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中等身材,皮膚黝黑,頭髮略微有些泛白。全國勞動模範、中鐵八局集團昆明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永山被項目員工親切地稱為「拼命三郎」。
1994年秋天,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李永山來到了中鐵八局昆明公司,從此紮根項目,一幹就是26年。
談起自己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李永山至今記憶猶新,那是成昆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中的一個四等小站——青槓站的電氣化改造施工。在崎嶇蜿蜒的金沙江邊,李永山和工友們頂著熱辣辣的太陽,一同開展土石方、路基、涵洞等施工工作。
2015年底,李永山開始承擔桃花村物流基地改擴建工程。工期緊,任務重,施工幹擾大、安全風險高。在桃花村項目推進中,「李永山勞模創新工作室」也同期誕生。他積極創新運作模式,緊緊圍繞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創新和攻關,把自己學習技術和解決問題的經驗及方法介紹給成員們,引導大家在分析問題、提出方案的基礎上共同研討,通過一系列觀念的碰撞和實踐中的試錯、糾錯,激發青年後輩們學習和探索的動力。
多年來,水資源極度匱乏已成為滇中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制約瓶頸。作為我國在建最大引水工程,滇中引水工程正是為了破解這一問題,優化雲南水資源配置的重大戰略性基礎工程。
2019年底,李永山被委以重任,擔任中鐵八局昆明公司滇中引水工程建設的「急先鋒」。
出生在南華縣的李永山,從小吃夠缺水的苦,盼著能為滇中地區早日「解渴」。能夠參與滇中引水這樣一個重大工程,為自己的家鄉造福,這讓李永山既欣慰又倍感責任重大。為打好這一場「攻堅戰」,他精心布局,挑選「精兵強將」,帶領骨幹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施工調研、梳理施工難點重點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方案,所承建的蔡家村隧洞、萬家隧洞等各工點均於2019年11月全部開工建設,實現了「跑步進場,快速形成建設規模」的既定目標。由於還同時管理著中老鐵路、玉磨鐵路等多個重點項目,李永山經常是國內國外連軸轉,披星戴月,成為他工作的常態。
今年元旦期間,記者在滇中引水楚雄段8標施工現場見到了從其他項目現場風塵僕僕趕回來的李永山。談起滇中引水工程,李永山滔滔不絕,他說:「滇中引水工程事關民生福祉,從進點開始,項目參建人員都秉持一個信念,那就是無論面對再大的困難,都要把項目建設好。」
多年來,李永山帶過的很多年輕人成長起來,成為項目經理、總工;他參與建設的項目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級優質工程,安全標準化示範工程等榮譽;他個人先後榮獲了多項殊榮。
每一寸曾未踏足過的土地都因他們的奮勇向前而通達四方,每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都因他們的辛勤奉獻而輕鬆跨越。26年來,李永山與無數愛崗敬業的同事們一起朝夕相處,並肩作戰,靠著執著與專注,為雲嶺大地的基礎設施建設,譜寫了新時代的新篇章,也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工匠精神」。從鐵路到公路,再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天塹變通途,民生添福祉,這也是屬於建設者們的勳章。
本報記者 胡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