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然牧業赴港上市:原料奶產量全球第一,在乳業上遊擁有競爭壁壘

2020-12-22 IPO早知道C叔

「中國規模最大的乳業上遊綜合產品和服務提供商。」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據IPO早知道消息,中國優然牧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然牧業」)於11月29日晚間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華泰國際和瑞信擔任聯席保薦人。

按2020年上半年總收入計算,優然牧業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乳業上遊綜合產品和服務提供商。

優然牧業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1、未來兩年的投資項目,包括正在建設的牧場、新建的牧場及飼料生產基地並為其購置所需設施設備,以滿足不斷擴大的業務需求,並通過規模效益實現持續的盈利性增長;2、計劃在未來兩年從海外進口約2萬頭荷斯坦牛,以滿足新建牧場的日常營運需求;3、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原料奶產量全球第一,完成乳業上遊全產業鏈覆蓋

目前,優然牧業的業務主要可分為原料奶業務和反芻動物養殖系統化解決方案兩部分,後者再可細分為飼料業務、育種業務和奶牛超市業務。

其中,原料奶業務是指向大型乳製品製造商供應原料奶以進一步加工成優質乳製品。截至2020年6月30日,優然牧業共運營65座牧場,擁有28.7萬頭奶牛,且擁有正在建設的6座牧場,預計在未來兩年內投入運營。

按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奶牛存欄量和2020年上半年的原料奶產量計算,優然牧業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奶提供商。

當然,原料奶的產出只是最終的落腳點,優然牧業通過全球範圍內少有的向整個乳業上遊延伸布局,形成「育種——飼料——原料奶」的業務閉環,從而構建起更高的競爭壁壘。

具體來講,優然牧業推出的育種業務可提供現代化科學育種技術,提高奶牛生產率及原料奶產量;飼料業務則可提供營養均衡的反芻飼料,其是奶牛生長和福利的關鍵一環。

目前,優然牧業是中國最大的反芻動物精飼料提供商,市場佔有率為6.4%;按2019年奶牛凍精的銷量計,是中國最大的奶牛育種企業。此外,優然牧業還向牧場提供來自不同甄選供應商的奶牛超市養殖耗用品,如獸藥,畜牧設備及牧場其他用品等,以使優然牧業的產品多元化並進一步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

可以說,優然牧業這一從育種到飼料再到原料奶生產的產業鏈,一方面為其自身的業務增長提供保證,另一方面同樣在推動上有乳業市場的發展,通過各個維度提高中國奶牛的福利水平和生產力。

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約70%,具有穩定收入來源

2017年至2019年,優然牧業的收入分別為50.91億元、63.33億元和76.68億元(人民幣,下同),複合年增長率為22.7%;2020年上半年的收入則從2019年同期的34.37億元增至53.44億元。

從收入結構來看,優然牧業兩大業務在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佔比相對穩定;而在反芻動物養殖系統化解決方案部分中,來自銷售飼料的收入佔比最高,在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的佔比分別為92.6%、94.2%、95.1%以及91.9%。

盈利能力方面。2017年至2019年優然牧業的淨利潤分別為2.77億元、6.52億元和8.0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69.9%;2020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則從2019年同期的3.65億元增至7.44億元。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鑑於乳業規模及其不斷增長的、對優質原料奶的需求,優然牧業已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及巨大的增長機遇。

國內乳業市場發展迅速,對上遊供應商需求較高

因終端消費者的乳製品消費及需求日益增加驅動,中國乳業過去數年的增長較為迅猛。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指出,中國乳製品的消費量由2014年的2290萬噸(人均16.7公斤)以5.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至2019年的3010萬噸(人均21.5公斤),並預計在2024年以6.0%的複合年增長率進一步增至4040萬噸(人均28.5公斤)。

就中國乳製品市場飛速增長的本質而言,其主要源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持續的消費升級、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新零售模式的快速發展以及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等多重因素。

更重要的是,隨著消費升級驅動的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對食品安全的關注,高營養價值和多元化將成為未來中國乳業市場的發展趨勢。

事實上,中國下遊乳製品市場中呈現頭部企業體量大、增長快的現狀,急需與之相匹配的體量大、布局廣的供應商來滿足他們的高需求。

換言之,下遊乳製品市場的需求拉動乳業價值鏈上遊的高速發展,尤其為擁有乳業上遊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包括育種公司、飼料生產商及牧場)帶來重大商機。

這意味著,對於在多個細分領域均已成為頭部玩家的優然牧業而言,其未來的發展空間仍可進一步釋放。

談及未來的發展策略時,優然牧業在招股書中指出:

1、擴規模:從戰略上擴張原料奶業務規模和覆蓋範圍,並依託於在現有下遊客戶間已建立的品牌聲譽不斷拓展客戶群,並吸引跟更多大客戶;

2、優結構:通過不斷研發出優質奶品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和多變的需求,並將保持新業務收入佔比處於較合理水平,以提升核心競爭力;

3、提效率:優化牛群結構,提升成母牛佔比,實現牧場結構的調整和持續優化;在產業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對奶牛養殖全生命周期進行數位化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4、促協同:依託產業鏈資源優勢,加強各業務間協同與促進,引領行業標準和服務體系升級。

相關焦點

  • 優然牧業赴港IPO:上半年淨利7.4億 伊利貢獻超九成原料奶收入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日電 (閆淑鑫 實習生 餘妍辰)近期,優然牧業赴港上市一事受到業內關注。優然牧業成立於1984年,曾是伊利旗下全資子公司,2015年將業務從伊利分拆出來運營。目前,伊利仍是優然牧業控股股東之一,持股比例為40%。
  • 艾德證券期貨:優然牧業港股IPO 原料奶產量全球第一
    來源:金融界網站11月29日,伊利(600887-SH)旗下的優然牧業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書。按2020年上半年收入計,優然牧業已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乳業上遊綜合產品和服務提供商。據招股書披露,優然牧業通過近40年的運營積累和匠心研究,發展為中國知名的乳業上遊龍頭公司,也是全球少數業務布局覆蓋整個乳業上遊的牧業公司之一,成功實現了乳業上遊全產業鏈(育種-飼料-原料奶)的完整覆蓋。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2.7%,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更是亮眼,高達69.9%。
  • 七張圖解讀上遊奶源現狀,伊利、蒙牛、飛鶴加速布局
    並且很多大型奶牛養殖企業與部分乳企有深度關聯,比如三元控股首農畜牧,河北樂源牧業是君樂寶乳業的全資子公司,光明牧業是光明乳業的全資子公司,新疆天澳牧業是天潤乳業的全資子公司,蒙牛控股現代牧業,伊利子公司控股優然牧業,飛鶴控股原生態牧業等等。
  • 優然牧業遞表港交所 伊利貢獻超90%原料奶收入
    來源:新浪港股據港交所11月29日披露,中國優然牧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然牧業」)遞交上市申請,華泰國際及瑞信為聯席保薦人。按2020年上半年收入計,優然牧業已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乳業上遊綜合產品和服務提供商。招股書顯示,公司為全球少數業務布局覆蓋整個乳業上遊的牧業公司之一,成功實現了乳業上遊全產業鏈(育種-飼料-原料奶生產)的完整覆蓋。
  • 伊利股份收購中地乳業通過反壟斷審查 乳業龍頭競爭上溯到奶源
    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紅星資本局,本次股權收購後,伊利股份可能會將中地乳業和旗下優然牧業進行整合,以保障奶源供應,開拓國外市場。此次收購對乳製品行業格局影響將會很大,「對中小企業的競爭幾乎是碾壓式的」。伊利集團股權認購協議完成前後的股權關係圖中地乳業是做什麼的?運營牧場、生產原料奶天眼查APP顯示,中地乳業成立於2014年10月,註冊地址在開曼群島,2015年12月2日登陸港交所上市。
  • 上半年淨利增幅達103.8% 悠然牧業赴港啟動上市程序
    11月29日,港交所披露消息顯示,優然牧業已遞交招股書,正式啟動上市程序。儘管對於很多普通消費者而言,優然牧業並不熟悉,但對乳製品行業而言,作為乳業巨頭的原料奶供貨商,卻可以說是中國乳業產業鏈中的重要「支點型」企業。
  • 優然牧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啟動上市程序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11月29日,港交所披露消息顯示,優然牧業已遞交招股書,正式啟動上市程序。資料顯示,優然牧業是中國最大的反芻動物精飼料提供商,業務覆蓋由育種到飼料再到原料奶生產的乳業上遊全產業鏈,且三大業務增長強勁。
  • 悠然牧業帶業績光環赴港敲鐘 背後伊利捂嘴偷笑千億營收又進一步
    悠然牧業頭頂業績光環赴港敲鐘 背後伊利捂嘴偷笑千億營收又進一步據悉,優然牧業此次赴港上市能夠成功實現,那伊利手中的3家規模化牧場企業將全部在二級市場上團聚,三個臭皮匠尚且能頂個諸葛亮呢,三個牧場都上市之後,伊利在圈子裡的話語權也就可想而知了。
  • 伊利原料奶供應商優然牧業赴港IPO 年內收併購動作頻頻
    財聯社(北京,記者 楊澤世)訊,中國優然牧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然牧業」)的IPO進程有了新的進展。該公司11月29日晚間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書,計劃募資上市。資料顯示,優然牧業成立於1984年,曾為伊利旗下全資附屬公司,直至2015年將業務從伊利分拆出來獨立運營,目前,其業務覆蓋由育種到飼料,再到原料奶生產的乳業上遊全產業鏈。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溫氏股份分拆乳業上市,優然牧業...
    蒙牛預計今年低溫鮮奶收入規模有望達14-15億元中金公司11月19日發布對蒙牛乳業的研報稱,預計公司2H20可比口徑液態奶收入增速有望達雙位數,明年奶價仍處上行階段,對大型乳企而言競爭環境相對有利。蒙牛中期戰略:1)常溫奶類(含白奶/酸奶)/低溫酸奶繼續下沉渠道。常溫奶類下沉市場在鄉鎮村,低溫酸奶下沉市場在低線城市。
  • 乳企爭搶上遊奶源戰正逐漸白熱化
    出於對未來供不應求的預估和對不斷下降的國內奶牛存欄數的擔憂,龍頭乳製品企業對上遊奶源的爭奪戰、與同業之間的競爭戰正逐漸白熱化。新年伊始,上市乳企新乳業宣布豪擲2.31億元收購「一隻酸奶牛」60%股權,這是它準備「吞」下的第17家乳企。伊利股份開年同樣傳來「捷報」:此前其對中地乳業提出的要約收購協議已獲得交易雙方的一致認可。
  • 上市與併購齊飛 乳業上演低溫爭奪戰
    區域乳企扎堆上市  2017年以來,區域乳企就掀起了一波上市潮,飛鶴、新乳業(002946)、均瑤、君樂寶、衛崗、完達山、菊樂、花花牛、天友、風行乳業、廣澤股份等紛紛籌備上市。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的2020年,乳業仍延續了這一浪潮。
  • 養豬企業溫氏股份擬分拆乳業上市,奶源或成最大底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乳業巨頭低溫品牌快速增長、市場競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溫氏股份分拆乳業上市或是最後一搏。由於溫氏下遊乳品存在短板,因此有多年供港歷史的奶源或成為溫氏乳業上市的最大底牌。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去年以來形成了一波乳企上市潮,部分區域性乳企市場競爭壓力大,盈利性較差。在超巴奶成為新風口的情況下,很多乳企希望通過上市融資來擴張。「在伊利、蒙牛、君樂寶三大低溫品牌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溫氏乳業拆分上市或是最後一搏。」
  • 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附股)1月6日早盤,乳業板塊再度強勢上漲,截至發稿,鵬都農牧、莊園牧場、天潤乳業漲停,皇氏集團漲逾7%,金健米業、新乳業、燕塘乳業等多股紛紛跟漲。
  • 越秀集團擬30億參與輝山乳業重整 布局南北奶源欲合併旗下乳業上市
    在拿下輝山乳業之後,可以和張家口的長城乳業形成北方市場的聯動趨勢,和風行乳業形成南北呼應之勢。」   而對於上市計劃,有業內人士表示,輝山乳業債務龐大且繁雜,風行乳業想要滿足上市及全國化的野心,還需先解決內部整合等問題。
  • 「從300個瞬間看2020」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寰美乳業是寧夏地區單體規模最大、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地區性乳製品企業,覆蓋了包括寧夏、陝西、甘肅等西北市場,主打常溫純牛奶、常溫乳飲料、常溫調製乳等產品。其中,寰美乳業控股子公司夏進乳業是區域龍頭乳製品企業,在寧夏市場擁有領先的市場份額。
  • 新乳業上市後首激勵 目標三年倍增
    作為國內的低溫鮮乳代表品牌,新乳業在今年的業績變化也可見一斑。10月28日新乳業發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單季度營收21億,同比增長39%;淨利潤同比增長52.51%;新乳業鮮奶第一品牌24小時巴氏鮮牛乳持續高雙位數增長,初心0蔗糖素顏酸奶連續三個月銷售翻番,訂奶入戶渠道規模也呈現同比雙位數增長,低溫乳品的各項業務成績亮眼。
  • 中地乳業漲近120%的背後:伊利、蒙牛的奶源爭奪之戰
    中地乳業股價創上市以來第二大漲幅,截止收盤,漲幅達118.97%。   南都記者注意到,中地乳業上周五盤後發布公告稱,擬向認購方香港金港商貿控股(由天眼查數據顯示,中國中地乳業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牧場運營及原料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