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男主原型的傳奇人生

2020-12-22 天平聖人

拍攝《美麗心靈》這部電影的想法源於製作人在雜誌《名利場》上看到的關於數學天才約翰納什的文章,他被這位天才的經歷深深地打動了,於是決心將他的故事搬上銀幕。電影於2001年12月在美國上映,之後幾乎包攬了所有國際大獎。

約翰納什(1928—2015)著名數學家、經濟學家,博弈論創始人,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出生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工業城布魯菲爾德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電氣工程師,母親是中小學語言教師。納什小時候並沒有表現出神童特質,而且他非常孤僻不合群,喜歡自己在角落裡看書。他剛上小學時,成績很不好,老師認為他是低於智力水平測試的孩子;而且他的解題方法總是與眾不同。但他的母親對老師的想法不以為然,她相信自己兒子非常聰明。母親的鼓勵給了納什極大的信心,上高中後他的數學優勢突顯出來,他常常用簡單的幾步驟就解決了老師推導證明滿黑板的難題。1945年17歲的納什進入卡耐基梅隆大學,起初他以化學工程為專業,後來逐漸表現出數學才能。20歲時他同時被哈佛、芝加哥、普林斯頓等頂尖大學錄取。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主任為了吸引納什,給出了1150美元的豐厚獎學金,最終他選擇了普林斯頓。1950年,年僅22歲的納什以「非合作博弈」為題的27頁博士論文畢業,「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奠定了數十年後獲得諾貝爾獎的基礎。

年輕時的約翰納什

22歲開始在普林斯頓教課,24歲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書;30歲在數學領域的突破幾乎使他獲得菲爾茲獎(數學界的諾獎),但是由於沒來得及發表而與其失之交臂。天才總是孤獨的,他們傲慢、古怪、刁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為世俗歡迎,納什也不例外。漸漸地,那個英俊瀟灑的青年變得越來越令人費解,蓬頭垢面、光著腳丫在校園裡遊蕩,以嬰兒裝扮出席會議……他被醫生診斷為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這一病反反覆覆,猶如在夢中度過了恍恍惚惚的二三十年。 納什25歲時結婚,妻子艾麗西亞曾是他的學生,由於對他充滿崇拜而接近他最終贏得了他的心。納什精神失常後,艾麗西亞由於受不了打擊而與他離了婚,但是始終沒有放棄對他和兒子的悉心照顧。70、80年代「納什均衡」理論的影響越來越廣泛,這個被學術界遺忘的天才再次引起人們關注。80年代末,納什久病康復,從瘋癲中清醒過來。或許正是為了迎接人生中的高光時刻———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到來,他回歸正常。他與其他兩位學者共同獲得了這個殊榮。

66歲時得獎

2001年艾麗西亞與他復婚,這個不平凡的女性用盡畢生精力呵護著摯愛的天才,與生命、時間展開博弈。約翰納什一生跌宕起伏,可能這就是天才本身的宿命。

相關焦點

  • 【追思】美麗心靈原型去世 生平比電影更傳奇
    美麗心靈原型去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與紐約時間5月23日晚間在一場車禍中不幸死亡,享年86歲。
  • 《美麗心靈》原型約翰納什與太太因車禍去世
    網易娛樂5月24日報導 (文/桃子) 據外媒報導,著名諾貝爾獎得主,《美麗心靈》原型約翰·納什與太太因車禍去世。報導稱,86歲的納什與82歲的妻子乘坐計程車時發生事故。司機曾試圖控制,但計程車還是撞上了護欄,納什夫婦被從車上彈出。約翰·納什,生於1928年6月13日。
  • 父親如何守護兒子的心靈——電影《美麗人生》推薦
    圖片來源:啟加家庭教育一個不起眼的人物,在自己的樂觀精神支撐下,不僅娶得心中女神,更是用生命守護兒子的純真心靈。電影《美麗人生》言小人物而寫大愛,父愛的沉重在兒子長大後的會議中更顯珍貴。男主角是一名普通的平民,在回家的路上邂逅女主,灑脫地向她問好:「早安,公主!」男主憑藉自己的獨特魅力贏得女主芳心,並且結婚生子,朝夕為伴。普通人的生活雖談不上富足,但卻是充實快樂的。可是高興時有多陽光,痛苦時就有多黑暗。突如其來的苦難打破了往日的寧和。
  • 爽文男主、人生贏家、鋼鐵俠原型,「他」的傳奇由浪琴重現
    除了小李子那會兒正當時的盛世美顏之外,電影中展現的主人公霍華德·休斯精彩絕倫的傳奇人生看到這裡,小哈不禁感嘆:這不就是爽文男主的劇本嗎?!回看第二遍,許多曾忽略的細節被一一撿起,這才發現,支撐霍華德不斷創造傳奇的,一直都是他對夢想的執著,
  • 愛情:《美麗人生》男主的表現給了我們足夠的震撼!
    影片全程沒有直擊殘酷,男主的樂觀卻讓我覺得現實更加殘酷,無論在多麼慘痛的生活中,他永遠都是那麼樂觀積極,在那麼殘忍的環境下還能給兒子營造一個儘量歡樂的童年,還能用廣播對妻子說「早安!公主,我夢見了你一晚上」,這個瘦瘦小小看起來嬉皮笑臉的人讓我看到了男人的擔當,他是一個好丈夫,一個好爸爸。
  • 《美麗心靈》:即便在困境中,你也能有所成就!
    電影《美麗心靈》講了一個足以令人震撼的故事,千萬個人看或許會有千萬條感悟,具體到我的體悟,不過是寫在標題裡的這一條:即便在困境中,你也能有所成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主人公約翰·納什精彩絕倫的人生,這份精彩,甚至助力影片《美麗心靈》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約翰·納什(下文簡稱納什)的人生到底經歷了什麼?且容我慢慢道來。
  • 影評《美麗人生》:人生因為心靈而美麗
    電影史上排名第二的電影是《美麗人生》,第一名一直都是《肖申克的救贖》,當然這是根據綜合實力排名的,在普世觀念上,震撼心靈的電影才擁有綜合實力。在集中營裡他們被分開關押,Guido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就欺騙他說這是為他的生日而舉辦的一場遊戲,遊戲規則是不能哭不能鬧不能想媽媽,率先得到1000個積分的孩子就能夠得到一輛真坦克,兒子信以為真。
  • 《美麗心靈》人物原型約翰·納什去世 悼念
    2001年上映的美國影片《美麗心靈》,是基於西爾維婭·納薩爾為納什寫的同名傳記而改編拍攝的。該影片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獎在內的四項奧斯卡金像獎,不過納什本人表示電影情節和他的真實人生並不一致。納什和妻子在1963年離婚,1970年納什出院,並一直住在艾麗西亞家裡。儘管兩人離婚,但在納什患病期間,艾麗西亞仍全心照顧他。最後,他們在2001年破鏡重圓。納什長期居住在新澤西州的西溫莎小鎮。《美麗心靈》中納什經典演講- A Beautiful Mind -
  • 電影音劇會《美麗心靈》|諾獎得主約翰納什的天才故事-廣州站
    法國數學博士後丶鋼琴家斯柔冰再現奧斯卡獲獎電影《美麗心靈》原型人物
  • 電影裡那些數學家們的美麗心靈和傳奇人生
    昨天晚上驚聞諾貝爾獎得主小約翰
  • 人生因為心靈而美麗
    《美麗人生》這部電影完全不同於以往任何一部反映二戰題材的影片,它是一幕黑色的喜劇,它以一種超越常規的新鮮的角度,通過另一個側面來面對二戰這段歷史
  • 福利 |電影音劇會《美麗心靈》,共享諾獎得主約翰納什的天才故事
    匯演,洞察文藝的慧眼再現奧斯卡獲獎電影《美麗心靈》原型人物
  • 傳奇人生改編的十大影片,豆瓣平均8.5分,故事比電影還要精彩
    在影史不斷演變的過程中,許多導演和編劇都願意從生活中取材,將那些傳奇人物跌宕起伏的經歷搬上大熒幕,因為他們的人生比電影本身還要精彩百倍。今天為大家帶來十大傳奇人生改編的口碑影片,每一部都是真人真事,他們的經歷怕是編劇都寫不出來。
  • 傳奇人生改編的十大影片,豆瓣平均8.5分,故事比電影還要精彩
    ,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在內的五項提名、五項大獎。影片根據霍華德·休斯的傳奇事跡改編,同時他也是漫威之父斯坦·李親口承認的鋼鐵俠原型。因為他的一生過於傳奇,所以該片只選取了他的部分經歷。該片講述了法國香頌女歌手——艾迪絲·皮雅芙跌宕起伏的傳奇四十七年人生,因為皮雅芙的樂史地位太過特別,而其個人經歷又極富戲劇性,因此導演在影片呈現上下足了功夫,情節緊湊觀感十足。
  • 《美麗人生》曝正片片段 男主與兒子上演訣別
    《美麗人生》曝正片片段 男主與兒子上演訣別 這個眨眼和微笑,告訴了我們何為父愛,何為「美麗人生」。他笑著奔赴死亡 只為教會我什麼是「美麗人生」電影《美麗人生》由羅伯託·貝尼尼導演、編劇、主演,講述了二戰時期一個樂觀的猶太父親用「謊言」守護孩子純真的感人故事。
  • 《美麗心靈》原型約翰·納什車禍去世,原因太令人痛心!
    約翰·納什(資料圖)更富傳奇性的是其從精神病的折磨中奇蹟般走出,獲得非凡成就,即電影《美麗心靈》所講故事。在《美麗心靈》中扮演納什的奧斯卡「影帝」羅素·克羅得知消息後在twitter發推文稱感到「震驚」,「我的心與約翰和阿麗莎及家人同在。」
  • 觀《美麗心靈》有感
    那有多少人知道當年那位傳奇人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約翰.納什?記得2017年的夏天,跟風買了一本《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書,個人表示有深度、有難度,理解困難。這是在我2015年辭職在家閱讀了好幾本心理學書籍後的結果,可見依然不理想。這部分內容應該屬於《變態心理學》的部分,而《普通心理學》對之講述更像走馬觀花,行雲流水那般。
  • 投票 | 藝術戰「疫」·線上觀影——《美麗心靈》觀後感投票開始啦
    —— No.5據說一半以上的人看《美麗心靈》都是數學或者心理老師推薦的,但我覺得所有人都應該好好品一品這部電影,去看一看約翰·納什不平凡的一生。「美麗心靈」到底指什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我認為它是來自內心的力量,美麗而堅韌。電影開頭查爾斯說:「沒有什麼事情是肯定的,這是我唯一能肯定的事。」
  • 愛,讓人生美麗
    是這樣一句話把我們帶入到《美麗人生》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裡的,男女主從相識、相遇到相知,也經歷坎坷,但所幸,他們的兒子是一個樂觀向上的人,可故事情節總是一波三折,他們一家三口全都被一輛火車捉往一個集中營了。在集中營這麼恐怖的地方,男主也一直笑著,他笑著和兒子開玩笑、講故事,他笑著和兒子講他們的「遊戲規則」,他笑著對自己的兒子講自己一天的經歷。
  • 真實存在:《美女與野獸》愛情原型——隱藏歐洲黑歷史和悲劇人生
    、獨立與堅強,打破了傳統「公主要靠王子拯救「的畸形思維,強調是女主去拯救男主,也重新撩起了兒時聽這個故事時的美好想像與嚮往。帕特斯就是《美女與野獸》中男主的原型。當時,這樣罕見的「毛孩子」飽受歧視,幾乎被從父母身邊搶走當作「畸人秀」的賺錢工具,從此寄人籬下,飽受折磨,永遠成不了世人眼中一個真正的人。 當時歐洲正經歷黑暗的中世紀,人們對新奇事物有著詭異病態的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