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後白天上班,晚上22-凌晨2點幹兼職:北京新冠感染者流調,一個比一個想哭

2021-12-23 我們心裡都有病

在寫作圈,提到一個人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很少有人見過本人,那就是內向的——一直特立獨行的貓,江湖人稱星姐。

從2008年的博客時代開始,內向的星姐一直在下班後堅持寫作,如今已經整整十年了。十年的堅持,讓她從一個普通的不愛說話的小女孩,到擁有上百萬粉絲的中年少女,變得是星姐的身份和與日俱增的能力,不變的是內向者靜默的力量。

這些年,星姐寫了六本書,幾十萬字的文章,這些文章中星姐分享了自己成功的,失敗的,吃過虧的,愛與被愛的,改變了很多年輕人的奮鬥之路。

 

今天,我就與大家分享一篇來自星姐最近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你關注星姐的微信公眾號:一直特立獨行的貓(id:niubicat)

出院後白天上班,晚上22-凌晨2點幹兼職

北京新冠感染者流調,一個比一個想哭

文/星姐

最近,北京新冠肺炎感染者們的流調,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雖然確診患者的年齡工作等背景各有不同,但卻都凸顯了一個話題,那就是:在北京奮鬥的人,都有著讓人難以置信的努力,看著一個比一個想哭。
| 順義確診病例1:每天往返50公裡上班,周末陪娃晚上備考一個30多歲的中年男人,一家三代人住在順義70平米的房子裡,每天地鐵往返25公裡外的海澱上班。周末的時間,早教,遊樂場,水上樂園,羊湯館…… 他的流調跑遍了順義後沙峪24個地方,仔細看,大部分都與孩子有關。一個備戰考研的爸爸,周末兩個整天能備考的時間,卻用來陪孩子,那他到底什麼時間複習備考呢?應該就是白天上班,晚上挑燈夜讀吧。人到中年,家裡有老有小,不能因為自己有點啥事兒,全家都配合自己。相反,陪伴完全家老小,無盡的壓縮自己的睡眠和時間。夜深人靜,挑燈夜讀,為了自己的清華夢。而清華研究生,豈非是普通人的夢想?這一定是一個有夢想有擔當,而且非常優秀的好爸爸。只可惜,一年,甚至可能數年的努力在考研前幾天戛然而止。看到大連新冠肺炎考生在醫院考試的新聞,不禁想起了這位北京爸爸。你有在病房裡考研嗎?如果沒有,希望明年,你會走進清華園。| 順義確診病例2:白天上班晚上兼職,去醫院陪護妻子王某某的簡歷裡,有兩個字特別扎眼:兼職。這個白天的主要活動軌跡是居家或者上班的31歲年輕人,晚上到物流公司兼職。前幾天,他還在醫院裡陪生病住院的老婆,其他時間基本都在處理家事。去交警隊,上班,購物。在晚上兼職之前,他會去門口吃一碗牛肉麵,開啟自己夜的徵程。他沒有吃喝玩樂,僅有的一次去了全聚德,那是他流調裡下的唯一一次可以說是娛樂的活動——聚餐。| 順義確診病例3:出院後白天上班,晚上22點-2點幹兼職我看了很久這個人的流調,感覺跟2很像,很多時間都對得上,不知道是不是兩口子。如果是的話,那真的太難過了。
12月11日剛剛出院,看隨後一周的換藥和複診記錄,猜測應該是做了一個需要縫合的手術?一周後的12月18日,她開始上班了,不僅上班。最讓人震驚的是,晚上22點到凌晨2點,和病例2一樣,她在順豐大件中轉站兼職。除了周六日,她的每一天都是白天上班,晚上22點到凌晨2點兼職。即使2點準時下班,到家能睡下也要3點了吧。早晨起來又是一天的工作,絲毫不會因為晚上的兼職可以減輕工作量。她和他,在這個夜深人靜的北京城的一個角落裡,默默奮鬥,披星戴月。| 順義確診病例4:一天工作17小時,沒有一天休息日網約車司機李先生,他的流調內容最簡單,但卻讓人難以置信的震驚。大部分時候,他都是早晨6點開始出車,最早也要工作到晚上19點,有一天居然工作到晚上23點。也就是說,他每天工作至少13小時,最多17小時。還有一天在下班後從北京還去了張家口服務區送貨並返回,下班時間未知。他的流調中,竟然只顯示出一頓午飯,還是在下午2點才吃上。那其他時間的午飯呢?可能是路邊攤?也可能是帶飯?或者乾脆就沒有吃?再或者就是白水就著饅頭?又是幾點才吃上的呢?14天的流調裡,只顯示了兩頓下班後的晚餐,一個普通的路邊小麵館。這或許是他為數不多的,能坐下來安安心心吃口飯的時刻吧。流調的過去14天裡,他每天的工作時間是13-17小時,沒有休息一天。網友都說,成都的流調是吃喝玩樂,深圳的流調是個美食家。而只有北京的流調,讓人看了內心流淚,又沉凝不語。或許為了自己的小家能多添置一個大件,或許為了孩子能過上好日子,或許為了遠在老家的父母改善生活。每一個人都在拼命的努力著。其實他們就是在北京奮鬥的人群萬千縮影,真實而努力,不甘又充滿希望。每一個人,在這偌大城市的一角,努力的編織著屬於自己的夢。很多人調侃說,北京的流調,讓北京的生活顯得有點悲涼。最近要多去一些高檔場所,為北京爭光!但玩笑歸玩笑,那50公裡往返回家的路,那半夜2點還在打工的身影,那一頓頓下午兩點都吃不上的午餐,或許我們並不是人人都經歷過,但北京流調裡的每一個字,仿佛都能感同身受。很多年之前的一天,我需要凌晨三點到片場,跟一個廣告拍攝。我清楚的記得那一天,片場離我家很近,但1月凌晨裡刺骨的寒風,讓我一邊走一邊暗暗下決心,做完這個項目就辭職,這簡直不是人幹的活兒。3:10,我到了片場,場地燈火通明,幾十號工作人員都在緊張的準備。製片小姑娘看我來了,招收遞給我一杯熱豆漿和一個燒餅,招呼我趕緊吃,吃了就不冷了。走到演員休息室,一個小男孩,大概十來歲,媽媽正給他整理衣服化妝,他坐得直直的,任由媽媽擺弄自己的頭髮造型,而眼睛卻緊緊盯著手裡的一本英語教科書,嘴裡念著課文。可他睡眼惺忪卻還抓緊時間學習的樣子,我到今天都忘不了。

最近,星姐又出了一本新書《餘生好貴,請勿浪費》,這本書中分享的很多接地氣又扎心的故事和道理,給了無數正處在低迷中的人們勇氣和力量。

2016年,星姐辭職並創辦【下班後】品牌,用自己的身體力行,不斷突破自我極限,帶領年輕人在下班後創造從未發現的自己。

關注她,關注自己的未來,與星姐同行,讓自己越來越好!

關注星姐,每天早晨8點

不喝雞湯,星姐請你吃雞大腿!

關注星姐的公眾號

發送「0」可以查看

↓↓↓↓

 

關於努力

《33歲才學會的這三件事,改變了我焦慮不安的生活》

《那個海鮮市場賣螃蟹的90後小夥,為什麼刷新的了我的三觀》

《進了這個群,治好了我三十多年的高冷》

關於愛情

《結婚生子之前後,女人一定要有錢》

《老公說:「我從來不會把你跟別的女人比。因為人比人,氣死人。」》

《當初嫁得好但放棄自己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關於親子

《都是成年人,為父母分憂不丟人》

《每個新媽媽,都有疲憊生活的英雄夢想 》

《20000元培訓班老師說了一句話,給了我當頭一棒!》

相關焦點

  • 北京新冠感染者行蹤,一個比一個想哭:凌晨2點還在兼職,每天工作17小時......
    工作、孩子、家庭、夢想,原來一個34歲的普通中年男人,需要默默背起這麼多。出院後白天上班,晚上22點-2點幹兼職一對32歲和31歲的「姐弟」。說姐弟,只是猜測,因為他們身上有太多共同點。都姓王,都是河北邯鄲人,都住在順義西杜蘭村,幾乎同時感染。更關鍵的一點,他們都同樣拼命。她打兩份工。白天在電動車工廠上班,晚上在順豐大件中轉場兼職。
  • 北京一確診病例白天上班,晚上到順豐兼職!一無症狀感染者為網約車...
    12月21日,乘坐私人中巴車到北京東方之彩印刷有限公司。12月22日,白天居家,17時許到張喜莊村菜市場購物。12月23日,公司上班,18時全聚德烤鴨店(順義店)聚餐,返家途中到張喜莊村愛來客生活超市購物。12月25日,被判定為密切接觸者,居家未外出,後被轉運至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酒店。
  • 北京有確診病例白天上班,晚上到順豐兼職,剛剛順豐回應
    北京有確診病例白天上班,晚上到順豐兼職,剛剛順豐回應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28 13:34:24
  • 北京有確診病例白天上班,晚上到順豐兼職...
    據遼寧衛健委通報,12月27日,遼寧省新增6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1例、普通型5例),其中瀋陽市報告1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歸病例)、大連市報告5例;新增3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均為大連市報告。無新增治癒出院病例。目前大連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例,正在實施醫學觀察的本地無症狀感染者27例。
  • 白天上班半夜兼職,北京確診病例的流調軌跡,看哭了所有中年人
    看了這些北京確診病例的活動路線,打工人流淚了……近日,北京新增了一些新冠確診病例,按國家規定,這些確診患者前14天的行動軌跡要被公諸於眾。他們的流調軌跡,一個比一個勵志,一個比一個扎心:每天開網約車17個小時,連續14天工作;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做兼職到凌晨2點;通勤50公裡,還要備考的打工人……他們的時間線引發了全網對北京的奮鬥人生的感嘆,中年人太不容易。
  • 北京新冠流調揭露的殘酷現實:北京普通人活得多麼艱辛和勵志
    繼今年6月北京菜籃子散發疫情後,時隔四個月,北京疫情再起。最早通報的案例1,是來自順義的某34歲男性。年近35,正值事業的瓶頸期。他白天要往返50公裡去海澱上班,晚上回到順義非學區房的「老破小」住房裡。連單位也不知道,他晚上回家還要複習考研。
  • 白天上班晚上兼職,北京中年男子確診新冠,生活從來沒有容易一說
    12月27日,一名31歲的新冠患者行程引發了網友關注。12月11日,他去醫院陪護了生病的妻子,隨後去事故車停車場處理了相關事宜。12月12日到19日,白天居家或者去公司上班,晚上去快遞大件中轉場工作。12月20日,先乘車去了醫院,然後又去超市購物,晚上做了兼職。
  • 2020的最後一天,我發覺自己就是那個感染新冠被流調的北京中年……
    白天在電動車工廠上班,晚上在順豐大件中轉場兼職。他也打兩份工。白天在汽車零配件公司工作,晚上同樣去順豐大件中轉場兼職。只是他更辛苦。從12日到25日,整整14天裡,他只在22日休息了一天。中間還要去醫院,照顧生病住院的妻子。這些年,我們聽多了對「996」的抱怨。可是他們呢?
  • 一在校大學生感染,高校通報來了…
    12月12日-19日,主要活動軌跡為白天居家或到公司上班,晚上到馬坡鎮南陳路51號順豐大件中轉場(以下簡稱大件中轉場)兼職。12月20日,10時乘坐公交車到順義區醫院,隨後到愛尚鮮生超市購物,晚上到大件中轉場兼職。12月21日,白天居家,傍晚到張喜莊三福堂診所、東馬各莊安徽正宗牛肉板面飯店,晚上到大件中轉場兼職。
  • 緊急闢謠 | 邯鄲設計院社區驚現「密切接觸者",假的!北京5名邯鄲籍員工確診!
    12月21日,乘坐私人中巴車到北京東方之彩印刷有限公司。12月22日,白天居家,17時許到張喜莊村菜市場購物。12月23日,公司上班,18時全聚德烤鴨店(順義店)聚餐,返家途中到張喜莊村愛來客生活超市購物。12月25日,被判定為密切接觸者,居家未外出,後被轉運至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酒店。
  • 白口罩變成了白玫瑰:北京疫情的遐思
    近日北京疫情的反彈,像一塊壓在我們胸口的石頭。而幾位新冠中招者的流調,又讓大家感到了北京日常生活的另一份沉重。
  • 大連再次梳理流調報告,對新發現的線索嚴格進行流調
    8月11日上午,大連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七次集中發布。邀請大連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連,大連市商務局副局長李延鋒,就目前大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進行通報。
  • 生活不易,石家莊確診女子不但白天在醫院上班,晚上還去做兼職
    石家莊26歲女子確診,她的活動軌跡引起了人們的討論,連續在醫院上班顧不上休息,並且還在晚上的時候去做兼職。很多網友說成年人的生活不容易,其實大家都知道,沒有生活容易的。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不努力工作,哪來的工資可拿?不認真去上班,又哪來的錢去還房貸?
  • 順義兩地升為中風險地區,北京明年春節難有廟會,外地旅行團也...
    26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5例本地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新增3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12月12日-19日,主要活動軌跡為白天居家或到公司上班,晚上到馬坡鎮南陳路51號順豐大件中轉場(以下簡稱大件中轉場)兼職。12月20日,10時乘坐公交車到順義區醫院,隨後到愛尚鮮生超市購物,晚上到大件中轉場兼職。
  • 22日0-24時 ,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2人
    12月22日0-24時新增病例數00截至12月22日24時累計病例數131新冠疫情日常通報12月22日,我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出院3人。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2人,2名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截至12月22日24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46例(其中境外輸入288例),累計出院407人,死亡3人,其餘36例確診病例正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全市現有27例無症狀感染者正在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現有939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 剛剛北京增兩地、大連增十地中風險地區!深圳通報!瀋陽通報!在京高校生有序離京!在連大學封校!北京進入緊急狀態?武漢一千人公司發熱
    12月21日,乘坐私人中巴車到北京東方之彩印刷有限公司。12月22日,白天居家,17時許到張喜莊村菜市場購物。12月23日,公司上班,18時全聚德烤鴨店(順義店)聚餐,返家途中到張喜莊村愛來客生活超市購物。12月25日,被判定為密切接觸者,居家未外出,後被轉運至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酒店。
  • 代駕司機:白天上班晚上兼職 我們的「夜生活」很精彩
    代駕師傅們正在談論自己開過的車滴滴代駕都在飯店門口「蹲點」,正在等待車主出來的李師傅滴滴代駕接單的手機APP滴滴代駕師傅的電動單車滴滴代駕司機的必備「裝備」電動車和手機滴滴代駕統一配備的電動單車時速能達到60km每個代駕都有兩個手機,徐師傅和李師傅正在查看接單系統每個滴滴代駕都必須穿戴統一的服裝和工牌晚上的第一單
  • 全國已有22個疫情中風險區!擴散!關於元旦春節,天津最新...
    深圳突現無症狀感染者,曾2次到北京出差  12月2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0例(上海4例,北京3例,浙江2例,安徽1例),本土病例12例(遼寧7例,北京5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 新冠病人出院後,真的有後遺症嗎?
    新冠病人出院後,留下「後遺症」了嗎? 2020年7月16日下午4點半,曾經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萬春暉準時下樓開車,接妻子下班。他邊走邊打著電話,嗓門挺大,說話抑揚頓挫,偶爾哈哈大笑。對那些有關「後遺症」的傳聞,他多數不信,「『後遺症』不能說沒有,但不像有些人說的那麼多、那麼嚴重」。 《財經》記者採訪的醫生們也多持類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