離開自然是不妥的。
他等同於給傳統的師承狠狠的一巴掌,他打破了規則,但這種打破並不是正常的積極的,如果曹雲金不會被郭德綱唾棄,那麼會有更多的人在德雲社危難的時候離去。
對於曹雲金的唾罵,郭德綱作為師傅來說可以這樣做,作為一個社團來說必須這樣,作為認同傳統師承的人來說,一定要這樣。
郭德綱為什麼認同傳統師承,這是有過血的教訓啊。北上三次的郭德綱最終在北京站穩腳跟靠的就是侯耀文徒弟的名號,如果沒有這個名號,郭德綱還是一個任人欺負的小黑胖子,縱使有驚天之才,也難以有發揮。
然而有了侯耀文徒弟這個名號後,德雲社開枝散葉的時候阻力就少了很多。德雲社真正火起來是2005、2006年左右。這個時候的郭德綱也是自己相聲生涯的巔峰。
這個巔峰的出現除了郭德綱自己的後天努力之外,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名號問題得到了解決。以後再說相聲,郭德綱總喜歡給自己加一個名,我師傅侯耀文。這一點介紹孫越的時候也是。
郭德綱過去認為師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也看重,更是拿他作為自己的標準體系。因為沒有師傅太吃虧了,沒人瞧得起。相聲不同於普通的民間團體,師承很重要。沒師傅,你縱使才華橫溢,也沒戲,沒人承認你,你就什麼都不是。
因此,曹雲金和郭德綱的主要矛盾是對於師徒關係的理解上,郭德綱要讓曹雲金承認一個他不願意承認的關係,曹雲金自然不願意。曹雲金想要抹殺這樣的一種特殊關係,郭德綱自然也不願意。至於說薪水分成說,這個不是當事人,自然說不好。
師傅認為你是徒弟,你該守規矩,慢慢來。徒弟認為我過去沒本事,現在本事大了,我就應該多拿,我不想要慢慢來,我想要快點來。
於是,薪金矛盾也爆發了。郭德綱認為你是平臺成就的,拿多少錢,我說說不為過吧。曹雲金認為,我當時沒技術,現在有了,我們現在只剩下僱傭關係,你不給錢我就換地。這看似是傳統企業管理與現代企業管理之間的矛盾,其實說到底還是師承。
二人轉看似沒有明顯的師承,然而實際上還是有的,要是沒有師傅教,你跟誰學本事?培訓班的教練麼?好像不現實,因為任何的現代培訓班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教授知識。而知識變現對於學了知識的你來說依舊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此,才有了德雲社趙家班的存在。
德雲社趙家班的存在是給予了這種文化技藝變現的一種通道,這個通道是可以保證你學完了本事之後有一個變現的舞臺。
當然,你完全可以去別的地方尋找更好的發展,但是這個舞臺是專一的舞臺,你在這裡發展肯定是最合適的,整個一套流程非常完備,這麼多喜歡他的觀眾們不用你再去開發,這麼多機會不用你再去尋找等等。
總之,他是一個很合適的平臺,這是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的。當然,你想要走,這是你自由,沒有人逼你。
有人可能會說,趙家班比德雲社的工資高。因此離職率低。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是工資問題,離職率高低在傳統的師承中看的是你師傅的管理能力以及人格魅力。
用工資來衡量離職率這是現代企業管理的觀念之一,但是現代企業管理並不完全適合德雲社趙家班這種傳統的行業。因此,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問題。
客觀點來說,當你還是默默無聞的小卒的時候,有人收留你,教你本事。你一定會感激涕零,好一點的這種滴水之恩會認同一輩子,然而人性很浮躁的。當你的本事越來越大,就會想要挑戰傳統的師徒地位。就總想著有朝一日可以將師傅挑落馬下然後自己開宗立派。
這一點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都能看到,再牢固的師徒關係,也需要時時維護,否則就有翻船的可能,好多徒弟在學會了本事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師傅打敗。否則就不能算是出徒。
有的行業非常認可這樣的行為,但是相聲圈或者是二人轉這裡,挑戰師傅的人很少有能善終的。更多的是處於一種共同發展的局面。挑戰是不可能挑戰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成,也不枉師徒一場。
說王小利飄了這也沒錯,想當年小瀋陽一夜之間被全國觀眾知道後,那幾年也沒少飄,直到現在也沒咋落下,然後就不是很紅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走紅後飄了很常見,但是如何讓這種紅保持更長的時間,這一點很難。因此,勿忘初心,給自己一個基礎的定位是必要的。
嶽雲鵬飄了以後,依舊是能在郭德綱的敲打下潛下心來不放棄相聲這個主業。於是,嶽雲鵬火了這麼久,依然火著。
曹雲金想要自己幹,不說相聲了去做別的,起初還好,因為有熱度,後來就慢慢的淡了。時至今日,你對比下曹雲金和嶽雲鵬。當然,這也是郭德綱想要的結果,於是,德雲社近幾年來內部沒爆出來什麼大問題了。
王小利有之前的小瀋陽紅嗎?顯然沒有達到那個高度,王小利真正的被人熟知還是因為《鄉村愛情》的劉能,這就跟曹雲金被大家知道是因為郭德綱德雲社一樣。
離開了鄉村愛情,王小利是一個演員,曹雲金也就剩下了相聲演員這個頭銜,就這個頭銜還經常被他忘記。
觀眾對你的喜歡,往往是帶入了一種情景,離開了這個情景再去說喜歡,顯然就需要你開發出來一個遠勝於之前的情景。曹雲金試過了,綜藝,主持人,演戲等等等等。開發了這麼多新的環境,你現在記住曹雲金的還是相聲。
如果王小利是一個普通的演員,你還會覺得他很搞笑嗎?他為啥叫布拉德劉能而不叫布拉德王小利。記住劉能的人多,還是喜歡叫王小利的人多。
這個很明顯嘛。沒有郭德綱,你不會認識何雲偉,曹雲金;同樣的,沒有了劉能和《鄉村愛情》,演員王小利拋出去,他能帶動多少市場?會有多少觀眾表示認同?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