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住呼吸》(《一息之間》)
這部電影,恰好跟《莫扎特傳》相反。雖然它同樣基於真實的人物,也虛構了大量的情節,但是不僅沒有違背真實,而且讓我們對於「潛水運動」「極限運動」有了深刻的理解。
電影明確表明對俄羅斯著名潛水運動員——娜塔莉•諾察納瓦的敬意:獻給世界上第一位下潛100公尺深的女性。她是世界上第一位閉氣9分鐘的女性。唯一以一口氣閉氣下潛遊過藍洞拱門的女性。獲得23次世界自由潛水冠軍。娜塔莉•諾察納瓦的成就,很明顯就是影片虛構的女主人公馬琳娜•戈爾蒂娃的人生。
圖一 影片主人公 馬琳娜
當然,也許對于娜塔莉•諾察納瓦而言,潛水運動方面取得的輝煌不過就是她的天賦,或者是她專注訓練的必然結果,或者是她勇於用生命挑戰極限的報酬而已。但是,電影卻塑造了很多層次很多方面的情節,讓我們真正對人物產生敬意,對極限運動產生感動,對潛水運動有了更多的理解。
為此,我在看電影的時候,就在頭腦裡冒出這樣幾句話:
不只是歷史年表,不只是世界紀錄,不只是傳奇故事。
還在於細節毫末,直至量子本質,直至冥河亡界,直至往世來生。
世界冠軍本來就是傳奇,但是因為世界冠軍多了,也就不是個傳奇,何況是比較冷門的極限運動——潛水。所以這部電影的能量就此顯現出來了。
首先,是創造一個普通人封神的開端。馬琳娜打小就是個神童,當然她本來就出生於一個運動員家庭。她12歲就拿到了遊泳冠軍。但是因為婚姻問題,她離婚,並且退出了遊泳賽場。直到有一天,她在沙灘救了溺水者,遇到了一個熱愛潛水運動的救生員。從此接觸到潛水,發現自己深潛的特長。並且為了重新找回自己,她勇敢地回到賽場,而且是新的賽場——潛水。
其次,是種種的曲折。重回賽場,最大的問題就是身體。正如醫生所言:每個年齡都有極限,20歲做起來容易的事,你40歲做看看。但是,她的英勇無畏,還有她的閉氣時長,還是讓人敬畏,而且立馬就獲得了冠軍(參賽前,她還輕鬆地和一堆兒女說就是去丟給臉然後回來)。而且這次冠軍,是她首次參加自由潛水比賽,長度達到142公尺。無蹼動態平潛,俄羅斯新紀錄(就是潛在水裡,一口氣遊142公尺遠)。
靠著先天稟賦,再次贏得比賽,似乎很輕鬆;其實這樣潛水,已經會有巨大危險——黑視(急性缺氧導致意識喪失,可能造成功能性損傷)。電影通過馬琳娜試水時,旁邊的一個運動員發生這問題來告訴我們,簡單背後隱藏的恐懼。
接下來的曲折,就是世界冠軍之路。為了參賽,馬琳娜必須加強訓練,儘管她已經是國家隊的教練,但制度和領導只讓她培訓更多的冠軍,卻不希望她自己去當世界冠軍(估計還是認為她的年齡問題)。為此,她只能自己請安全員,利用晚上的時間偷偷練。練好了之後,她終於能夠參加比賽了,可是拳怕少壯,而且世界性比賽意味著更多和她一樣有天賦還勤奮的人。她的對手是傑西卡·萊伊,一個年輕,而且多年獲得冠軍的姑娘。一開始兩人在限制比賽中獲得一樣的成績,下潛83公尺(之前的比賽是在遊泳池平潛,現在是直接往深海裡潛)。但是限制比賽,是運動員自己挑戰一個定量,這定量是自己訓練過,有把握的。傑西卡的經紀人,刺激馬琳娜參加第二天的無限制比賽。馬琳娜應戰,不過還是輸了,畢竟她年紀大,又是新手。
平潛會有「黑視」的危險,那麼深潛就更危險了。用片中主持人的話講:想像一下有人跳下26層樓,當一個人下降到100公尺時,肺部會被壓縮成一個柳橙的大小,缺氧五分鐘之後,人類的腦細胞開始死亡,可能導致癲癇發作,自由潛水是一項極限運動,你一直處在生死之間。
看起來要獲得世界冠軍僅僅只有一步之遙,只要贏了傑西卡就行,但其實潛水比賽,光參賽費用就無法支撐。兒子想到了主義,就是參加潛水穿越藍洞的商業活動,能夠成功挑戰就有機會獲得獎金,參加比賽。因為在潛水前,聽到當地人的傳說在那裡潛水的男子會被怨靈帶走,於是她堅持不讓兒子和自己一起潛水,她的好友伊格納特就代替兒子參加。雖然中途伊格納特遇到麻煩,也被她救了上來,但是回頭卻死了,因為幹溺(水進入肺部,產生痙攣,呼吸麻痺)。而她也因為一口氣潛水遊過藍洞,成為全世界唯一個以一口氣閉氣下潛遊過藍洞拱門的女性。
不過,在伊格納特死後,她也遇到了新的麻煩——「神經體液系統紊亂」(按醫生的說法:體液是人類的液體,血液、淋巴,你體內像是在暴亂,看起來你的細胞內液在內戰……所有生理功能都衰竭了。光是基礎復健就要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你再也不能潛水,想都別想)。
馬琳娜只好向巴帝亞羅夫·瓦迪姆尋求幫助。
最後,是傳奇色彩。在深潛藍洞時,傳說的魔力已經影響了故事(而且是當我們認為伊格納特被馬琳娜救出,魔咒被打破時,回頭剛拿到獎盃,伊格納特就死了)。巴帝亞羅夫是電影創造的第二個傳奇。按照電影的說法,他是一名極端科學家(曾帶領一個秘密的軍事研究單位,調查研究增強腦力的方法,差點成為蘇聯史上最年輕的將軍,他的晉升都已成定局,他卻死了。謠傳說他被殺害,在利比亞某處。10年後,他再次出現,死而復生。現在他是自僱人士,誰沒受過他的訓練,奧運冠軍,特種部隊,太空人?他只和特別的人打交道)。結果,巴帝亞羅夫對她進行了特別的訓練,比如走火炭之路,還有關在地下水牢裡自己找唯一的鑰匙逃脫,甚至為了讓她減緩到四分之一的心律,到冰河下潛水。當然,更重要的其實就是如何抗拒她一直的心理陰影:你要關閉大腦中掌管,不好的回憶,精神官能症和創傷的區域。人們製造自己的恐懼,把它帶進生活,在認知到這點時,就會進入下個階段。並開始掌控全身的運作。逐漸消除大腦的局限性。痛苦、恐懼、疼痛都會消失,你就能擁有超能力。
很明顯,靠的是東方的修行方法和理論,雖然我們知道這樣的理論是否真的能夠支撐潛水運動十分可疑。不過,終究是這樣的方式,使得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而且在緊要關頭,她已經拿到了地下水牢的鑰匙。但又一次因為長時間缺氧進入心理的陰影,這時候恰好此時去世的父親靈魂前來把她拖了上去,讓她重獲新生。
這些傳奇色彩的故事,正如同我們津津樂道的典故,也許本來只是為了讓人生更加有樂趣,讓生命變得更神秘,讓神祗變得可期盼。當然,放在故事裡,也就豐富了故事,讓我們對主人公投入更多的通感。
此外,影片也有很多勵志的語言,比如馬琳娜小時候父親就對她進行的催眠式鼓勵:所有人類都是由水組成,而你的水有神奇的力量。
最後馬琳娜在無限制比賽中,本來是要挑戰101公尺的深度,因為傑西卡選擇了95公尺。但是因為傑西卡的經紀人耍手段,故意竄改操作人員的工作表,把馬琳娜的挑戰深度改成110公尺,讓馬琳娜只能放棄,並且受到傷害。但是馬琳娜在提出糾正後,還是堅持繼續挑戰。他的兒子怕她出事,讓她下次再挑戰。用她之前對自己說的話「創紀錄沒那麼重要」來勸告母親。但是馬琳娜這樣說:在繩子末端的這些標牌,不只是顯示你的成績。還有你所克服的恐懼和痛苦。那上面寫著你真正的價值。如果現在不潛水,我就敗給了自己。
最終,馬琳娜挑戰成功,名垂體壇。
我們可以看到馬琳娜故事背後的真人娜塔莉•諾察納瓦,雖然臉上可以看到自信和成功,很明顯她是個有歲月痕跡的中年人。
圖二娜塔莉•諾察納瓦及其挑戰成功時的照片
娜塔莉•諾察納瓦2014年獲得深潛冠軍,而後在2015年8月2日,在一次潛水訓練中,在西班牙海岸附近,因不明原因失蹤,尚未被尋獲,至今下落不明。2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