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妖魔化的影院「禁止外帶食品」說句公道話!

2021-02-24 艾維電影

  近幾年,影院因「禁止外帶食品」而引起的訴訟糾紛可說是屢見不鮮。而大眾媒體與工商部門對此的報導也更多傾向於維護普通觀眾的利益,在這方面,包括萬達、大地等院線公司都嘗過「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感受。

  而如果你有心在網絡上輸入「影院禁止外帶食品」等字樣,看到的新聞也大多是諸如「霸王條款」、「責令賠償道歉」的負面標題報導。

  那麼,到底有沒有人能站在相對客觀中立,又了解情況的立場上談談這個問題呢?好吧,之前也許沒有,但今天艾維電影就要來說句公道話了。咳咳,請給我五分鐘時間,醞釀一下情緒。

  1、影院為什麼不讓外帶食品?

  眾所周知,人家開影院為了什麼,自然是賺錢養家餬口。因此,就如同飯店不讓自帶酒水一樣,賣品銷售作為影院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其重要性也僅次於票房分成。而一張電影票別看有時能賣到四五十塊錢,但刨掉林林總總的各種分成稅費,剩下的也就能交交水電費、場租費而已,至於其他的人工和設備折舊費用,則還要靠賣品和映前廣告來補貼,所以你如果是個心態比較平和的人,哪怕自己不買爆米花,也不能壞了規矩,讓影院的小姐姐們沒飯吃不是?

  哪怕退一步說,人家影院發不發工資和你沒半點關係,你就是要自帶食物進場,但總也要考慮其他觀眾的感受吧,食品的氣味會不會影響到別人?咀嚼食物的聲音會不會太響?而且你有沒有考慮過,如果有人帶頭壞了規矩,接下來影院吃什麼東西都沒人管,反過來別人會不會影響你的觀影情緒呢?

  我們知道,電影院作為一個供觀眾欣賞電影藝術的場所,對環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相應的前期投入也非常巨大,上至影廳建設的聲學設計(隔音、吸音與音箱擺放等),下到放映機、銀幕的投影效果,乃至座椅間距、地燈設計,一切都是為了給觀眾帶來更純粹的觀影體驗。在此情況下,確實只有少數的幾種食品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最終被認為適合在影廳裡食用。另外,中國人的素質差異又比較大,也許你只是在外面買了桶便宜點的爆米花,但其他人要是在影院嗑瓜子呢?到時誰又來保證你的觀影利益?

  2、影院「禁止外帶食品」到底違不違法?

  昨日,艾維電影就這一問題特地諮詢了專業律師,得到答覆如下:

  「禁止外帶食品」確實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而且,由於各家影院都「禁止外帶食品」,也使得觀眾失去了「用腳投票」的選擇權。因而,從某種程度說這確實是一個「霸王條款」。

  但在另一方面,與飯店「禁止外帶酒水」不同,影廳作為一個特殊的公共場所,對室內環境的要求比較嚴苛。一個影廳裡如果坐著幾十個人,這些人在「外帶食品」的問題上不僅與影院有利益衝突,互相之間也容易產生矛盾。外帶食物看上去是觀眾的正當權利,但如果你的權利行使損害到其他觀眾的權利,就顯然失去了正當性。電影院要追求利潤最大化,「禁止外帶食物」固然是為了搞壟斷經營,但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觀影環境,以吸引更多觀眾。

  綜上所述,如果顧客心疼腰包,大可以情緒化地抱怨。但消協人士則不宜先站隊,更應從專業角度分析影院的經營選擇,找出使影院與顧客雙贏的方式(這也是艾維電影發布這篇文章的初衷)。

  3、「禁止外帶食品」的雙贏途徑在哪裡?

  前文說了,艾維電影要站在相對客觀中立的立場上看問題,所以在拐彎抹角的說了那麼多影院好話後,下面也要適當提點影院幾句。

  首先,影院服務人員在勸阻觀眾不要外帶食品時,態度是不是過於生硬?你是僅僅對觀眾說:「喂,我們影院不讓外帶食品。」還是溫言暖語的勸服:「麻煩您將食物先寄存下,上面規定不讓外帶入場,我們也很為難。」

  其次,影院有沒有為觀眾提供解決問題的合理途徑?在這個問題上,影院不是執法部門,服務人員也沒有沒收食品,或強行限制觀眾人生自由的權利,只能是好言勸阻,實在不行甚至還得賣萌裝可憐,但建議在檢票口附近設置便利的免費寄存櫃,甚至在個別觀眾執意要帶食物入場時,影院服務人員也可相應退讓,只要對方口頭上答應不吃,也就算息事寧人了。

  最後,影院也要讓顧客在面子上過得去。特別是遇上幾個朋友、一家人,或者戀人一同來觀影的,影院服務人員在勸阻時就更要掌握技巧了。對於這類客人,我們可以說「您的孩子真可愛啊,不過我們影廳不能外帶食物,望見諒,您可以寄存在我這,或者到那邊購買爆米花家庭餐。」或「幾位美女,我們影院不讓外帶食物的,實在對不起,您可以先存在我這,賣品部有適合您的無糖飲料和低脂食品。」不知道這樣會不會讓人容易接受點呢?

  (本文由艾維電影原創,轉載需添加白名單)

——往期推薦——


又是一年3·15 解讀影院熱點表象背後的哪些「小動作」

【時評】「觀影提示」說沒就沒,中國樂天影城恐不復存在……

影院成功,選址佔一半——Auto cinema也不例外

2017年新玩法,影院+微影院?

影院的「女生節」3.7元電影票為什麼不如「雙十一」受歡迎?

影院經營要特立獨行 但且勿忘初心!

影院的各位,你們可能看了假的票房數據

  真愛粉請點右上角,在訂閱號中點擊「置頂公眾號」按鈕,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更新啦!

相關焦點

  • 影院禁止外帶食品,法院支持!為什麼?
    某消費者狀告某某國際影城禁止自帶飲料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宣判,終審判決認為影院禁止消費者自帶飲品的行為不構成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李某要求退票並且要求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被駁回。法院認為禁止外購飲品入場已提前告知,並沒有違反消費者權益,這次連法院都站在影院這邊?影院禁止外帶食品入內究竟是不是「霸王條款」,是否就應被認定為無效?
  • 高曉松公知翻車為你說句公道話
    高曉松,公知翻車,為你說幾句公道話。 二十八號,高曉松做了一場直播,結果慘不忍睹,被罵的狗血淋頭。最後迫於無奈,人民日報關閉了直播,還刪除了原來的微博宣傳貼。為了客觀真實的表達我的觀點,我來整合一下對高曉松的批評以此逐條分析為高曉松說幾句公道話。 第一點,高曉松是一個美國人。確切的說是一個由中國國籍改到美國國籍的華人。最根本的問題是說高曉松不愛中國。 首先我想說轉換國籍真的就說明這個人不愛國了嗎?並不是。國際社會認可了這種轉換國籍的方式,這種方式合理也合法。
  • 電影院不讓外帶食品入場,你被攔過嗎?這算不算「霸王條款」?
    小陳稱,令他沒想到的是,就在自己和朋友準備檢票進入的時候,工作人員突然攔住了他,「一個工作人員說電影院不允許外帶食品進入影院觀影,還說可以為我們暫時存放,等我們看完再取走。」記者踏查:新年起禁止外帶食品 1月4日下午,新文化記者來到小陳所說的影院進行踏查,在該影院的售票窗口處,記者看到了十分明顯的提示:「自2016年1月1日起,影城內禁止攜帶外帶食品。」而在相隔不遠的檢票口處,同樣也掛著一個白色的提示板,上面寫著「請勿外帶食品,謝謝您的合作。」
  • 影院不讓帶外食 ,並非都是霸王條款
    很多觀眾認為這種做法不合理。對此,消協相關人士表示,影院的做法屬「霸王條款」,如果市民發現這類情況,可以撥打「12315」投訴。(7月20日《現代快報》)作為消費者,筆者同樣也對影院禁止觀眾外帶食品的霸道行為感到憤慨。但情緒歸情緒,法律歸法律。筆者以為,影院不讓帶外食,這究竟是不是「霸王條款」,是否就應被認定為無效,並不能一概而論。
  • 電影院謝絕觀眾外帶食品進入影廳,法院判決支持
    電影播放20分鐘後,凌斌按百老匯影院要求寄存食品後入場觀影。至凌斌提起本案訴訟止,凌斌未到百老匯影院處領取以上食品。3、凌斌購買的電影票背面的「觀眾須知」載明:「為維護影院觀影環境,請勿攜帶非影城的食品進入影廳」。
  • 迪士尼禁止外帶食品「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昨日,迪士尼回應稱,關於外帶食品與飲料的規定,與中國的大部分主題樂園以及迪士尼在亞洲的其他目的地一致……也就是說,迪士尼官方並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以下這篇小文,純粹是一篇法律技術帖,希望有助於豐富民眾對於法律的理解。當然,如果還有助於該案的妥善解決,則是幸甚之事了。首先,必須讚賞這名法科大學生。
  • 為「不是特工的特工爺爺,沒有動作的動作片」說句公道話
    同樣以特工為主角的《11處特工皇妃》已經開拍,名字卻被改成了《楚喬傳》。向《甄嬛傳》、《羋月傳》、《黛玉傳》、《女醫·明妃傳》看齊,就是不讓你從名字猜出劇情,非常有「創意」。祖孫之間的溫情各位自己就可以在家看,還是以自己為主角的,何苦去電影院看呢?本來社長是不想點評這個片子的,畢竟質量一般。說句不厚道的話,不是追求影院效果的特效大片,沒有多少零花錢的學生黨大可以等著在網上看。但看到網上罵聲一片,很多都是為罵而罵,仿佛罵完就高人一等一樣,社長覺得有必要說句公道話,當然以不劇透為前提。
  • 影院禁帶外食小夥差點失戀 經調解後影院道歉
    原因竟然是影院不讓外帶食物進場,昨日,這件投訴也終於有了結果。小劉住在海滄,7月25日,他約剛剛交往一個月的女友小傅一起看電影,進場時因為帶著外面買的炸雞和可樂,被某影院工作人員攔於門外。工作人員說:「要麼寄放在櫃檯,要麼吃完再進去。」幾番理論無果,致使二人錯過電影開場。因為此事,女友小傅認為男朋友態度不夠強硬,使其在大庭廣眾之下出醜,兩人一番爭吵過後,險些分手。
  • 電影院禁止自帶某些食品是否合法?市場監管部門這樣回復
    記者 陳航近日,州城市民覃女士進影廳觀影時,因攜帶一包瓜子被工作人員攔下,對方告知「禁止攜帶該類食品進入」。對此,覃女士表示不理解。記者對州城多家影院進行了走訪,了解到各大影院均明確告示禁止攜帶有異味、有聲音、有安全顧慮等三類食品進入影廳。
  • 【消費】外帶食物禁入影院 律師:屬無效格式條款
    網帖   自帶冰淇琳入場受阻   「lzwwa」在帖文中稱,8月8日下午,她帶著3名孩子去華夏銀都國際影城看電影。臨近電影開場,孩子們鬧著要吃冰淇淋,她便在樓下的商場給他們各買了一支。然而,當他們趕到檢票口時,工作人員稱,不是電影院賣的食品,不能帶進去看電影。
  • 難得,宋祖德竟然說了句公道話,這次得到了網友的力挺
    以往他都是一副討人厭的嘴臉,今天竟然說了句公道話,挺讓人佩服的。他說:炒作戀情是戲子走紅的捷徑。這個言論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有的網友說:雖然我對宋祖德沒好感,但這段話我還是很贊成的!以前特討厭宋祖德,現在也沒變,但這個人這次說得還挺在理。我們畢竟是吃瓜群眾,宋祖德更接近於娛樂圈,他上面說的這些話一定不是憑空捏造的。
  • 難得,宋祖德竟然說了句公道話,這次得到了網友的力挺!
    以往他都是一副討人厭的嘴臉,今天竟然說了句公道話,挺讓人佩服的。他說:炒作戀情是戲子走紅的捷徑。這個言論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有的網友說:雖然我對宋祖德沒好感,但這段話我還是很贊成的!我們從宋祖德的言論中得到這樣一個消息。娛樂圈經常有藝人這麼幹,故意放出真真假假的戀愛消息,然後關機,等外界炒作得差不多了再打開手機。
  • 《殊途同歸 第二季》S02E03 為繼母說句公道話
        看到第三集的評論,想為繼母說句公道話:悲劇發生幾個相關者都有責任,包括繼母、父親,但根源所在還是男主,他的確是有嚴重的心理或精神問題。劇中沒有正面描寫繼母心理,也沒有給出事實和證據說明她就是心黑,但相反,大量細節描寫了男主的心理和精神問題:雖然未必能說就是精神病,但用偏執、抑鬱、臆想等形容他至少不會錯。
  • 戚藍尹有點作,大張偉李維嘉輪番挖苦,劉濤卻說了句公道話
    戚藍尹有點作,甚至有點刁蠻任性,很多網友也忍不住替若風抱不平,不過,劉濤卻說了句公道話。首期節目中,禹景曦把家裡的「囍」字都剝了,戚藍尹就因為這件事跟老公鬧彆扭。大張偉李維嘉輪番挖苦,還調侃她會被網友們罵,就連戚藍尹都感覺自己有點討厭了。戚藍尹回到家就跟老公生悶氣,她還靈魂提問: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你是不是對我沒有新鮮感了。禹景曦為了道歉,大手筆買了個鑽戒。
  • 央視說了句公道話,香港「教協」惱羞成怒狀告央視,結果大快人心
    央視說了句公道話,香港「教協」惱羞成怒狀告央視,結果大快人心! 12月15日,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就投訴作出回復,外購或轉播的節目不可能只以香港觀眾為對象,香港本地媒體外購或轉播節目,往往是希望讓香港本地觀眾了解不同地區的不同觀點,若對紀實題材節目作出修改將嚴重削弱節目完整性。
  • 夢享城中影國際影城:禁止帶外買飲料觀影
    然而,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最近,他拿著外面買來的飲料去夢享城的中影國際影城,準備進去看電影時,卻被門口工作人員給攔住了,原因是,他自帶了飲料,而該影院有規定,是不允許自帶飲料的,這讓這位網友很是鬱悶。那麼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今天上午十一點,記者購買了夢享城的中影國際影城的觀影票,並在影院外的飲品店裡,購買了一份木糠杯和兩杯飲料。
  • 為高曉松說幾句公道話
    明朝三無只是他對朝代的看法,也許他就是一個唐粉宋粉明黑呢,無論他說得對不對,這個上升不到不愛國的層面。鄭成功的老爸鄭芝龍是大海盜,海盜與倭寇是混在一起的,很多倭寇其實就是中國的海盜,鄭成功早年跟著他爸縱橫海外時,說他是倭寇也沒有錯到離譜。
  • 說句公道話:劉曉慶雖然年紀成謎,身材顏值真不輸少女!有圖為證
    她的秘訣是運動「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與其說這句話是說女人還不如說是劉曉慶說給自己聽的。作為家喻戶曉的名女人,劉曉慶經歷的難是真的,她的努力也是真的。對她最大的猜測表現在她的年齡上,可以說劉曉慶的年齡在大眾心中一直是個謎。不管是翻各種公開資料還是翻網友的評價都眾說紛紜。有人說劉曉慶出生於1955年,今年65歲。也有人的說劉曉慶出生於1950年,今年70歲。傳來傳去劉曉慶的年齡成了她身上最大的謎。
  • 響水某影院禁帶外食 霸王條款還是合理行規?你怎麼看?
    響水在線網7月23日訊,網友@幸福的小豬豬向本網爆料稱,響水某影院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標題為:禁止攜帶非影城吧檯售賣食品進入影廳的通告!這明顯是霸王條款嗎?憑什麼你影院賣的東西就可以帶進去!!!而我自己的東西就不能帶進去!如果是為了衛生考慮,你影院賣的東西也不準帶進去啊!還有有本事將你賣的東西和超市賣的價格一樣啊!(以上均為網友原文,並不代表響水在線網觀點)小編為此也特意查詢了一些相關報導!【不支持影院做法觀點】
  • 顧佳的哭泣讓人心碎,王漫妮一番話很有道理,網友說了句公道話
    電視劇《三十而已》已經完結,所有人都對結局有著很大的意難平,尤其是以圍繞著顧佳、林有有、許幻山為中心的情感交集,最為讓人有些如鯁在喉,其實不管是許幻山坐牢也罷,還是林有有落得一無所有,這兩個人的結局終歸是咎由自取,自食惡果,不會有任何人為他們而感到同情和難過,整部劇最為不公的體現,無疑出現在了顧佳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