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村地處普定縣馬官鎮,距離縣城25公裡,位置偏僻,當地的土質適合種植馬蹄(又稱「荸薺」),出產的馬蹄味道鮮美、水分充足、清甜脆嫩。近幾年來,斷橋大力發展馬蹄種植,逐漸成為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物流停運。3月初,疫情雖得到了有效控制,各項工作也有條不紊地開展著,但斷橋村馬蹄囤積無法儘快找到銷路,如若不能及時銷售出去,必將會爛在地裡毫無收成,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普定縣供銷社得知消息後,立即行動,積極介入斷橋村馬蹄銷售事宜。經過充分了解,斷橋馬蹄味美清甜、水分充足,深受周邊消費者的喜愛,但銷售渠道單一。
供銷社主任華時權到斷橋村了解馬蹄銷售情況
對此,供銷社充分發揮「老牌供銷」優勢,積極為群眾出謀劃策尋找銷路,制定銷售「三部曲」,全力以赴幫助斷橋村村民解決馬蹄滯銷問題。首先積極利用新媒體「普定供銷」微信公眾號平臺發布馬蹄銷售消息,鼓勵廣大市民轉發朋友圈進行宣傳,以此擴大影響力。
僅《二月「雄雞」齊戰疫,三月村中「馬蹄」急》一文,閱讀人次1848人次,後續陸續發布的幾篇幫助銷售馬蹄的推文閱讀人次達到1600餘人次。
農戶正在採收馬蹄
其次,我們發動電商服務商利用各網絡平臺,將馬蹄在電商平臺上銷售,解決近期銷售難題;積極與批發商對接聯繫,將馬蹄等農產品銷往省外,解決大批量農產品積壓問題。
最後及時與供銷扶貧832平臺加強對接,將馬蹄在「保供給,防滯銷」專區進行銷售,加速解決滯銷問題。截至4月底,通過淘寶、微店、黔郵鄉情、京東、中航等平臺幫助斷橋馬蹄銷售往廣東、上海、山東、北京等省內外城市共計28000餘單,實現交易約50萬元。
工人正在包裝馬蹄外銷
斷橋村馬蹄銷售實現彎道取直,乘上電商「快車」,解決了滯銷問題,村民經濟收入得到保障,生活也越來越美好了。
成之唯艱,倍加珍惜。供銷社幹部職工也深深明白,自己所做的這一點點工作,也只是在脫貧攻堅這條幸福康莊大道上貢獻了微不足道的力量而已,還需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努力。
【人物小傳】
黃凱,就職於普定縣供銷社,發動電商服務商利用網絡平臺幫助馬官鎮斷橋村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梅世桂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