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並沒有給音樂帶來什麼,卻加重了音樂人兩極分化

2021-02-14 新音樂產業觀察


《火星救援》的熱映又帶動了一波「原聲浪」,硬科幻加復古DISCO,給神秘的火星添加了奇妙的氛圍。相比之下,國內的電影大片在音樂的使用上就顯得乏善可陳。有一種觀點認為,在中國,電影音樂成為音樂行業的救命稻草,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音樂對於電影來說不過只是「活廣告」。那麼,在中國,票房已經突破400億的電影市場到底給音樂帶來什麼?請看「獨家觀察」。

文 | 朱爾摩斯

中國電影產業在短短的三四年間成為了中國娛樂大領域內的最淘金產業,三年前的《泰囧》好像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所有電影和發行公司爭相追趕的目標,今年的《捉妖記》一下就用了兩倍與《泰囧》的票房進入史冊,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音樂人開始轉入中國電影市場,有錢的做投資做製片,沒錢的做配樂寫主題片尾插曲。那些老百姓眼裡的王牌,郭富城、陳奕迅、汪峰、李宇春、楊坤等等都在這幾年的各種院線大片裡做了獻聲,先不論其精彩與否,可大片終究還是希望有天王天后才可以稱得上般配的,更何況在我們中國這樣一個講求「大」和「寬」的國家背景下。

於是乎,在超級大片之後的無數中小型電影開始成為苦於覓食的音樂人們,因為在那裡似乎更看得到名和利,雨後春筍出現的藝人工作室也開始削尖了腦袋試圖鑽入某部電影,團隊PR超過了音樂水準在這個過程中的比重,如果這是時代發展,那只能說時代發展造就了音樂的悲哀。可是真的有哪一部電影成就了一個此前籍籍無名的華語歌手嗎?算起來壓根就沒有過。IPOD的一首廣告歌成就了feist,可是別忘了,賈伯斯,這世界只有一個。這個龐大消費群體籠罩下的中國電影其實並沒有看起來慘兮兮的中國音樂市場帶來了什麼。


《港囧》對香港老歌的使用有點意思

細細觀察,從2012年至今2015年的中國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上(2012前三位分別是《泰囧》、《十二生肖》、《寒戰》;2013年是《西遊降魔》、《致青春》、《私人訂製》,2014年是《心花路放》、《大鬧天宮》、《智取威虎山》,2015年截止目前是《捉妖記》、《港囧》和《夏洛特的煩惱》),無一例外全是億元票房的電影。

可比起同樣高票房的西方電影,中國電影的OST(original soundtracks)用乏善可陳來形容都不為過,《速度與激情7》、《鐵達尼號3D》、《鋼鐵俠》、《星際迷航》、《變形金剛4》幾乎在OST上全線勝利,並利用OST帶來了巨大的收入,《速7》的OST實體唱片銷量截止今年5月已經賣出了14.5萬張,在美國公告牌上的三項數據中排名第一。被搖滾愛好者推崇的《變形金剛》系列,在《4》上同樣延續了口碑和銷量的平衡,根據作曲家Steve Jablonsky和片商合約規定的限量銷售條款中,15000張銷量後即停止銷售,這張專輯在電影上映初期就突破了實體15000張的銷量。

反觀中國電影市場,中國電影市場的紅火,很大程度來自於電影版權市場的規範和娛樂資本在電影上的活躍,OST的認知率低下令人汗顏,甚至有從業人員對OST(Original Sound Track)這個縮寫模稜兩可。OST電影原聲這個在所有的專業音樂年報裡都會做詳細分析的門類在中國仍然處於邊緣地帶,就是在最獨立的唱片店裡,OST也會有一個顯眼的唱片架用來陳列。在各種音樂人,甚至一線藝人更多地介入電影音樂的大背景下,也更容易看到電影市場對音樂的旁支影響。


電影《烈日灼心》的配樂白水(圖中演唱者),由於白水老師相當神秘,只找到早年演出的照片

一線藝人進入電影市場,更看重的是電影的廣大受眾,片方所看重的也是藝人的話題度,最終只是為了製造一個營銷事件,歌手的參與也僅僅停留在演唱主題曲,插曲或片尾曲的層面,直白說,這只是唱歌,稱不上是做電影,即使說成是廣告歌也不該有什麼不妥之處。

早些時候還不是一線歌手時候的汪峰曾經為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做過配樂以及竇唯給孟奇的冷門片《最中意的雪天》做過配樂,這算得上中國電影市場上罕見的歌手專業配樂。真正的電影(影視劇)配樂大師卻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和關注,比如林海,趙季平,譚盾,丁薇和林朝陽。用生意人的觀念來看,與其用一位一流的配樂大師創作,不如請一個話題度高的偶像藝人唱首歌來得划算,但是它不符合藝術規律。甚至很多的影視劇中除了唱歌部分之外的音樂,會用比較低廉的價格交給音樂學院的畢業生創作,水準雖談不上低下,但總不可以稱為優秀。

在今年的國產電影中也只有《煎餅俠》算得上採用OST概念製造了事件,其餘的電影在OST上毫無建樹。我試著用百度搜索了幾個關鍵詞,比如:捉妖記電影原聲,西遊降魔電影原聲,夏洛特煩惱電影原聲,百度顯示的相關條目數雖然並不低(最高的是《夏洛特的煩惱》90萬相關)但是仔細瀏覽發現,大部分的條目只不過是關聯了某幾位藝人演唱的電影歌曲罷了。算上今年為懸疑片《烈日灼心》配樂的白水,真正的專業配樂屈指可數,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叫白水的獨立音樂人呢?從目前的結果來看,電影產業給音樂產業帶來的可能是加速了兩極分化:有名的更有名,無名的更默默無聞。


在音樂的使用上,《三輪車夫》令人拍案叫絕

順著OST關鍵詞的搜索,似乎又引發了另一個思考。中國需要優秀的電影OST嗎?這是個很艱難的回答。

大眾其實更喜歡在電影裡聽到他們似曾相識的歌。所以大眾會對《港囧》裡的大篇幅的80年代粵語金曲選段大為稱讚,可這其實只是導演用了最簡單的方法拼湊出了一張所謂的電影原聲而已。這些巧妙的選段,遠及不上陳英雄在《三輪車夫》裡對Radiohead《Creep》的選用,一個好電影音樂可以延展一首作品的效用,陳英雄做得很極致。要知道你們熱愛的Imagine Dragon可是看了電影劇情和樣片後才給《變形金剛》寫了那首《All For You》的。從某些角度上,中國的電影和音樂的大受眾都太容易被取悅,對它們提出挑剔的大多數都來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產階級,所以我很同情某位朋友說的一個觀點:中國的電影音樂審美被票房泡沫拉低了。

我至今依然可以清楚地記得自己是怎麼第一次聽到Elton John(電影《獅子王》)和惠特尼·休斯頓(電影《保鏢》)的,當然還有那個在《俠盜羅賓漢》的聲音布萊恩·亞當斯。希區柯克系列有Bernard Herrmann,《變形金剛》系列有自己的御用作曲Steve Jablonsky,科幻片領域有約翰·威廉士,而Hans Zimmer、John Barry則無所不包。中國也有大師,但是似乎不太被需要。音樂產業裡那些佼佼者真的可以在電影產業裡做個成功的浪裏白條嗎?好像除了好好在音樂這個行當裡勤奮的做事之外,等待機會外,想借個電影的光弄出點明堂,並不那麼現實。

新音樂產業觀察獨家稿件,如果您一定要轉載請署名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52%的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 版權收入兩極分化
    根據《報告》,2020年,超過70%的音樂人將從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數位音樂平臺賺取收入。 但是僅僅靠付費用戶是很難養活一大批音樂人的,音樂人的收入情況依然不容樂觀。根據《報告》,52%的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24%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不到5%,7%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6%-20%,只有7%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佔100%。
  • 動漫電影姜子牙之所以評論兩極分化,全都是因為哪吒的原因
    上映後的姜子牙的口碑卻呈現出兩極分化之勢,造成這個原因的,是同為國產動漫電影的哪吒,動漫電影姜子牙成也哪吒敗也哪吒,評論兩極分化全都是因為哪吒。因為哪吒,姜子牙如今在票房高漲的同時口碑兩極分化國產動漫電影哪吒,全名叫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期間票房累計破50億,票房超流浪地球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第二。
  • 海外口碑兩極分化,電影《花木蘭》能否在中國市場迎來開門紅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經過多月的等待,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終於要與國內觀眾正式見面,並於9月11日在全國上映。隨著時間的臨近,《花木蘭》的關注度逐日遞增,但因海外市場的口碑反饋出現兩極分化,再加上此前部分國內觀眾對該片妝容、道具等方面提出質疑,也讓該片能否在中國市場迎來開門紅畫下一個問號。自本月初正式定檔後,《花木蘭》的熱度便持續上漲。
  • DC電影《BVS》解析:兩極分化嚴重不僅僅是因為一句「瑪莎」
    DC電影《BVS》解析:兩極分化嚴重不僅僅是因為一句「瑪莎」前面幾篇都多少解釋了「瑪莎」,雖然沒有多少人看文章就直接開噴了,不過無所謂,已經習慣了,其實《BVS》這部電影兩極分化不僅僅是因為「瑪莎」,還有一些缺點,我就來聊聊吧。個人認為這個電影有兩個主要缺點:1.
  • 口碑兩極分化?《花木蘭》評分滑鐵盧,網友:劉亦菲好可憐
    近期隨著疫情的復工,各大電影院也開始投入了正常的工作中,很多積攢了半年的電影也開始慢慢的上映。今天要來說的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經歷了定檔,撤檔又定檔,一波三折,才終於得知定檔的好消息。而在上映的時候,這部電影卻收到了不一樣的評價,口碑極度的分化,這部電影就是《花木蘭》。
  • 《八佰》影評為何兩極分化嚴重?
    最近這段時間,你要說什麼電影最火?我想這一定是《八佰》,因為近期鋪天蓋地都是有關這部電影的消息。截止昨天為止,《八佰》票房突破20億,衝進了中國影史TOP20。有人曾質疑這錢花得不值,沒有拍出他想要的效果。為何影評如此兩極分化?我認為,主要原因如下。畫面精良,製作精湛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八佰》的確是大製作的電影,場景宏大,畫面精良,讓人看了心情澎湃。這種大製作又有家國情懷的電影的確能讓國人提振精神。
  • 這部電影的評價兩極分化太嚴重了……
    展現中國女排精神的國產電影《奪冠》這兩天正式上映,因為疫情而延期8個月,讓無數觀眾和粉絲充滿了期待,在首周末上映後,這部電影的票房中規中矩,能否在國慶期間進一步爆發還是未知數。從上映後兩天的觀影反饋看,《奪冠》的口碑並沒有一直較好
  • 《金剛川》口碑為何兩極分化
    剛看完了電影金剛川,對電影的預期和情緒出發點會決定一個人對《金剛川》的評價,一半是「趕工才拍成這樣」另一半是「趕工都拍成這樣」,如果口碑不兩極分化倒是奇怪了。這部片最大的問題是離《八佰》太近了,同一個導演,同為戰爭題材,一個守倉庫一個守橋,都呈現極端環境下小人物的人性光輝,然而《八佰》處處用心,《金剛川》則讓人覺得是電影工匠管虎交出的行活:一切都對,就是不好。
  • 《姜子牙》口碑呈現兩極分化,觀眾吐槽:正片沒有彩蛋好看
    《姜子牙》退居票房榜第二,與口碑的兩極分化有關係,畢竟有《哪吒》150萬用戶評出的8.5在前,而且正是《哪吒》讓《姜子牙》的起點變得很高,所以如果你接受《哪吒》的評分,也需要正視《姜子牙》的7.1分。評論區有用戶認為,「如果你抱著《哪吒》的心態去看姜子牙要失望了,姜子牙的格局要大至少兩個梯度,相比哪吒沒有那麼親民
  • 鄉村振興——鄉村發展如何面對思想兩極分化現象
    我們說到鄉村振興,說到鄉村發展,肯定少不了的話題就是人員思想改變,前面我們說過很多這方面的話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思想兩極分化帶來的影響,我們怎樣來面對思想兩極分化現象。何為思想兩極分化,其實主要說的就是老年人和年輕人思想觀念不一樣,大家思路不一樣,想法不一樣,老年人珍惜土地,年輕人可能不在乎,畢竟老年人就是靠著土地生活習慣了,感覺離開土地我們就沒有辦法繼續生活,年輕人有多種技能,況且很多在城市發展,就是在農村發展也會受到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做什麼事情可能都會遇到阻力,老年人反對的年輕人願意,年輕人反對的可能老年人願意。
  • 為什麼《天氣之子》上映後,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
    《天氣之子》上映後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這也和前作君名的太過成功有關,畢竟前作實在是太火了,下一部作品肯定要不可避免的被人和上一作對比,也能理解。作為商業片,君名和天氣之子都是相當成功的。其實,個人認為,《天氣之子》對比君名,有超越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畫面配樂有過之而無不及,細節塑造也更上一層樓,不過個人認為劇情相比前作稍顯不足,至少從我的角度來看男主一行人救女主的那段有點太脫離實際,當時看的時候看得我愣了一下,就沒有君名那麼自然,但也還好,整體上至少仍然是一部可以和前作相提並論,還是很好看的!
  • 《姜子牙》上映2天,票房高達6億,為何口碑兩極分化?
    最近期待已久的「封神宇宙」系列之一《姜子牙》上映了,截止目前它已經收穫了6億多的票房,領跑國慶檔,然而口碑出現了兩極分化。國漫《姜子牙》沒有上映之前,口碑明顯在9分以上,然而獲得了6億的票房之後,口碑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 當年一夜爆紅的刀郎,為何同行對他的評價呈南北兩極分化?
    這個人的名字叫刀郎,他唱的什麼《衝動的懲罰》、《2002年的第一場雪》,還有《情人》,傳遍了大街小巷。就像從大漠吹來的一陣暴風雨,凌厲中透著滄桑,別有一番滋味。從來沒有聽過刀郎這個名字,咋一下就火了呢?一定是背後的公司包裝、宣傳特別給力吧?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 收視不溫不火,口碑兩極分化,浙江臺《美好的時光》南潯逆襲
    這一期當中,李榮浩、汪蘇瀧、歐陽娜娜等音樂人走入浙江南潯,古鎮煙雨,配合上幾位音樂人的街頭音樂表演,可謂是「天造地設」,確實讓這檔綜藝呈現了不錯的治癒系內容。不過,這檔綜藝自開播以來,便面對抄襲疑雲、收視不溫不火、口碑兩極分化等問題。一檔較為溫馨治癒的旅遊加音樂的綜藝真人秀節目,並未獲得它應有的光彩,相反,持續在這種並不積極正面的口碑當中掙扎。
  • 口碑兩極分化的《姜子牙》,是國漫的一次勇敢嘗試
    然,口碑兩極分化的《姜子牙》雖有爭議存在,卻也是國漫的一次勇敢嘗試,它的缺點很明顯,創作方向卻又很驚豔。首先,它大膽脫離合家歡基調,向觀眾輸出獨立特色《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一定程度上與觀眾的預期息息相關。
  • 電影《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一部值得觀看、值得思考的影片
    電影《姜子牙》於國慶檔期上映,上映初期米飯沒有去看,不過當時大家都會這部電影評價兩極分化,米飯就喜歡這種兩極分化的,然後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啦。看完之後,米飯發現這不是一部純粹的娛樂性的電影,這部電影我是喜歡的。
  • 花木蘭國內外評價兩極分化,製作漏洞百出,劉亦菲跌落神壇?
    但是現在對於《花木蘭》這部作品的評價,卻呈現出了海內外市場兩極分化的現象,在國外評分挺高的並且一片叫好,但是在國內都是吐槽,甚至有許多人在豆瓣打了一星。為什麼《花木蘭》的評分會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主要還是因為國內外文化的碰撞差異。
  •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分化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分化時間:2018-07-28 01: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西虹市首富上映在哪裡看?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分化 傳說中的2018年夏季的特笑大片終於在今天上映了,它就是以開心麻花為主創,沈騰主演的喜劇電影《西虹市首富》,這次沒有馬麗什麼事,多少有點遺憾。
  • 孫儷口碑兩極分化!電視劇鐵打的「一番女王」,電影卻全部撲街
    孫儷在影視圈中的口碑基本上屬於是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電視劇絕對是收視保障,電影卻基本上全部撲街! 一部《甄嬛傳》火遍大江南北,甚至是走出國門,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中國有一部傳統古裝宮鬥大戲,女主的精彩演出
  • 《金剛川》,兩極分化的口碑中,你看到了什麼
    ,但這次因為提前知道口碑兩極分化,就沒有去看任何影評。我軍沒有飛機支援,僅有兩架高射炮還擊,炮彈還十分緊張。在火力壓制的情況下,高射炮兵英勇反擊,擊落了幾架飛機,但炮兵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吳京飾演的關班長犧牲,張譯飾演的張飛奄奄一息,不惜暴露目標復仇反擊,最終掩護我軍搭起了人橋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