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難於上青天——說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出行問題

2021-01-08 渡月君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特殊的一個時期,在其長達幾百年的分裂中,出現了大大小小几十個割據政權。因為各個政權間的戰爭頻繁,這必然使得交通變得越發堵塞和不利,從而導致人們在出行方面陷入非常不易的境地。再加上匪盜橫行,社會混亂,對人們的出行也造成了很大的生命危險。

可是,與此同時,當時的官僚士大夫們卻開始祖尚玄學,沉迷山水之樂,有的還被迫為了生計四處奔波。如此一來,必然與閉塞、充滿危險的交通環境格格不入。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說一說這一時期的出行問題。

出行的準備

《論語》中說:「父母在,不遠遊」。但是,迫於生計,迫於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無論四處遊學的人,還是四處經商的人,依然還是很多。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來來往往的奔波在不同的道路上,一次出門就要花費一年半載的時間。因此,在出行的準備上便顯得極為重要。

首先,旅行的經費和物資必不可少。一般而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旅費不僅僅只有錢幣,還包括那些可以在市面上用於媒介交易的物品,比如米、絹等。可是,無論是錢幣還是米、絹,其實都是體積大且重的物品,對於出遠門的人而言,無異於一種巨大的拖累。《晉書》中就曾記載,晉惠帝「蕩陰反駕,囊錢三千,以為車駕之資也」,如此龐大的數量,也只能用車來運送了。因此,為了出行的便利,時人一般都會選擇輕裝上陣。

當然,如果是富貴人家出行的話,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他們往往會行裝甚盛,儘可能的帶大量財物。比如西晉人陸機遷往洛陽發展時,就曾攜帶了諸多財寶,結果在途經江淮一帶時,遭遇了一夥劫匪。陸機並非平庸之輩,最終在他的規勸下,這夥劫匪的首領被成功勸降,成了他麾下的一名員猛將。可若是換成普通的官宦子弟,也許早已人財兩空了。

此外,為了出行便利,時人還需要對中途經過的山川道路做一個提前的了解。這個時候,地圖便顯得尤為重要。西晉的地圖學家裴秀,便是該時期的地圖理論奠基者之一,由他遍訪各地,並結合《禹貢》所繪製的《禹貢地域圖》,就是當時的人們最重要的出行依據。

出行的禮儀

因為交通不便,社會混亂,匪盜橫行,導致旅途之中往往會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因此,時人在出門前普遍會選擇行神祭祀的風俗,以此來求得一路的平安。而這裡的神,一般為路神,也叫道神、行神。晉人所著的《搜神記》中就曾記載:「吳時,葛祚為衡陽太守,郡境有大槎橫水,能為妖怪,百姓為立廟,行旅禱祀,槎乃沈沒,不者,槎浮,則船為之破壞。祚將去官,乃大具斧斤,將去民累。明日,當至,其夜聞江中洶洶有人聲,往視之,槎乃移去,沿流下數裡,駐灣中。自此行者無復沈覆之患。衡陽人為祚立碑,曰『正德祈禳,神木為移。」』

此外,在出行時間的選擇上也極其的重要,絕對不能犯了大忌。如《搜神記》中就有記載:「弘農馮夷,華陰潼鄉堤首人也。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為河伯。又五行書曰:『河伯以庚辰日死,不可治船遠行,溺沒不返。』」在鬼神之說盛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諸如此類的禁忌數不勝數。

最後,無論是自己還是朋友要遠行,都會舉行餞送之會。中國歷來就是一個講究團圓的國家,身處魏晉南北朝這樣一個社會急劇動蕩的時期,聚少離多是常有之事。因此,時人更會對餞送之會格外看中。嵇康就曾作詩云:「事故無不有,別易會良難」,曹丕也曾感嘆道:「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

而在餞別之時,友人們之間也往往會互相贈送禮物,這禮物可以是一句話、一首詩,也可以是一個小物件。如時人吳均在詩中所言:「有客告將離,贈言重蘭蕙。泛舟當泛濟,結交當結桂。濟水有清源,桂樹多芳根。毛公與朱亥,俱在信陵門。趙瑟鳳凰柱,吳醥金罍樽。我有北山志,留連為報恩。夫君皆逸翮,摶景復凌騫。白雲間海樹,秋日暗平原。寒蟲鳴趯趯,落葉飛翻翻。何用贈分手,自有北堂萱。」

出行的工具

出行的工具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陸路交通工具,一類是水路交通工具。陸路交通工具包括車、輿、輦等,以車最為普遍。車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專供皇帝乘坐的金根車,專供高級官員乘坐的軺車,以及上流社會普遍使用的犢車等。不過,運用最廣泛的則要屬露車,它是一種無蓋無棚的敞露之車,是民間百姓日常送貨載客時的主要交通工具。

除了乘車,時人也常常會選擇騎馬出行。這一時期,人們在騎馬方面有了一個巨大的突破,那就是發明了馬鐙。使用馬鐙後,人們可以更為容易地控制馬匹,從而減輕過多的體力消耗。當然,除了騎馬外,民間還存在著不少騎驢、騎騾、騎駱駝的人。與騎馬相比,這些坐騎明顯慢了不少。

至於水路交通工具,則主要為舟楫,也就是船隻。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造船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因此船隻的規模和種類也有了諸多的分別。既有那種載重量大、安全可靠的大船和樓船,又有機動性強、靈活輕便的小船。

通常而言,大船一般用作遊覽或戰時之用。如西晉伐吳時,益州刺史王濬就曾「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初學記》中也曾說,宋孝武帝出行時:「龍舟翔鳳以下,三千四十五艘,舟航之盛,三代二京無比。」

不過,一般人出行通常只會乘坐小船,並且因為船需要依賴水,所以那些遠離水流之地的人就只能選擇上面提到的那些陸路工具了。

結語

魏晉南北朝作為一個動亂不安的時代,時人出行的問題除了受到交通的限制外,還受到了匪盜橫行的威脅。因此,在出行前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無論是物資和錢財的籌措,還是道路信息的提前探知,都是極其重要的。

此外,由於受到祖道氣氛的影響,加之時人強烈的求平安心理,導致行神祭祀的禮儀風俗極為的盛行。凡此種種皆能看出,魏晉南北朝的人們在出行問題上,實在是難於上青天。可縱使是這樣,卻依然擋不住人們出行的欲望。不管是為了遊山玩水,還是為了前途命運,人們都無法避免出行這一問題

相關焦點

  • 魏晉南北朝時期薄葬之風為何盛行於世?
    薄葬,在魏晉南北朝早期頗受推崇。戰亂與動蕩,別說遵循漢代喪葬之禮的隆重,很多時候人們甚至來不及為逝者準備喪服。但到了魏晉南北朝中晚期,厚葬的回潮之風又颳了回來。曹操早期的薄葬之風盛行,還與人們追求死後永恆安寧有關。
  • 魏晉南北朝時期,女子最偏愛的飾物是什麼?
    鮮花插髮髻,也是魏晉南北朝女子的喜好。或許是感到生活太苦了吧,她們需要鮮花的香氣來調節心緒。「陽春白花生,摘插環髻前。惋指榻忘愁,積與及盛年。」鮮花配美人,鮮花解憂愁,已經不只是髮髻,還是一味心靈良藥。個性,這個詞語常常與魏晉南北朝女子聯繫。是的,她們還擁有一種叫「華勝」的個性首飾。「華勝,華象草木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好學機敏的女子們,也善於從大自然中淘金學習。
  • 魏晉南北朝的衣食住行大揭秘!
    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有錯,詩詞大會難住學霸,不少人也經常錯
    A.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B.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C.蜀道難,難上青天這道題的答案應該選B,但是來自清華學霸選手選的是A。事後,卻有網友留言稱:不怪他,題有錯!這是為何?明代大文人丘浚曾模仿李白寫過一首《行路難》,開篇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易,易於履平地」。大家看見沒有?這裡丘浚寫的是「蜀道難」中沒有李白詩中的這個「之」字。所以若是不規定詩的出處,清華學霸並沒有答錯。對於看節目這麼細心的觀眾,筆者當真是要給他點個讚了。
  • 《花木蘭》即將上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你了解嗎?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花木蘭是魏晉時期的人物。那麼,大家在看電影之前,要不要先溫習一下關於魏晉服飾的知識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吧!魏晉時期的女子,她們所穿著的魏晉朝服飾還是和漢代有所類似,主要還是衫、襖、裙、深衣等等。至於魏晉女子日常穿著的魏晉朝服飾,還是以衫裙為主,上衣袖子寬大,並且有腰襴。
  • 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人鬼戀」的故事,也只是男人的思維場而已
    文章引言:魏晉南北朝時期,湧現出很多關於「人鬼戀」的小說、傳說,這種文化風俗是怎麼樣產生的,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環境有什麼關係。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長期處於動亂,諸侯爭霸、南北對峙的時期。長期的戰亂,最主要的影響就是直接消弱了中央集權的能力,讓世家大族佔據了大量的土地,從而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門閥士族。
  • 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祭祀歌辭的變化,看祭祀禮儀對國家穩定的影響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宗廟歌詞以組詩為主,祭祀流程完整,各個歌辭的存在是相互並列的關係,實現了儀式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價值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宗廟歌辭的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觀,尤其在形式上有了兩個重要的特點。其一方面是各個朝代的宗廟歌辭呈現出的常態是以組詩的形式。
  • 魏晉南北朝玉器:舊傳統中的新天地
    故宮博物院南北朝雲虎紋玉璜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戰亂紛起,處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玉文化的發展受到了抑制。故宮博物院南北朝朱雀紋玉珩魏晉南北朝玉器的總體面貌及格局,表現在兩個方面:(1) 當時是介於以傳統風格為主的漢代玉器輝煌期,至開放的唐代玉器高峰期的中間低谷期。
  • 魏晉南北朝只是一個歷史時期?那是你不知道它的跨度時間
    我們都知道魏晉南北朝是繼春秋戰國之後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大分裂時期,這一時期文化繁榮璀璨,眾多上層社會名流空談是這個時期最顯著的特徵。所以想理清這段歷史時期,我們首先要找出這個時期的幾個關鍵詞:除了我們前面提到的文化繁榮璀璨,上層社會空談之風盛行,最主要的還是當時的門閥政治。
  • 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哪個更加黑暗混亂?
    其中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並稱為中國三大亂世,而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相較於春秋戰國,多了胡漢之爭,在內容上更為複雜,牽扯麵更大。那麼這兩個亂世究竟哪個更混亂呢?答案是魏晉南北朝,原因有以下幾點:魏晉南北朝的時間跨度更長,亂世維持的時間更久。
  • 探秘:為何歷史上四大美男中三人都出現在魏晉南北朝呢?
    這四人是四大美男諸多版本裡流傳最廣的,其中除了宋玉是戰國時期的,餘下三人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美男。而在另一個流傳較廣的版本,即潘安,蘭陵王,嵇康,衛玠四美,則全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了。西施春秋戰國時期人,王昭君西漢朝人,貂蟬東漢末年人,楊玉環則是唐朝人,時間相隔都在數百年之內。不像四大美男有三個都扎堆出現在魏晉南北朝這個特殊時期裡,這是很反常的。所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殊環境讓美男子的數量陡然暴增,才出現了這種扎堆的現象。那麼這個時期有什麼特殊的呢?又與美男子之間有什麼聯繫?
  • 魏晉南北朝的女子: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但更是自己
    》王家勝《魏晉南北朝家訓研究》梁加花《北朝民間佛事活動與民眾佛教信仰》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的佛教信仰》侯旭東《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劉淑芬《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唐長孺《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陳寅恪《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羅新,
  • 神仙鬼怪、奇人異事,魏晉南北朝小說,堪稱玄幻小說鼻祖
    這就要從魏晉南北朝說起。在魏晉南北朝之前,小說都不算是一種文學體裁,一直到了魏晉南北朝,小說才被當作一種文學體裁的存在。當時佛教大興,方士巫師層出不窮,奇人異聞數不勝數,為小說的創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 魏晉南北朝:你絕對想不到的超級黑歷史
    一提起魏晉南北朝,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亂。
  • 魏晉南北朝,養活了多少架空電視劇
    這兩年說得上名字的那幾部古裝劇,比如《琅琊榜》《楚喬傳》《錦繡未央》......看上去像架空,其實都設定到了魏晉南北朝,所以人物之間產生了奇妙的聯繫。尤其在南北朝這150多年間,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好幾次王朝變更,這簡直是瑪麗蘇大戲和權謀愛情狗血劇的最愛!
  • 魏晉南北朝,戰亂數百年,為什麼會被世人認為荒唐又美好呢?
    史書上的魏晉南北朝可謂是最混亂、最黑暗的年代了,但它也湧現出了不少的名人雅士,才女佳人,風流逸聞等等,後世對於這段時期的評價大多是荒唐又美好
  • 終於,在南北朝時期,甲騎具裝成為戰場上的統治者
    第一個是從魏晉南北朝直到唐朝:唐統一後,不著馬鎧的突擊騎兵逐漸替代了具裝重騎在戰場上的核心地位。第二個高潮則是宋遼金時期:北方遊牧民族轉化為新式的農牧帝國後,重甲騎兵再度成為戰場的主宰,遼國的鷹軍、西夏的鐵鷂子、金國的鐵浮屠都曾在戰場上與宋朝軍隊死戰。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這兩次重甲騎兵發展的高峰,都是遊牧民族勢力衝破長城線之後,在中原地區逐步建立起封建國家的時期。
  • 魏晉南北朝女子如何「對鏡帖花黃」?專家解讀古代妝容
    南京服飾史學家、江蘇理工學院人文學院客座教授黃強即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褒衣灑脫博帶寬——六朝人的衣櫃》新作中,就有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尤其是六朝女子妝容的解讀。今天他接受記者專訪,揭秘那個朝代的女子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化出各具特色的妝。酒暈妝、桃花妝、飛霞妝……南北朝時期女性妝容很豐富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女性,妝容已經很豐富了。
  • 在魏晉南北朝掀起高潮,究竟是何原因?
    本文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風為切入點,敘述男風文化的表現及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動蕩不安,前代建立起的封建倫理道德規範被破壞,從高門到寒們都好討論玄學,「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觀念盛行,逐漸形成了放蕩不羈、追求自由、反對禮教的社會風氣。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男風有從貴族階層向下蔓延的趨勢。
  • 閻步克丨變態與回歸: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程
    進入魏晉南北朝,政治體制又發生了一個較大變化,一個叫士族門閥的階層興起了。幾十家、上百家的大士族把持了朝政,憑的是雄厚的家族文化、崇高的家族門第。大家也許立刻感到,這士族政治與周代的貴族政治好像有點類似。確實,一定意義上或某種程度上,魏晉南北朝的士族政治就是周代貴族政治的一次歷史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