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 悅幕中國電影觀察
文字雖無法與火熱的暑期檔、國慶檔相比,今年11月的票房潛力依舊不可小覷。《移動迷宮2》、《007:幽靈檔》、《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火星救援》等多部進口大片基本霸佔整月,將成為11月的票房頂梁柱。
此外國產片的表現也特別積極,《剩者為王》、《前任2》、《年少輕狂》、《壞蛋必須死》等國產片話題熱門,它們甚至選擇在檔期上死磕進口大片,其中《年少輕狂》更是選擇在11月13日與《007》同日上映,這部由陳妍希、鄭愷、包貝爾等領銜主演的新片從這「三寶」陣容和題材上來看都是當下較吃香的類型,可以看出其與進口片相拼的底氣。
往年11月票房概況
光棍節助力 進口片是主力
從往年數據來看,11月票房呈逐年上升趨勢,尤其是2014年較2013年有較大幅度增長。2011年11月總票房9億,2012年10.98億,2013年15.5億,2014年11月則一舉上升到23.18億。就影片種類而言,11月的票房前列影片基本都是進口大片,除了2011年的黑馬小妞片《失戀33天》和2012年的《寒戰》在光棍節的助力下,成為該月票房冠軍。
從2013年開始,進口片在11月基本呈稱霸狀態,《地心引力》、《雷神2》、《金蟬脫殼》、《飢餓遊戲2》、《精靈旅社》、《史達林格勒》等依次排在前六,佔據11月總票房的半邊天。2014年11月《星際穿越》、《忍者神龜》、《馬達加斯加的企鵝》名列前三,力壓國產片《單身男女2》、《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等熱門國產片。
這種狀況與11月的進口片潮流不無關係。7、8月份按照慣例是「國產保護月」,基本無進口大片上映,國慶檔也一直是國產片的天下,順理成章剩下的分帳片名額基本就擠在了10月下旬和11月。
今年11月看什麼
國產片死磕進口大片 《年少輕狂》PK《007》
今年11月的進口片格外吸引人,第一梯隊有《007》、《火星救援》、《飢餓遊戲3》,第二梯隊有《移動迷宮2》、《史努比》,第三梯隊則有在10月份上映涉足11月的《精靈旅社》、《小飛俠:幻夢起航》和《名偵探柯南:業火的向日葵》,強大的進口陣容為11月總票房提前作足保障。
此外,今年11月的國產片陣容同樣亮眼,整體來看以喜劇、愛情、懸疑題材為主,從月初的《剩者為王》到月中的《年少輕狂》,再到月末的《壞蛋必須死》,可以看出11月整月都貫穿了熱門國產片,尤其是《年少輕狂》與《007》的檔期相撞,更是將其推到風口浪尖上。
就拿《年少輕狂》來舉例,我們會發現11月的熱門國產片同時具備了幾大特點。
第一是炙手可熱的演員陣容。比如《我是證人》中的楊冪、鹿晗,《剩者為王》中的舒淇、彭于晏,《壞蛋必須死》中的陳柏霖、孫藝珍,《前任2》中的鄭愷、郭採潔,其中《年少輕狂》更是大打「年輕牌」,請來陳妍希、鄭愷、包貝爾這三位如今正火的花旦和小生,堪稱如今的影視「三寶」,擁有強大的粉絲基礎。
第二是炙手可熱的影片題材。近幾年國產片票房逐年上升,今年7月在《捉妖記》、《煎餅俠》、《捉妖記》三部強大國產片的影響下,當月票房衝破54億,這與它們強烈的喜劇風格不無關係,而正在上映中的《港囧》、《夏洛特煩惱》更是將國產喜劇推向至高地位。而在接下來的11月,《年少輕狂》將扛起該月的喜劇大旗,通過「瘋狂敢」的形式為觀眾帶來一個不羈又癲狂的青春世界,據悉各位主創將在片中分別化身為讓人想不到的全新角色,上演真實的狂傲年代。
此外《白日焰火》、《解救吾先生》的上映也打開了國產犯罪片的大門,使這類題材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同比之下,11月也將有《我是證人》、《壞蛋必須死》、《消失的兇手》等實力強勁的犯罪片登場,令人期待。
第三是炙手可熱的檔期。即使11月的進口大片如此之多,我們的本土選手仍然不懼威脅,甚至選擇在同檔期上映。其中《年少輕狂》的檔期選擇尤其大膽,與《007》在11月13日同日上映,似乎是在汲取《分手大師》選擇與《變4》同日上映後獲得票房佳績的經驗。從《年少輕狂》的陣容和題材來看,達到目的不無可能。
另外,《一個勺子》和《飢餓遊戲3》同日上映,《壞蛋必須死》、《消失的兇手》撞檔《火星救援》,這些國產片對檔期的選擇十分大膽,也具備一定的底氣。因為在國產片越來越吃香,影片質量越來越好的今天,已經很難界定到底應該是國產片躲著進口片,還是進口片躲著國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