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永和豆漿被罰30萬

2020-12-23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上海3月13日訊(記者 莊濱濱)為加大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曝光力度,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加強廣告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消費者識別違法廣告的能力,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向社會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因廣告混淆概念誤導受眾,被罰款30萬元。

首批公布的案例,主要涉及醫美整形、培訓機構等單位,違法廣告涉及違法對醫療服務進行安全性保證、未按照經審查批准的廣告內容發布等方面。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廣告違法案為當事人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了題為「這杯國飲,果斷贊了!」的廣告宣傳,含有「永和豆漿的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的內容。經查實,當事人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贈送行為和產品均未經政府授權,與廣告宣稱嚴重不符。當事人上述廣告混淆概念誤導受眾。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五)項等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等規定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30萬元。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企業要秉持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的基本準則,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強網絡自媒體商業廣告發布管理,廣告宣傳應當真實、全面,不得虛假或者引人誤解,切實履行保障消費者權益的義務。同時要依法合規使用中國版圖,共同維護國家尊嚴和主權利益;要以健康的表現形式表達廣告內容。廣大消費者應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理性對待廣告推送,合理安排生活消費;日常生活中發現的違法廣告,可以通過12315熱線進行舉報。

據了解,2019年,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廣告導向管理,加大虛假違法廣告查處力度,全年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廣告5604件(其中網際網路廣告案件佔80%),處罰沒款1.02億元。

附:上海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1、上海江城皮膚病醫院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在第三方醫美APP宣傳其醫療美容服務時使用4 名女性患者治療前後的面部對比圖片,經查實,圖中4名女性並非當事人實際消費者,圖片系當事人自行從網上下載並編輯使用,構成虛假廣告;當事人宣稱「雷射祛斑三大優勢科學安全、安全可靠、三效合一」,構成違法對醫療服務進行安全性保證。

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四)項和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等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5萬元。

2、上海智美顏和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在其官網發布「xx衛視主持人xxx微整全程」、「著名主播xx現場體驗音波提拉」等內容,利用「xx衛視主持人」等19名患者的名義或形象作推薦證明,展示患者診療前後的對比照片。另查,當事人在其微信公眾號宣傳「囊括全球頂尖的醫美專家」、「提供最先進的醫美技術和最專業的醫美治療方案」等。

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第(四)項和第九條第(三)項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等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2萬元。

3、上海雲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宣傳其旗下品牌「創立於2013 年,已經在全國二十多個城市設立分公司」。經查,當事人實際成立於2015 年12 月,至案發未設立分公司;當事人宣傳其經營的美容器材「是擊敗99%美容項目的拓客神器」、「為所入門店營業額月提升150%」;宣傳其品牌「是國內唯一擁有完整美業生態鏈的品牌」、「中國皮膚管理第一品牌」等,當事人無法對上述宣稱提供真實性證據,構成虛假廣告;當事人還在百度推廣頁面發布含有「20 天開店,30 天回本」等對收益作出保證性承諾的違法內容。

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和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等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0萬元。

4、上海信仁中藥製藥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在其微信公眾號宣傳藥品「信仁」牌保兒寧糖漿,但未按照經審查批准的廣告內容發布,使用了「純中藥 安全無毒可靠」的違法內容。

上述行為違反《藥品廣告審查發布標準》第十條第(五)項和《廣告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0萬元。

5、上海林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在微博及其官方網站宣傳其駕照考試培訓項目「最快20 小時拿證」、「考試不過,免費重學」、「全自營一對一教學模式」等。經查實,「20 小時」係指20 個上車實操小時,而非總學時,當事人承認「最快20 小時拿證」是不可能存在的;「免費重學」,只是免除教學費用,其他費用並不免除;宣傳「自營連鎖」、「全自營一對一教學模式」,實際上當事人只是部分自營;同時當事人在其官網利用學員手持駕照、送錦旗和學員微信聊天圖片等進行推薦證明。

上述行為違反《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和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等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35萬元。

6、上海中智國際教育培訓中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為招收更多學員,發布含有「HSK 試験官及び出題.採點資格」的廣告用語,其中文意思是「HSK 考官以及出題,打分資格」,當事人在廣告中明示其教師團隊擁有HSK 考官以及出題和閱卷資格。

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2.12萬元。

7、元向(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在其微信公眾號中宣稱其是「國內全腦開發行業的先行者,亞洲腦力運動總會中國上海分會」,與事實不符;宣稱「全腦訓練是提高孩子記憶力、專注力、閱讀力、想像力、寫作力、創造力最本質最有效的訓練方法」,沒有任何依據或證明材料;同時介紹當事人開展的金視力課程「不用手術摘掉眼鏡」「摘掉眼鏡,還原世界本來的樣子 不手術不打針不吃藥」。在宣傳單頁上介紹其「金鑰匙·金視力課程」「不打針、不吃藥、不手術、無器械2 天恢復清明視力100%承諾安全有效,無效退款」等,無事實依據,誇大其效果。

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第(四)項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等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7.88萬元。

8、玫麗盼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在官方網站廣告中配以「玫麗盼全球化分布」的地圖,該地圖中「香港」、「臺灣」兩地被單獨列出,與中國、日本等主權國家並列繪入全球地圖,同時該地圖中將中國大陸以紅線標出,未包括臺灣島和海南島兩處,並以不同顏色將上述兩處與大陸地區進行顯著區分。當事人在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嚴重損害國家尊嚴和利益。

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九條第(四)項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50萬元。

9、上海贏領眼鏡有限公司違反《廣告法》案

當事人為推銷其經營的近視眼鏡,在其微信公眾號的廣告宣傳中使用了葷段子和男女不雅圖片,含有「有了近視眼鏡,高度近視的主人公可以繼續看A片了」等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內容。

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九條第(七)項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五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2萬元。

10、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廣告違法案

當事人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了題為「這杯國飲,果斷贊了!」的廣告宣傳,含有「永和豆漿的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的內容。經查實,當事人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贈送行為和產品均未經政府授權,與廣告宣稱嚴重不符。當事人上述廣告混淆概念誤導受眾。

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五)項等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等規定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30萬元。

11、上海藍微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宣傳其經營的果蔬壓片糖果產品及蔬菜汁飲料產品為「全天然」,實際該產品中甲基纖維素、硬脂酸鎂及明膠等成分不是天然提取物或天然來源;宣傳由「加拿大FDA 認可的GMP 工廠生產」,與實際情況不符,構成虛假廣告;宣傳上述普通食品「有效預防和改善孕期貧血」「預防出生缺陷」「預防妊娠高血壓、降低早產風險」等,含有易與藥品相混淆的用語。

上述內容違反《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和第十七條等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等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0萬元。

12、上海松郡實業有限公司違反廣告法案

當事人發布房地產廣告宣傳「國家級規劃,直接受益張江科學城南擴」「5.5 米層高,靈活空間,一層價格,雙倍收益」。經查實,廣告中所述的規劃並非國家級規劃;所謂「一層價格,雙倍收益」,需要對所購房產進行隔層才能實現,可能產生違章改建房屋的法律風險;當事人還宣稱該房地產項目「上市公司統一運營,實力保證,投資無憂」,含有對投資回報的承諾。

上述內容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第二十六條第(一)項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等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4.9萬元。

相關焦點

  • 永和豆漿自稱「國禮」被罰30萬!上海公布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醫療、教育培訓、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共計12起。 其中,永和食品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後自稱「國禮」並在微信公號宣傳,被罰款30萬元。
  • 永和豆漿自封"國禮" 因虛假違法廣告被罰30萬!
    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醫療、教育培訓、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共計12起。其中,永和食品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後自稱「國禮」並在微信公號宣傳,被罰款30萬元。一美發產品公司在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罰款50萬元,為該批案例中最高。
  • 永和豆漿被罰30萬元
    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醫療、教育培訓、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共計12起。其中,永和食品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後自稱「國禮」並在微信公號宣傳,被罰款30萬元。
  • 永和豆漿自稱「國禮」被罰30萬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下半年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部分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永和豆漿虛假宣稱自己產品為「國禮」被罰30萬元。日資化妝品公司玫麗盼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官方網站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處罰款50萬元。永和豆漿自稱「國禮」被罰30萬本次公開的違法案例中有兩起與食品有關。
  • 永和豆漿發廣告自稱「國飲」「國禮」 被罰30萬元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永和豆漿發廣告自稱「國飲」「國禮」,被罰30萬元在「國禮「」國家版圖「上做文章,是廣告」紅線「,不能碰。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披露2020年首批12件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網絡自媒體成為違法廣告高發地。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透露,2019年,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廣告導向管理,加大對各類虛假違法廣告的查處力度,積極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努力營造規範有序的廣告市場環境,全年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廣告5604件(其中網際網路廣告案件佔80%),處罰沒款1.02億元。
  • 今年首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發布
    去年,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廣告5604件(其中網際網路廣告案件佔80%),處罰沒款1.02億元。昨天,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今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江城皮膚病醫院、永和豆漿等「上榜」,12件案件中有4件與醫療服務有關。
  • 「天空之境」弄虛作假被罰5萬元!重慶公布虛假違法廣告十大典型案例
    11月23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從2020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查辦的虛假違法廣告案件中選出十大典型案例向社會公布,其中就包括了重慶狂歡樂園旅遊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記者注意到,在十大典型案例中,涉及到藥品、醫療的違法廣告有4個,涉及房地產領域的違法廣告有2個,涉及教育服務領域的違法廣告有2個,涉及食品領域的違法廣告有1個,涉及旅遊領域的違法廣告有1個。
  • 十大重點領域典型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案例
    非法宣傳普通藥品「治療新冠肺炎」、濫食野生動物、非法宣傳「長江魚」、借直播營銷形式作虛假宣傳……回顧2020年這個特殊的一年,《現代廣告》整理了十大重點領域典型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案例,希望各廣告主體引以為戒。
  • 又一批典型違法廣告案例公布
    又一批典型違法廣告案例公布 2019-11-28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年第二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公布
    2020年以來,遼寧省市場監管部門聚焦醫療、藥品、保健食品、房地產、教育培訓、新冠疫情防護等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深入開展網際網路及重點領域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依法依規查處了一批虛假違法廣告。
  • 這裡公布十大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這裡公布十大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2020-11-16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1.太原市旭盛廣告有限公司發布「納丹堡」等違法房地產廣告案2020年3月,當事人製作發布的「納丹堡」「星河翡翠灣2020年5月,太原市尖草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處罰款5萬元。2.山西廣播電視臺發布「鄭三毛前列腺熱磁灸」違法醫療器械廣告案2020年4月,當事人在多個頻道發布「鄭三毛前列腺熱磁灸」醫療器械廣告,廣告中含有「用後徹底好了」等表示功效的斷言和保證,並利用患者的名義和形象作推薦、證明的內容,違反了《廣告法》第十六條規定。
  • 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一批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日前,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一批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據悉,2019年,該局共收到廣告違法投訴638宗、查處各類廣告案件45宗、罰沒款362.49萬元,進一步打擊了虛假違法廣告,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公正、有序的廣告市場秩序。
  •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三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紮實開展「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專項行動」,持續加強廣告監管,強化執法辦案。前三季度,據不完全統計,共查處虛假違法廣告案件2510件,罰沒款3839.79萬元。11月12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三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 大連公布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件
    中國消費者報大連訊(記者張恆)今年,大連市市場監管局圍繞藥品、保健食品、醫療、房地產、金融投資理財、教育培訓等事關人民群眾健康財產安全的重點領域,加大廣告監測監管力度,依法查處了一批虛假違法廣告案件。12月9日,該局向社會公布了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件。
  • 安徽省兒童醫院發布違法廣告被罰15萬元!合肥通報廣告違法典型案例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5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合肥市廣告違法典型案例通報。據悉,2020年合肥市市場監管部門先後開展了疫情防控廣告監管、「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巢湖水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廣告監管、清理整治含有「軟色情」等低俗庸俗媚俗廣告、清理虛假違法農資廣告、清理虛假違法保健食品廣告、網絡直播營銷活動專項整治、清理整治網絡宣傳「特供」「專供」標識商品等多項廣告專項整治工作。截止11月底,合肥市共查處各類違法廣告案件325件,罰沒款248.61萬元。
  • 合肥公布2020年14例廣告違法典型案例
    2020年,合肥市市場監管部門一手抓常態化疫情防控,一手立足於市場監管職能,嚴厲打擊虛假違法廣告發布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廣告產業健康發展。為震懾和警示廣告違法行為,宣傳廣告法律法規知識,提高消費者識別違法廣告的能力,近日,市場監管部門公布了2020年14例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擾亂廣告市場秩序的部分廣告違法典型案例,希望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布者引以為戒、嚴格自律,依法做好廣告審查發布工作,自覺遏制違法廣告;並提請廣大消費者對虛假違法廣告中涉及到的產品和服務謹慎購買,避免上當受騙遭受損失,同時歡迎監督舉報。
  •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十大典型案件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城、通訊員商景)2020 年,湖北省市場監管部門圍繞藥品、保健食品、醫療、房地產、金融投資理財、教育培訓等事關人民群眾健康財產安全的重點領域,加大廣告監測監管力度,依法查處了一批虛假違法廣告案件。
  • 連雲港市發布2020年度十大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日前 市市場監管局發布 連雲港市2020年度 十大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下面跟隨小編一起看一下 一、連雲港微部落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批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東南網1月21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為進一步做好廣告監管執法工作,充分發揮典型案例以案釋法、教育警示、輿論監督作用,引導我省良好的廣告市場秩序,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近期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在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防範非法集資廣告排查清理、「掃黃打非」、清理排查非法證券期貨廣告、整治網絡低俗內容等工作中查處的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