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微信,Line在母國是如何壯大起來的?-虎嗅網

2021-01-13 虎嗅APP

虎嗅註:本文是一位日籍華人的來稿


在Line出現以前,一個日本高中女生的典型生活方式是這樣的:持有一臺用舊傳統手機從運營商那裡換來的智慧型手機,用來上網和更新Mixi(日本最流行的社交網站),但是並不用這臺智慧型手機打電話,而是再去日本廉價手機運營商willcom那裡辦一臺可以24小時免費通話的傳統手機,用來煲電話粥。


不過自從即時通訊軟體Line出現之後,辦理willcom免費電話手機的女子高中生大減,因為她們發現,在智慧型手機上下載和安裝Line之後,同樣可以和夥伴24小時免費通電話了。而且隨著Line在2012年8月推出類似SNS功能的主頁(HOME)和時間線(TIME LINE)功能後,已經可以替代Mixi的社交功能。


Line:IM與SNS的綜合


即時通訊程序的Line,是由NHN Japan(韓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NHN的日本法人)在2011年6月23日發布的及時通訊軟體,同年10月推出用戶間免費通話功能。2013年1月18日,NHN Japan株式會社宣布,Line在全世界的用戶於這一天正式突破1億人,成為日本第一個用戶過億的移動IM。從上線到用戶過億,Line只用了1年半的時間,這是日本移動網際網路史上空前的成功。


Line推出之初只有智慧型手機版,目前已經推出了包括Android、iOS、Windows Phone、BlackBerry、傳統手機、Windows和蘋果機的各種版本,大有席捲全日本之勢。


要說Line的基本功能——註冊用戶之間可以免費語音通話和互發即時消息,其實SKype早就實現了,可惜在日本推廣不力,一直沒能大紅大火。而Line大熱之後,日本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東京證券市場的上市企業、以在線遊戲出名的DeNA也不甘落後,於2012年10月23日推出了功能幾乎完全一樣的comm;日本網際網路巨頭雅虎日本也眼紅Line的成功,2012年10月19日收購了韓國老牌即時通訊軟體kakao talk的日本運營商kakao japan50%的股份,也想在智慧型手機即時通訊市場分一杯羹。


這裡不得不提一句Mixi。Mixi是日本歷史最早的SNS服務,2004年2月就開始了,由株式會社Mixi公司運營。日本另一個比較知名的SNS服務商是GREE。從開始服務直到2010年3月1日,mixi一直堅持只有得到會員的邀請才能註冊成為新會員,而且登錄之後3個月之內,無法取消邀請自己的朋友。另外針對日本人喜歡用手機作為個人通訊交流工具的習慣,Mixi早在2004年9月就推出了手機版,在日本曾經引起巨大的影響。至2012年3月,mixi的登錄用戶達到2711萬人,手機用戶1300萬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會員邀請才能登錄的機制,對Mixi的普及造成了一定阻礙。作為SNS的Mixi,用戶當然可以向某一個好友發消息,也可以向整個朋友圈網絡發表留言,但是由於其在即時通訊方面的天生劣勢,反而導致了用戶的離棄——Mixi雖然分別在2008年7月和2010年12月推出了iPhone版和Android版,卻被很多用戶批評不好用,很多人開始放棄Mixi改用Line。


Line大獲成功的原因


Line為什麼能在1年半的時間裡就實現如此高速的用戶增長呢?應該說,Line取得成功(這裡的成功指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用戶,Line能否實現商業上的盈利將在下文裡探討),有著天時地利與人和。


從天時來看,Line作為一款面向智慧型手機用戶的即時通訊軟體,是搭上了智慧型手機在日本和全世界高速普及的這艘大船,水漲船高的結果。在Line問世之前,即時通訊軟體早就有了Skype和MSN messenger這樣的大牌,SNS方面也有美國的Facebook和日本的Mixi。但是這些老牌虧就虧在本是面向個人電腦的軟體,在智慧型手機上並不好用,給了Line出頭的機會。拿Skype來說,用戶如果在電腦上不在線的話,好友就無法給用戶發起對話和發消息,反之亦然。而Line天生是面向智慧型手機的,即使用戶不在線,好友發起對話和消息,也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的推送功能發到用戶手機上,使用上來說和手機完全是一樣的。全身心為智慧型手機開發的優勢,讓Line戰勝了原本面向個人電腦、後來才推出智慧型手機版本的老牌即時通訊軟體。


從地利來看,Line的開發和運營商NHN JAPAN非常強調Line的日本身份。


首先,NHN JAPAN本來是韓國最大網際網路公司NHN的日本法人,但是在對外宣傳的時候,NHN JAPAN一直強調Line是日本法人獨立決策和開發的產品,和韓國母公司完全沒有關係。比如NHN JAPAN負責Line事業的執行董事舛田淳就在2012年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反覆強調Line的「國產」純粹性,維基百科中有關Line的詞條,也註明「Line是韓國企業日本法人NHN JAPAN獨立開發的應用,並非網絡上傳言的『韓國製造』,而是如假包換的『產自日本』」。


其次,NHN JAPAN敢於有財力也肯花大價錢,在電視上為Line做廣告。2011年11月18日開始在日本電視臺播放的Line宣傳廣告,起用了日本很有名的日英混血演員Becky做代言人。原本非常給人印象非常開朗的Becky,在廣告中大哭大笑、通過Line和朋友分享心事的鏡頭,造成了轟動效應,讓Line的用戶數量從不足1000萬,一舉超過2000萬。而在Line之前,從來沒有一款即時通訊軟體在日本做過電視廣告。



Line電視廣告代言人、日英混血兒Becky


從人和來看,Line能夠獲得用戶的追捧,是徹底貫徹易用性和娛樂性的結果。


從易用性說,Line憑藉面向智慧型手機的易用性戰勝了Skype等老牌即時通訊軟體,同時,在和同樣是面向智慧型手機的即時通訊軟體競爭對手——比如日本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以在線遊戲出名的DeNA2012年10月23日推出的comm,以及韓國老牌即時通訊軟體kakao talk——等相比較,也佔上風。比如,comm採取的是完全實名制,用戶要想使用,必須如實登錄自己的個人信息,這增加了手續的麻煩,也引起部分用戶的反感,而Line和Skype一樣,無需實名,只要登錄了一個ID就能使用;又比如,Kakao talk在安裝之後,強行要求用戶上傳手機裡的通訊錄,否則一個好友也連不上,而Line也不強行要求用戶上傳通訊錄,只要告訴好友自己的ID,就可以和好友溝通。當然如果上傳通訊錄,就可以為用戶自動匹配更多好友。


從娛樂性來說,Line第一個推出了利用智慧型手機大屏幕反映用戶心情的「圖章」。「圖章」其實是一個大小佔據智慧型手機半個屏幕大小的心情插畫,Line推出「圖章」之前,雖然智慧型手機上有表示心情的「心情圖案」(日語叫做「繪文字」),但是傳統的「心情圖案」本是傳統手機小屏幕和鍵盤時代的產物,在智慧型手機的高清液晶大屏幕上就顯得太小了。而Line的「圖章功能」的大小佔據智慧型手機的半個液晶屏,形式也豐富多彩,用戶不必輸入任何文字,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把心情傳達給好友。「圖章」推出後果然大獲好評,尤其是女學生和主婦的歡迎,Line順勢推出大量收費「圖章」,成為當前Line的主要收入之一。


Line的「圖章」


LINE和移動IM的未來


那麼,號稱24小時免費通話的Line對日本傳統電信運營商影響大嗎?如前所述,目前Line的主要用戶還局限於學生和青年女性;而且,對運營商來說,用戶使用Line的前提是為智慧型手機繳納包月上網費——包月上網費才是日本電信運營商的主要收入來源。


首先,從統計數字來看(見附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內,以免費通話為賣點的移動IM對日本電信運營商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日本人的手機通信次數和時間,並沒有因為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移動IM的出現而減少,相反PHS(小靈通)的通話時間大大增加。這說明,Line等移動IM遠沒有成長到威脅電信運營商營收的程度。反過來,對運營商來說,不僅不擔心電話費收入的下降,反而有了一個新的穩定的收入來源——用戶使用Line的前提是為智慧型手機繳納包月上網費,從長期來看,包月上網費將取代電話費成為電信運營商的主要收入。


那麼移動IM的開發和運營公司如何賺錢呢?下面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1,通過廣告盈利?LINE沒有採取移動IM常用的盈利方式,首先因為LINE面臨其他公司同類應用的緊追不捨,一旦推廣告很容易引起用戶反感而流失。從目前來看,LINE還是以增加用戶為第一目標,所以短期內不會強推廣告。


2,通過收費會員制盈利?首先以完全免費為口號的移動IM很難實現收費會員和免費會員的差別化,其次同樣容易引起用戶反感,影響用戶增長,所以應該也不會是LINE的第一選擇。


3,通過出售道具賺錢?這是SNS和在線遊戲的常用方法,也是LINE已經實施的收費措施。LINE在推出「圖章」功能後由於大獲女學生和主婦的歡迎,順勢推出大量收費「圖章」,成為當前Line的主要收入之一。


4,把用戶「出售」給企業用戶?從去年6月開始,LINE面向企業提出了官方帳號,企業付費開設LINE官方帳號之後,可以向把該企業帳號加為「好友」的用戶直接發送短消息。不過由於價格不菲,目前開設帳號的都是日本的大企業。「企業帳號」很有可能成為LINE開發商今後的主要收入。


日本其他的移動IM,也有自己的兌現方式。比如用戶數號稱位居日本第二的移動IM應用comm的開發商株式會社DeNA,面對用戶數趕上LINE已經沒有希望的現實,1月10日宣布將推出面向智慧型手機的音樂下載服務Groovy,和大型唱片公司合作,爭取將comm的用戶變成白花花的現錢。

相關焦點

  • "日本微信"line和中國不得不說的故事
    line是在由其舉辦的「Hello,Friends in Tokyo,2013」會議上宣布這一數字的,而今年line的目標是3億,中國當然是其中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那麼line在中國市場上打算怎麼做?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如何處理和最強大的對手微信之間的關係?
  • "日本微信"Line和中國不得不說的故事
    如何處理和最強大的對手微信之間的關係?我代表搜狐IT受邀參加了此次會議並對Line高層進行了採訪,下面就結合我這幾天的所見所聞,為大家理一理Line和中國那不得不說的故事。  1. Line在中國的低調是有意而為之  2011年6月,即時通訊軟體Line在日本誕生,這個時間比微信晚5個月。
  • 看看line在臺灣是怎樣發家的!不想把微信當對手
    寫在前面的話:line除了在日本市場發展不錯外,在中國臺灣也佔據了近乎統治的市場份額。據悉,臺灣地區有1200萬人使用line(line今年1月官方數字),佔其人口比例近8成。那麼line在臺灣是如何擴張的?
  • 日本微信Line用戶增長停滯,止於2億
    Line用戶數的下跌跟其非優勢市場競爭對手的咄咄逼人不無關係,Line的優勢市場主要集中在日本,泰國,印尼,臺灣等地。由於社交平臺具有馬太效應,Line已經放棄在非核心市場與競爭對手直接競爭,主要聚焦於前面所提的四大市場。
  • line成功之道:滿足「信息欲」、製造「小樂趣」
    這所謂的「一點點樂趣」正是和iMode所利用的「信息欲」一樣,抓住了人類的本質特點。人們絕不是在追求某種高級快感,而是更樂於出於本能的花一些時間去追求這些甚至被忽略了的小樂趣。這樣來看,line的急速發展也是理所當然的,甚至將來很可能超越國界,不斷壯大。日本時下開發類似line這樣的App軟體的公司不勝枚舉,並且在開發方面也都採用了各種各樣的手段,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例如
  • 【獨家】日本Line與中國微信
    影視、文件、照片、……,中國微信、日本Line,印度xx,……,都在裡面。前幾年,我在一家韓國公司上班,剛裝了微信,不太會用,有信息來,手機就微微作響。我和一個韓國女人同在辦公室。她是公司副總兼會計,來日第三代韓國人,不會韓語,我們用日語溝通。一日,她突然問我,你有Line嗎?我猛然被問住,不知所語。「噢,那就算了吧……」她見我怔然,便接了話尾,打上句號。
  • 我在騰訊新聞發現了一個假的虎嗅網... ...
    我點開一看,網友所說的搬運者,是一個叫「虎嗅網」的號。平臺監管「做號黨」的成本也相當高。就拿這次來說,搬運文章的假「虎嗅網」在企鵝媒體平臺註冊帳號時,很可能提供了完整的工商營業材料,是正規公司。這時,平臺就很難人工去審核它的主體是不是人們熟知那個「虎嗅網」。這就跟搶註商標、搶註域名是一個道理。
  • 虎嗅網逃離北京?「自黑」背後難掩真實衰敗
    文章稱「直到現在,虎嗅都拒絕跟金主合作不標註『廣告』、『推廣』等特殊字樣的商業植入性內容,因此特別不招金主待見,微信公號徒然擁有百萬關注者。」言外之意,虎嗅「不跪舔企業」。文章看似是在吐苦水和自黑,實則昭告天下「虎嗅網內容客觀、研究,不為五鬥米折腰。」整篇文章滿滿的冰清玉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讓虎嗅在眾媒體裡顯得亭亭玉立、鶴立雞群。
  • 如何在LINE FRIENDS拍出不一樣的文藝片
    之前寫過一篇推送,是關於如何在假期旅行拍出稱霸朋友圈的照片今天咱們來說說如何在火遍全球的line friends咖啡廳,拍出不一樣的文藝照。line friends想必大家都太熟悉不過啦,溫暖的光線,各種可愛的玩偶兒,引得無數少女包括本帥雷雷在內都為之尖叫!來line friends除了吃可愛的卡通甜品更重要的就是拍照。
  • 《中國新說唱》要把punchline重新定義成胖起來?
    而網傳2018年造詞出現後,負責宣發的執行公司,甚至不知道skr該如何傳播。遍尋各大網絡文獻及遍問各種圈內知名大佬,希冀從他們身上找到如何為錯誤skr用法找塊遮羞布。事實上證明,有才真的可以為所欲為。skr一詞不僅成為2018年年度十大熱詞,甚至入選了百度百科詞條,360及維基百科。恐怖程度令人咋舌。
  • 吳亦凡最大的Punchline就是"胖起來"?
    買了一堆熱搜,使了半天勁,今年的熱詞「punchline」還沒炒紅……對於觀眾們來說,大家更是一個rapper沒記住,只記住了吳亦凡慈祥的胖臉……看著吳亦凡如今慈祥略帶憨厚的面容,今年《新說唱》刻意炒的熱詞punchline都顯得那麼合適...雖然,今年《新說唱》punchline這個詞用得多的讓人煩,但就像skr如今語境已經徹底變了一樣...
  • 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的?這個謠言簡直智障!
    ,在微信上點播一次日本鬼子就賺了0.01分錢.」呼籲天朝子民不要用這些表情包。1998年,顏文字開始發展壯大起來,那時候主要是以:)、:P、:D等等來表現笑、吐舌頭笑和大笑。簡單可愛的表情貼圖吸引了大量用戶,使這幾個虛擬的卡通人物一舉成為閃耀的「明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line,但是卻知道line的這幾位明星人物。
  • 《來自星星的你》火了聊天軟體「Line」也火了
    韓國偶像劇《來自星星的你》火了,「炸雞和啤酒」也火了……任何《星星》裡出現的相關東西都會莫名其妙地火起來,就連教授和「二千」互發簡訊的軟體「Line」也被星星粉們追捧。不過,Line這款軟體裡,可隨時表達心情的可愛貼圖、表情以及可以免費通話等功能,讓你在使用後確實能很快喜歡並適應。
  • 讓日本人說Yes,摩拜獲日本版微信LINE投資,全球化攻入腹地!
    同時,LINE已領投摩拜單車日本子公司的A輪融資。LINE被稱為日本版「微信」,在日本擁有7100萬用戶,是日本最大的移動社交網絡服務商。獲得LINE的投資,意味著摩拜在日本的拓展進入縱深階段!讓苛刻的日本人說「Yes」,摩拜是如何做到的?
  • 甲方霸霸:你的方案中有Punchline嗎?
    問題來了,啥是胖起來?方案還能胖起來?Punchline,中文俗稱笑點,包袱。作為《中國新說唱》第二季明星製作人,在Punchline收割機吳亦凡看來,就是點睛之筆,隨著20個問題的層層推進,華光礁Ⅰ號的沉沒原因,它的來處與去處,它的樣貌,它的貨物,如何被打撈的疑惑一一解開,中國古代海洋文明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波瀾畫卷在觀眾面前徐徐展開。
  • line friendst 圖紙
    LINE原本是韓國第一大網際網路門戶集團NHN的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所推出的即時聊天軟體,2011年在日本已有2億活躍用戶。過去幾年,這個聊天軟體靠著賣表情包和周邊產品,在亞洲甚至全球紅透半邊天。
  • Beauty of line:一條線的無限可能
    日本百樂筆的這支視頻廣告《Beauty of line》以運動線條為基礎,盡情發揮想像力,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流暢的舒適感。
  • 如何從pick up line分辨迷男的三六九等
    《女力》約我寫一篇,並稱其讀者是「三高」女性,我便想到寫寫pick up line,因為如果你是「三高」女性,你一定會遇到不少英文人群的兜搭。這篇文章教你聽pick-up line將迷男分為三六九等的辦法。
  • 【藝知伴解】從Line Friends多角度解讀「IP消費品」
    2015年12月底,line的月活躍人數超過2.1億人,前四名的日本、臺灣地區、泰國和印尼月活躍人數為1.4億人,是當之無愧的通訊應用領導者,活躍用戶的增長和營收來源也多集中於此。僅僅在日本,截止2016年1月28日,line的使用人數就高達6800萬人,其中70%的使用者每天打開並使用line。在日本,line的使用者女性略多於男性,職業以公司職員和家庭主婦居多。
  • 日本今春將開設網站專售「JAPAN RAIL PASS」通票
    人民網東京1月7日電 綜合日本旅遊網站「YAMATOGOKORO」的報導,日本JR集團近日宣布,從今年春季開始,深受訪日外國遊客歡迎的列車通票「JAPAN RAIL PASS」將推出更加便捷的服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