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基德。
7月17號上午10點,海南的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發射區,迎來了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我相信中國每個熱愛航天的人,看到國家航天局發布的這條消息,都會心裡一驚。
為什麼呢?因為這枚火箭的任務,是送由一輛火星車和一架軌道飛行器組成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天。而這意味著,中國人4年前立項的,靠自己登陸火星的計劃,還真不是開玩笑。
關鍵是,這個計劃太囂張了,按照官方輕描淡寫的說法,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個技術難點。什麼意思,就是先繞火星軌道運行,然後降落在火星上,最後用火星車在火星上巡邏。你別看我說的簡單,問題是,現在就連俄羅斯都還沒幹成在火星上巡邏這件事,他們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1971年發射的火星3號,成功軟著陸火星後堅持了14.5秒秒躺,後來再發射,全都失敗了;那麼,中國自己第一次發射,話就說的這麼滿,確實會讓人有點擔心。
那麼這次成,就是一步跨入目前只有美國真正做到的登陸火星成就的太空精英俱樂部,不成啊,大概率幾乎肯定要被印度人嘲笑一番。
為什麼這麼說,給大家介紹一下基本情況。
話說中國上次圖謀火星還是在2011年,當時我們造了一顆115kg的小衛星:螢火一號,準備搭俄羅斯福布斯號探測器的便車一起去趟火星,計劃在火星軌道上運行一年,拍拍照片啥的。
這個俄羅斯的福布斯號探測器當時也是信心滿滿,計劃要降落在火衛一上,採集土壤樣本還要帶回地球,直接破個世界紀錄。結果…它在近地軌道第二次變軌時失敗,動力系統一點反應都沒有,別說火衛一,連地衛一啊就是月球的邊都沒摸到,眼睜睜的被愛子心切的地球媽媽給拖了回來,一頭栽進太平洋。
總之,在中國第一次覬覦火星宣告失敗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一位負責人童旭東就說了,中國的火星探測,兩年內不會再有新動作。當時我記得一些營銷號就嗨了,站出來說中國嚇的兩年內不敢再染指火星,搞的好像我們是玻璃心一樣。但實際情況是什麼呢,是地球上不管哪個國家,但凡想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都會等26個月一次的發射窗口期,因為這時候地球和火星的距離是最近的,這時候發射比較省油而已。
當然,兩年後,中國也沒有想著繼續和別的國家合作,去探索火星了,後面中國的航天計劃比較紮實,想著一步一個腳印,所以一直在往月球上發射東西攢技術。
但就在當時兩年後的那次發射窗口期,印度站出來了,大家都知道印度這個人比較好大喜功,什麼事都喜歡和中國比一比,那次他向火星發射了一顆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嘿,還真成功到了火星軌道;甚至,他們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個第一次火星任務就成功的國家。印度太空研究組織成了繼俄羅斯航太、美國NASA、歐洲歐空局之後第四個成功進行火星任務的太空機構,哎,印度人估計自己都沒想到,就這麼拿到了深空精英俱樂部的offer。
印度人一下子,揚眉吐氣,而且這顆探測器是至今為止最省錢的火星探測項目,號稱只用了NASA經費的十分之一,大部分技術還都是印度自主研發的,所以呢,這也是在印度人看來,他們的航天技術從來比中國好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功利一些的視角看來,這顆曼加裡安號,也不太行,因為上面裝的探測器非常少,就只能探測一下甲烷,火星大氣的成分,拍拍照什麼的,很保守,所以有人說印度是為了發射而發射,搶功勞第一;別人的探測器上還有針對太陽風的粒子探測器,你怎麼就沒有呢?這個還是很重要的,因為火星沒有很強的固有磁場,不能像地球一樣有一圈磁層保護自己,如果出現了太陽爆發事件,大量的高能粒子轟擊火星表面,那我們住在上面就要被輻射了,。
不過當然了,我以中國人的身份去寫這些東西,說人家不行,就顯得很酸,沒必要,畢竟人家真飛過去了,真成功了,我們還沒成功呢。而且深空探索是一件需要全人類一起合作的事情,所以,對印度的成功,我們還是要祝福為主,不服,就自己努力。
努力的成果是什麼呢?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主要分為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兩部分,其中,環繞器配置中解析度相機、高解析度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火星礦物光譜探測儀、火星磁強計、火星離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共7臺科學載荷。你看,這樣的裝置就說明我們不僅是要發射到火星上去,還是要真正研究點東西的。
然後就是著陸巡視器,這個東西就是一個進入艙,一個火星車。進入艙負責和火星激情撞擊後,放出火星車。這車上配置了多光譜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火星表面磁場探測儀、火星氣象測量儀、地形相機共6臺科學載荷。負責在落地點周圍拍照片,轉轉圈。
那麼,在今年7到8月的這個窗口期,除了中國的天問,還有美國的火星2020計劃,他們要發射一輛被命名為毅力號的火星車到火星上去,並且這次的任務目標除了要發現古代生命存在的跡象之外,還有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這個野心就大了,一旦做到就是破紀錄。這是NASA關於這次計劃的頁面,還有倒計時,做的很酷,他們最擅長這個。
最後一個項目,是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有人肯定會說,阿聯?他們這個國家又沒有全面的工業門類,搞火星探測器幹什麼?有意義嗎?
這樣說吧,阿聯的火星項目,相當於是阿聯國家航天局出錢,NASA出技術,日本出發射場地和火箭的一個合作項目;而這個項目的主要任務,是環繞火星,研究火星的大氣層數據和天氣;那麼你想想,這個數據的核心部分肯定是要對NASA共享的,不核心的部分還要向一些大學和研究所開放,它對NASA和美國的研究所很重要,但是對阿聯就沒那麼重要。
阿聯需要的是什麼?是一旦成功,這就是阿拉伯人或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第一次完成火星任務。他們希望用這一點來激勵阿拉伯世界的年輕人去創新,去改變落後的境地。這不是我猜測的啊,阿聯總理在宣布計劃時是這麼說的:一,我們要告訴世界阿拉伯文明在知識的貢獻上發揮了作用;二,我們要告訴阿拉伯兄弟們,沒有什麼不可能,我們也可以和最偉大的國家競爭。三,我們要告訴那些正在努力的人,你甚至可以到達太空。
什麼叫友誼第一,探測第二啊,這就是。我覺得挺好。
說了這麼多,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產生一種上火星很容易的感覺。其實這顆紅星從古代開始,不管在哪個國家和文明,代表的一般都是災禍和戰亂。到了近現代也一樣,好像是有詛咒一樣,尤其是對俄羅斯人,惡意特別大。
大家看這個發射年表,前蘇聯失敗失敗失敗失敗失敗,美國失敗成功,前蘇聯失敗,美國成功成功失敗,前蘇聯失敗失敗失敗,美國成功拍照,前蘇聯成功成功失敗失敗,美國成功成功,前蘇聯失敗失敗。
那麼大家乍一聽也能感覺到,為什麼前蘇聯總是失敗?1990年之前美國發射8次,6次成功,而前蘇聯發射15次,只有1次完全成功,如果飛到火星上空也算成功的話,也就只能再加5次。
然後是1990到2000年,全世界一共只發射了8次,美國6次,俄羅斯和日本各一次。除了美國2次完全成功,4次部分成功,俄羅斯和日本統統失敗了。
最後是2000年至今,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美國任務成功率顯著上升。其中美國發射了8次,全部成功,出的問題也是小問題。而歐空局2次,都著陸失敗。俄羅斯和中國一起搞的那次,失敗。印度自己試了1次,成功。
所以,你看看登陸火星這件事其實還是很難很難的,這難度主要體現在俄羅斯人和歐洲人身上;那你要說印度也成功了,說明是俄羅斯人和歐洲人的問題,而不是火星的問題,那我倒也無話可說。
總之,中國在上次跟俄羅斯合作失敗之後,臥薪嘗膽9年,現在語出驚人,要一次性實現環繞、降落和巡邏三個任務;對我來說,還是有一種擔心和祝福融合在一起的複雜心情;相信大家了解情況後也有同樣的感覺。
中印現在關係緊張,印度正爆發全國性的抵制中國產品運動,如果天問一號失敗了,可以想像印度人開香檳的姿勢會有多豪邁,也會坐實他們心中的印度是僅次於美國、俄羅斯、歐洲的第四大航天國家的印象。
但是,如果天問一號成功了,中國也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第一次火星任務就成功登陸的國家,沒有之一。這意味著什麼呢?
大家看爆出的長徵五號火箭整流罩上印的logo,這是中國國家航天局,這是歐空局,這是阿根廷國家航天委員會,這是奧地利研究促進署,這是法國航天局,沒有了,當然沒有NASA。
這些logo意味著天問一號任務,除了中國自主研發的技術,還將與多家機構展開國際合作,比如和阿根廷一起建的35米口徑的深空測控站,比如和他們共享數據搞科研。
那麼大家都知道,現在美國各種退群,特別積極主動的身體力行的勸各個國家選邊站;如果這次天問計劃成功,也將給中國的合作夥伴們傳達一個信號,就是在尖端領域,和中國合作,也是可以摘到桃子的。
視頻的最後,當然我們要祝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計劃圓滿成功。那天問這首詩是屈原在兩千多年前寫的,前半部分充滿了中國古人對日月星辰、陰陽變化等自然現象的好奇和探索精神。直到今天,屈原的設問穿越歷史,銘刻在火箭上,我們才終於有機會,有能力真正去探索那顆神秘的熒惑,我相信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會感到振奮的事情。當然,失敗也沒有關係,我們仍然會感謝為之奮鬥的航天人,並繼續支持你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