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多狂?寫了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2021-01-11 小白白說教育

在中國,歷史上,宋朝被稱為「詞的朝代」。宋代湧現出像柳永、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晏幾道、秦觀、黃庭堅等這樣大家耳熟能詳的文人墨客。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李清照在那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李清照就像一朵紅花,點綴著大宋文壇上的萬點綠叢之中。

李清照不僅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而且被譽為「天下第一才女」。

誠然,雖然李清照生於男尊女卑的古代,但她確實學富五車、才華橫溢,尤其是在婉約話語方面,絲毫不遜色於任何鬚眉濁物。

自古以來,大多數鶴立雞群的人都很傲慢,李清照也不能倖免於俗。作為女人,她比男人更傲慢。

李清照曾寫過一篇關於詞的專論文章,題目叫《詞論》,不到一千字。其中有柳永,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曾鞏.宋代詩人16人,數量龐大,咖位之高,幾乎覆蓋了整個北宋詩人。

這些被後世頂禮膜拜的宋詞翹楚,竟然無一例外,被李清照批評了個遍。

除了《詞論》,李清照還有一句經典「狂言」:「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意思就是:「在我看來,別人寫了那麼多詠梅作品,卻都俗氣得很。我自己試著寫了一首,你們看過之後,就知道我不是在說大話了。」

李清照這話說得簡直太狂了,梅花傲雪凌霜,象徵著高潔的情操和不屈的精神,向來是文人騷客歌頌的對象。古往今來,誕生了無數的詠梅佳作,比如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再比如蘇軾的《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這首被後世奉為經典的梅花佳作,在李清照眼中竟然都是不入流的「俗筆」。那麼,何為「不俗」?李清照自己寫的那篇詠梅詞又到底如何呢?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上文提及的這句「狂言」是李清照為詞作《孤雁兒》所寫的詞序。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初春的清晨,我在藤床紙帳,這樣優雅的環境中醒來,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悲傷和嚮往。沉香燒完了,香爐裡沒加,香爐的溫度就涼了,我的心情就像水一樣荒涼寂寞。《梅花三弄》的笛子吹動樹枝上的梅花。雖然春天來了,卻激起了我無限的幽恨。

門外細雨瀟瀟下個不停,門內伊人枯坐,淚下千行。明誠既逝,人去樓空,縱有梅花好景,又有誰與自己倚闌同賞呢 ?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間天上,四處茫茫,沒有一人可供寄贈。

通過以上賞析,不難看出,李清照用「花開」和「人愁」作為鮮明的對比,刻意烘託出一種孤獨和憂傷的心情。它的「不俗」點是這首歌《孤雁兒》明明是詠梅,卻為悼亡。

這個詞是在趙明誠死後創造的,其中提到的「吹簫人」指的是曾經和親密無間的丈夫「說不盡、無佳思」,思念為趙明誠而說,「又催下、千行淚」,她折下的紅梅也是有意送給趙的,只恨天人永隔,物是人非。她愛過和愛過的人再也不能和她一起賞梅了。

李清照《孤雁兒》確實不錯。它將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與風景和優美的語言完美結合,表達了對亡夫趙無限的悲痛和無盡的懷念,畫面優美,感情真摯,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效果。至於這個詞是否像李清照自己說的那樣,是超越所有前人的「詠梅千古第一傑作」,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李清照作為一個女人,在古代由此作為,甚是少見,李清照還有很多出名的詩詞,如果你還想了解她的話,在這裡給大家推薦這本《李清照詞傳》。

這本書裡集全了她一生所寫的詩詞,也介紹了她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將李清照少女時代、相夫治學的少婦時代、顛沛流離的老年時代都作出描述,中間穿插了她在不同時期的詞作,詞人形象躍然紙上。

這套書裡面不止有李清照,還有其他5位名家詩詞。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看到了他的豁達。

當我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現在你只需要不足百元就可以把《李清照詞傳》,還有《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都一起帶回家。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一提起李清照,我們首先想到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然後一個柔弱女子的形象就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世人恨不得將所有溢美之詞都用在她的身上。她即是男人眼裡的女神,也是女人心中的偶像。記憶中的李清照,應該是那位極具東方韻味與才情卻命運悲悲切切的柔弱女子。然而,現實卻與這個印象大相逕庭。她不僅愛打牌、愛喝酒,而且還非常的狂,她究竟狂到什麼程度?
  • 李清照有多狂?寫了篇《如夢令》自稱第一,連王安石都不放在眼裡
    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的人會更喜歡王安石的作品,我也很喜歡他那首《梅花》,寫的也很不錯,但在那個封建的朝代,我還是很欽佩李清照大膽的寫作方式,毫不避諱自己心中的想法。這本書裡面集全了她一生所寫的詩詞,也介紹了她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將李清照少女時代、相夫治學的少婦時代、顛沛流離的老年時代都作出描述,中間穿插了她在不同時期的詞作,詞人形象躍然紙上。
  • 37歲的李清照給閨蜜寫的詞,大開大合矛盾糾結,卻成一首千古名作
    唐代有李白、王維、孟浩然、王昌齡這一詩壇大圈,其中李白和王維後來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令人至今不解;宋朝則有蘇軾、秦觀、黃庭堅、王安石這一詞壇大圈,其中蘇軾與王安石的亦敵亦友,讓人看不懂。而說到古代才女們的閨蜜圈子,則好像並不多。一方面女子要做到所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另一方面女子在一起也確實不知道玩什麼。但這只是對一般女子而言,對於千古才女李清照來說,顯然不是如此。
  • 原來李清照這麼狂,一篇不足一千字的文章,罵了北宋詞壇16位牛人
    李清照不僅文採四溢,而且極具反抗精神,曾寫下不少慷慨激昂的犀利之作,筆力雄健,縱是很多男詞人也比之不及。這兩點是我們已經了解的,然而她的狂你可知道?李清照曾在南渡之前,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此文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篇關於論詞的文章,李清照若要當這第一人,必然要當得夠格才是,所以她用了很長一段篇幅來追溯詞的發展與興起。
  • 自負的李清照:瞧不上別人的詠梅詞,自己寫了一首,成為千古名作
    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技高人膽大」的她認為自己的才華可以與歷史上的名流之士相媲美。在《詞論》一文中,她直接批評了歐陽修、蘇軾等人,提出了「詞別是一家」的主張,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丈夫趙明誠離世後,悲傷不已的李清照平日便用看書寫詞打發時間。李清照喜歡梅花,但卻「瞧不上」前人寫的詠梅之作,於是自己寫了一首《孤雁兒》,沒想到成為千古名作。
  • 王安石《登飛來峰》境界高遠,蘇軾「偷師」一首,同樣是千古名篇
    王安石與蘇軾同列「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比蘇東坡年長十六歲,因為蘇軾的父親荀洵的關係,二人在政壇上處於敵對狀態。然而在「烏臺詩案」之時,王安石卻不忍「盛士殺才士」,不計前嫌地營救蘇軾。事後蘇、王二人金陵見相會,一笑泯恩仇。
  • 萬萬沒想到,讀了李清照這篇懟人雄文,才知道她究竟有多狂
    李清照不僅擅長宋詞,對雜文的創作亦有一定的造詣,小解偶然間發現了她寫的一篇議論文,是一篇關於宋詞的專論文章,然而議論之間卻把宋代詞壇一眾大家幾乎都懟了個遍,堪稱狂風暴雨。或許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又可以發現李清照的另一特點:狂哉!這篇著名的文章叫做《詞論》,易安開篇點題:「樂府聲詩並著,最盛於唐。」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就驚豔了,至今無人超越
    終於守完了父母的喪,時機卻很不合適,因為此時朝廷開始了王安石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歐陽修在內,都因為跟宰相王安石不和,被貶。蘇軾獨木難支,加上他也批判了王安石的變法,熙寧四年(1071年)被貶為杭州通判。貶就貶吧,好好再幹總有捲土重來的時候,結果剛做出點政績卻爆發了烏臺詩案。起因是蘇軾給神宗寫了封《湖州謝表》,由於詩人的身份,難免帶點個人色彩。
  • 王安石最經典一首詞,句句絕美顯大家風範,最後一句千年無人超越
    頂著千古第一才女之名的李清照,平生所作詞目前確定的只有45首,加起來不到一萬字,有人說這個才女的寶座坐得也太容易了吧!但《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被模仿了那麼多次,卻無人能超越,還能說什麼呢!或許是才名太盛,李清照的膽量和脾氣也是不小的。
  • 人品風流:王安石與蘇軾的故事
    等到「黃州四年」蘇軾成為蘇東坡後,與其弟遊覽廬山,同樣是寫風景,《題西林壁》的風概卻大不相同—— 王安石三十歲的時候,在《登飛來峰》中也寫過與《題西林壁》異曲同工的詩句:「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蘇東坡來江寧這年,王安石六十四歲,還有兩年就去世了,也已經建立起自己作為歷史偉人的功業。「王安石變法」震古鑠今。
  •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直欲壓倒鬚眉
    宋朝有一位女詞人可謂巾幗不讓鬚眉,在詞壇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她就是與朱敦儒同屬於南渡詞人的李清照。李清照生前將自己的作品編成《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詞》兩冊,可惜都已失傳。
  • 蘇軾有一千古名句,鏗鏘有力,激勵人心,還成現代人的經典臺詞
    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釣魚。在蘇洵的嚴格要求之下,蘇軾每天都是背背背,一直到把80萬字的《漢書》倒背如流,而蘇軾的天才特質也慢慢顯現了出來,他在十歲的時候,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黠鼠賦》,文章中說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
  • 李清照對自己的詞有多自信?她幾乎懟了整個大宋詞壇!
    持才者多少都會有些傲物,這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身上不乏有幾分傲氣,在她的著作《詞論》中,幾乎評論了所有宋朝時期詞人,現代有人戲稱李清照為「李懟懟」。在《詞論》中,李清照開篇點題「樂府聲詩並著,最盛於唐。」引用故事從詞的源頭開始去梳理,直至今日,借而引出對當世詞人的評價。首先評價的便是奉旨填詞的「柳三變」。李清照對柳永的評價是「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
  • 李清照:誰在diss我?
    有人指出這歌詞其實是出自「千古第一才女」宋代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疏風驟雨》!原詞是這樣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於是就有網友打趣說道,李清照要是聽到你這樣的點評,可能半夜要來找你談談什麼是詩詞歌賦了。
  • 蘇軾有一千古名句,讀來鏗鏘有力,激勵人心,還成馬雲的經典臺詞
    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釣魚。在蘇洵的嚴格要求之下,蘇軾每天都是背背背,一直到把80萬字的《漢書》倒背如流,而蘇軾的天才特質也慢慢顯現了出來,他在十歲的時候,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黠鼠賦》,文章中說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
  • 千古第一風流才女李清照:不愛紅妝愛詩書,曾寫雲雨詞向老公尋歡
    在「男尊女卑」比較嚴重的古代,李清照打破了許多對女性的束縛,她寫詩作詞堪稱一絕,還好酒好賭好色,身為女人卻活得比男人還精彩。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風流才女」的稱號,這不僅是讚美她卓絕的才華,也是為她率真直爽的性情鼓掌,畢竟早在一千年前,李清照就活出了現代獨立女性的模樣。
  • 李清照這首詞寫桂花,別出心裁,句句霸氣,成為千古名篇
    桂花雖然不像這些花一樣富貴,卻也能成為眾花之中的首位。就算是傲雪凌霜的梅花也會嫉妒我桂花的香氣,就算是有那麼多人喜歡的菊花見了我也會覺得羞愧。畫闌之處桂花可奪中秋花卉之冠。屈原這個大文人都不他把我收錄在他所作的有很多花草出現的《離騷》之中,可見也是個無情之人啊!
  • 王安石與蘇軾,課本中每人一首哲理詩,誰才是「宋朝第一才子」?
    一般認為,論政治成就,王安石在蘇軾之上,論文學成就,蘇軾在王安石之上,但是,這種結論也只是就總體而言。 雖然王安石的官職更大,但並不代表他的所有政見都優於蘇軾。同樣的,雖然蘇軾的才華更勝,但也不代表他的每一類文學造詣都高於王安石。比如寫哲理詩的水平,二者就不相上下。
  • 古代沒有「我愛你」,看蘇軾、納蘭容若、李清照是怎樣花式表白的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但是蘇軾並沒有終生不娶,接著便是他第二個至愛。王弗的堂妹王朝雲。據說蘇軾對王朝雲一見鍾情,當即寫下了「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硬漢辛棄疾很「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唱,不輸李清照
    「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雖說辛棄疾是個男人,但是「俠骨男兒也有情」,多少好男兒徵戰沙場,豪情萬丈,心裡都有一個佳人存在,都有一絲柔情。起始三句,是'紗窗外,風搖翠竹,敲碎離愁'的倒裝,把'敲碎離愁'寫在首句,不僅是韻腳的需要,也起到開篇點明題旨,扣住讀者心弦的作用。不愧是千古名句。以「敲碎離愁」四字開篇,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調。後面兩句「紗窗外,風搖翠竹」,點明「離愁」何以敲碎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