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市場上拍電視的導演,搶來搶去就那麼幾個!現在多個項目等著開拍,一等大牌演員的檔期,再就是等導演的檔期!大陸的導演不夠用時,大批的香港臺灣導演,也成了「搶手貨」!
上個世紀和本世紀初,中國電視劇是「導演中心制」,電視劇製作主要由電視臺出資,市場化低,製作受市場、資金、演員等因素較小。像《康熙王朝》導演陳家林這種級別的大導演,在製作流程中享有絕對的話語權。
當國產劇進入高度市場化的階段之後,國產劇導演的江湖格局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導演的地位越來越和作品的播出效果(商業影響力和口碑)掛鈎。近年來,眾多港臺導演紛紛北上在內地拍攝電視劇,同時網劇爆款頻出,很多青年導演也展現出了不俗的才華。
新劇觀察(xinjuguancha)通過數學模式,對國產劇導演的作品進行數據統計。製作出了國產劇導演TOP100商業權力榜,為製品方、出品方提供投資參考。
排名詳細規則如下:
1.作品的商業影響力佔50%的權重,商業影響力主要從收視率、網絡點擊量、重播次數、媒體話題討論度來評判。
2.作品的口碑佔30%的權重。權重主要選取該導演知名作品的豆瓣評分,相加然後取平均分。
3.該導演社會認知度、觀眾熟悉度、媒體曝光度、業內影響力等綜合價值佔20%權重。
4.考慮市場因素,該榜單之統計近10年的作品,2007年之前的作品不在統計範圍。
5.陳家林、郭寶昌、李平等長期息影又未有最新拍片動向的導演不在統計之列。
6.《西遊記》楊潔等已逝導演不在統計範圍。
7.李添勝等未參與大陸電視劇製作的TVB導演不在統計範圍。
8.該榜單包含部分網劇導演。
譬如以高希希導演為例,我們選取他10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取平均數。豆瓣均分為:(三國7.5+楚漢傳奇6.8+甜蜜蜜7.8+光榮歲月7.4+幸福像花兒一樣7.8+新上海灘6.9+歷史的天空8.3+搭錯車8.2+血戰長空+7.7+毛澤東6.3)÷10=7.47分
新《三國》投資1.6億,《楚漢傳奇》投資2.4億,其作品受到資本的青睞。同時新《三國》在江蘇衛視播出後收視率名列同時段第一,《甜蜜蜜》在北京、浙江、山西三地同時開播,取得了10%以上的收視率。高希希作品和口碑皆有不俗的成績。最後結合他在業內的影響力,排名靠前。
(排名解釋權歸新劇觀察所有,侵權必究)
正午陽光、新麗、唐人、榮信達、花兒影視等老牌公司,綁定一線導演打造頭部劇
一線導演片酬在30—50萬/集左右。也有可能會參與電視劇的投資和分紅。
國內老牌電視劇公司綁定一線導演,有固定的製作班底。譬如正午陽光綁定孔笙、李雪等導演,花兒影視綁定鄭曉龍,唐人影視綁定李國立,榮信達綁定李少紅,鑫寶源綁定趙寶剛,新麗傳媒綁定沈嚴、汪俊等導演,完美建信綁定郭靖宇。
老牌電影公司每年都會著力打造一部現象級頭部大劇,一線導演的品牌效應也能為劇帶來巨大的話題。比如「國師導演」張黎執導的《武動乾坤》耗資6億,《曹操》耗資7億,其執導的作品受到投資商的青睞,湯唯的新劇《大明皇妃》監製就是聘請張黎。姜偉的《獵場》是2017下半年最受觀眾期待的職場劇。
一線導演帶領的製作班底,技術成熟先前。比如張黎的《人間正道是滄桑》採用的是電影畫面的製作水準;《琅琊榜》突出「水墨風」,在畫面構圖上極為考究;《羋月傳》則採用先進的4k技術,畫質高清。
港臺導演成為內地市場的香餑餑,香港導演拍仙俠、臺灣導演拍都市愛情
隨著玄幻、仙俠、古裝題材的大熱,北上的香港導演成為了內地國產劇的生力軍。比如李國立早年在香港任職,後來和唐人影視有深度合作;《武媚娘傳奇》的導演高翊浚是香港知名導演;賴水清早年在香港拍過馬景濤版《倚天屠龍記》;《花千骨》導演梁勝權是原邵氏電影副導演,曾擔任ATV編導及新加坡新傳媒電視臺監製,來內地主要拍攝仙俠劇;《孤芳不自賞》導演鞠覺亮畢業於香港無線藝員班第七期,早期執導過劉德華主演的古裝劇;《古劍奇譚》導演黃俊文出生於中國香港,先後任職於TVB和香港ATV擔任導演,之後轉戰於大陸。
這些北上的香港導演大多拍攝武俠劇、仙俠劇、玄幻劇,香港在武俠劇玄幻劇古裝劇的發展歷史上較大陸早,製作方法更成熟。這些導演檔期滿滿片約不斷。
而臺灣導演在內地主要拍攝偶像劇、都市愛情劇等,因為臺灣導演在愛情劇的風格和氣質的掌控上,比大陸導演要更成熟。
譬如備受矚目的《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由臺灣「偶像劇教父」劉俊傑執導;陳銘章導演的《命中注定我愛你》在全臺灣2300萬總人口當中創下1000萬人收看的收視神話;《美味奇緣》導演柯政銘是地道的臺灣本土導演。
一戰成名,爆款網劇導演成為冉冉升起的新秀
2016年—2017年,爆款網劇頻出,這些網劇背後的導演也一戰成名,商業價值和業內影響力指數飆升。
譬如《心理罪》導演五百,《白夜追兇》導演王偉,《河神》導演王裡,《匆匆那年》導演姚婷婷,鼓山影視喜劇導演餘進,青春片《最好的我們》導演劉暢。
這些導演在平均年輕上偏年輕化,創作風格和思維上能滿足網民所需要的「網感」。同時在鏡頭語言上敢於突破和創新。譬如《無證之罪》將網劇拍出了電影的質感,《白夜追兇》有開篇驚豔的長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