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這首詞寫桂花,別出心裁,句句霸氣,成為千古名篇

2020-12-26 愛聊歷史吧

花這種事物,大家在生活中可謂是隨處可見。這種意象無論在古代還是今天都是很常見的。在古代,花常常被文人墨客認作是寄託志向與情操的事物。每個詩人詞人也都有自己喜歡的花。

如果說讓大家說一點帶「花」的詩詞,大家肯定是信手拈來。每一句詩詞的背後,都有一個美好的故事,都寄託著作者的志向。

今天介紹的這首詞是由著名詞人李清照所。她在這首詞中歌頌桂花,詞中句句為桂花「鳴冤」,認為桂花這種植物應該被更多人所知曉、喜愛。

李清照我們都很熟悉,她是宋朝極富盛名的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婉約派的重要代表詞人,在當時乃至今日的文壇上面影響力都特別大。

今天這首詞中李清照描寫的主體是桂花。這是一種花朵很小,顏色又淡的花。因此很多人都常常注意不到。李清照注意到了,並讚嘆它高潔的品質,又以桂花自比,說明她是真的很喜歡這種花。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詞。

這首詞的譯文如下:

桂花的顏色是淡淡的黃色。和其他的花朵不同,它略顯一點點黯淡。桂花的體型也很溫柔,導致它不是那麼受人們喜愛與關注。它性情溫良,只有那一縷淡淡的香氣證明它曾經存在於世上。

牡丹芍藥這幾種花都是光鮮亮麗的。桂花雖然不像這些花一樣富貴,卻也能成為眾花之中的首位。就算是傲雪凌霜的梅花也會嫉妒我桂花的香氣,就算是有那麼多人喜歡的菊花見了我也會覺得羞愧。畫闌之處桂花可奪中秋花卉之冠。

屈原這個大文人都不他把我收錄在他所作的有很多花草出現的《離騷》之中,可見也是個無情之人啊!

上片頭兩句主要寫桂花的外形特點,即黯淡、輕黃、體性柔和。無論哪個形容詞都能看出桂花的特點——淡雅。但是在這黯淡之中也藏著自己的高雅與真性情。

桂花遺世獨立,清高孤傲。它不諂媚,而是像一位有飄飄仙氣的女子一樣靜立。像桂花這種植物啊,只要自己安安靜靜地站在那裡就已經是其它花比不上的高雅了。

李清照這首詞處處為桂花「鳴冤」。為什麼這麼多人注意不到桂花呢?詞人覺得十分不解。上片後兩句是千古名句,至今流傳。不需要大紅大綠也是花中第一,不需要光鮮亮麗也能獨自盛開。

而桂花雖然花色淺淡,只有微微的黃色,但卻也能憑藉自身的馥鬱引人流連,為什麼呢?因為它雖有嘉節,卻甘願默默無聞,這種與世無爭、兀自芬芳的品質讓詞人喜愛。下片開頭寫菊花和梅花見到桂花也會有嫉妒與羞愧的感覺,這更體現了桂花的珍貴。中秋時節,淡雅的桂花才是花中之王。

我們都知道屈原是大文豪,善用香草美人。他的《離騷》中收錄了許許多多花草,卻沒有寫桂花。因此全詞最後兩句用嗔怪的口氣責怪大文豪屈原。這正是他的無情之處啊!

在李清照人生的前半段裡,她寫了很多體現悠閒生活的詩詞。比如在那個時候寫下的《點絳唇》。但是好景不長,由於政治上的大變動以及個人情感與生活上的難處,李清照後期的詞風開始變得憂鬱感傷。《聲聲慢》等就是在這個時期所寫。

李清照雖為女子,卻也有著可以媲美男子的豪情壯志她也曾寫過《夏日絕句》和《漁家傲》這種豪放詞。

她認為她身上的許多品質與性格都和桂花相似。因此常以桂花自比,桂花的高潔傲岸和卓爾不群的品質也成為了她為人處世的準則。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總結:詞人李清照注意到了小小的桂花並且為它賦詩大力稱讚,說明在桂花的諸多秉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桂花是那樣的美麗,行事低調不爭不搶,獨自高潔傲岸,默默無聞卻又是花中第一。李清照也是一樣。

她欣賞桂花,正是說明自己也有卓爾不群的性格和清高孤傲的品質。雖身為女子,卻有著男子一般的氣概。我們欣賞她的詩作,同時也敬佩她這個人。

相關焦點

  • 李清照為桂花打抱不平寫下一首詞,成為千古第一詠桂詞
    據說李清照非常喜歡桂花,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內在美,十分欣賞桂花的色淡味香,體性溫雅。只因為在讀《離騷》的時候發現屈原讚美了世間很多奇花異草,但唯獨沒有歌詠桂花的作品。因此李清照特意寫下這首詞,既為桂花打抱不平,也抒發了自己的一懷幽情。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是很多,存世的僅三十餘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一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日就和大伙兒分享被稱作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隨便便拿出來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沒被超越!到底是什麼詞呢?居然能有這般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清照霸氣側漏的詞作不少,這首為桂花討公道,14個字傳誦千古
    其實我們細細琢磨,每一種花,都是在他們的詞作中被賦予了很多精神、品格,以至於後世對這些花也有不同尋常的偏愛,所以桂花成了墊底的那個。至此,李清照看不過去了,寫了一首詞,為桂花打抱不平。這首詞叫《鷓鴣天·桂花》,藏在角落裡面的桂花終於有了出頭之日。
  • 李清照寫桂花霸氣顯露,通篇不提桂花二字,寫花寫景寫人渾然天成
    有很多關於鮮花的詩,在關於鮮花的無數詩中,有五柳先生獨愛的菊,亦有劉禹錫「名動京城,國色天香」的牡丹,或是崔護「不知道那個讓我心動的女孩在哪裡,但這桃花依舊開得那麼燦爛」,或是王安石「從遠距離看,便明白它不是雪,因為它具有香氣」的冬梅…...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花朵公眾。每首詩都深刻在中國人民的腦海中。這是一幅畫,甚至是一個悠揚的故事。
  • 李清照一首高仿詞陰差陽錯,超越了原創,流傳千古,還被選入教材
    或許,這就是因為範仲淹當年最簡單的初衷吧!他筆下的《嶽陽樓記》、《漁家傲·秋思》都是我們被老師一個一個抽背的名篇,雖然範仲淹流傳下來的詞作非常少,但是每一首都很著名,後來的李清照還模仿他寫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名篇,同樣,被選進了教材。範仲淹筆下寫「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那李清照筆下寫了什麼樣的佳作呢,一首《一剪梅》讓人心頭悸動。
  • 李清照16歲時寫了兩首詞,瞬間名滿京城,至今仍是婉約詞巔峰之作
    李清照的少女時代是跟隨父親在汴京度過的,十六七歲的年紀,正如一朵嬌豔的花兒含苞待放,但李清照豈會是庸脂俗粉,顧影自憐不是她要的生活,蜚聲文壇才是她的理想。(註:本文涉及年齡,按照舊時習慣,均採用虛歲,下同。 )李清照的諸多作品中,後世最熟知的莫過於兩首《如夢令》,但你可曾想到,如此驚豔時光的千古名篇,竟然是出自一位十六七歲少女之手?
  • 李清照悼念亡夫的詞,句句扣人心弦,感情真摯,不愧是千古才女
    其中最著名的是李清照,「中國歷史上第一才女」。作為宋代著名的女詩人,她的作品表現了很多她自己的情感表達,她的很多文字都寫得很有感情。少女時代的她很有才華,雖然她只是一個女人,在當時的宋朝沒有任何社會地位,但因為書香門第,李清照博覽群書,父親也給她創造了良好的教育環境,所以她能夠成為一個著名的女詞人,寫出如此不朽的佳作。
  • 李清照哪首詞最淘氣?詞風調皮任性又撒嬌,不料卻成為千古名篇
    僅僅是這一「閃現」,也不由得讓人佩服「巾幗不讓鬚眉」。古代詩人詞人中,女性作者有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兒、薛濤、唐婉、魚玄機等等,其中有一位,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被譽為詩詞皇后,她便是——李清照。李清照為北宋時期的詞人,稱易安居士,根據史料記載,李清照享年七十幾歲,她的一生跌宕起伏。歷經了國破家亡(在李清照四十歲那年,北宋滅亡,其丈夫趙明誠也英年早逝,先李清照而去。)
  • 秋天的早晨,在桂花的幽香裡,邂逅李清照
    《鷓鴣天 桂花》正是創作於這一時期,我們從詞中,能夠讀出李清照當時年少輕狂的思想見識,與巾幗不讓鬚眉的英雄氣概。詠物詩詞一般以詠物抒情為主,很少議論。而李清照的這首桂花詞一反傳統,以議論入詞,又託物抒懷。詠物形象生動,議論充滿詩意,堪稱獨樹一幟,別開生面。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寫來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很調皮的一首詞,18歲的她逛街回來,心情大好寫下此詞,專門來向丈夫撒嬌,全詞是調皮可愛又任性,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減字木蘭花》宋.李清照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寫這首詞時李清照和趙明誠成婚不久,此時的她過上了一段相對幸福的婚後生活。詞的大意是:我從賣花的擔子上,買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兒。它是那麼美麗,帶著露珠的痕跡,在陽光中無比動人。丈夫看了這朵花後,會不會覺得我不如花兒漂亮呢?不如我就將這花斜插在雲鬢,偏要問問他到底是我好看,還是花兒好看。
  •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詞名傳京師,句句經典,最後一句引人讚嘆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詞名傳京師,句句經典,最後一句引人讚嘆李清照年少時初到京師(汴biàn京)不久,寫下這首詞後便轟動了整個京師。
  • 婉約詞宗李清照的「抄襲」路:每「抄襲」一首,便成一首千古名篇
    全唐詩只存了他六首作品,但是其中有三首,竟然奪得了三個「第一名」。其中有一首,就是辜鴻名眼中,最好的送別詩——《宴詞》。《宴詞》——唐·王之渙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這一首七言絕句,首句從長堤春水逶迤流動入手,寫惜別之情。
  • 詩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被世人千古流唱
    但是說起她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估計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漢族人,婉約詞派代表,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先看一下他寫的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
  • 李清照最優美的六首詩詞,一生至少讀一次
    中華文壇幾千年,其中的女詞人寥寥無幾,有才有貌者更是鳳毛麟角,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詞中皇后」的李清照便是其中之一。她的婉約詞後人爭相學之,影響深遠。隨著歲月的流逝,李清照的詞在歷史的長河中愈加歷久彌新,她的名字更是流傳千古,譽滿天下。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李清照最優美的六首詩詞。
  • 自負的李清照:瞧不上別人的詠梅詞,自己寫了一首,成為千古名作
    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技高人膽大」的她認為自己的才華可以與歷史上的名流之士相媲美。在《詞論》一文中,她直接批評了歐陽修、蘇軾等人,提出了「詞別是一家」的主張,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丈夫趙明誠離世後,悲傷不已的李清照平日便用看書寫詞打發時間。李清照喜歡梅花,但卻「瞧不上」前人寫的詠梅之作,於是自己寫了一首《孤雁兒》,沒想到成為千古名作。
  • 李清照寫「花」無數,唯有三朵花,寫成經典永流傳
    身為才女的李清照,擁有天底下所有女人的愛好,那便是酷愛鮮花。李清照一生寫花的詩詞無數,真正寫出李氏風格,讓易安詞獨成一派,莫過於她廣為人知的三首詩詞。 所以,她將自己寫成那首《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 愛酒好賭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用詩詞描繪自己的四段式人生
    李清照從小富有才華,天資極高,後得到眾多文壇大家的提點,以至於李清照在少女時期便在文壇嶄露頭角。千古名篇《點絳唇 蹴罷鞦韆》便是李清照少時在家蕩鞦韆時,信筆寫下: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 李清照不愧為才女,將自己比作三種花,表達不同的心境,流傳千古
    流露出李清照對桂花的喜愛。桂花顏色淡黃,不那麼嬌豔奪目,在錦簇繁花中並不出挑,卻獨有一股暗香動人心扉。「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說明花本就是清雅的模樣,不需像其他花兒一樣爭先綻放出明媚奪目的顏色,諂媚於人。保持自己本身清雅的樣子就足夠美麗。表達出李清照渴望像桂花一般清麗典雅,成為人中龍鳳。
  • 《攤破浣溪沙》:是李清照在什麼時候寫的,詞中描寫了怎樣的場景
    李清照31歲自畫像這首《攤破浣溪沙》就是李清照在第二次重病初愈之時所寫,詞作描繪的是一個個普通的生活場景,也就是她養病的生。李清照在《攤破浣溪沙》詞中,也用「醞藉」二字來形容院子裡的桂花,這是寫出了桂花花型花色溫雅清淡、花香含蓄的特點,與描寫梅花時用到的「醞藉」一樣,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兩個字中既可以看出詞人的靈心慧思,也可見詞人是很喜歡桂花的。「桂花」在李清照的詞中不止一次的出現。
  • 37歲的李清照給閨蜜寫的詞,大開大合矛盾糾結,卻成一首千古名作
    唐代有李白、王維、孟浩然、王昌齡這一詩壇大圈,其中李白和王維後來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令人至今不解;宋朝則有蘇軾、秦觀、黃庭堅、王安石這一詞壇大圈,其中蘇軾與王安石的亦敵亦友,讓人看不懂。而說到古代才女們的閨蜜圈子,則好像並不多。一方面女子要做到所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另一方面女子在一起也確實不知道玩什麼。但這只是對一般女子而言,對於千古才女李清照來說,顯然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