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讀書村」:每天十分鐘,打開文學的美好
馬來西亞,檳城之旅
作者 | 鄭西寧
「西寧,我這個月要去馬來西亞出差,你要去嗎?」
二零零九年三月初的一天,我接到一個臺灣朋友的電話。被他這麼一問我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但很快就想起了半年前的事。那天在我茶葉店,我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朋友說他常去馬來西亞,我一時興致問他下次可否帶上我?
「去」我趕緊回答。
接下來他告訴了我,他從臺北飛馬來西亞的檳城的具體日期。這個電話讓我變得又緊張,又興奮。但很快就冷靜下來,計算了一下時間,只剩下半個月。我趕緊著手辦理籤證,購買機票。說實話那是我第一次獨自出國,好奇心讓我充滿了期待。
時間在忙碌的準備中過得很快,終於要出發了。我帶上行李和證件搭計程車來到機場,順利地辦好一切手續登上飛機。一路上和旁邊的一個廈門人聊天,覺得四個小時的空中飛行很快過。飛機即將到達吉隆坡的時候,馬航的空姐們給每個入境的乘客發了一張卡片。
「我填完幫你。」鄰座的看我遲遲沒有下筆,於是說。
「麻煩你了!」
我慶幸自己遇到了好人。在他的協助下我剛剛填完那張卡片,飛機就開始下降,幾分鐘後穩穩地降落在了吉隆坡機場。
「我要下飛機了,這張卡片等你到了檳城,出境的時候交給海關人員。剛剛廣播通知這架飛機會在吉隆坡停留半個小時,你也可以下去走走。」他站起來一邊拿手提行李一邊對我說。
我和他握手道別後,跟在後面一起下了飛機,在候機樓裡轉了轉。吉隆坡機場不大,也沒有想像中那麼豪華。我逛了幾個免稅店估摸時間差不多了,走回登機口。我心裡納悶怎麼沒有看到一個排隊的人,但又想想自己剛剛就是從這裡出來的。可當我大搖大擺地往裡走的時候,被攔住了。一男一女兩個棕色皮膚的工作人員對我說了些什麼,我一個字都沒聽懂。我向他們出示了手裡的登機牌,女的先接過去看了之後遞給男的,用領導的口氣說了句什麼。那男的用拿著登機牌的手給我打了個手勢,我跟在他後面往機艙的方向走。他時不時扭過頭來對我說話,臉上的表情很不友好。
「你是鄭小姐嗎?」
「是的,你是?」
「我是你朋友派來接你的。歡迎你來到檳城!」飛機到達檳城後,一出機場,我就看到一個男的迎了上來。
看到他又是點頭,又是哈腰的,還伸出雙手,我趕緊把手伸出去和他握手。他接過我的行李帶我到停車場,找到他的車子,用跑的速度打開後備箱,把行李放進去,然後打開一邊的車門,把一隻手搭到門框上。
「啊!不好意思,我還沒有習慣。」我朝右邊邁了一步趕緊又退回來,為自己的愚鈍而覺得臉紅。
「很正常,我要去中國肯定和你一樣。」
「這裡的天氣真好。」我邊脫外套邊說。
「剛剛下過一陣雨,還涼爽些。」他指著路上的水潭說。
涼爽,我倒是沒有感覺到,只覺得坐在車上像在桑拿房裡一樣,全身都在流汗。馬來西亞,給我的最初印象是天空很藍,透明,色彩很鮮亮。
司機不多話,但也有問必答。通過聊天得知,我坐的是一部的士。他開車很穩,沒有顛簸感,連十字路口等紅燈也是提前減速。我們大概走了一個小時來到一家叫格尼的酒店,我朋友已經在門口等了。我們先到前臺登記,行李員幫忙把行李拿到房間,朋友說要帶我在附近走走。我們沿著格尼酒店門前的格尼大道往前走。這是一條海邊公路,路上的車輛很少,行人也不多。另外一邊是一家挨著一家的飯店、酒吧、咖啡廳、按摩中心等娛樂場所。
在離格尼酒店不遠處有一個小廣場。欄杆邊或坐,或站著幾個馬來人,他們個個都很清瘦,一副營養不良,有氣無力的樣子。有人走過時,他們就用充血的眼睛盯著你看,我剛開始有些害怕不敢正眼看他們,後來想想他們和我一樣也是人。當我把頭轉過去的時候,決定下次經過時帶些食物,因為我看到一個飯盒跟前圍了五六個人。
格尼大道有一段沒有護欄。我站在路沿上面朝大海,沒有一艘船隻,海面很平靜,閃閃的水光炫得我有些眼花,有種漂遊的感覺。這裡的海灘很淺,沒有沙子,一些亂七八糟的石頭露在外面,一些螃蟹在上面爬來爬去,速度很快。最大的有幼兒的拳頭那麼大,小的和指頭蛋差不多。
朋友把我帶到了位于格尼大道末端的格尼大廈。它屬於商業廣場,和一般的購物中心沒什麼區別,地下一層有超市和餐飲。餐飲部有各種中西式套餐、小吃、糕點等。一樓以上是百貨。朋友領我從一樓繞到大廈外圍,那裡有一間敞開式的咖啡廳。由於屋頂是用透明玻璃搭建,顯得很明亮。我們選了一張面朝大海的桌子。
「每周五晚十點,會有一艘遊船從格尼酒店附近開出,周日下午回來。」
「夜晚在海上看星星一定很美。」
「很多人乘那艘遊船只是為了賭博。」
「到海上賭博?」
「是的,警察不會跑到海上去抓賭呀。那是一艘豪華郵輪,相當於一間五星級的酒店,上面除了餐廳、客房、酒吧、電影院、桑拿外,主要是靠賭場吸引客人。」
晚飯時間,我們去了格尼大道上的一間叫《巴黎》的餐廳。這是一家中式海鮮餐廳,餐廳是半敞開式的,有點像大排檔。明亮的燈光照在潔淨的臺布上,泛著柔和的光,給人以舒服的感覺。
「晚上好!」
我們剛一進餐廳,迎面就走來一個五十幾歲的女的。她不過分熱情,也不做作,招待我們像招待兩個常見面的鄰居。
「我們需要一張小桌子。」
「坐這裡行嗎?這兒有風。」她指著頭頂的風扇對我們說。「我們去展區點菜吧,那裡看得比較清楚。」
我們還沒走到海鮮池,就先聽到了譁譁的流水聲。海鮮池臺階式的自下而上分為四層,每層都有十幾個格子。池裡的活水像瀑布一樣,從每個格子的邊沿急流而下,流入更低的一層。池子裡養著多種類型的魚、蝦、螃蟹、螺貝等。隔著玻璃都能看到它們奇形怪狀,張牙舞爪的樣子。海鮮池的前面有個海鮮架,上面鋪了厚厚的一層冰,冰上整整齊齊地排著以深海魚為主的各種海產品。中間用色彩各異的蔬菜做了點綴,使得它們看起來如剛剛從海裡撈上來一樣新鮮。
「今天我請你,想吃什麼?別客氣。」
「你有什麼好主意?」我把這個問題丟給服務生。
「你們兩個人,一條魚,一個青菜,一個湯就夠了。」
我們點了服務生推薦的一道主菜後,跟著她一起往和海鮮架並排,往裡靠近吧檯的另外一個展架走。這個架子的尺寸規格和海鮮架相等,都是下低上高呈三十度坡角。看著這個架子上鮮麗的色彩,你會馬上想到豐收:幾十種蔬菜、幾十種水果,都鮮亮亮,水靈靈的,誘得人動了貪念:
「我點兩個蔬菜行嗎?」
「好,那湯就不用,不然你們吃不了。」
點好了菜我們回到桌邊。過了幾分鐘,服務生端來了兩個冰鎮椰子。
「請慢用,菜大概還需要半個鐘。」
馬來西亞這樣的天氣,即使有風扇,吹出來的也是熱風。剛剛走了那段路,我早就口渴了,看到面前的椰子,趕緊把吸管含到嘴裡,大大地吮了一口,甜絲絲,涼爽爽的,真舒服。師傅切這兩個椰子花了功夫:綠色的皮去掉了,裡面的白色全露了出來。形狀像一個城堡,底下方方正正的,上面呈三角形,吸管正好插在頂尖的位子,像個神器連接天地。
菜在服務生預計的時間內陸續上上來了。每一盤都有它的特色,比如這盤清炒芥蘭,一根根整齊的排在盤子裡,壘成塔形,顏色鮮綠得就像翡翠。娃娃菜,與其說它是菜,倒不如說是湯。煮得很爛,很好地融入到了高湯裡。由菜心的一點鵝黃點綴,像一件藝術品,給人以浪漫之感。
「別只顧著吃青菜,你嘗嘗這個潮汕蒸魚。」
「這魚肉好嫩呀,入口即化。魚肉很好地吸收了酸菜和李子的味道,酸中帶一點甜,好吃又開胃。」
「當然啦,你沒看那些老外都慕名而來。」
的確,餐廳裡幾乎沒有空的桌子。除了我們倆都是西方人。
「你說那些紅頭髮,紅皮膚的人是哪國的?」
我朋友說他年輕時走了半個地球,算是見多識廣。
「應該是以色列的,你沒發現他們和耶穌長得很像。」
我好奇地盯著旁邊這桌人,想知道他們是怎樣用筷子的?這家餐廳的服務很到位:客人點的螃蟹、龍蝦等,在上桌的時候,服務生會用鉗子把殼子夾碎;魚也會用刀叉剔除骨頭。每個以色列人的盤子裡都有一隻大螃蟹。他們用手很嫻熟地剝掉殼子,把肉往嘴裡送。我沒有等到他們用筷子卻等到了歌聲。聲音很響,標準的男中音,沒有音樂伴奏,顯得單調枯燥。
「這是什麼聲音?」
「旁邊有個教堂,有人在誦讀古蘭經。」
飯後我們步行回酒店,快走到的時候,聽到一陣轟隆隆的機器聲。我抬起頭看到樹梢上有幾盞閃動的燈,其中有一盞是紅色的。我無法判定那是一架飛機,因為在我印象中,飛機除了起飛降落,一般都在高空。我向朋友求證,他連頭都沒抬一下就告訴我,那是一架私人直升飛機。
朋友有生意要做,沒有時間陪我。隔天,我詢問了前臺,步行去距格尼酒店不遠的《長榮桂冠酒店》,報名組團參加檳城一日遊。於第二天一大早在酒店門口等待來接的司機。參加組團的還有一對英國老夫妻。一個導遊跟隨著。我們先去檳城山。車子從山腳向上攀爬,蛇形出沒於山間,在山腰的地方停了下來。導遊指著一個地方讓我們去拍照。
山上到處都是茂密的熱帶雨林,路邊有一個朝外伸出的小露臺,站在那兒可觀半個城市。檳城,這個海島城市,基本上沒有工業,主要靠旅遊。檳城人過得比較悠閒。在這兒你可以慢下來,駐足觀賞牆壁上的一副畫、住戶花園裡,或者道路旁的一株植物。
馬來西亞的雨水比較多,幾乎是有雲就下雨,我們來的路上剛下過一陣。地下的熱氣往上冒,空氣中彌散著潮溼的土壤混合殘花敗蕾,和樹葉枯草腐蝕的味道。林中的樹木低矮,又密不透風,讓人有憋悶感。導遊還沒說要走,我只好等著。當我再次站在觀景臺上,我將視線投向林中,驚奇地發現林中間或長著一些榴槤樹。真沒想到這被譽為「水果之王」的榴槤,竟然就這麼隨意地長在這密林之中。樹上掛了很多果子,從那裂開的外殼看,已經進入成熟期。我很興奮,想找個人分享。當我轉過頭看到離我最近的是司機,他靠在車門邊正百無聊賴地晃一條腿。我決定打擾他一下,指著最近的一棵樹問:
「你知道榴槤的英文怎麼說?」
他抬起頭看了我一眼沒有說話。過了一兩分鐘,他指著導遊對我說:
「你去問他。」
導遊站的位置離我有十米左右。他站在一棵樹旁,把手搭在上面目視遠方,一張瘦長臉乾淨得看不到任何毛髮。我猜他和女人一樣,絕對不用花時間在刮鬍子上。他一動不動的,真像一棵樹想站成永恆。
「那位女士想問你榴槤的英文怎麼說?」司機幫我走過去問。
他慢悠悠地把頭轉過來,很快又轉回去。
「榴槤就叫榴槤。」
我將信將疑,朝那對英國夫妻走去。我很緊張,不知道該怎樣向他們表達,我絞盡腦汁只想到幾個單詞:
「look……there……fruit」
他們跟著我走過去。
「wow……durian」老頭說。
我嘴上念著「durian」這個單詞,眼睛卻看著導遊。這時他已經走到車邊。他瞟了我一眼,催大家上車。直到旅程結束,他再也沒跟我說一句話,全程都用英文講解。我因為憋著氣,後來的博物館以及其他景點,都沒心思看。翻過檳城山又下起了雨。司機把空調開得很大,正對著我吹。我本來就在生氣,這會又冷得發抖。我把自己縮成一團靠在窗戶上。導遊和司機,誰也沒有在意我,只有坐在旁邊的英國老頭,對我投來關心的一瞥。
「你還好嗎?」
「是的,謝謝!」
還好這段路並不長,雨也很快就停了,太陽光穿過雲層又照到了我身上。行程快結束的時候,我們在一個酒店門口又接了兩個遊客。這兩個人很特別,年齡差不多二十出頭。女的著裝很另類,一身黑色,全身包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兩隻眼睛。司機開的是一輛小麵包車。他們被安排後面一排。在他們上車的時候,我看到了那女的手指上的鑽戒,閃著很耀眼的光芒。
出來玩,我從來不強迫自己早起,睡到客房服務員來打掃衛生,等到她把菸灰缸洗乾淨,放進小費,才出門。看著那些印度大媽都打赤腳,我不好意思當面穿鞋子,就提在手裡。出了酒店,太陽都已中天了。我不敢亂走怕迷路,決定去格尼大廈。太陽光明亮得像個大燈泡,馬路白得刺眼。我儘量走在樹蔭下。兩旁的建築無精打採的。晚上熱鬧的餐廳,酒吧等場所現在也幾乎沒有客人。平常二十分鐘的路,我今天走了半個鐘頭。我一到格尼大廈,就趕緊跑進去,早中飯一併在地下一層解決。
回去無事可做,再說我也不想再頂著個大太陽走那段路。我打算在商場裡逛逛,逛得太快,僅十多分鐘就逛完了一樓的一半。我不敢再走進那些店鋪:裡面的售貨員熱情得讓我覺得不買東西會有負罪感。我走進一家書店準備找一本小孩讀物,想通過看圖識字來學幾個英語單詞。但當我翻到最後一頁,又把書放回了回去。喝咖啡?我沒有習慣一個人去。還是繼續逛商場。我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四樓,站在過道上一個小攤前,只是為了讓心裡滿足:每到一個地方都買個紀念品。這是一個賣飾品的攤點,櫃檯上擺了很多有民族特色的首飾,上面都有明碼標價。我一會拿起一對耳墜,一會又把一個髮夾託在手心。
「女士你好!喜歡那個我幫你試戴。」
突然之間從櫃檯後面站起來一個人,她邊說邊繞過貨架向我走來,年齡在三十五到四十歲之間,長得很好看,圓圓的臉,留著披肩發,劉海剪得齊齊的,皮膚又白又細。她的個子在一米六五左右,上身很勻稱,但那屁股,卻讓人覺得很奇怪:它大如磨盤,像個瘤子似的突然從腰間鼓了起來,把裙子撐得高高的,隔著布都能看到一個一個的大疙瘩。
「你好!我剛剛怎麼沒看到你?」
「我坐在底下吃午餐。」
「你先去吃飯,我到那邊等。」
旁邊有一根大柱子,環繞柱子有一圈座椅,專為顧客歇腳用的。
「好,謝謝!」
她吃完飯,走過來坐在我旁邊。
「我看四樓幾乎都沒有客人,你的生意恐怕不好做吧?」
「沒有辦法,我沒有男人靠,還要養兒子。」
「不好意思!」我看著她,用一隻手捏了一下她的肩膀。
「沒關係,我有一雙手。」
她看著我笑了,似乎不願意多說。有那麼幾分鐘,我們倆都默默地盯著她的貨攤。過了一會她問我:
「你是哪裡人?」
當我告訴她後,她馬上站了起來,一副心神不寧的樣子,把我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抿了抿嘴,重又坐回我旁邊。
「假如以後再有人問,你要說你是臺灣的。」
「為什麼?」我驚奇地問。
「因為在馬來西亞,中國女人給人家的印象不好。」
想必她是言出有因,我也不想追其究竟。
「來,幫我挑首飾吧。」
「這個美噢!適合你,這個,不美……」
「這幾個你說好看,我都買了。」
她找來小袋子幫我包好。就在我付錢的時候,她突然很高興地轉過身,對一個正朝我們走來的中年男子說:
「我一聽聲音就知道你來了。」
「莎莉,你好嗎?」男子走到護欄邊靠在上面,把一對拐杖套在一個胳膊上。
他們倆竟然說閩南語?!這讓我感覺非常親切。
「約翰,我給你們介紹。她是我剛剛認識的新朋友。還沒來得及問你叫什麼名字。」
我告訴了她,她接著又說:
「他的英語很好,我兒子全靠他輔導才考上了中學。」
「不用提啦,主要是他肯用功。」
我們之間的交談很有意思,經常混合兩種以上語言。他們倆說得很流暢,倒是我經常卡住。約翰不愧為老師,經常幫我填詞。接下來的那幾天,我每天下午都去格尼大廈,通常呆到很晚。離開檳城的前一天,我還和往常一樣去拜訪他們。那時候我們已經很熟了,莎莉知道我還會再來,寄我下次幫她從廈門批髮飾品。
【專欄作家】鄭西寧,在報刊和網絡發表有散文、小說作品等,陝西藍田縣人,現居德國。
點讀鄭西寧最新作品↓
·文學,放飛夢想的翅膀
·一個越南男人:櫻桃西紅柿
·一群正常人
尊重才華和勞動,按讚賞碼為鄭西寧讚賞:
點下邊連結,欣賞讀書村精彩微刊↓↓↓
讀書村dushucun2015—鮮活·有質地·接地氣主持人:丁小村
聯繫QQ及郵箱:12545194@qq.com
微信掃描或者長按下邊二維碼訂閱《丁小村》
有趣、有質、有味兒:文藝的、思想的、感性的
點擊下面「原文閱讀」閱讀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