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嚮往詩和遠方。但,當你真正抵達了遠方,讀到了詩,是否又能夠照單全收它們的美。
走過「硝煙」瀰漫的前兩季,湖南衛視《花兒與少年》第三季播到了第四期。井柏然、陳柏霖、張若昀、楊祐寧,江疏影、古力娜扎、宋祖兒、賴雨濛——一群年輕、養眼、行走的街拍ICON,帶來可能是明星同款賣得最多,同時也是讓一路陪伴走來的「花少粉」刷新觀感的一季。
最新一期節目,花少團「巴西大冒險」進度提速,從桑巴狂歡的都市風情挺進亞馬遜叢林的神秘野趣,勇字衝鋒的年輕朝氣和放飛自我的青春快感撲面而來。探險主題升級後,觀眾代入感更強,節目網絡表現十分生猛。截至目前,《花兒與少年》第三季播出四期節目,全網播放突破6.8億,遠超前兩季的同期表現。
相較於收視而言,《花少3》在全網多維度數據的遙遙領先,呈現出這場「丟棄原有慣性和經驗」的內容冒險的突破。
有互助友情,有灑脫性情
青春快感激活節目網絡表現一騎絕塵
毫無疑問,這一季的《花兒與少年》,「變身」是顛覆性的。從陣容風格、主題表達到節目氣質,都帶有強烈的吳夢知印記。
本來可能產生矛盾的「只有6人能參加花車巡遊」問題上,江疏影、宋祖兒爭著搶著謙讓表演名額,把一場可能引爆的撕X危機化解於無形之中。畫風突變的第三季《花少》,和諧、和平,連成員之間都是一團和氣。
目前播出的四期節目,無撕X、無爭執,互懟、互助構成明星間相處的歡樂日常,旅途中的獵奇嘗鮮讓觀眾一集抓到一個寶:不久前還在為第二期節目中衝浪、下廚樣樣都行的楊祐寧神魂顛倒的迷妹,看過最新第四期節目,澎湃的少女心又轉向「十項全能」的張若昀。
結構上四男四女的組合,改變了往日「勞力不夠」的困窘;年齡上打破姐弟的序列,花兒們最大不過1986年的江疏影,少年們徘徊在二十幾和三十多之間;路線選擇上,熱情洋溢的南美&狂野奔放的非洲,從巴西、南非、納米比亞到澳洲,沿著南回歸線馳騁6萬公裡,在路上27天,不失瘋狂,也讓本季的「冒險」主題更有說服力。
第四期節目,告別裡約的狂歡盛宴和風情桑巴,「花少團」挺進亞馬遜流域的原始部落,叢林探奇升級全新冒險配置。射箭、吃蟲、遛野豬,暴雨侵襲中划船勇釣食人魚,在截然不同的美洲部落文明裡,花少團為觀眾呈現出異域極致的人文體驗。而在另一端人與自然交錯前行的非洲大地,陳柏霖一人一狗的「流浪者之歌」漸入佳境,獨自旅行的路很漫長,但大仁哥和小狗菲菲的「紅塵作伴」小確幸橫生,過成了大家都「嚮往的旅行」。
這一季的「花少團」,無疑更貼近消費時代年輕人憧憬的個性面貌:直率且友善,自我又不失包容。江疏影被張若昀揶揄舞姿是「北京碧昂斯」,被井柏然各種逗樂,而她也在第一次看到張若昀時就吐槽,「你本人沒有電視上帥」。
一場青春的旅行節目,要有讓年輕人對天真盎然的生命力著迷的魔性。從網絡數據的全面爆發來看,《花少3》基本做到了。截至目前,《花少3》第四期節目播完,芒果TV、優酷的全網播放總量突破6.8億。不僅如此,一周發稿與轉載量超過8萬篇,相關視頻熱搜上榜多達30餘次,微博話題榜、綜藝榜雙榜第一。同時,有數據表明,23歲以下學生觀眾和24-33歲觀眾忠誠度超過29%,大學以上人群忠誠度高達34%。
沿途有美麗的風景,過程有互助的友情,相處有灑脫的性情。主打青春夥伴冒險的《花少3》,除了每一幀都可以截下來做畫報的美景,還有勇字衝鋒的年輕朝氣與放飛自由的青春快感。
丟棄原有經驗和慣性的內容創新
一些觀眾不習慣,另外一群人則很愛
被坊間稱其為「芒果臺的文案才女」,前兩季的總編劇、總策劃吳夢知這一季走到了臺前。在她主導下,《花少3》的變化和創新是顯而易見的,揮灑青春的寫意和漫不經心,一如吳夢知的文案,三言兩語極為動人,穿插在已成體系的故事中,能成就點睛之美。
喜好或不好吳夢知這一口,是一種兩極分化的欣賞口味。《花少3》的表達創新,雖然一些觀眾可能不習慣,但另外一群人則很愛。撕還是不撕也一樣,有人天生不喜歡起衝突,有人就覺得撕了有意思。
在知乎論壇「花兒與少年第三季」主話題討論下,觀眾對節目的「愛恨」涇渭分明。
有站隊溫情和諧不撕不鬧的。
知乎網友「林聽6」:
看花少,最愛的是風景,最怕的是對撕。很慶幸的是,這一季估計能避開【撕】這個環節。上周預告的時候,節目組改不了壞習慣,放出來【四個女孩只能要三個上花車表演】這樣的內容,企圖搞事情。但看過最新一期,很和諧地過濾了這一段,因為有能退讓的嘉賓。
芒果臺的後期一直笑傲於國內綜藝界,尤其是花少的攝影和文案,吊打國內其他真人秀。
景色美如畫,天地大無邊。這一季的每一幀畫面養眼程度更有勝於前兩季的趨勢,尤其是陳柏霖一個人自駕遊的納米比亞,簡直是旅遊大片的即視感。
這一季換了新玩法,似乎沒有很愛撕的人,希望能是一季歡樂的花少。
知乎網友「早早子」:
這一季的花少我太喜歡了,各種花絮採訪都看了,他們這種毫不留情的互懟關係真的好棒!我覺得到現在為止畫風很正,預告片非常青春冒險,滑翔傘蹦極衝浪什麼的,看著特別讓人想去玩。去的地方都是我這輩子都不太有可能去的。就現在的宣傳來說我希望芒果臺正片剪輯也轉性了,應該把重點放在冒險和友情上,否則辜負了這麼歡快的卡司。
還有認為撕要真實在理的。
知乎網友「Claire 星」
這一季把姐弟變成了清一色小年輕的組合,很明顯在努力避免撕X,可能是換了導演的緣故吧。不過對於綜藝,缺少矛盾意味著缺少爆點,花少是以撕X起家的,不可能像《嚮往的生活》那樣只拍美景美食和心靈雞湯,否則只拍陳柏霖就夠了呀。
對於吃瓜群眾來說,要是有撕X,那就放出來讓大家看個熱鬧;要是一片和諧,也不要強行製造矛盾,因為演出來的爭吵or不痛不癢的矛盾,實在很假很做作。
知乎網友「奶糖葫蘆球」:微博上如果有撕逼的節目視頻火了,我一般不會選擇去看,太尷尬了,也平白生氣。當然,有水平的嘴炮我也是喜歡看的,但無意義的撕逼一般都會繞道走。但純溫情人設我也看不進去,總是要有能看進去的點,不假不作夠良心才是好綜藝。
作為這一季《花少》的總導演,幾天前,吳夢知在微博上曾袒露心跡。在她看來,「傳統的電視內容丞需更新建設,需要更多地勇於丟棄原有的慣性和經驗」,而這個過程裡,「冒天下之大不韙,更是要捨得付出代價的。」
節目創作思路上的創新帶來的不同渠道傳播效果上的差異,或許就是導演所說的「代價」,而網絡端表現的異軍突起,則是「收視衡量」標準之外的收穫。我們必須承認,進入多屏的大數據時代,《花少3》這類攪動流量的網紅爆款,早已不應該用單一的評價體系來衡量節目,網際網路和主體電視受眾結構既有重疊又存在區別,在當下各渠道都在呼籲融合的傳播環境裡,評價節目和影視作品,也應考慮多元維度來進行解讀。
創新敘事表達具有突破性
如何拿捏分寸是製作團隊必須直面的一件事
應該說,《花少3》嘗試「窮遊變冒險」的勇氣可嘉。更為年輕化的嘉賓選擇,7人團與一人流放的雙線路變化,摒棄撕X傳統改走溫和文藝風的釜底抽薪,插述式剪輯的破壞性嘗試……對一個走到第三季的旅行綜藝而言,應了這一季的主題,節目組自身未嘗不是在進行一場前途未卜的「冒險」。
在快餐文化大肆盛行的綜藝市場,《花少3》創新敘事表達是一種突破嘗試。被業內外奉為文案大神的吳夢知,由她掌舵的《花少3》,畫面清新、文藝,美好的像陳綺貞站在你面前彈唱《旅行的意義》;另一面,不撕不鬧的流水日常稍顯清淡,一些觀眾想問:你們不撕了?你們為啥還不撕?
這是一種兩極分化的欣賞口味。不喜的厭嫌它平淡,喜歡的愛到了骨子裡。所有創新都與糾結並存,《花少3》正在經歷的陣痛,不單單只是一檔旅行節目的試錯,更是一次全新綜藝敘事挑戰市場習慣的對話。就像在豆瓣、知乎被「封神」的有些劇目,也是愛的人慾罷不能、不愛的認為劇中的瑣碎日常不過是一地雞毛。
大眾人群與垂直人群的口味,八成是不同的。年輕的收看群體、碎片化的收看時間,網絡觀看的靈活、機動,給《花少3》這類作品提供了「養成」空間,它不是不可能成為大眾接受的主流款,而是需要時間。
市場與匠心間的隱形衝突,還在於,有時候,你最用心,最想要表達和展現給大眾用戶的東西,觀眾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
《花少3》大概是一檔稍有點欣賞門檻的綜藝,它需要一些相似的心境,相似的憧憬——這個世界太吵太鬧了,回到家裡的時候,既賞心悅目又溫情快樂,有什麼不好?
編輯|廠長
推薦閱讀——
《天生是優我》的個性特色在哪兒?
越來越會玩的《我想和你唱2》,怎樣做大「素人」這塊蛋糕?
《七十二層奇樓》在「挖掘力」之外還賦予了「想像力」
孟非:我就好好做《非誠勿擾》這道「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