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愛因斯坦一起學數學》(初級篇)從零花錢這件小事說起

2020-12-22 空靈的然然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明珠,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這門學科也是學生時代的噩夢。一個班的學生,有考近乎滿分的學霸,自然有不及格的學渣。曾有一位數學老師說;「代數難、幾何煩、三角函數越學越簡單。」可惜這句話不完全對。對於學霸來說,可能數學一直很簡單,對於學渣來說,所有題目都是越學越難。

數學是必修課程之一,如果讓孩子從開始就對數學感興趣,真正將數學的原理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在寓教於樂中領悟到數學的魅力呢?這裡推薦一本美國老師培訓數學特長生的專用教材《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初級篇)。這本書適合2~3年級學生,全書設計了26次大闖關,也就是26個生活場景中實際遇到的數學問題,520道場景式數學題,近400幅精彩漫畫,讓孩子愛上數學,運用數學的方法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

作者愛德華·佐卡羅。1974年畢業於北艾奧瓦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在大學畢業後,佐卡羅開始了長達四十餘年的教師生涯,在過去的十餘年中,他的教學工作轉向以數學教學為主,先後教過數百位數學天才生,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沒有合適的教學資料,他就開始為這些學生開發教材,經過十餘年的試用和修訂後,這些教材最終公開出版,就是大名鼎鼎的「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系列叢書。」

《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初級篇)從最基礎的數學概念開始,緊密結合生活中遇到的場景,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一、關於零花錢的幾個小建議

瑪利亞6歲了,她每周可以拿到2美元零花錢。媽媽說她的零花錢每年都可以多4美元。也就是說,當瑪利亞7歲時,她每周的零花錢有6美元,當她8歲時,每月的零花錢有10美元。

但是媽媽說她還可以選擇用另外一種方式增加自己的零花錢:零花錢每年翻一倍。也就是說,當她7歲時,零花錢是每月4美元,等她8歲了,零花錢就是每月8美元了。

瑪利亞怎麼選呢?如果只考慮6歲、7歲、8歲的時候,第一種方法合適,但是再往後呢?瑪利亞開始想選擇第一種,不過為了對比,她做了一個表格:

她差點就選錯了。

用數學知識解釋: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差別,尤其是等比數列,指數級的差別越到後面數字越驚人。對於小孩子來說解釋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可能有些困難,不過從零花錢的角度看,更能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和理解。

這是《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初級篇)開頭選的一個例子,很貼切也很實用。零花錢的問題可以說是孩子們遇到的第一個財務問題,如何獲得更多的零花錢?得到零花錢後怎樣支配,都可以從這個問題上延伸。讓孩子們在從小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不是更有意義嗎。買東西的時候該怎樣衡量商品的價格呢?付款的時候如何找零?判斷判斷哪件商品價位是否合理。

二、神奇的乘法

學習乘法的概念,可以快速得到答案,乘法不僅能翻倍,是能翻很多倍呢。

《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中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如何你有7堆硬幣,每堆有5枚,你一共有多少呢?

三、數學是一種語言

數學是一門學科,也是一種語言,數學用屬於自己的運算法則、專有名詞來解釋這個世界。

用代數來解釋問題。

數學是一門學科,數學在應用中得以成長。《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初級篇)中列舉的26個大闖關,都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基礎開始學習數學,建立數學思維。愛德華·佐卡羅豐富的教學經驗也為本書增添了更多的實際意義。

圖片來源:《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初級篇)。

相關焦點

  • 上補習班、請家教,孩子還是學不好數學?來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
    本書作者愛德華·佐卡羅在美國從事教師工作40餘年,培養了很多數學特長生,在教學過程中,他不滿足於市面上的教材,就開始自己編寫教材,經過多年的改版修訂,最終出版了這套《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初級篇+進階篇+挑戰篇+故事篇+方法篇)系列叢書。
  • 10件少有人知的愛因斯坦軼事
    這件事,加上他對物理學一心一意的熱愛、他對妻子的行為約束以及他的音樂天賦等,讓許多人懷疑他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這是一種泛自閉症障礙,會影響兒童的語言和行為發展。不管怎樣,愛因斯坦豐富的內心,讓他並不需要以語言來取勝,就足以顛覆牛頓以來的整個科學界。2他小時候成績並不差
  • 1905年:「愛因斯坦奇蹟年」大事記
    愛因斯坦和馬克思、弗洛伊德一起獲得了「最偉大猶太人」評選的前三名。 上中學以後,愛因斯坦還是不捨得暴露自己超出常人的智力,靠偏科來防止「木秀於林」,故意「泯然眾人」,以免被寫成「《傷愛因斯坦》」。除了數學比較好之外,愛因斯坦的其他功課基本是一塌糊塗,希臘文和拉丁文這種文科課程,學得基本跟他做的板凳一樣糟糕。要是再給他來個政治理論課,得零分應該不成問題。
  • 愛因斯坦和數學,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接著愛因斯坦說,「在1216歲時,我自學包括微積分基礎在內的數學基本知識……」這兩件事說明,他對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感悟和能力。他學好數學乃至成為一位數學家不成問題。而且,他在1896年10月進入瑞士蘇黎世聯邦技術大學之後,更是有可能在這個培養數學家的最好環境中成為數學家,至少掌握最前沿的數學知識。愛因斯坦沒能夠這樣做,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錯過了一次機會。
  • 愛因斯坦傳奇(上)
    我還幸運地從一部卓越的通俗讀物中知道了整個自然科學領域裡的主要成果和方法,這部著作幾乎完全局限於定性的敘述,這是一部我精讀過的著作。當我17歲進入蘇黎世理工大學學習數學物理時,我已經學過一些理論物理學了。」愛因斯坦說到的這本書,是伯恩斯坦六卷本的《自然科學讀本》。塔爾梅不僅給愛因斯坦帶來了數學,還有哲學。
  • 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人教版數學教材引圍觀
    如果設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度分別是 a 和 b,斜邊長度是 c,那麼可以用數學語言表達為「a⊃2;+b⊃2;=c⊃2;」。勾股定理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現存幾百種證明方法。不過,用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證明勾股定理,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 天才愛因斯坦不為人知的十件事
    有記載顯示,愛因斯坦直到九歲之後才沒繼續這麼做。他的父母擔心他智力遲鈍。最終,在某個晚上吃晚飯時,他打破了沉默,說道:「這湯太燙了。」他的父母這才大大鬆了一口氣,放下心來。他們問他之前為什麼從不說出來。愛因斯坦答道:「因為這之前一切都相安無事。」
  • 有些相遇,是愛因斯坦演算出來的命中注定
    在因為某件小事跟前男友吵架時,我也會突然卡殼,停下來考慮著這些對話這個場景為什麼這麼熟悉,是不是在之前就已經一模一樣地發生過。跟朋友從一個陌生地鐵站走出來的瞬間,我的腦子裡會跳出一幅相似的場景,似乎我在很久以前也曾經像這樣從這裡走出來,地鐵口裡的風一樣輕柔,人群一樣行色匆匆。可是,我很確定這個城市我是第一次來。
  • 丟掉手上的谷歌翻譯,套上這件T恤跟當地人一起狂歡
    後來他們啟程前往亞洲旅行,開著機車在山間馳騁,正如大家所預料到的結局一樣,他們的機車在山裡頭拋錨了,這回他們學聰明了,用紙筆劃下了扳手的圖標,成功地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修好了車再次上路。回國後幾個哥們湊在一起商量,ICONSPEAK便誕生了,就下面小哥穿的這身。
  • 愛因斯坦的童年|昌海一述
    在那篇回憶裡,史特勞斯記述了一個「來自愛因斯坦本人」的說法(瑪雅的愛因斯坦生平片段裡也有大同小異的說法),那就是:愛因斯坦小時候說一句話之前,習慣於先對自己小聲說一遍,覺得沒問題了才大聲說出來。這種說兩遍的習慣被身邊的人——比如保姆——視為了遲鈍。史特勞斯並且表示,「起碼在愛因斯坦看來,這是那些關於他發育遲緩的故事的緣由。」
  • 天才愛因斯坦1:考試時心態爆炸!除了數學和物理,其餘全交白卷
    一八七九年三月十四日白色情人節,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裡,一家人開心了沒兩年,家人就發現三歲的愛因斯坦居然還不會說話,他們一度擔心愛因斯坦的智力有問題,一直到了十歲,愛因斯坦才剛剛進入了學校。
  • 「數數」這件小事原來這麼深奧!
    比如,100%的家長都會教孩子數數這件事兒。我們都知道,數字是數學能力和邏輯能力的起點。但是,進一步關注並捕捉到孩子數字關鍵期的家長卻寥寥無幾。下邊,我們用數據來解開孩子「數字關鍵期」的奧秘:9~12個月的嬰兒就能夠理解最初級的數量和大小的概念了;18~22個月,是嬰兒掌握初級數字的關鍵期,孩子特別喜歡數字的遊戲;2歲半,是孩子計數能力發展的關鍵期;3~4歲的孩子則喜歡搭建玩具和畫畫,了解物體與圖形之間的關係;5歲左右,是幼兒進行簡單的抽象運算和邏輯數學能力的關鍵期
  • 印度超級天才拉馬努金,如果沒有早逝,會是超越愛因斯坦的神人?
    拉馬努金其人 拉馬努金出生於1887年,印度南部庫姆巴科納姆的一座小城,他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數學教育,除了數學之外,其他課程學得一塌糊塗,但他對數學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直覺
  • 愛因斯坦的熱情、迷惘、困頓、友誼和榜樣
    (愛因斯坦和玻爾在一起。他看起來懶散,幽默,卻又常常語出驚人)1.為什麼建議很難有什麼幫助?選擇從事哪個行業、哪個領域,類似這樣的問題,跟一個人的具體情況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我錯誤地認為,這是一個有那麼多分文的領域,一個人在它的任何一個部門中都很容易消耗掉他的全部精力。而且由於我的無知,我還以為對於一個物理學家來說,只要明晰地掌握了數學基本概念以備應用,也就很夠了;而其餘的東西,對於物理學家來說,不過是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枝節問題。這是一個我後來才很難過地發現的錯誤。我的數學才能顯然還不足以使我能夠把中心的和基本的內容同那些沒有原則重要性的表面部分區分開來。
  • 愛因斯坦的女人與相對論
    但如果說起米列娃·馬利奇或許就鮮為人知了。米列娃·馬利奇·愛因斯坦是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她是塞爾維亞人,自己也是一名出色的數學家。她與愛因斯坦相識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米列娃當時是班上的唯一女生。在大學期間,米列娃在應用物理學上的得分比愛因斯坦要高得多,當時米列娃得分為5分,愛因斯坦只有1分。米列娃1875年出生於奧匈帝國蒂泰爾(今塞爾維亞境內)的一個富裕家庭,是家中3個女兒中的長女。她天資聰穎,曾獲得物理獎學金的特殊名額,並於1894年通過期末考,且數學與物理成績為全校最高分。
  • 美劇《天才》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愛因斯坦
    這部劇的故事線話分兩頭——一條是年輕的愛因斯坦(強尼·弗林 飾),整天裡想著兩件事情:姑娘和宇宙。這要先從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瑪麗克說起。兩人之所以在一起,那是因為米列娃的數學天賦不比愛因斯坦差。當年進入瑞士聯邦工學院1897級學習理論物理的學生共有5個,米列娃是唯一的女生。她聰穎勤奮,在數學和物理上有很高的專業水準。
  • 愛因斯坦竟然也是渣男?看看首任妻子就懂了
    在道德教化的國人來看,可能這很不容易接受,但這確實是一種極其普遍的現象,當然更不能以此否定偉人的成就。不信,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首任妻子——米列娃·瑪麗克。事實上,米列娃·瑪麗克是一位女數學家,後來改學物理學和數學。當時,她與愛因斯坦是同班同學。
  • 被評為「世紀第一人」的愛因斯坦,真的對了嗎?
    愛因斯坦的奇蹟年他究竟做了什麼事情呢?這就得從1905年說起。那時的愛因斯坦其實不太得意,他的工作也沒找好,在一個專利局裡當小職員。平時有點小愛好,喜歡推物理公式,工作之餘算一算東西。1905年,他破天荒地發表了幾篇文章,人們後來發現這幾個工作非常經典,對我們非常重要。其中有三個比較重要的工作,第一個是布朗運動。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他們經常一起共同研讀一本書,這也是我創建長尾社群的初衷和奮鬥目標~)期間又跟朋友們仔細研讀了這本書。在仔細研究了馬赫的思想之後,愛因斯坦的態度基本上就變成了:馬赫說得對,牛頓的絕對時空觀不可取。這個問題把愛因斯坦折磨得死去活來的,他寫到:「為什麼這兩件事情彼此矛盾,我感到這個問題難以解決。我懷著修正洛倫茲某些思想的希望,差不多考慮了一年,毫無結果。這時候我才認識到,它真的是一個難解之謎。」
  • 【電影】《初戀這件小事》的姐妹篇,我就看了3遍而已
    你們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初戀那件小事》嗎?帥氣的阿亮學長....還有那個長相平凡暗戀著他的普通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