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遊戲的這一年:誰還敢說沒有生命力?

2020-12-23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雷科技leitech

提起「吃雞」這個詞,相信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會是《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絕地求生》的出現讓當時的玩家眼前一亮,這種充滿了意外和驚喜的遊戲模式一度成為了各大廠商爭相模仿的對象,吃雞模式甚至能應用在《俄羅斯方塊》這種遊戲中。

吃雞遊戲泛指在規定範圍內生存成長的競技對抗遊戲。一般會有收集資源強化玩家的元素,以淘汰製作為遊戲機制,在數量龐大的玩家群體中存活下來即為勝利等特徵。雖然會有許多不同的機制變種,但是這幾點特徵基本上不會變。

而今年就有不少遊戲在吃雞機制之上做出了自己變化,將吃雞遊戲這一概念逐漸完善甚至玩出了新的花樣。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20年那些讓人眼前一亮吃雞的遊戲。

01 《超級馬裡奧兄弟35》

誰也想不到,連《超級馬裡奧》都可以玩起吃雞模式。《超級馬裡奧兄弟35》延續了系列遊戲的平臺跳躍玩法,玩法依然是玩家操作馬裡奧大叔越過障礙抵達終點。但不同的是,這一代加入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功能——聯機吃雞模式。

《超級馬裡奧兄弟35》和傳統的吃雞模式不同,沒有收縮地圖減員的設定,但保留了多人競爭的淘汰制模式。玩家在這個吃雞模式中,將會和34名玩家共同競爭第一的寶座,而第一名就是活下來的人。但是35名玩家要怎麼在《超級馬裡奧》的遊戲中互相淘汰呢?總不能全擠在一個畫面裡互相攻擊吧?即使技術允許,這樣也會讓遊戲失去原有的平臺跳躍特色。

所以任天堂借鑑了《俄羅斯方塊99》的吃雞模式,讓玩家在獨立進行自己的遊戲,遊戲畫面會分裂成35個,34個其他玩家的小窗口和1個玩家本體的大窗口。但即使這樣設計,如果玩家都在遊戲進程中存活下來該怎麼辦呢?於是遊戲設計師又出一計:玩家在打敗烏龜等怪物時,可以選擇在其他玩家的世界裡生成怪物。如果生成時間得當的話,甚至可以將其他玩家絕殺。

而這個「馬裡奧吃雞」也有收集生存元素,玩家可以收集金幣以獲得道具。道具功能性都極強,有的可以全屏消滅敵人,也有的能夠短暫時間保持無敵。相對傳統吃雞來說,「馬裡奧吃雞」更為講究策略,因為他們沒有直接攻擊淘汰玩家的手段,所以更需要玩家去思考何時進攻、選擇合適的攻擊對象。讓人不得不感嘆任天堂的在玩法上的創意。

02 《The Cycle》

如果你享受吃雞遊戲中爾虞我詐的過程,那麼《The Cycle》無疑是最佳選擇。這款遊戲在機制上做出了很大創新,而最吸引玩家的無疑是它特殊的即時組隊系統。

沒錯,這款遊戲是可以臨時和陌生玩家組隊的。而且這種組隊還不是一個簡單的口頭協議,組隊的玩家會訂立契約,收集的物資也將對半分成,但好處是多一個人的戰鬥力。更有趣的是,契約是可以中途解除的,所以玩家很可能面臨各種二五仔的背刺,這也讓戰鬥充滿了未知。

這款遊戲的吃雞模式也相當特別,勝利的首要條件不是淘汰所有玩家,而是完成分布在地圖各地的任務並逃出生天。遊戲的收集成長要素集中在狩獵怪物和完成任務中,從這兩項行動中玩家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並隨時購買裝備強化自己。

相比一般的吃雞模式,《The Cycle》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弱化了玩家之間的對抗性,甚至鼓勵玩家合作,這樣的機制就讓戰場充滿了未知性。而玩家的排名也不是看任務的完成數量或是存活先後排名,遊戲中的最優先級是完成任務並逃離星球,如果玩家在完成眾多任務後沒有逃離星球,那麼排名依然會不如完成了同時完成兩項行動的玩家。《The Cycle》用這樣的吃雞模式告訴玩家:即使慫,也能吃雞。

03 《獵人競技場:傳奇》

如果說《The Cycle》是鼓勵玩家慫一點的遊戲,那麼《獵人競技場:傳奇》就是鼓勵玩家勇一點的遊戲了。

和《絕地求生》、《Apex》等拼搶的吃雞遊戲不同,《獵人競技場:傳奇》是刀劍兵器的吃雞盛宴。它的遊戲機制鼓勵以戰養戰,與玩家戰鬥或是與地圖boss戰鬥,都會得到不錯的收益。戰鬥賺取的經驗和金錢都可以去商人處消費,以此強化玩家的能力。

這款遊戲弱化了吃雞前期的隨機性,讓吃雞的成長要素通過最直接的戰鬥獲取,同時也提升了玩家的操作能力。遊戲擴寬了玩家的可操作要素,這款主打動作的吃雞遊戲,在玩家的一招一式之間都有著很多講究。無論是攻擊、格擋還是破防,這些招式能力的應用將會成為玩家決勝的關鍵。

《獵人競技場:傳奇》在吃雞的設計上沒有太多的新意,但是卻將其特色呈現了出來,遊戲將動作要素強化升級,讓玩家享受戰鬥的樂趣。地圖boss的設計讓玩家在戰鬥時也必須考慮周遭,在高強度的戰鬥中也多了一些的策略思考。不過單薄的吃雞機制設計仍然是硬傷,只是戰鬥淘汰的機制未免過於浪費這套有意思的動作系統,隨機元素的削弱也讓戰鬥少了幾分驚喜。

04 《使命召喚戰區》

若說哪家公司最適合去製作射擊吃雞題材遊戲,那就絕對非動視莫屬。

射擊遊戲領軍者製作的吃雞遊戲的確非同凡響,先不說它爽快的射擊體驗,動視在吃雞的機制上也有了不少創新。吃雞模式很突出的殘酷淘汰制度不同,《使命召喚戰區》中給出玩家更多的機會,玩家戰場中死亡並不會直接淘汰,而是會被送到地牢中開啟第二輪對決。

地牢中的兩名玩家將會以1V1的方式對決,勝者復活,敗者則留在地牢。那敗者就沒有回到戰場的機會了嗎?當然不是,隊友可以通過花費大量資金復活隊友,而這些資金也是在戰場中賺取的。

《使命召喚戰區》的吃雞模式相對來說比較傳統,基本就是「縮圈,收集槍枝,生存即勝利」這老三樣。但是比起藍洞《絕地求生》的生硬體驗,《使命召喚戰區》就做出了很多改良和優化。無論是槍枝配件的效果,還是操作體驗,《使命召喚戰區》都有著碾壓《絕地求生》的實力。可以說《使命召喚戰區》就是射擊類吃雞遊戲的教科書。

05 《百戰天蟲:大混戰》

《百戰天蟲》系列,相信這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而今年,它有了屬於自己的吃雞模式。

這作《百戰天蟲》一改系列作品的策略要素,強化了動作要素,讓遊戲節奏可以更適應這個快餐化的時代。《百戰天蟲:大混戰》的遊戲機制並不新鮮,依然是收集武器、解決敵人、獲得勝利這些步驟。這款遊戲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的操作。

熟知這個系列的玩家都知道,遊戲允許操作的角色都是蟲子,那蟲子要怎麼靈活行動起來呢?很簡單,讓他翻滾起來就行了。這一作為了增強角色機動性,增加了「翻滾」的動作指令,如果玩家操作得當,甚至可以做出電影般的射擊畫面。

但《百戰天蟲:大混戰》這款遊戲始終是向市場妥協的作品,雖然融入的當下流行的吃雞元素,但是卻沒有做出自己特色。這款遊戲的吃雞機制其實是屬於比較常見類型,只是將舞臺搬到了橫版地圖上,縮圈的設定變為了地圖掉落而已。但並不是說《百戰天蟲:大混戰》不好玩,只是這一作既沒有保留系列遊戲的精髓,也沒有在吃雞模式上有創新的要素,老粉絲們不免有些失望。

06 《超獵都市》

《超獵都市》是一款賽博朋克風格的吃雞遊戲,遊戲很有意思的地方在增加了未來感十足的技能系統,讓玩家在廝殺中能多一種生存手段。

《超獵都市》有著育碧遊戲一貫的特色,當然,不是bug,而是創意拉滿的設定。遊戲中有著各種各樣的設計奇特的槍枝和功能各樣的技能。為了增加玩家在遊戲中競爭壓力,遊戲極大化地增強了角色的機動力,甚至取消了掉落傷害。整個遊戲節奏變得異常地快速,戰鬥往往沒有幾分鐘就能解決,高機動性的玩家基本就沒在地面待上超過一分鐘。

遊戲的收集成長要素已經不限於槍枝,甚至連技能都可以收集更換,如果收集到相同的技能,技能就可以升級強化。《超獵都市》其實是射擊吃雞遊戲的變種,它在射擊吃雞遊戲基礎上做加法,加入技能設定。雖然刪減了載具等要素,但是卻通過強化玩家的機動力縮短了玩家間的距離。《超獵都市》有著很明確的製作方向。

但是這樣的機制註定會為玩家設置門檻,對於操作的要求過高,玩家在高速的戰鬥中體驗沒多久就一命嗚呼,對新人相當地不友好。這一點上倒是和同樣是吃雞遊戲的《堡壘之夜》很相似。

07 《糖豆人:終極淘汰賽》

多人亂鬥遊戲加吃雞模式有沒有搞頭?答案是肯定的,看看《糖豆人:終極淘汰賽》就知道了。

《糖豆人:終極淘汰賽》的吃雞模式是真的很有意思,這種有意思不在於它的機制有多新奇,而是在於它給你帶來的那種熟悉感。後來我認真想了想,這種熟悉感應該來自於各個地方臺的體育闖關節目,這款遊戲和那些節目實在是太像了。

而它的淘汰機制也很有電視節目的感覺,每一輪比賽都會有玩家淘汰,還會給出特別畫面告訴玩家們誰淘汰了。幾輪比賽的淘汰其實就對應了《絕地求生》等遊戲的毒圈縮圈設定。

遊戲中雖然沒有收集成長要素,但是隨機的關卡和玩家的操作也足夠給遊戲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糖豆人:終極淘汰賽》絕對算是近幾年來最特別的吃雞遊戲,比起動不動就打打殺殺的《絕地求生》等遊戲,它兼具了娛樂性和操作性。讓玩家在遊戲生存的同時,還能用各種奇怪的操作阻礙競爭者們。不得不說,看著糖豆人們拉拉扯扯還真能讓人感受到童年那小孩子打架的感覺。

08 《咒語破碎》

如果你玩膩了槍枝和刀劍的吃雞遊戲,那你不妨看看這一款魔法吃雞遊戲。

《咒語破碎》是一款以魔法為主要攻擊手段的吃雞遊戲,這是它相比其他吃雞遊戲最突出的要素。雖然遊戲機制沒有什麼特別的,是最常見的吃雞模式:收集道具成長、收縮地圖範圍淘汰玩家和生存即是勝利。但是魔法這一要素給予遊戲全新的生命力,將遊戲的戰鬥變得有意思了起來。

這裡的魔法攻擊可不是像《上古捲軸》裡那種噴射器一般的粗糙玩法。魔法有著嚴格的元素分類,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攻擊方式,最有意思的是——元素之間搭配會產生神奇的化學反應。

舉個詳細例子:如果玩家選擇了冰箭魔法,那麼玩家攻擊的路徑上就會產生結冰效果,結冰的地面就可以用來滑冰加速。這個時候火魔法攻擊結冰的地面,冰就會融化成水,如果再使用電魔法攻擊水面,就可以造成大規模的觸電效果。

元素之間的配合碰撞不僅僅可以產生加法效果,還能產生減法效果,相剋屬性會相互消除,冰與火就是最好的例子。根據這一點,玩家就可以用相剋屬性克制對手,也可以搭配元素產生額外的效果。

但比較可惜的是,這樣有意思的戰鬥系統應用在快節奏的吃雞遊戲上,就註定會忽略很多的細節。玩家往往會選擇更便捷的魔法,這就讓很多魔法的設計變得多餘了起來。不過遊戲的吃雞體驗還是相當痛快的,遊戲也於12月15日免費登陸Steam平臺,想要體驗的玩家可以去嘗試一下。

吃雞遊戲的未來

吃雞遊戲,本名應該叫做大逃殺遊戲,主張的是玩家之間的競技淘汰。在網路遊戲模式固化的這幾年,的確有效地開拓了新的領域,多人競技遊戲增加了可能性。

這也預示著遊戲廠商也許應該更多關注遊戲的機制,而不是畫質,數量等假大空的遊戲技術問題。好玩的遊戲不在於有多真實的畫面,也不在於多華麗的遊戲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夠給予玩家驚喜和可創造的空間。《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不就證明了這一點嗎?

未來吃雞遊戲的發展方向,肯定會是多元化的。現在的吃雞遊戲已經可以不局限於遊戲類型,不局限於遊玩方式,那麼未來的應該會拓展出更多的可能。而收集成長要素將會更加系統化,不局限於實體物資,很可能連同技能、魔法一起加入收集列表之中。

遊戲的目的性也會更加強烈,生存為主目標,玩家間的互動或是競爭成為額外的定製目標。也許還會出現不同的突然事件,增強遊戲的意外性和可能性。淘汰機制會更加多樣,讓玩家有更多的機會。

總的來說,吃雞遊戲還是需要足夠的驚喜,無論它未來的發展會怎樣的多元化,但它絕不能失去其獨有的創意和對抗中的各種可能性。

相關焦點

  • 「吃雞」遊戲生命力仍在!今年這9款大作,款款顛覆想像
    但《百戰天蟲:大混戰》這款遊戲始終是向市場妥協的作品,雖然融入的當下流行的吃雞元素,但是卻沒有做出自己特色。這款遊戲的吃雞機制其實是屬於比較常見類型,只是將舞臺搬到了橫版地圖上,縮圈的設定變為了地圖掉落而已。
  • 陳赫鹿晗組隊直播吃雞 這遊戲火了你還不知道吧
    國內也經常看到有明星愛玩吃雞,不過大部分是遊戲明星在玩,如今連娛樂圈明星也不能倖免吃雞的誘惑!  另一位重度骨灰遊戲愛好者陳赫,在絕地求生爆火之後,也麻溜加入了修仙吃雞大軍,還組建了戰隊參加絕地求生比賽。而在今天下午陳赫與熊貓吃雞主播孤獨藥和十月日常吃雞四排中,陳赫半路拉來了一個沉默寡言的小兄弟「李壯實」和他們一起吃雞。
  • 射擊遊戲不只有吃雞 這幾款一樣好玩
    而《絕地求生:大逃殺》的出現,除了衍生了「吃雞」這個網絡熱詞之外,也讓STG(射擊類遊戲)這種遊戲模式再一次煥發生命力。大逃殺模式和射擊的樂趣吸引了眾多玩家,讓這款遊戲得以出現在主機平臺。因為沒有外掛的緣故,讓一群被外掛傷害的玩家找到新地盤,截至目前,《絕地逃生》主機板的玩家已經突破500萬大關。
  • 誰說電腦用i3就不能玩遊戲,這個配置輕鬆吃雞
    的CPU,i3想都不用想,我要說的是i3照樣可以吃雞,不信你就往下看。CPU不帶核顯,特別是新一代的CPU會出現越來越多得不帶核顯,這也說明大家對於自帶核顯的性能越來越不滿足了,與其買帶核顯得CPU還不如選一個不帶核顯的把省下來的錢買一個獨立的顯卡,對顯卡要求不高的可以買一個便宜的顯卡,對於遊戲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遊戲要求選擇相應的顯卡。
  • 話題|吃雞遊戲能否取代王者榮耀?
    根本就不是同一個類型的遊戲,為什麼總有人把他們一起拿出來對比呢?  這個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啊!不存在於競爭性,這點我希望大家注意到。  …………  玩家-虎牙寒冬:  「吃雞」和「農藥」,你選誰?「吃雞」指的是《絕地求生:大逃殺》遊戲。
  • 除了「吃雞」,你還可以玩這些射擊遊戲
    自從「吃雞」火起來之後, 射擊類遊戲開始逐漸被大家所接納。《像素射擊》可以最大支持16個人聯機,還有很多刺激的PVP模式,包括幽靈模式、吃雞模式、躲貓貓模式,真不敢相信一款像素射擊類遊戲,竟也能讓人肝上數百個小時。 槍手:喪屍倖存者
  • 改行吃雞還帶起了妹:就沒有我吃不到的雞
    原來最近野食小哥"改行"遊戲直播,受邀鬥魚直播進行"狙雞小哥計劃"活動,和人氣主播葉知秋和錯覺老中醫一起玩絕地求生,本以為野食小哥可能會全程沉默,沒想到小哥在直播時還挺活躍,
  • 吃雞遊戲《FREE FIRE》,有沒有玩過的?
    最近吧,閒糖玩了一款對我來說很新的手遊,叫做《我要活下去》(外文freefire),這款遊戲有著卡通3d感,畫質很有動畫範兒!遊戲界面等均為英文,畫質整體感覺像網易的荒野行動或終結者。其登錄需要Facebook帳號,閒糖沒有,就點了另外一個入口登錄,具體單詞忘記了,反正我的不是帳號登錄,類似於遊客登錄。進去後就開始創建名字、性別、頭像等,好了就可以「START」了。不認識的單詞閒糖就跳過了,基本都是一些活動,與買賣習慣的,我可沒興趣。遇到單詞「claim」就點它,是領取東西的意思。其他的就慢慢摸索吧!
  • 想吃雞,還要學金剛經?這款武俠吃雞顛覆你的認知!
    看直播去玩的人還真不少,因為他們想要在遊戲裡狙擊主播,結果就把人氣帶起來了。主播為什麼玩?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個遊戲好玩。所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遊戲好玩在哪?別忘了根本上它還是款吃雞遊戲,像1、2、4人組隊,縮圈跑毒、空投這類設定就不講了,講點不一樣的。
  • 驚爆遊戲:現實版的孤島吃雞殺戮遊戲,你喜歡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吃雞遊戲突然火遍大江南北。「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的口號開始流行,而原本漢譯名為「荒野求生」的遊戲,也被「吃雞」的代稱取代,如今除了老一輩人,年輕人中如果有不知道「吃雞」的人,那簡直令人不敢相信。
  • 誰才是吃雞一姐?呆妹兒自拍2張JK制服照片,網友:不服小團團!
    隨著PCL的觀賽人數不斷增加,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的熱度也再次水漲船高,與此同時也誕生了不少優秀的主播,小團團跟呆妹兒就是其中二位。不同於王者榮耀,張大仙一家獨大,絕地求生的主播誰也不服誰,至今誰是一姐還沒有一個定論。
  • 遊戲手機找不同?「吃雞」奧秘都在這!
    大家有玩過手遊吃雞嗎?瞄準、射擊、跑毒、躲藏,這一系列操作特別考驗手機配置。屏幕不好、處理器不好、散熱不好,種種硬體性能限制都會影響遊戲體驗。特別是在和「敵人」對槍時,零點零幾秒的差距足以改變遊戲結果。
  • 絕地求生18年銷量斷崖式下滑 誰會是下一個吃雞遊戲
    去年最火的遊戲當屬《絕地求生:大逃殺》,也被玩家稱為吃雞,在Steam上創下了最高銷量的記錄,哪怕那時候還在內測中,在這大潮中,我也成為了吃雞一員。但到了新的一年,吃雞熱潮似乎有所退卻。1月,本作以88萬的銷量排名第一,銷量僅是去年12月的一半,吃雞大熱已經逐漸冷卻。其實很好理解,其一是遊戲外掛嚴重,每個使用外掛的玩家都成為了神仙,遊戲也被稱為諸神之戰,這讓普通玩家憤然離場,沒有了遊戲性,還談什麼銷量增長。二是可能是因為這個時候正值中國的新年,大部分的中國人都開始了一年一度的人類大遷徙,大家都淹沒在長輩的各種問候中,哪有時間玩遊戲。
  • 吃雞遊戲如何讓網吧復活?
    一年後,MSI 宣布其已經累計生產了一億塊 Nvidia 顯卡。尤其是漢化的「大吉大利晚上吃雞」(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勝利者祝賀,為這款遊戲在中國玩家中迅速風行立下了汗馬功勞。《絕地求生》在顯卡上的最低配置需求是 Nvidia 的 GeForce GTX 660 2GB 及 AMD Radeon HD 7850 2GB,這款直到去年12月才發布正式版的遊戲在優化上一直遭遇玩家的詬病。
  • 華為手機自帶吃雞神器 手機遊戲吃雞開掛神器
    華為手機自帶吃雞神器有沒有呢,有了這件神器這個賽季我已經從鉑金段位升到超級王牌。
  • 驚爆遊戲:在沒有吃雞遊戲的時代,玩出了大逃殺的深度
    在吃雞遊戲盛行的今天,各式各樣的同類遊戲百花齊放,充斥著我們的閒暇時光,很多人也知道,這種遊戲模式的靈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深作欣二導演的名作《大逃殺》,可能當時的人們怎麼也想像不到,這一天才般的殘酷設想,在20年後莫名其妙拯救了創意缺乏的遊戲產業。
  • super animal royale平面吃雞,好玩卻避免暈3d的吃雞遊戲
    資訊,攻略,賽事咱全都要,大家好我是遊戲君。這年頭吃雞遊戲十分紅火。而絕地求生大逃殺自然是所有吃雞遊戲的鼻祖。然而許多玩家仍然不願意去玩這麼火的遊戲,遊戲君也是其中之一。雖然很多人是因為不喜歡,但也有玩家和遊戲君一樣是因為暈3D。或者說因為被打的時候還找不到敵人。
  • 吃雞之光?這款吃雞手遊把抖音「黑化家族」小學生做進了遊戲裡!
    吃雞之光?這款吃雞手遊把抖音「黑化家族」小學生做進了遊戲裡!春節放假,各大社交平臺和網路遊戲被小學生攻佔,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好容易放假跟兄弟一起打兩局吃雞,對這些小學生那叫一個嚴防死守,可是小編萬萬沒想到,這款讓人耳目一新的吃雞手遊竟然把抖音「黑化家族」的小學生做進了遊戲裡?
  • 新遊分享:也許是第一款有點意思的魔幻吃雞遊戲
    但是國外的《堡壘之夜》讓大家看到吃雞的另一種可能。今年年初又出現了一款《APEX英雄》的吃雞遊戲。> 從題材上來看,如果說《H1Z1》,《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這些吃雞屬於寫實題材吃雞。那麼《堡壘之夜》就屬於幻想題材。《武俠義》屬於武俠題材。《APEX英雄》則屬於科幻題材。
  • 大爺「0利潤」賣雞,一年還掙150萬,怎麼做到的?
    做生意不分大小,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60歲農村大爺養雞的案例,大爺賣雞不賺錢,0利潤賣給餐館,別人都以為他虧了,結果他一年賺了150萬,知道這個消息的我眼淚流了下來,含淚也要將張大爺賣雞掙錢的秘訣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