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F
本文授權轉自 | 時尚怪談 (shishanggt)
話題大劇《如懿傳》磨了快整整一年時間,終於在昨晚開播了。
回顧這部劇上線的過程,簡直和「火箭女孩101」出道般坎坷!
首先為大家簡單整理一下整個戲多到不行的時間線:
《如懿傳》是17年5月5日殺青的,拍了整整9個月,其中有報導說拍得太起勁一口氣拍了99集,後來可能因為審批壓力被剪到了87集。
主創還特別驕傲,殊不知被網友當頭潑了一盆冷水,熱評都在說劇太長又不是好事,追得累死。
然後又傳出《如懿傳》抄襲的問題,關於這部劇的輿論風向發生了很大變化。
17年11月全網開始推劇照了,放出消息說18年開年就要播出,結果大家也知道了推推搡搡一直到今年8月才有了「好像真的要上了」的苗頭。
可能也是看到隔壁《延禧攻略》網播這麼火,出品方坐不住了,所以也「壓低身段」改成網播。本來8月14日就要首播了,孰料又出了么蛾子,再順延到了昨晚。
前兩天還因為製作的宣傳海報粗心,沒有把自動售賣機和路牌P掉被嘲了一波。
公關零分、目光短淺、錯過了最好的播出時機,整個被《延禧攻略》搶佔了先機。
這部劇啊,完美地詮釋了那句話: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除了周迅忠實的劇粉,對於路人觀眾而言,已經接受了《延禧攻略》的妃嬪設定,要在短時間內撿起熱情再追一次背景人物相同,卻在設定上更不遵從歷史的古裝劇,是很難的。
於媽和愛奇藝也很壞,知道你《如懿傳》首播,本來周一休息的《延禧攻略》也徹底改成了日更,昨晚也正常播出了,卯足了勁要正面硬槓。
今天的點擊量對比一出來,雙方果真撕得很慘烈。
根據貓眼專業版實時數據顯示:
截止到昨日晚間23:00,《如懿傳》上線首日播放量為1.6億,今日截止到上午9:30的實時播放量為2848萬,累計播放量為1.9億。
而《延禧攻略》昨日晚間實時播放量為6.2億,今天上午實時播放量為3億。
我很好奇,如果周迅當初就知道《如懿傳》會網播,加上抄襲嫌疑,是否還會接演這部戲呢?
目前這部劇最大的期待點全在周迅上,當然這是對她熒幕影響力的一種肯定。但是如果她沒能撐起來,這部劇就必撲無疑。
周迅的演技有保證,但是上鏡狀態就比較存疑了,因為從預告片來看,她臉部的飽滿感是比較不自然的。
和秦嵐的僵硬還有點異曲同工....
可能很多觀眾不太看得出這種臉僵,不少女明星為了撫平皺紋,以及營造皮膚飽滿水潤的感覺而做了針劑填充。這個針劑是可被身體代謝的,但有一個時間段,所以常要去補。
做這個的結果就是表情會不自然,沒有肌理變化。
後天的飽滿感和年輕的膠原蛋白感是很不同的。
周迅在30歲+時狀態還是很好的,比如下圖,整個很自然。
突然到了40歲就二次發育了,「膠原蛋白」再生了....
想要對抗歲月的姑娘們要謹記,補針要一點一點補,一次補半年的量就相當於換了一顆頭。
《延禧攻略》裡換臉的妃嬪婢女扎堆,但好在魏瓔珞和「繼後」佘詩曼的臉尚屬自然,其他女配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但如果《如懿傳》大女主周公子全程臉僵,恐怕很難carry全場惹!
《VOGUE China》主編張宇女士就把周迅出賣,完全不p不加濾鏡赤裸裸地就將兩人的自拍曬出來,對女明星簡直就是酷刑。
雖然後天的飽滿感會帶來僵硬,但絕大多數人又無法見到明星本人,都是看圖。
這種醫美,對於上鏡還是有一些幫助的,尤其在有後期的情況下,真的可以返老還童。
之前網上也爆出過有給明星動態修圖的產業,電視劇也可以修圖,是不是大開眼界?
這也是真實存在的,像秦嵐在於媽的《新神鵰俠侶》中就是被後期修掉了眼袋。
導致變成了劉曉慶阿姨。
秦嵐在採訪時也說到,自己演年紀小的角色還是挺心虛的,畢竟現在高清鏡頭下,觀眾很容易捕捉到這種違和感。
加之,秦嵐還比周迅小7歲,真為迅哥兒捏把汗。
另外,劉曉慶在演武則天時是40歲,周迅演如懿是42歲,比較相近。好在那個年代沒有高清和藍光選項,所以更好在年紀上瞞天過海一些。
《如懿》播出後關於周迅臉僵、臉腫的討論果真不少, 天涯昨晚就開了專門的吐槽貼。
然後是《如懿傳》在服化道上是否會輸《延禧攻略》一籌?
於媽此次能在口碑上扳回一成,主要還是終於擺脫了對飽和度極高濾鏡的迷戀,變得肅穆嚴謹起來。在演員服裝上也主打的是高還原、「無限接近歷史」。
比較受認可的是「一耳三鉗」的滿族婦女標識。
《延禧攻略》從頭到尾每個娘娘都是這個耳飾。
滿族是非常重視耳飾的,在乾隆年間尤為如此。
《如懿傳》裡也有這樣的設置,比如童謠扮演的高貴妃耳飾就是一耳三鉗。
但《如懿傳》可能參考了《清宮后妃首飾圖典》這本書吧,就借鑑了其中不少其他設計風格的耳環和耳墜。
但其實,這其中的很多耳墜是晚清時期的,所以《如懿傳》在配飾上是集清朝之大成,來了個大雜燴。
最糟糕的還數娘娘們這個「大拉翅」造型,這個是完全不符合歷史的。
這種沉重又繁複的大拉翅,是到慈禧年間才普及開來。
乾隆年間的后妃頭飾很素雅,沒那麼龐大。
據說當時於正找佘詩曼出演《延禧攻略》時她是拒絕的,就因為阿佘脖子有傷,所以無法承受宮廷戲沉重的頭飾。
而於正就向她保證這部戲絕沒有誇張的頭飾,她才願意出演。
如果你看劇時仔細觀察,會發現即便是複雜一些的「鈿子頭」也是空心的,重量要小很多。
相比之下,《如懿傳》主打的是華麗和大製作,可能在還原度上就要弱一些。
但是乾隆年間的歷史資料留存得非常少,即便做到還原也僅是非常小程度的歷史重現。
所以所謂「還原」的這個服化道噱頭大家真的看看就好,劇好不好看還是要看劇本和演員的演技。
分析了這麼多,對於各位早已把「白月光」富察皇后、「不好惹」令妃、「天真跋扈」高貴妃代入乾隆情史的追劇女孩來說,還會pick周公子的《如懿傳》嗎?
或者說,又會先打開哪一個收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