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靜心 — 是什麼和怎麼做(下) | 心自在方法

2021-02-20 遇見心自在

如果你經歷過「混亂的靜心」(動態的靜心),將那些烏雲和黑暗都丟出去,那麼觀照就會變得比較容易。

— Osho

﹝遇見心自在﹞公眾號開始
介紹一些經典的靜心方法,
以及在當下覺知的小練習


動態靜心 — 是什麼和怎麼做(下)
| 心自在方法

-- 遇見君 愛迪

繼上周的靜動態心分享(上)(點擊查看),這次是下篇,分享:

Osho講述動態靜心的重要性及要旨,以及我自己做動態靜心的體會和提醒。 

現代人每天都重度使用腦袋在生活,在內外壓力下驅動自己成為效率的機器。我們的情緒一天天的積累卻得不到覺察和清理,直到各種身心問題的出現。如果不定期堅持清理釋放,就像一個房間,垃圾一天天堆積,後果可想而知。

 什麼是動態靜心 

動態靜心,通常我們指的是奧修動態靜心 Osho Dynamic Meditation,特指Osho設計出來的一個特定的靜心方法,持續一個小時。習練者在音樂中完成5部分的系列呼吸和動作。它的主要作用是內在的清理和療愈,以清理為主。

Osho的介紹是:「動態靜心就是通過緊張創造出一種讓靜心可以發生的情境的方法。

如果你的整個存在完全緊張,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放鬆。通常一個人無法直接進入放鬆,但如果你的整個存在都處於徹底緊張的頂峰,那麼第二步就會自動自發的來臨:寧靜被創造出來。」

動態靜心是Osho當年設計出來的動態式靜心的一個,可以說是強度較大也最為人熟知的一個。Osho設計的其他動態式靜心包括昆達裡尼靜心、無邊無際靜心等,各有其側重的功效,稍後會在公眾號介紹。

如果你去參加過Osho體系的身心靈課程,很可能你的早課就是動態靜心,晚課通常是昆達裡尼靜心,可見在Osho體系裡,這兩個靜心對我們身心靈療愈和成長是一個」基本款「和不可跳過的靜心練習。

一位朋友在經歷離婚等煎熬的時刻,她告訴我,與其說是她參加的一些課程幫到她,不如說是長期堅持做動態靜心真正幫到她內在的清理和療愈。

關於動態靜心我聽到的一個喜歡的故事是,資深的靜心導師Shunyo曾經在Osho身邊10多年,她還經常去參加其他老師帶領的動態靜心,她說,我們的內在是需要持續清理的。

一旦開始做動態靜心,我們最好堅持30天甚至3個月,見證它給我們的身心靈帶來的轉化。身邊一些朋友已經堅持動態靜心1年多甚至幾年了。

補充一下,如果你從來沒有做過動態靜心,最好開始做的方式是參加一些身心靈課程或者沙龍,在老師的指引下做,同時參考一些文章和視頻。

如果你根據這篇文章開始做,那麼請仔細閱讀文章的所有內容,包括最後我的個人提醒和體會。

對於沒做過動態式靜心的人,動態靜心的動作和方法可能看上去是瘋狂和不可理解的。Osho說過類似的話,」當我們在有覺知中主動瘋狂,我們就不會在無覺知中瘋狂「。

 奧修談動態靜心 

長按二維碼識別進入觀看
動態靜心演示視頻


以下3篇文章摘自網絡,
為Osho關於動態靜心的詮釋,
對我們理解和正確做動態靜心很有幫助。
文章較長,大家耐心看完。

Osho:為什麼強調要先做動態靜心,然後再做靜態靜心

每天六十分鐘的時間,忘掉世界,讓世界從你消失,而你從世界消失。作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向後轉,只要向內看。在剛開始的時候,你將只會看到雲,不必擔心它們,那些雲是由你的壓抑所創造出來的,你將會碰到憤怒、恨、貪婪,以及各種黑洞。你壓抑了它們,因此它們都存在,你們所謂的「宗教」教你們去壓抑它們,所以它們就好象傷口一樣地存在,你一直都在隱藏它們。

那就是為什麼我首先著重在發洩,除非你經歷過很大的發洩,否則你將必須經歷過很多烏雲,那是很累人的。你或許會變得很不耐煩而轉回世界,而你將會說:「什麼東西都沒有,沒有蓮花,也沒有芬芳,只有臭氣和垃圾。」

這你是知道的,當你閉起雙眼開始向內走,你碰到了什麼?你不會碰到佛陀所說的美麗淨土,你會碰到地獄、以及被壓抑在那裡的痛苦,它們在那裡等著你。很多世的憤怒一直在累積,那些積壓是一團糟,所以你會想要置身於它之外,你會想要去看電影、去俱樂部、去會見朋友、以及跟朋友聊天等等。一個人會想要保持忙碌,直到他覺得很疲倦而進人唾鄉,那就是你目前的生活方式,那就是你目前的生活型態。

所以當一個人開始向內看,他自然會覺得很困惑。佛陀說:有一個很大的祝福,有極度的芬芳,你會碰到蓮花一直在開花,以及很棒的芬芳,而那是永恆的。花的顏色會保持一樣,它不是一個改變的現象,他們談到這個天堂,他們談到這個在你裡面的「神的王國」,然而當你走進內在,你只碰到地獄。

你看到的不是佛陀的淨土,而是希特勒的集中營。很自然地,你會開始認為這一切都無意義,最好停留在外面,為什麼要一直跟你的創傷玩遊戲呢?它同時也是很傷人的,而且膿開始從傷口流出,那是很髒的。

但是發洩會有所幫助,如果你發洩,如果你經歷過「混亂的靜心」(動態的靜心),將那些烏雲和黑暗都丟出去,那麼觀照就會變得比較容易。

那就是為什麼我強調要先做動態靜心,然後再做靜態靜心的理由。要先做主動而活躍的靜心,然後再做被動的靜心,唯有當所有內在的垃圾都被丟出,你才能夠進人被動。

憤怒被丟出、貪婪被丟出,…:這些東西一層又一層地疊在那裡,一旦你將它們丟出,你就能夠很容易地溜進內在,因為已經沒有什麼東西會阻礙。

突然間,你就會經驗到佛陀淨土的亮光,突然間,你就處於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處於蓮花法則的世界,處於達摩的世界、道的世界。

我無法為你創造天堂,那就是為什麼所有我的靜心技巧都是設計來先創造地獄。 

Osho:為什麼每天早晨要用動態靜心?

當一隻動物憤怒時,它就發怒。它不知道任何關於憤怒的道德觀念或是教條規範,只是單純的生氣,然後怒氣就被釋放掉了。當你憤怒時,你必須要顧慮到社會、道德規範、禮儀、還有其他的倫理道德。因此你必須把憤怒壓抑下來,你得微笑--一種經過修飾的笑,你得把憤怒壓制住,以便製造出笑容。身體會怎麼樣呢?它已經準備好去戰鬥或是落荒而逃--準備要去面對或是躲避危險。它已經預備要去幹些什麼事情了--憤怒是一個預備動作。如果你可以表現出暴力與侵略性的話,那個能量就可以被釋放掉,但你不能這樣做--這樣不太合宜,因此你得把它們給壓下來。這樣一來,那些預備好要發動攻擊的肌肉會怎麼樣呢?它們殘廢了。能量促使它們變的具有攻擊性,你卻硬把它們給推回來,變成不具攻擊性的。這樣將會產生衝突,在你的肌肉、血液、身體組織裡就會有衝突存在。它們準備要表達一些事,而你卻強迫它們閉嘴。你是在鎮壓它們,然後你的身體就殘廢了。

這個情況會經年累月的混同各種情緒不斷發生,然後你的身體就徹底殘廢了。所有的神經都殘廢了,它們不再流動、不再是液體、不再具有生機;它們已經死了、被毒化了,而且一團混亂、不再是自然的。隨便看看任何一隻動物,看看它的身體所呈現出來的優雅,人類的身體為什麼缺乏這種優雅?你不再和身體連結,你粉碎了它,它原本流動的自發性都消失了,它不再流動了。你的整個身體都是有毒的,在你的每條肌肉裡都有著被壓抑的憤怒、被壓抑的性慾、被壓抑的貪婪、還有其他許多負面情緒,比如說被壓抑的嫉妒、被壓抑的怨恨。每一件事都被壓抑在那裡,你的身體真是病的很重,因此,當你開始靜心時,所有這些毒素都會放釋放出來,同時體內所有堵塞的地方都會被融解而再度變回液體的狀態。這需要很大的努力。在以錯誤的方式生活了許多年之後突然開始靜心,整個身體都會處於一種動亂的狀態之中。你會感到全身疼痛,但這個痛是好的,你要高高興興的去迎接它,允許身體再度變成流體,它會再次變得優雅和天真;你會再次變的生氣蓬勃。但在此之前,死掉的部份得先整頓一番,而這的確會有一點痛苦。

心理學家們說,我們製造了一個盔甲來包裹住我們的軀體,而問題就出在這個盔甲上。如果在你生氣時可以完全發洩出來,那你會做些什麼?當你生氣時,你開始咬牙切齒、你想用手和指甲去幹些什麼事情--因為你身上所繼承到的動物性就是如此--你想用手去做些什麼事、去毀掉一些東西。如果你不做點什麼,你的手指將會殘廢,它們會失去原有的優雅與美麗,它們將不會是有生氣的手指,因為毒素就在裡面。所以每天早晨的靜心是非常必要的。 

Osho談動態靜心:
如果你的整個存在完全緊張,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放鬆

關於動態靜心,首先要明白的事情就是,它是通過緊張創造出一種讓靜心可以發生的情境的方法。如果你的整個存在完全緊張,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放鬆。一般一個人無法直接進入放鬆,但如果你的整個存在都處於徹底緊張的頂峰,那麼第二步就會自動自發的來臨:寧靜被創造出來。

做這個技巧的前三個階段是為了讓你存在的所有層面達到緊張的頂點。第一層是肉體。在那之上是prana sharir、生命體(the vital body):這是你的第二體,以太體(the etheric body)。在那之上是第三體,魂魄體(the astralbody)。

你的生命體把呼吸作為它的食物。如果平常吸入的氧氣改變了,生命體也必然會改變。這個技巧的第一階段中10分鐘深入的、快速的呼吸就是一種改變你的生命體整個化學的手段。

這種呼吸必須又深又快--儘可能的深入和快速。如果你無法兩者都做到,那它必須是快速的。快速的呼吸成了一種對生命體的打擊,某種沉睡的東西開始甦醒:你能量的水庫打開了。這種呼吸就像一股電的洪水穿過整個神經系統。

所以你必須儘可能劇烈地、強烈地做第一個階段。你必須完全投入裡面;連你的一個片段都不應該在外面。在第一階段,你的整個存在都應該處於呼吸當中。

你就處於一種混亂狀態:吸氣,呼氣。你的整個頭腦都處於這個過程中--呼氣,吸氣。如果你完全處於其中,思考就會停止,因為你沒有能量去進入思考--沒有能量剩下來讓它們保持活躍。

接著,當你內在的生物電(body electricity)開始啟動,第二個階段就開始了。當生物能開始在你裡面循環,流經你的整個神經系統,許多事對你的身體而言都是可能的。你必須放手,讓身體隨心所欲。

這第二階段不但是一种放開來的狀態,而且也是一種積極配合的狀態。你必須配合你的身體,因為一般而言,身體作為一種象徵的語言已經丟失了。如果你的身體想跳舞,你無法感受到這個信息。所以,如果在第二階段有一點點要跳舞的傾向,配合它;只有那時你才會明白它的語言。

不管在第二個10分鐘的階段裡發生什麼,把它做到你的極限。在這個技巧的整個過程之中,做一切都不要低於極限。你也許會開始跳舞、大笑或者哭泣。

任何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管能量希望如何表達它自己,都和它配合。一開始它會只是一種直覺,只是一種溫溫的誘惑--它非常溫和,以至於如果你想壓抑它,它就根本不會出現在意識層面。它可以不知不覺地被壓抑。

所以,如果在你的頭腦裡有任何直覺,任何閃爍,任何跡象,那就和它配合,並且做到你的極限,做到極點。只有在極點才有緊張。如果舞蹈沒有處於頂點,那它就不會有效,不會引導到任何地方;人們跳過許多次舞,但它沒有引導到任何地方。所以舞蹈必須處於極限--而且是沒有計劃的,只是本能地或者直覺地去跳;你的理智或理性一定不要參與其中。

在第二個階段,只是成為身體,完全與它合為一體,和它認同--就像在第一階段你只是成為呼吸一樣。一旦你把你的活動帶到極限,一種新的、新鮮的感覺會在你裡面升起。某種東西會被打破:你會看到你的身體就像某種和你分開的東西;你會只是成為它的觀照。你不需要去試著成為觀照,你只需要徹底與身體認同,讓身體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當活動處於它的極限--跳舞,大哭,大笑,不合邏輯,做任何亂七八糟的東西--然後會有一個發生:你成了觀照。

這是這個技巧的第二階段。只有當你全然地、徹底地做了第一階段,你才能進入第二階段。它就像汽車排檔:只有當第一檔的速度處於極限,才能換到第二檔。我們在動態靜心中涉及到的是頭腦的排擋。如果肉體、第一檔通過呼吸被帶到它的極限,那時你才能換第二檔。然後第二檔必須完全緊張:涉入、進入,毫無保留。

當你第一次練習動態靜心,這將會是困難的,因為我們已經嚴重地壓抑了身體,一種壓抑的生活方式對我們來說已經變得自然。它不是自然的!看一個孩子:他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和他的身體嬉戲。如果他哭,他就強烈地哭。聽小孩子哭是美妙的,但大人哭是醜陋的。即使一個孩子在憤怒當中也是美麗的;他有一種全然的強度。但當一個大人生氣,他就是醜陋的;他不全然。任何類型的強烈都是美麗的。

只是因為我們身體中嚴重的壓抑,這第二階段才是困難的,但如果你和身體配合,那麼這種遺忘的語言就再次被記起。你成了一個孩子。當你成了一個孩子,一種新的感覺就再次來到你身上:你變得沒有重量--一個沒有壓抑的身體就變得沒有重量。

當身體變得完全沒有壓抑,你生活中積累的壓抑就都被扔了出去。這就是發洩。一個經歷這種發洩的人永遠不可能發瘋;這是不可能的。而如果能夠說服一個發瘋的人這樣去做,他就會恢復正常。一個經歷這個過程的人超越了瘋狂:通過所有的這些發洩,潛在的種子被消滅、被燒毀了。

這第二個步驟是心理治療。只有經歷了瘋狂,一個人才能進入靜心。一個人必須被徹底清理;一切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必須被扔出去。我們的文明教導我們壓抑,把事情放在裡面,這樣一切都進入了無意識,成了靈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整個生命裡製造了巨大的混亂。

每個被壓抑幽靈都成了瘋狂潛在的種子。這一點必須被消除。當人變得越文明,他發瘋的潛力就越大。一個不文明的人發瘋的潛力比較小,因為他仍然了解身體的語言,他依然與之配合。

他是身體不是壓抑的; 他的身體是他生命的開花。

必須要全然地做這第二階段。你一定不要在身體外面;你必須在它裡面。當你做什麼事情,全然地去做:成為那個做(doing),而不是做者(doer)。當我愛你,我處於其中,但是當我表演愛,我就處於那個動作之外。

在第二個階段,許多事情都是可能的--每個個體身上會發生不同的事情。一個人會開始跳舞,另一個人會開始哭泣。一個人會變得赤身裸體,另一個會開始跳躍,而其他有人會開始大笑。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從內在移動,全然地移動,這樣你就能繼續進行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是作為一個自動的結果來臨的。在第一階段,生物電--或者你可以稱之為昆達裡尼被喚醒了。它開始循環和流動。只有那時身體才能徹底放開來,而不是在此之前。只有當內在的運動開始了,外在的運動才有可能。

當第二階段的發洩被帶到頂峰、極限,第三個10分鐘的階段開始了。開始激烈地重複蘇菲的咒語:呼!呼!呼!(Hoo!)通過呼吸被喚醒,通過發洩被釋放的能量現在開始向內和向上運動;這個咒語讓能量改道。

之前它向下和向外運動; 現在它開始向內和向上運動。

不斷地從內在打擊這個聲音--呼!呼!呼!--至到你的整個存在都變成這個聲音。你必須徹底耗盡你自己;只有那時第四階段、靜心才會發生。

第四階段什麼也沒有--只有寧靜和等待。如果你全然地、徹底地進入了前三個階段,毫無保留,那麼在第四階段,你會自動掉進一種深深的放鬆。身體被耗盡了;所有的壓抑被扔了出去,所有的思想被扔了出去。現在放鬆自發地來臨--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讓它發生。這就是靜心的起點。

這種情境被創造出來:你不在那裡了。現在靜心可以發生了。你是敞開的,等待著,有接受性。於是那個發生發生了(the happening happens)。 

 我對於做動態靜心的個人體會及提醒 

--遇見君

上篇關於動態靜心的文章發布後,我提到的那位從動態靜心得到很大幫助的朋友,發來她更準確的個人體會。她說:「動態靜心不只讓我活了下來,而且活出生命從來沒有的美好,活出生命本然的樣子」。

每次做動態靜心的體驗都不一樣,但有一些體會和注意的地方分享出來,應該對大家有幫助。

1)第四階段的寧靜是很寶貴的,某種程度上是整個動態靜心裡最美的。需要再次強調,第三階段「呼呼」結束後,當我們聽到Stop(停)的喊聲,請一定把全身心馬上凍結,一點都不能動 —— 是的,一點都不能動,不能撓癢,不能呼一口氣 —— 什麼都不能做。全然的在那個「停」裡面。而且繼續保持這樣的狀態。

只有做過才知道,在「停」然後全然凍結的當下,寧靜的芬芳就在全身心瀰漫開來。這是我最享受的部分。不想講太多,這會造成期待。

只想說,這就是Osho所說的,全然經歷混亂,寧靜就降臨了。

然後有一點很多人會問到的,慢慢的手臂會酸痛,沒法在原來的位置堅持,怎麼辦?我上過2位資深的Osho系老師都回答過這個問題,給出一致的答案,只需要保持覺知和觀照。手臂自己會緩慢的下來,這個過程自然的發生,而我們不能用意識讓它怎樣。

2)在第一第二階段的清理釋放過程中,對內在的黑暗的東西,保持在覺知和觀照,同時注意不要過於用力去鬥爭、對抗或驅趕,而更多是全然的和這些黑暗面在一起,清理和釋放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只需要按照要求來做動作就好。

3)第三階段的」呼呼「,呼氣的起點來自丹田。可以感受隨著每次」呼「,能量從腳底上行到丹田,支持著由丹田發出」呼「,能量隨之經過軀幹到達頭頂出去。

最後還是強調幾個注意事項,

任何一個靜心都是非常個人化的體驗之旅,而且每次做的體會都不一樣,沒有所謂的標準體會或者理想狀況。尤其當我們聽到其他人(包括我)說的任何感受和收穫時,要保持在自己中心,僅把他人的分享作為參考而非期待,經過自己真正體會整合出來的才是自己的。

--- 遇見君 愛迪

.

.

公眾號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靜心,讓心歸零!
    人生需要歸零,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要靜下心來,將過去清零,讓心歸零,然後重新開始,不讓過去的包袱,成為今天的負累,放下過去,輕裝前行,如此,生活更美好。做人要明白,人的心靈,就像一個容器,時間長了,裡面難免會有垃圾,只要學會定時清除內心的垃圾,讓心歸零,將該放的放下,將該忘的忘掉,心才會幹淨,活著更自在。靜心,讓心歸零,這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修行,修一顆清淨心,保持空杯的心態,用全新的姿態,去迎接即將到來的生活。
  • 奧修深度講解《動態靜心》
    當睡眠被打破,整個自然都變得活起來,夜晚已經過去了,已經不再黑暗,太陽正在升起,每一樣東西都變得有意識和警覺,不管你怎麼做,你在這個靜心裏面必須持續地警覺、有意識、有覺知。第一步:呼吸,第二部:宣洩;第三部:咒語;深喊「護」咒語。保持一個觀照者,不要迷失。這個過程很容易升起,每一樣東西都變得有意識和警覺,不管你怎麼做,你在這個靜心裏面必須持續地警覺、有意識、有覺知。保持是一個觀照,不要心不在焉。
  • 蘇菲旋轉Whirling Meditation(含教學視頻和靜心音樂)
    所有的動作都是在幫助進入覺知與身體的整合裡.因為蘇非旋轉靜心,所以有著一種自由與遊戲的品質。當一個人放下頭腦,由頭腦移到心的時候,他就成了蘇菲。動和靜都是修行的途徑。蘇菲派的旋轉相信萬物無時無刻不在旋轉,人的構成分子也與宇宙中的地球和星球一起旋轉,人從出生、長大、年輕、老去、去世,都是一個循環,是生生不息的,猶如旋轉不停。
  • 古琴靜心:孤帆遠影碧空盡
    《孤帆遠影碧空盡》(演奏:李祥霆)簡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隻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隻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後終於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託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
  • 初學者禪修:20個幫助靜心的方法
    對於初學者,抑或是剛聽說過禪修種種神奇好處的人來說,雖然知道它可以讓自己神清氣爽、身體健康,但最開始禪修時難免會有挫敗感。 剛開始禪修時,你或許會感覺一直在期待發生點什麼,或者心被洪水般的雜念所淹沒;也有可能覺得禪修變得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甚至會如我從前一樣,一開始就被打倒。
  • 「靜心柔拍」 是一種什麼樣的養生調理方法?——調己,調人,原來「調理身心」如此簡單!
    放下複雜的「大腦想法」,回歸本然的「內心感覺」, 不需要學習複雜繁瑣的理論,不需要學煉複雜的有為方法,不需要複雜的有為追求與思考評判;「鬆柔緩慢」地靜下心來,「靜心一念、身心合一」專注地反覆操作一個「簡單」的核心方法,並且覺知全過程
  • 動態文字怎麼做?電腦在線製作動態彩字的操作方法
    在閱讀公眾號推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很多很多引導類型的動態文字圖片,非常的有趣,能夠有效的提升用戶的目光,那麼怎樣才能自己完成這種類型的動態文字製作呢?想要製作gif動態圖片的話,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下面就教大家如何套用宣傳動圖模板,快速完成動態文字製作,有興趣的小夥伴繼續往下學習吧。點擊導航欄中的宣傳動圖功能,根據使用要求選擇分類,查看分類下的模板,以純文字動圖製作為例。選擇模板,點擊立即製作按鈕。
  • 心自在、願自在、壽命自在……十相自在紋賁巴瓶
    心自在、願自在、壽命自在…十相自在紋賁巴瓶——文物故事系列·瓷器·賁巴瓶瓶蓋頂端鑲嵌白玉,蓋身還鑲嵌有珊瑚、松石、青金石等精美寶玉石,瓶身肩部裝飾如意雲頭紋,腹部鏨刻有十相自在圖。十相自在是藏傳佛教常見圖案,由三個圖形和七個梵文字母組成的十個符號。簡言之,十相自在即具有神聖力量的十個符號。十相自在分別是壽命自在、心自在、願自在、法自在、解自在、智自在、業自在、受生自在、資具自在、神力自在。
  • 讓自在心呼吸……
    (緣覺禪軒)文/蘇緣濯清漣而不妖的靈魂從此踏上歸家的路,自在呼吸那一方甘露淨土……時光將歲月荏苒在夕陽下那一抹餘暉……所有的景色都只是虛妄變換的塵埃,無論歡笑或淚水只是時光飛逝的空。歸家,讓這一份曾經漂泊的心找尋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這一份自在喜樂將永恆的安全感融合。曾經滄海桑田,鬥轉星移。凝望漫天閃爍的星空,你將曾經的情結幻化成海市蜃樓,淹沒了荒蕪的傳說。無視揮霍著時光歲月的情感。也許,當你醒來,一切都將不再。而我,已不再是我,我依然是我,我心故我在。
  • 靜心柔拍極大促進真氣運行法鍛鍊——輕鬆走向「放鬆靜心、呼吸暢達守丹田」!
    靜心柔拍要求我們身心意回歸「松靜自然、和諧合一」的生命本源,充分打開生命能量通道,釋放清理身心意負能量,把身體的寒溼、情緒的壓抑、思想雜念,乃至內心的欲望追求和擔憂焦慮等清理掉,使得身心放鬆自然、並走向暢通明達;如此,我們必將走向身心放鬆、呼吸順暢、靜心一念,乃至走向「清靜虛無、天人合一」之境!
  • 大師系列課程 | 生命訓練之「土元素」深度靜心工作坊
    老師的慈悲與臨在,引領我們的心回歸內在愛的家園。 翹首以盼六年,欣友Shunyo和馬可Marco兩位老師將於今年三月再次來到成都,開展生命訓練五個階段——喚醒內在技能深度靜心系列工作坊,如此專業、系統和深入的靜心工作坊將首次來到中國。
  • 7天黃瓜雞蛋減肥法怎麼做 科學有效的減肥方法是什麼
    說到減肥這個話題相信幾乎每個女性都會津津有味,但實際上很多人在減肥的道路上「苦苦掙扎」,卻還是絲毫沒有效果,而有的人通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再針對性選擇減肥的方法,最終很快就減肥成功了,這個過程中也有不少的朋友都聽說過7天黃瓜雞蛋減肥法。那7天黃瓜雞蛋減肥法怎麼做?科學有效的減肥方法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 樓梯下鞋櫃推拉的怎麼做的 鞋櫃選購有哪些方法
    房屋建造方面,近些年來工程師們也是總結了很多經驗,所以在近期才推出了如此之多的新類型,而近幾年來最理想的一種,就是複式樓,複式樓獨特的樓梯設計,讓許多初次購買房產的人也是眼前一亮,當然樓梯除了可以解決大家的上下樓問題,在於小柜子的增設上,也是可以的,那麼樓梯下鞋櫃推拉的怎麼做的?
  • 怎麼做才能快速瘦身 什麼方法有快速瘦身的效果
    那怎麼做才能快速瘦身?什麼方法有快速瘦身的效果?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怎麼做才能快速瘦身?(1)清淡飲食怎麼做才能快速瘦身?其實瘦身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方法,正如肥胖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那樣,減肥期間應該從飲食開始著手,注意飲食清淡,飲食不要重口味,口味越重胃口越開,胃口越開就攝取越多,然後就越胖,慢慢培養感受食物本味的胃口,遠離高熱量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特別到了晚餐,儘量以蔬菜,水果,酸奶等這些地熱量的食物。
  • 《林雅雯-脈輪舞蹈靜心課程》
    你的七個脈輪是身體的能量生態系統,每個脈輪分別對應到你生活的不同面向,它就像是一張個人生活檢測的地圖,從最基本的人生問題,譬如金錢、健康與人際關係,到個人成長的議題,譬如人生志向、情感狀況與靈性成長等,都可以透過了解脈輪能量運作來改善你的人生。什麼是脈輪舞蹈?
  • 靜心為慧,淨心為空,靜就是一顆皈依自然的心
    也像是一杯茶,放在那裡,靜靜的看著,茶香繚繞,安靜了時光和心情。不言不語,不驚不擾,時光舊了,歲月老了,靜好若在心裡,是一種自然對生命的滋潤。不被打擾的日子是安靜的,現在,過去,將來似乎都在眼前,說話辦事也不再遷就了,這是心的安靜,這也是自己願意做的,更進一步的說是修得了一份境界。更有歲月流光,廟宇裡的梵音,佛堂裡的檀香,木魚聲聲,禪寺裡的禪音,或是空山的鳥鳴,有深山裡的落葉,有竹林流水與撫琴的人,這都屬於靜,靜心為慧,淨心為空,或,靜就是一顆皈依自然的心。
  • 佛緣專欄:放下得失心自在
    專欄56期:佛緣專欄:放下得失心自在編輯:滅空若人無堅心 尚不成小事 何況成佛道人之所以會有得失心,就是對外在事物財、色、名、利的執著與貪念,貪著心愈重,得失心就愈重。而要能放得下,唯有靠自己在因地上不斷努力用功與發心,了悟一切萬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緣盡還無,不再患得患失,心自然就能得自在。
  • YY的靜心FM VOICE.13
    《YY·FM》VOICE.13 作者:微笑傑克 編輯:張巧 註: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 開啟YY靜心的正確步驟
  • 人的心在什麼地方——楞嚴經第一章註解(下)
    人的心在什麼地方——楞嚴經第一章註解(下) (敬守版)《人的心在什麼地方 》 已經講了一年了,沒聽見一個人說明白心在哪裡!現補講一篇!那這次,就有自己議論的部分,講經只有佛自己講,論經可以有千家品萬家論。這次講的思路,是了解釋迦牟尼佛是按照什麼樣的順序,一步步引導阿南來明白自己的心性的!或者講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樣?
  • 【奧修靜心三要素】輕鬆,耐心,享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