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其實只有四百,講述電影背後的歷史,一篇關於《八佰》的科普

2020-09-03 大東北的小豆包

疫情之後,全國影線復工,那麼最火的電影是哪一部?

目前看應該是《八佰》,截止到8月25日,電影《八佰》的票房已經累計突破10億,這在抗戰題材電影中絕對是一枝獨秀。

電影《八佰》的宣傳海報

而電影本身而言,場面宏大,也展出了國產戰爭電影的進步,不過從劇情而言又稍顯曲折複雜,讓很多對這段歷史不是十分清楚的影迷出現疑惑,以至於筆者在觀影后,認為有必要寫一篇關於四行倉庫抗戰真實歷史的科普,對大家在觀影時有所幫助。

Q:《八佰》電影中的四行倉庫為什麼叫做四行倉庫?為何會成為國軍在上海最後的陣地?

A:四行倉庫位於上海的閘北地區,與當時的上海公共租界僅僅相隔一條蘇州河,而且臨近進入公共租界的垃圾橋。是當時大陸銀行、金城銀行、鹽業銀行、中南銀行等四家銀行聯營的倉庫,而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正式爆發後,由於該倉庫堅固,而且臨近租界區,曾被作為當時72軍兼88師的司令部所在地,因此有大量的糧彈儲備。

1937年10月26日,淞滬抗戰國軍敗局已定,國軍計劃從上海撤退,但是蔣介石計劃由88師繼續固守上海,展示國人繼續抗戰的決心,而當時88師師長孫元良(這位孫元良後來成為國軍高級將領,2007年在臺灣去世,他有一個兒子比他有名,那就是著名影星秦漢。),向老蔣提建議。他認為88師固守上海的軍事意義已經不大,如果為了政治意義,可以選擇88師一部分軍隊固守上海,這樣損失也會更小。

於是88師的一部被留守在上海,他們防守的陣地就是臨近租界,而又十分堅固的四行倉庫,這場戰鬥其實從最開始,就是為了向世界展示的中國抗戰決心,政治意義遠遠大於軍事意義。

四行倉庫所在位置

Q:電影《八佰》中參戰的哪一支部隊,參戰的士兵共有多少人?

A:參戰的部隊是國軍72軍88師524團第一營,有三個連,總數有400多人。由於四行倉庫臨近公共租界,上海淪陷後,大量難民湧入租借,而國軍在四行倉庫的堅守引起當時國內外媒體的關注,而在向公共租界撤入傷兵的過程中,當時524團的第一營營長楊瑞符告誡傷兵,如果有人詢問倉庫內的軍隊人數,就要對外宣稱是800人,而當時撤往租界的傷兵,也確實按照楊瑞符營長的指示,結果經過國內外媒體報導後,四行倉庫「八百壯士」開始名聞天下,於是也就有了今天的電影的名字《八佰》。

Q:四行倉庫保衛戰持續多長時間?到底有多大戰果?

A:實際上四行倉庫保衛戰僅僅持續了4天多的時間,從1937年10月26日上午開始決策固守四行倉庫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31日凌晨,共持續了四天四夜,先後擊退日軍6次進攻,擊斃日軍200左右,摧毀日軍戰車2輛,我軍傷亡37人

Q: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國旗是從何而來?

A:電影《八佰》中,在倉庫的樓頂飄揚著國旗,為了保衛國旗,國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最終飄揚的國旗極大的鼓舞了租界內的國人信心,也向世人揭露了日本的無恥。在真實的歷史中,四行倉庫也確實升起了國旗,讓圍攻的日本人氣急敗壞,不過最初固守四行倉庫的守軍並沒有準備國旗,而在戰鬥打響後,士兵們的英勇抵抗鼓舞了租界內的國人,當時一名叫做楊慧敏的小姑娘,從租界內找到一面國旗,然後纏在身上,然後勇敢的遊過蘇州河,來到戰火中的四行倉局,獻上了國旗,而守軍也用兩根竹竿連接起來作為臨時旗杆,將國旗升起。

向四行倉庫送旗的楊慧敏

Q: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初衷的是什麼?是否達到的預想的效果?

A: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爆發,而最初蔣介石及國民政府的初衷,是集合當時國軍精銳,摧毀當時日軍在上海的駐軍(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日本獲得了在上海虹口、楊浦地區的駐軍權),以此來保衛南京及江浙地區的安全,為此老蔣集合當時最精銳的中央軍主力,然而戰局的發展未能如願,最終由進攻打成了防守,最後連上海也丟了。

而在此情況下,為了能保住一些顏面,給國人抗戰以信心,向世界展示中國抗戰決心,同時也為了在1937年11月初國聯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會議爭取到國際社會的同情。

於是與租界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就這樣展示在了公共租界的世人面前。雖然並沒有引起英美等國對於中日戰爭的幹預,但是也確實讓中國人的抗戰直接展示給了世界,也鼓舞了國人的士氣。

Q:為何四行倉庫的守軍最終選擇了撤退?

A:截止到1937年10月30日,四行倉庫仍然完全掌握在國軍手中,當時的守軍仍有各類輕重機槍子彈4萬發,手榴彈、炮擊炮彈400多發,而包括謝晉元在內的軍官都認為繼續堅守幾周應該問題不大。

但是蔣介石卻要求他們在當晚進行撤退,因為儘管當時國民政府寄希望於國聯及英美大國幹預日本侵略,但是顯然英美並不願意參與進來,而四行倉庫的戰鬥通過租界內外國媒體報導,也轟動了世界,蔣介石認為也算是達到一定宣傳效果。

重要的是,四行倉庫臨近租界,當時租界害怕四行倉庫的戰事持續和擴大會殃及於租界內的「友邦人士」,因此也不斷向蔣介石施壓,要求將守軍撤離,最終老蔣下令守軍撤入租界。

Q: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指揮官是誰?當時是什麼官職,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A:當時留守四行倉庫的國軍指揮官是中校團附謝晉元,中校團附上官志標、524團第一營少校營長楊瑞符。電影中謝晉元被稱為團長,實際上當時他僅僅是團附,連個副團長也不是,團附是舊軍隊中特殊職位,類似於團部工作人員,職級比營長高,已經進入「團班子」,相當於團長「助理」,但卻不是團內的正式官職。

1937年10月31日,從四行倉庫撤入上海公共租界的謝晉元才被正式晉升為上校團長,而當時少校團附上官志標被晉升為中校團附。

撤入公共租界的傷兵被及時送往醫院治療,但是包括謝晉元在內的沒有受傷的官兵,卻遭到租界內的英軍的繳械,本來按照當時國民政府與英國的協議,四行倉庫的守軍撤入租界後,可以回到國軍作戰序列繼續作戰,然而租界在日本的抗議下,卻違背了協議,他們直接將撤入租界的守軍繳械,但是也沒有按照日方要求,將其移送給日軍,而是將這些守軍軟禁在當時膠州公園內。

謝晉元團長照片

1941年4月25日,謝晉元遭到守軍中變節者郝鼎減等人刺殺,當場犧牲,而上官志標也在刺殺中身受重傷。後來上官志標輾轉回到部隊,1967年病逝於臺灣。

而謝晉元去世後的守軍最後也深陷日軍魔爪,1941年12月8日,就在謝晉元被刺殺7個多月後,日本偷襲珍珠港,日本對英美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隨後日軍佔領了公共租界,這些守衛四行倉庫的守軍還是成為了日軍俘虜。這些戰士最後被日軍強行分開送往各地戰俘勞工營,有的被送往南京、有的被送往杭州、還有人被送往東南亞和南太平洋。

1942年11月6日在南京的這部分戰士集體逃亡,部分參加了遊擊隊,還有部分前往大後方,最後到達重慶的有9人。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這支部隊的倖存者還有140多人。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歷史
    電影《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最早上映的電影之一,《八佰》在點映期間票房就突破了1.8個億,到現在《八佰》的總票房已經突破了30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主要是影片對歷史真實性的還原上的爭議那麼這部影片背後的真實歷史又是如何的呢?
  •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
  • 電影《八佰》到底在給我們講述什麼意義?
    很早就看了八佰的簡介和預告片,這種電影本不打算去看,因為淚點太低,看完怕心裡難受,但還是鼓起勇氣去看了八佰,看完之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電影八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真正的抗戰神劇《八佰》。,不過四百餘人,號稱八佰壯士,以此來迷惑日軍。
  • 電影《八佰》講述了什麼故事?
    《八佰》是一個關於全體中國人的故事,沒有任何其他因素,影片所發生的故事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通過該影片,讓大家看到戰沙場膽戰心驚的少年士兵,和那些深陷絕境英勇赴死的鐵血軍人。八佰講述了什麼故事?《八佰》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期間,&34;名革命將士在四行倉庫不畏生死、奮勇向前、頑強不息的同日軍的
  • 《八佰》,票房破10億!《八佰》背後的故事
    電影《八佰》與時間8月21日上映,累積到8月25日累計票房突破10億!這部電影是導演管虎花費多年的籌備,拍攝將近消耗了3年,再加上如今面臨內憂外患的華誼兄弟重金打造,這部近代戰爭電影也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 電影《八佰》到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意義?
    很早就看了八佰的簡介和預告片,這種電影本不打算去看,因為淚點實在太低,看完怕心裡難受,但還是鼓起勇氣去看了八佰,看完之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八佰影片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一部備受爭議的電影
    2019年6月25日,《八佰》在距離上映只有十天的時候,突然宣布撤檔;一年後,《八佰》終於重新在8月21日上映,並在8月14日開啟了大規模的點映,這一個星期,關於這部電影的討論熱度一直居高不下。關於這部電影的劇情,就不在這裡展開討論,先說一下這部電影背後的歷史背景:《八佰》自稱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這件真實歷史事件便是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之戰。
  • 《八佰》電影爭議的背後是,歷史真相比電影要沉重不止八百倍!
    管虎導演《八佰》這部電影經歷了無數風波後,終於在上映。這部電影是花費管虎導演多年的心血,光拍攝就用了快3年的時間。最主要這是一部近代戰爭的電影,因此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八佰》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在當時的指揮官謝晉元的帶領下,孤軍奮戰4天4夜,留守在上海的四行倉庫,而這個倉庫與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因此造就了歷史上比較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什麼是被圍觀的戰爭,這就要從四行倉庫的地理位置說起。
  • 電影《八佰》:借著致敬革命先烈的幌子,拍著扭曲歷史的片子。
    電影《八佰》的背後 電影《八佰》在開始第一句話——「他們在保護我們」就是不符合事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中,謝晉元等抗日將士的壯舉值得歌頌,但是同樣要明白一點,電影《八佰》講述的這場戰役出發點並不是保衛人民大眾,而是國民黨在拿抗日英雄的鮮血去博取帝國主義同情,意圖通過一場慘烈表演,來爭取租界列強介入調停。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小歷史就不好,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八佰壯士其實只有四百多人,《八佰》以一群臨時應召、本意去打掃戰場卻無意中被併入阻擊部隊的「保安團」為主視點,由一開始的怕死畏戰到最後拿步槍與敵機「單挑」的無所懼怕,由遇到敵襲就各自逃命的一盤散沙到最後全副武裝的鋼鐵城牆,電影的整個過程一方面是與日軍作戰、另一方面也是非正規部隊的成長過程、他們在迷茫怯懦中逐漸找回民族大義的過程
  • 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八佰》
    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 《八佰》電影講述什麼故事?電影八佰歷史原型介紹
    《八佰》電影講述什麼故事?《八佰》講述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中日雙方幾十萬大軍拼死搏鬥兩個多月,到10月底,國軍撤離上海,僅留下一支堅持最後抵抗的部隊。
  • 電影《八佰》定檔,口碑爆棚
    8月2日,微博認證的「電影八佰官微」消息,電影《八佰》定檔今年8月21日。在過去一年多裡,多次傳出《八佰》要上映的消息,但都不了了之。直到本周,在上影節上,中影總經理兼華夏電影董事長傅若清宣布《八佰》有望上演,華誼兄弟聯合創始人王中磊也稱:從8月開始的各個重要檔期,華誼兄弟都將拿出有質量、有吸引力的內容,用實際行動吸引觀眾回到電影院。
  • 八佰:被批「歪曲歷史」​,《八佰》到底冤不冤?
    8月23日,知名自媒體人發布一期視頻節目,稱「《八佰》劇組明顯歪曲歷史,講一個缺乏邏輯的神話,我只能說他們不是蠢就是壞,或者兩者兼有」。視頻隨即引發軒然大波,關於「《八佰》歪曲歷史」的說法,最近幾天頻頻出現在各類自媒體上。
  •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 真實歷史比電影更震撼人心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8月21日,管虎執導的新電影《八佰》全國公映。這部蓄力5年的主旋律電影,上映2天票房破5億;點映階段的累計票房就已超過2億元,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 電影《八佰》,這才是符合歷史事實的電影
    電影《八佰》的點映口碑現已出爐,據豆瓣電影顯示,截至8月16日11時,2.25萬評價者為該片打出8.1分,該分數好於75%戰爭片和81%歷史片。公開資料顯示,《八佰》是世界第3部、亞洲第1部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出品方及聯合出品方涵蓋華誼兄弟、阿里影業等公司。該片定檔於8月21日在國內各大院線上映,並自8月14日率先開啟點映。
  • 《八佰》:其實只管哭就好了,別細想太多
    從目前的票房成績和預測來看,《八佰》還是一馬當先,沒有對手。但票房穩步上升的同時,口碑評分也一度下跌,也引發許多爭議。這兩者其實也並不矛盾,此前《戰狼2》還突破50億,打破影史紀錄,但現在豆瓣評分只有7.1左右。
  • 電影《八佰》著實引人深思!
    八佰上映之後,在上映前許許多多本來十分期待的軍迷朋友們選擇了沉默,不是因為其他而是因為:圍繞這部電影左派和右派的網絡對罵,實在是太令人心寒與心酸。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原因吧。 這部電影從拍攝手法與藝術創作方面有許多可取之處,諸如優良的特效,切入口小,以及悲壯的場面......但從電影內容以及思想上仍有許多的不足。
  • 電影《八佰》,如願以償
    讓《八佰》去扛起當時的歷史全景,過於苛刻。於是,我繼續躲閃,沒有問他,罵什麼?而是問:「你的是說,這電影,就一點都沒擊中你淚點嗎?」「沒有啊。他說是歷史大片,但又沒有忠於歷史,還篡改歷史。」「篡改?比如呢……」我小心翼翼地問道,因為我對那段歷史的確不了解,而《八佰》是歷史大劇的說法倒似有耳聞。
  • 揭秘,電影《八佰》幕後真相!淞滬會戰危局,倖存者受虐八年
    管虎導演的新作《八佰》即將上映。《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由謝晉元為首的國民革命軍與侵華日軍發生的慘烈戰爭,當時團長謝晉元奉命守衛蘇州四行倉庫,四百士兵打出口號「八百壯士」,與日軍展開割據戰,堅守四天四夜,直到接到撤退命令,才離開四行倉庫,進入租界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