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深度講解《動態靜心》

2021-02-20 意識之源

第一個靜心是在早晨做的,是關於旭日的。它是一種早晨的靜心。當睡眠被打破,整個自然都變得活起來,夜晚已經過去了,已經不再黑暗,太陽正在升起,每一樣東西都變得有意識和警覺,不管你怎麼做,你在這個靜心裏面必須持續地警覺、有意識、有覺知。第一步:呼吸,第二部:宣洩;第三部:咒語;深喊「護」咒語。保持一個觀照者,不要迷失。這個過程很容易升起,每一樣東西都變得有意識和警覺,不管你怎麼做,你在這個靜心裏面必須持續地警覺、有意識、有覺知。保持是一個觀照,不要心不在焉。

   很容易心不在焉。當你在呼吸的時候,你可能會忘記,你可能會變得過分與呼吸成為一體,以至於你可能會忘掉那個觀照,這樣的話,你就錯過了那個要點。儘可能快而且深地呼吸,將你所有的能量都帶進它裡面,但是仍然保持是一個觀照,觀察那正在發生的,就好像你是一個旁觀者,好像整個事情是發生在別人身上,好像整個事情是發生在身體上,而意識是歸於中心的,意識只是在觀照,在前三個步驟裡都必須保持這個觀照,然後在第四個步驟,當每一件事都停止,你必須變得完全不活完全停格,那麼,這個警覺將會達到它的頂峰。

 

第一階段:氧氣和二氧化碳

只是告訴自己要警覺,並不能讓你靜心。這並不會帶來任何不同。所以我創造了技巧,我創造了一種你不能控制只能保持覺察的情境——  一種不可能進入恍惚失神的狀態。我要告訴你們:如果你被太多二氧化碳包圍著,你很容易走神。你變得愛做夢,這就是為什麼在白天你不可能像在夜晚時會做夢。化學成分在改變,在夜晚,空氣中含有跟多二氧化碳而氧氣相對稀薄,所以,反過來,如果你體內和周圍的氧氣很多,而二氧化碳被呼出,你就不可能在做夢。這就是為什麼我堅持要大力呼吸。它只是一種化學機制,改變你的體內的化學環境。越來越多的氧氣必須在那裡,越多氧氣進入,你就越不可能陷入夢的受害者。沒有夢作為媒介,你的記憶也不可能運作。早上,我們感覺精神飽滿。那麼一個旭日東升的早晨又是如何呢?二氧化碳在減少,氧氣在增加。你內在也需要同樣的化學改變。動態靜心技巧是一種可以為體內攝取氧氣的最強大的方法。在前面三個步驟之後,第四個步驟,靜心者開始充滿巨大的生命能量,從而讓他保持非常覺知。

提問:你提到增加吸入氧氣量幫助我們更加覺知。當我進入深度靜心時,我的身體變得遲鈍,呼吸變淺,這會導致身體攝入更少的氧氣。

   當呼吸達到它極致的強度時,你和身體之間會有一個間隔形成,你沉睡的部分和清醒的部分似乎分離,而你會開始朝向你清醒的部分靠近。這個階段,身體停止需要更多氧氣。身體進入沉睡是好的,它變遲鈍,正如死亡一樣美好。你的生命能量流向身體,而是流向靈魂。是身體需要氧氣,而靈魂不需要氧氣的。你明白我所說的嗎?身體需要氧氣,但當你的生命能量流向靈魂的時候,身體僅需要非常少量的氧氣——能夠維持活著就可以了。不需要更多了,如果過多反而會為你這個階段造成阻礙。因此,呼吸變慢,變薄,變虛弱是對的。呼吸對於激活能量非常有用,一旦能量被激活,呼吸就不再有用了。現在少量的呼吸便可以支持你的身體。而且也會來到最終呼吸會停止的時刻。它必須停止。

     事實上,當你進入正確的平衡狀態,我們稱之為三摩地,呼吸會停止……氧氣在最初的階段是必需的。就像我將鑰匙插進鎖孔轉動開門一樣。當鑰匙完成它的工作後,我還需要一直轉動鑰匙嗎?現在鑰匙是沒用的了。它就掛在鎖上,我就在房間裡。只要昆達裡尼沒有被喚醒,你會一直需要運用呼吸這把鑰匙,全然地。但一旦它被喚醒,呼吸就變得非必要了。

     現在,在你的內在之旅,你的身體不需要太多氧氣。你沒必要靠意志力去停止呼吸;它會慢慢減緩。它會減緩到一個點,會來到一個時刻,一切似乎靜止了。這就是那個時刻,當呼吸在吸氣和呼氣之間停止,你在一種全然平衡的狀態,你在一種狂喜或者三摩地狀態。在那一刻,你了解到存在——而不是生命。

   

   第二階段:宣洩,變成身體

   當生物能量在你內在旋轉,通過你的神經系統運作,很多可能性會發生在你身體。你必須放任身體去做它想做的事情。第二階段不僅是一种放任的狀態,也是一種積極配合的狀態。你必須和身體配合,因為身體的語言是符號性的,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被湮滅。如果你的身體要跳舞,你不能感受到那個信息。所以在第二階段有一絲要跳舞的傾向,就配合它;只有在那時你會理解這個語言。不論在第二個階段,這10分鐘內,會發生什麼,把它做到你的極致。整個靜心過程中,所有步驟都需要做到極致全然。你也許會跳舞,跳躍,大笑,或者大哭。任何發生都可以,能量需要表達它自己,就配合它吧。開始也許只是一種直覺,僅僅是一種微微的誘惑——如此細微,如果你想要壓制下去,它根本沒有機會來到意識層面。它也許會被無意識地壓制下去了。所以,頭腦裡有任何直覺,任何靈光一閃,任何暗示,就最大地配合它,做到最極致。只有在最極致才有張力,否則沒有。如果跳舞並不在最極致,那不會有效果,它不會有結果。人們都在經常跳舞,但沒有去到哪裡。所以跳舞必須要全然,沒有計劃,就只有憑直覺去跳;你的推理或者智力不能介入。在第二階段,只需要成為身體,全然地跟它成為一體,認同它——正如第一階段,你變成了呼吸一樣。當你將活動帶到極致,一種全新的感覺會從你內在升起。某些東西會開始被打破,你會看到你的身體跟你是分開的;你會變成只是它的一個見證。你不需要嘗試成為一個觀照者,你只需要和身體結合,允許身體去做任何它想做的,去到它想去的地方。

 當活動達到它極致——跳舞,大哭,大笑,荒謬,發瘋——然後發生就來:你變成一個觀照者。你只是在觀照。沒有認同,只是在觀照不斷升起的意識。你不必要去想它,它只是在發生。這是第二階段的技巧。只有當第一個階段是全然的在做,完整地,你才能真正進入第二階段。就像汽車裡的檔:只有當第一檔速度達到最高時才可以換到第二檔。同樣,只有當第二檔的速度達到最高時才可以換到第三檔。動態靜心過程就如果是頭腦裡的檔,當身體—第一檔透過呼吸被帶到它的極致時,你便可以轉進第二檔了。

   第二階段必須非常地全然和集中:沒有任何顧慮那樣地全然投入。第一次做動態靜心也許很難,因為我們壓制了身體這麼久,我們對被壓制的生命模式已經習以為常。這不是自然的!看看一個孩子,他跟他的身體一一種非常不一樣的方式在玩。他在哭,他非常用力地在哭。孩子的哭是非常美妙的聲音,但是一個成人的哭聲很醜陋。即使孩子生氣了,也是非常專注的,成人生氣是醜陋的,他並不是全然地。任何形式的強度都是美麗的。第二階段只因我們壓制了身體太多而變得困難,但是如果你跟身體去配合,被遺忘的語言會開始被記起。你會變成一個小孩。當你變成一個小孩,一種新的感覺會來到你:你感覺輕飄飄的,被壓制的身體開始飄起…….第二階段具有心理療愈性。有些人只能通過宣洩進入靜心。一個人必須要完全被清理和釋放;任何無意義的東西都必須被拋開。我們的文明教導我們壓制,把事情守在心裡,所以所有事情都跑到無意識層面,成為靈魂的一部分,成為它的包袱,破壞了整個存在。每個被壓制的幽靈都有精神失常的潛在因子。這必須要消除…在第二階段,這麼多東西都可能發生,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會驗到不一樣的發生。有些人會跳舞,有些人會哭泣。有些人會脫光,有些人會跳躍,有些人會大笑。任何都可能發生。從內在去行動,全然的移動,然後你可以進入第三階段。

 

      問:我嘗試做靜心,努力,但是努力似乎只是半心半意,我如何變得全然呢?

     半心半意是因為你在仰制你自己。當你在跳躍,跳舞,大喊,你沒有全然地進入它,因為恐懼。恐懼創造了分割。你害怕當你全然進入它,你不一定可能再回來,它也許會佔據,掌握你。大部分的你停留在控制。不要那麼多的控制,不要害怕,恐懼就是那個障礙,分裂來自恐懼。你繼續保護自己,同時,也在允許。這兩部分是互相矛盾的。因為這個矛盾,你的努力就浪費了,能量就被浪費了,因為你的內在在鬥爭:一部分在表達,一部分在控制。你就是矛盾的,你在掙扎。

在這個內在的鬥爭裡,你的能量被浪費了。要麼全然地移動,要麼就乾脆不要動,決定:「如果我決定要去做,我就全然的投入,否則,我就不要參與」。但保持全然…..一旦你知道你完全放開,當你嘗到它帶來的狂喜,僅僅只是一片刻,全然地放開會讓你瞥見真實。那一瞥就是基礎,你不會再感到害怕。一旦你去天堂,去瘋狂的最深處,然後,你再回來,第一次,你會感受到你在掌控,前所未有的感覺。因為恐懼總在那裡,所以你從未感受過掌控自己,恐懼讓你看到自己不在控制之下。當你去到存在的最根源然後再回來,你便處於掌控的位置,這時你不會再害怕……你不會失去什麼,除了瘋狂,你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卡爾·馬克思說過無產階級沒有任何可以失去,除了他們腳上的鐐銬。我想對你說:人沒有任何可以失去的,除了他的鐐銬,除了他的奴性,除了他的束縛,除了他的不幸,除了他的地獄。你沒有任何可以失去的。不要害怕。你有什麼可以失去呢?一個裸體的人,會害怕失去他的衣服嗎?你有什麼可以失去的?全然地行動。當你全然地進入靜心,就沒有問題了。當你經歷過,感受到那種感覺,感受到自由和狂喜,恐懼就會永遠消失。只有在自由當中恐懼才會消失。而唯有當一個人是完整的,而非分裂的狀態下,自由才會來到。

第三階段:能量的三個層面

問:特別在第三階段,我覺得我快要死去了!我必須要做完它嗎?我已經很疲累了

   當你完整了,改變就會發生;你人生會發生一種轉變。就在那時你會來到一個沸點,只有達到沸點,水才會變成蒸汽。那時你不可能往下再變回水;你只能想蒸汽一樣往上升。你的方向不是朝下的,而是朝上的。你必須把懶惰放下。人們來到我身邊說早晨靜心有點困難。6點鐘太早了。你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如果早上6點鐘起床是困難的,那麼走出頭腦會更加困難和痛苦。如果在6點鐘起床是如此困難,你如何能夠跳出生命之輪?如果你不能夠將賴床的習慣改掉……一天或兩天,你可能感到慵懶。但你允許懶惰戰勝你。你視懶惰比靜心更重要。所以有人來抱怨在靜心營一天做四個靜心太累了:「為何我們不能每天只做兩就行了?」那麼,為何要做兩個?把四個都拋諸腦後吧。如果四個靜心讓你累垮,兩個會讓你累得半死,但是你就註定要累的。我知道如果我說做兩個可以,你會開始請求只做一個…..因為就是頭腦陷在同樣的陷阱。即使兩個靜心也會讓你達到某種的累。如果這就是你做事的方式,你只會變得越來越懶。做任何事都需要努力。記住,生命是一種努力,死亡是休息。如果你想要死亡,你不需要做什麼。如果你想生活,你得做些什麼。如果你想要將生命活到極致,你必須的付出巨大的努力。如果你想要達到神聖,這麼一點的努力是不足夠的。你整個人生應該進入一種巨大的努力。你必須賭上你所有的一切。如果你稍微有點猶豫不決,你會錯失。

你必須全部將你都押上,只有在那時你才會獲得救贖。這就是為什麼僅有少數人得道。原因不在於別的,就是懶惰。當做這些動態靜心時,你如此小心,不想傷害到自己,或不想摔到他人身上,或者不想讓自己累著了。那為什麼要做呢?誰讓你去做呢?你並不清楚你的內在,這就是麻煩。你生活在霧霾中,朦朧不清。你甚至不清楚為什麼你要來到這裡,如何到達這裡。某些人來了,你只是跟著他們來……就看看發生了什麼。你在生命中被推著被拉著,就這樣,但你不會到達你的目的地。你不可能投機式去到那裡。你不可能無意識就到達。這需要正向引導的努力。當你現在人生之河的所有漣漪都朝一個方向移動,你會去到你的目的地。你的能量積累到一個點,而你的頭腦又在另外的一條流。能量在你體內是無限的。所以如果你感受到能量不足,你會很快就累了,你就走錯方向。

你體內的能量由三個層面。最表層的能量是用於日常生活中;就像你口袋裡隨時帶著的零錢。並不是你所有的錢。就是用於小額消費的零用錢。你用它來坐,站立,走路,吃飯,睡覺,和其他輕工作。這就是你表層的能量。當你靜心時,根本不會用到表層的能量,因為你不習慣用它來靜心;這是一項新的活動。現在,如果你讓疲勞掌控你,你停止靜心,你不會進入靜心更深層面。不要理會你的疲勞。如果你繼續下去,你會發現你的堅持會開始讓你進入能量的第二層,你也許經歷到這種現象。比如,你準備要睡覺了,你很睏乏,眼皮都抬不起來,突然警鈴響起:你的房子著火了!你還能睡著嗎?你還說:「我很困?」你的睏乏完全消失。睡覺是你頭腦中最後的一件事。能量來自哪裡?發生什麼事情了?你進入了你能量的第二層,這通常不會在日常生活中攝取哦。這層面被打開,這新注入的能量讓睡覺變得不再可能。如果靜心中,你堅持下去,不久你就會發現第二層能量。當你能夠掌控第二層能量,那麼不論你做什麼靜心,你的身體不會覺得累。這就是第二層能量。還有第三層能量。第二層能量就是你的寶藏。它可以被使用,不會跟第一層那麼容易,但是你堅持努力,不停歇,這一層的能量也會被耗盡,那麼第三層能量就開始被打開。

第三層能量不屬於你;它屬於神聖,它不會幹涸。如果你變得懶惰,你不可能到達第二層,更別說第三層。神聖就是隱藏在你內在的至高能量。第一層就是你的頭腦;第二層就是你的靈魂;第三層就是神聖。讓頭腦變累,你便可以進入靈魂的能量,讓靈魂變累,你便可以獲得神聖的能量,這就是永恆,不會耗盡的。那時,你便和整體合一了。你必須一直嘗試直到你接觸到第三層能量,你獲得至高的力量,那時你就是一個悉達多,它來到了。你便可以放鬆,在那之前,任何放鬆都是自我毀滅。

   第四階段:無為

   第四階段,沒有要做的事情。

   你會非常疲勞,沒有必要做任何事;你整個存在都在疲累的。現在放下就是一個自動化的機制。整個靜心就是一個有序的技巧,每一步驟都是自發地隨著上個步驟來到。如果你繼續這個技巧,而沒有加入第四個步驟,它也會自發地來到這個階段。第四個步驟就是無為的階段,我稱之為禪那靜心。前面三個階段都是步驟,第四個階段就是那扇門。然後你就在那裡。沒有要做的事情,沒有呼吸,沒有行動,沒有聲音,只有寧靜。前面三個階段都是必須要「做」,第四階段是它自發地。有些東西發生了,像一份恩典:你變成了真空,一個空,有些東西往你內部填滿,靈性流入你。你並不在那裡,因為沒有任何「做」,沒有做的人,就沒有小我的存在,「做」的人就是小我。所以你可以在前面的三個階段裡,因為你有在做些東西,呼吸,行動,呼喊,但現在,在第四階段,你不能在,因為沒有「做」。小我什麼東西都不是,只是你過去記憶的累積,這個人做的越多,他的自我就越大。即使你是從事跟社會服務或宗教有關的工作,你所做的一切都成為小我的一部分。

小我不是實體,只是你所做的記憶,所以在哪個時間裡,沒有要「做」的,你就什麼都不是。然後某些東西會發生。即使你不在做任何事情,你還是全然地覺知,安靜,但是覺知的,疲累的。只有意識在那裡,你深度放下的意識,所有都消失的意識,當第四個階段結束,它就變成了一份記憶。那你可以重新收集它。但在那個時刻裡,沒有任何東西,就只有意識,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在那裡,你不能意識到任何東西。之後你會意識到有一個停頓在那裡。你的頭腦會運作到某個時刻:然後就會有個停頓,然後它又開始。你會在之後感受到這個停頓:這個停頓,這個區間,就變成你記憶的一部分。

我們的記憶記錄各種事件,這個缺口就是非常好的時間,它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頭腦是機械化的。它記錄任何東西:就像一個錄音機。錄音機會錄下兩樣東西:當我們講話的時候,言語被記錄;當我們沒有講話的時候,那份寧靜,那個停頓也會被記錄了。即使我們沒有在講話,還是有些東西被收錄了。同樣的,頭腦的機械性總是在那裡記錄所有的東西。它更尖銳,更敏感,所以當有停頓的時候,它可以模糊我的講話,但是它模糊不了我的寧靜。那個停頓會被記錄地清晰;沒有會出錯的可能性。所以這個停頓也被記住了……這個停頓是美好的。從一個角度來看,值得回憶的時間是一種負擔,一種壓力,而停頓是一種平靜美好的休憩。這個停頓就是禪那靜心。

 

第五階段:慶祝

靜心不是一種工作,它是一種遊戲。

祈禱不是一個事務,它是一種遊戲。

靜心不是用來獲取某種目標的技巧——平靜幸福,而是一種你可以在它裡面就可以享受的東西。慶祝是最重要的環節,但我們完全丟棄它了。我說的歡慶是要去享受,每個當下,在你身上所有的發生。我們已經受習慣使然,變得機械化,即使沒有事物要做,我們的頭腦也是事務性的。不需要收縮時候,我們也在收縮,即使當在玩耍,你也不在玩,你沒有享受它。當你在玩牌的時候,你不在享受它,你為了贏而玩,然後玩就變成了工作,然後發生不再變得重要,結果才是最重要的。在事務中,結果就是重要的,在歡慶中,行為才是重要的。

如果你能夠讓每個行動都有它獨有的意義,你就變得歡慶的,你便可以為它而慶祝。當你在慶祝,限制、緊縮就開始被打破。它們不再被需要,扔掉它們。你從你的緊身衣中走出,收縮專心的緊身衣。你不再選擇;一切都在來臨,你只是允許,這個時刻,你允許存在進入,你成為它的一部分,這裡有個儀式…...沒有選擇的意識,這種非事務性的態度。我就稱之為靜心。這個歡慶就在這個時刻,在這個行動,並不在於對結果的關注,並不在於要獲得什麼。

參與是幸福的,因為整個宇宙都在慶祝。每一刻都在慶祝。這是一個偉大的慶祝,一個永不停息的慶祝。只是我們沒有成為它的一部分。我們分離了自己,讓自己活在痛苦中,頭腦讓人活在苦難中、、、整個宇宙就是一支舞蹈!除非你能舞蹈,否則你不能融入它。用舞蹈的方式迎接這個舞蹈的宇宙。用歡慶的心情去加入這個慶祝。

但如何產生一個歡慶的心情呢?當你帶有侵略性、暴力、仇恨和成千上萬的疾病累積在體內的時候,你如何歡慶?你在為它們辯護,你在保護它們。你是你自己的敵人。成為你自己的朋友,允許體內所有被壓抑和無意識的荒謬都宣洩出來…以宣洩為開始和慶祝結尾的靜心。

當你拋下疾病,你便可以跳舞和歡笑,你就會感覺到幸福。唯有在這種幸福的狀態,與宇宙的會面才會發生。那個會面是神聖的;除非你知道了這個會面和重逢,否則你將一無所知。唯有一件事是值得知道,就是你在宇宙存在裡的最深層的根源。除非你知道、感覺到,你就是宇宙,你是在宇宙中,宇宙在你中,否則你將在痛苦中,你將在地獄中。

 

觀照者


問:你不斷地告訴我們「要覺察」,「成為一個觀照者」,但一個觀照者的意識真的會唱歌,跳舞和品位生活嗎?觀照者僅僅是一個生活的旁觀者,而永遠不是一個參與者?

頭腦肯定遲早會提出這個問題,因為頭腦非常害怕你變成一個觀照。為什麼呢?——因為一旦你成了觀照,頭腦就會死去。

  頭腦是個實幹家——它要有所作為——而觀照是一種無為的狀態。頭腦害怕的是,「如果你成了一個觀照,就再也不需要我了。」在某種意義上頭腦沒錯。

  一旦有了內在的觀照,頭腦就必然會消失,這就如同你把光明帶入房間,黑暗會消失一樣;這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你很快入睡的情況下頭腦才能存在,因為頭腦處於一種夢幻的狀態,夢幻只有在睡眠中才會存在。成了觀照的你便不再處於睡眠狀態中,你醒著。你變得非常的覺知——如此透徹,如此蓬勃與清新,如此充滿朝氣和活力。

  你成了一支火焰,劇烈地燃燒,盡情地燃燒。在那種強烈的狀態中,在光明的狀態中,在意識的狀態中,頭腦死了,頭腦自殺了。因此頭腦會害怕,頭腦會給你製造許多麻煩,提出了許多問題。它使你對躍入不知的領域猶豫不決;它會想方設法把你拉回來。它會竭力使你相信:「和我在一起才是安全的,有保障的;和我在一起你才能得到庇護,得到保護。我會無微不至地關心你。與我在一起你才會變得能幹,變得靈巧。一旦你離開了我,你就不得不遠離你所有的知識,你就不得不遠離你所有的安全和保障。你就不得不卸去你的防護層而進入一個不知的領域。你在作無謂的冒險。」它會竭力搬出許多漂亮的理由。這便是其中之一,幾乎每一個靜心者都會碰到。

  其實並非是你在提出疑問;而是你的頭腦,你的敵人正把這些問題一股腦兒地拋向你。是頭腦在說「奧修,你不斷地去告誡我們『要覺知』,『要觀照」。但觀照的意識能否真正地歌唱,舞蹈,品味生命?」

  是的!事實上,只有觀照的意識,才能真正地歌唱,真正地舞蹈,真正地品味生命。從表面看這似乎是矛盾的——確實如此!——但一切真理看上去總是自相矛盾的,記住:如果一條真理不是自相矛盾的,那它便不是真理,那它就是別的東西。

  當你呆在自己頭腦裡的時候,你怎麼會歌唱呢?頭腦會產生痛苦;痛苦裡不可能有歌聲。當你呆在自己頭腦裡的時候,你怎麼會跳舞呢?是的,你可以擺些空洞的姿勢,並把它稱之為舞蹈,但這不是真正的舞蹈。

生活在頭腦裡的人,其實是生活在自我裡面,而自我是不會跳舞的。它可以表演,但那不是舞蹈。

  真正的舞蹈只有在你成為一個觀照的時候才會發生。那時你是如此的喜悅,而這份喜悅會流遍你的全身;那才是舞蹈。這份喜悅會開始歌唱,歌聲會自然流露。也只有當你成為一個觀照,你才能品味生命。

  我能夠理解你們的疑問。你在擔心成了一個觀照以後你將只是一個生命的旁觀者。不,做一個旁觀者是一回事,而做一個觀照則完全是另一回事,這有本質的區別,

  一個旁觀者是麻木不仁的,他是呆滯遲鈍的,他是在睡眠中。他並沒有參與生命。他害怕,他是一個懦夫。他站在路邊,只是看著別人活。那就是你一生中所做的事:別人在電影中表演而你在觀看。你是一個旁觀者!人們被粘在了椅子上,幾小時地圍坐在電視機前——做觀眾。別人在唱而你在聽。別人在跳舞而你只是一個觀眾。別人在愛而你只是在觀看,你沒有參與。有專職人員在替你做本該你自己做的事。

  觀照不是旁觀者。

  那怎樣才是一個觀照呢?一個觀照既要參與又要保持覺醒。一個觀照是處於一種為無為的狀態中。那是老子的話,意思是通過無為而有所作為。觀照不是一個逃避生活的人。他活在生命裡,活得極為徹底,極富激情,但在內心深處仍是一個看者,始終牢記,「我是一種意識。」

  試試看。走在大街上,記著你是一種意識。繼續走下去,會有一種新的東西注入——會有一份新的財富注入,一份新的美麗注人。某種內在的東西注入了你外在的行為。你成了意識的火焰,於是行走產生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快樂:你站在地上,然而你的雙腳一點也沒有觸到大地。

我不反對一切行為,但你的行為應被覺知照亮。那些反對行為的人,他們註定會受到壓抑,而所有的壓抑都會使你變態反常,使你不完整,使你不健康。

  行為世界是你覺知的最好場所。它給你一種挑戰,它始終是一種挑戰。要麼你沉溺於睡夢,成為一個做者——那樣你便是一個塵世凡人,一個夢想家,一個幻覺的受騙者;要麼你可以做一個觀照,但仍然生活在這個塵世中。那樣你的行為就有了一種不同的性質;這是真正的行為。那些沒有覺知的人,他們的行為不是真正的行為,而是一種反應。他們只是在做一種反應。

  有人汙辱了你,你會有所反應。但汙辱了佛陀——他不會有反應,他會有所行動。反應是基於他人的:他撳下按鈕,而你只是一個犧牲品,一個奴隸;你像機器一樣地運行著。那些真正領悟了覺知的人從不會有所反應:他的行為出自他自己的覺知。他的行為不是由他人的行為引起的;沒有人可以撳下他的按鈕。如果他自發地感覺到該做的話,他就會去做;如果他覺得沒有必要去做的話,他就保持安靜。他並沒有壓抑什麼;他始終是開放的,豁達的。他的表達方式是多方位的:在樂曲中,在詩歌中,在舞蹈中,在相愛中,在祈禱中,在慈悲中,他源源流淌。

  如果你不覺知,那麼便只有兩種可能:不是壓抑便是沉溺。兩條道路你都受奴役。

 

歇斯底裡、咳嗽和打噴嚏

   經過三十分鐘的靜心,當我問你要安靜,要靜默,如果你無法變得安靜,意味著你沒有靜心,你只是進入了歇斯底裡。要清晰地了解這個區別。當我說,「快速而強烈地呼吸十分鐘,」你應該是你自己的主人,並能夠這樣做。當我說,「瘋狂十分鐘」你應該可以去變瘋狂,你可以選擇去瘋狂,瘋狂不會將你淹沒。你把內在的壓抑扔出去。當我說,「發出『護,護』的咒語,十分鐘。」然後你就會去做——它不應該牽制著你,否則你會成為奴隸。然後當我說:「完全停止!」如果無法停止,你就是歇斯底裡的狀態。這意味著,這件事不在他的控制之下,現在他無法阻止它,他要大喊,他要哭了。這意味著在哭喊已經制服了他。

這不會有結果。這樣的人是病了,他不是在靜心。靜心意味著,你要構建自己的掌控。如果不能掌控,那麼就沒有歇斯底裡和靜心之間的區別了。所以當我說「停止」,你馬上就要停下來。即使一個時刻的延遲,它表明你已經失去了你的掌控,無論你在做什麼,在這一刻它已經成為主人。如果你在喊,它抓住了你,你無法阻止它。如果叫喊抓住你,你無法放棄它,那麼你將無法進入和平。掌控引領你走向和平。咳嗽也不被允許。你去試試,忍住不咳嗽十分鐘你不會死。你不知道你的腦海中有多少個把戲。頭腦說,「好想咳嗽,我輕輕咳一下。」你成功了,你還是咳了。你想,「但我能做什麼呢?咳嗽是必須的。」而它不是必須的。當我說:「停止!」就完全靜止;凍結在那裡。否則都沒用的。能量產生了,但它並沒有得到一個機會去工作。而你,在咳嗽中愉快地驅散它,就像回家。然後你來告訴我,什麼事都沒發生!你咳嗽——還不夠嗎?他們來告訴我,靜心並沒有發生,我知道他們一直在咳嗽。現在,還要指責無辜的靜心!建立一個小小的掌控。當我說,「安靜,」就應該這樣,安靜下來,好像沒有任何人在這裡,仿佛一切都消失了。只有到那時,才會開始有…….

 

疼痛

我們對我們的身體施了太多暴力。所以在這個混亂的靜心中,我強迫你的身體再次活起來。

許多堵塞將被打破,許多定下來的事情將變得沒有那麼穩定,許多系統將再次成為液體。會有痛苦,但歡迎它。這是一種祝福,你會走過去的。繼續!沒有必要去想該怎麼辦。你只需繼續靜心。我看到過成千上百的人走過這一個過程。幾天之內痛苦就消失了。當痛苦消失的時候,你的身體周圍有一種微妙的快樂。你現在不能擁有它,因為痛苦還在的。你可能察覺到它也可能還沒有,但疼痛在你體內到處都有。你沒有意識到它總是與你同在,你對總是在一起的事物沒有意識。

通過靜心,你會變得有意識,然後頭腦會說:「不要這樣做,整個身體都在痛苦。」僅僅保持繼續。在一定時期內,疼痛會被拋出。當痛苦被拋出,當你的身體再次變得具有接受性,沒有堵塞,沒有毒素圍繞著它,你永遠感受到一種微妙的喜悅包裹在你周圍。無論你在做什麼或者沒有在做什麼,你都會感受到你身體周圍的一種微妙的喜悅振動。

真的,喜悅意味著你的身體是一個交響樂,沒有別的東西,你的身體是在一個音樂的節奏,沒有別的。喜悅不是快樂,快樂必須來自其他東西。喜悅只是為了做你自己…..活著,充滿活力和振動。在你體內和體外的一種微妙的音樂之感,一曲交響樂….這就是喜悅。當你身體是流動的,像河流一樣流暢著,你就是喜悅的。它會來到,但你不得不通過苦難,通過痛苦。這是你命運的一部分,因為你創造了它。但這一切會消失。如果你沒有在中途停下來,它會消失。如果你在中途停下來,那麼舊的沉澱將再次出現。在四或五天內,你會覺得可以了…….這是舊的狀態,你一直攜帶的狀態。要去察覺那個『可以』的狀態。

 

 

 

 

做完動態靜心後身體的疼痛

奧修談論關於作了動態靜心的發洩之後身體可能發生的一些反應。

 

如果你感覺疼痛,只要去注意它,什麼事都不要做,注意是一支偉大的劍,它切除每一樣東西,你只要注意那個疼痛。

比方說,在靜心的最後階段,你靜靜地坐著,身體保持不動,而你感覺到身體有很多問題,你覺得腳麻木了,或是手在癢,或是你感覺到螞蟻在身上爬,有很多次你會去看,但是沒有螞蟻,那個螞蟻在爬的感覺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你要怎麼辦呢?你感覺腳麻木了嗎?注意看,只要全然去注意它。你覺得癢嗎?不要去抓它,那將不會有所幫助,你只要去注意它,甚至不要打開你的眼睛,只要內在去注意它,只要等待和注意,幾秒鐘之內,那個癢將會消失,不管發生什麼,你都只要這樣做就可以了,即使你感覺頭或胃有嚴重的疼痛也一樣。它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在靜心當中,你的整個身體都改變了,它的化學改變了,新的東西開始發生,身體處於混亂之中,有時候胃會受到影響,因為在胃裡面你壓抑了很多感情,而那些東西全部被攪動,有時候你會覺得想嘔吐,有時候你會覺得頭很痛,因為這個靜心改變了你頭腦的內在結構,經過靜心之後,你真的是處於動亂之中,這些情況很快就會安定下來,但是剛開始有一陣子,每一樣東西都還沒有定下來。

所以你要怎麼辦呢?你只要注意看你的頭痛,成為一個觀照者,忘記你是一個做者,漸漸地,每一件事都會漸漸平息下來,很美、很優雅地平息下來。除非你有經驗,否則你無法相信,不僅僅那個疼痛會從頭部消失——因為那個產生疼痛的能量如果受到你的注意,它就會消失——那個相同的能量會變成歡樂,那個能量是一樣的。

痛苦(疼痛)和歡樂是同一個能量的兩面,如果你能夠保持靜靜地坐著,注意觀照那些擾亂,那麼所有的擾亂都會消失,當所有的擾亂消失,你就會突然覺知到整個身體都消失了。

奧修警告我們,不要把這個對疼痛的觀照變成一種狂熱,如果身體不舒服的症狀——疼痛或作嘔——持續超過三、四天,那麼你也不必成為受虐狂。尋求醫生的指示,關於奧修的所有靜心技巧都是如此。享受它!

相關焦點

  • 蘇菲旋轉Whirling Meditation(含教學視頻和靜心音樂)
    【蘇菲旋靜心介紹】蘇菲旋轉是最古老,最強烈的靜心技巧之一。
  • 【奧修禪卡說明】它和塔羅牌有什麼區別?
    不過「粉」會叫他「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靈修大師」,而「黑」則叫他「二十世紀最出名的神棍」。在一些西方人眼中,他與克裡希納穆提並列為二十世紀印度思想界舉足輕重的人士。 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中也有一千個奧修。 所以,其實評價沒那麼重要,就像是儘管克勞利·透特是個人渣,我們依然無法否認透特牌在塔羅牌發展史上的地位。
  • 動態靜心 — 是什麼和怎麼做(下) | 心自在方法
    ,以及我自己做動態靜心的體會和提醒。  什麼是動態靜心 動態靜心,通常我們指的是奧修動態靜心 Osho Dynamic Meditation,特指Osho設計出來的一個特定的靜心方法,持續一個小時。一位朋友在經歷離婚等煎熬的時刻,她告訴我,與其說是她參加的一些課程幫到她,不如說是長期堅持做動態靜心真正幫到她內在的清理和療愈。關於動態靜心我聽到的一個喜歡的故事是,資深的靜心導師Shunyo曾經在Osho身邊10多年,她還經常去參加其他老師帶領的動態靜心,她說,我們的內在是需要持續清理的。
  • 【奧修靜心三要素】輕鬆,耐心,享受過程
    這些就是三個基本點:放鬆、觀照和不作判斷。而後慢慢地、慢慢地一種偉大的寧靜降臨到你身上,你內在的所有活動都停止了,你存在著,但是沒有「我存在」的感覺——只是一個純粹的空間。有一百十二種靜心的方法,我已經講過所有那些方法,它們的組成有所不同,但基本點是一樣的:放鬆、觀照、一種不加評判的態度。
  • 【新片速遞】真實還原奧修教《異狂國度》 (2018)
    【新片速遞】真實還原奧修教《異狂國度》 (2018)導演: Chapman Way / Maclain Way主演: 薄伽梵·室利·拉傑尼希 / Ma Anand Sheela / George類型: 紀錄片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8-01-24(聖丹斯電影節) / 2018-03-16(美國)集數: 6單集片長: 70分鐘IMDb連結: tt7768848異狂國度的劇情簡介 · · · · · ·奧修教是印度人奧修(本名為拉傑尼希)創辦的邪教組織
  • 大師系列課程 | 生命訓練之「土元素」深度靜心工作坊
    翹首以盼六年,欣友Shunyo和馬可Marco兩位老師將於今年三月再次來到成都,開展生命訓練五個階段——喚醒內在技能深度靜心系列工作坊,如此專業、系統和深入的靜心工作坊將首次來到中國。 生命訓練五階段工作坊(點擊了解詳情)內容分別是土、火、氣、水、以太(空間)五大元素,通過五個深度靜心工作坊依次開展,該課程是欣友和馬可兩位老師畢生靜心教學的精華,它包含了我們內在成長的必經階段,引領我們回歸自己,開啟內在成長的快速通道,綻放生命光彩。
  • 資源 |《異狂國度》Netflix紀錄片-再看奧修
    沐心:有很多人看奧修
  • 為何靜心並沒有自然而然地降臨在我們的身上?
    若是這樣,那為何靜心——即消失的藝術,並沒有更自然而然地降臨在我們的身上?」奧修回答:  音樂,詩詞,舞蹈只是在半路上,你會消失片刻,然後又回來,但那些片刻是那麼微不足道……  正如偉大的舞者尼金斯基,他說:「當我舞到高潮時,我就不見了,只剩下舞。」但那只是頃刻的消失,稍後你會再回到世上。
  • 薦讀丨權力遊戲、精神導師、性解放…電影《異狂國度》揭示「奧修教」罪行
    ▲奧修奧修,原名阿恰裡亞•拉傑尼希。他本是印度的一位哲學講師,記憶力驚人,口才更是一絕。1953年,21歲的奧修自稱悟道。隨著信徒們陸陸續續來到小鎮安頓下來,這個小鎮變成了令所有奧修教徒魂牽夢縈的聖地。  「我們在創造歷史,在創造極樂天堂。我們應該被授予諾貝爾獎。」奧修的私人秘書席拉如此形容他們的所作所為。
  • 使用深度照片動態壁紙創建3D動態壁紙
    如經驗豐富的Android用戶所知,Google Play商店中有許多動態壁紙應用程式。最近出現了一種趨勢,即背景模糊以及將動態視差用作動態壁紙的背景。iOS 7早就為iPhone引入了這種效果,HTC為其二合一相機首次推出了3D深度效果,使您可以根據二合一相機檢測到的深度來拍攝3D照片。
  • 奧修||真實的愛,總是帶來悲傷
    奧修師父回答:        真實的愛總是帶來悲傷。那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愛創造出一個打開通往你的存在新的門的空間。愛帶出一個朦朧的情況來。        在愛的時刻裡,你可以看到什麼是不真實的和什麼是真實的。
  • 奧修塔羅牌 靈修專業班 4月 29-30日 ┃值得一學終生受用
    奧修塔羅牌(奧修禪卡),跟傳統的塔羅牌不一樣,它並不是要讓你用來玩預測的遊戲。它可以映出當下那個片刻,原原本本地呈現出此時此地的現況,沒有任何判斷或比較。這個遊戲是一個喚醒,使你能夠融入敏感性、直覺、慈悲、接受性、勇氣和個體性。
  • 【電影推薦】叛逆之花(奧修前傳)
  • 奧修塔羅牌-3,火系牌解讀
    瘋狂是可以被接受的,但靜心卻不被接受,然而靜心是唯一能夠使你變得完全健全的一條路。  下期會帶來水系牌組的牌面解讀,後期還有土系,風系的解讀,然後給大家說一下奧修塔羅的牌陣,和我自己解牌的一些感悟,上期公眾號通知我取消原創,原因是胡謅湊字數
  • 古琴靜心:孤帆遠影碧空盡
    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靜心古琴】近期課程安排:7.1-7.3: 零基礎三天入門班廣州-幸福心靈會所,諮詢報名:餘暉 139-2506-08227.15-7.17: 零基礎三天入門班上海-九州書院,諮詢報名:洵美 136-3660-1681============================
  • Netflix用6集紀錄片把「邪教」奧修靈修掀了個底兒掉
    這次他們拍了6集紀錄片,把上世紀80年代轟動一時的羅傑尼希教派也就是奧修靈修,掀了個底兒掉。客觀而言,Netflix的這六集紀錄片《異狂國度》並不非旨在表現奧修靈修的邪惡,而是放在了教徒與俄勒岡居民乃至美國政府爭奪權利的過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