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劇衰落,已是不爭事實。
從《新白娘子傳奇》到《流星花園》,再到《惡作劇之吻》…
臺劇屢屢締造了華語電視劇的收視奇蹟。
彼時有過多少輝煌,此時就有多少失落。
你有多久沒看過臺劇了?
2年,3年,還是5年…
但今天要推薦一部臺劇。
在豆瓣所有的臺劇中,它位列第一名。
說它是第一臺劇,也未嘗不可。
豆瓣9.1分。
上映已一年,可是只有一千多人標記。
這樣的好劇被埋沒,實在太可惜——
一把青
有人評價到,這是三十年來極少數同時兼顧文學性與戲劇性的華語史詩大劇。
在我看來,這是部兼顧大時代和小人物的良心劇。
本劇改編自白先勇先生的同名小說。
之前還推薦過根據白先勇作品改編的臺劇《孽子》。
《一把青》是白先勇短篇集《臺北人》中的其中一篇。
原作只有一萬字,改到30集的電視劇,難度不小。
在2016年臺灣金鐘獎上,《一把青》奪得戲劇節目獎、男主角獎、導演獎、新進演員獎、美術設計獎、燈光獎等獎。
在第21屆亞洲電視大獎上拿下最佳導演獎、原創劇本、女主角、女配角、最佳主題曲等獎項。
可謂橫掃!
本劇的敘事者,當時還是一個小孩子。
長大後,回首往事,唏噓不已。
描述了1945年代空軍愛情故事。
抗戰勝利後,空軍村的每個人都心情複雜。
既為終於得來的勝利開心,也被付出的沉重代價悲傷。
十一大隊,是國軍第一空軍大隊。
大隊長威風凜凜。
大隊長的太太,人們都尊稱她為「師娘」。
端莊淑儀,大家閨秀。
由臺劇天后楊謹華飾演。
她掌管空軍村的大小事宜。
整個空軍村,像一個大家庭。
而師娘,則是大家長。
打仗時,要帶領一群小太太們,守在村裡等待著自己的丈夫。
一旦有空軍飛行員遇難。
通知並安撫空軍村裡的小太太,這項殘忍的工作,就只有她能做。
她默默支撐著自己的丈夫;
安撫著失去丈夫們的小太太們;
照顧著整個空軍村。
不動聲色地將戰爭中所有的痛,都咽下。
她的口頭語「日子過了就好了。」
劇中人物塑造最圓整、最蘊藏無聲力量的,是秦芊儀。她不動聲色,將所有的彷徨、慌張、軟弱和疼痛都打磨成軟玉咽下,溫婉得像所有大家閨秀的典型表率。她最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就是:「日子過了就好了」。
日子過了,並不會好。而是會老、會死,會不堪,會摧殘,會疼痛,會別離。當苦難捱過去,當愛人成屍首,日子也就過到盡頭了,也許,這就是日子過了,就「好了」。
秦芊儀是什麼時候知道日子過了並不會好了的呢。或許是那天夜晚,她親手殺了一個人,一個讓她不再純粹的惡徒。汙濁的鮮血濺滿了她月亮一樣皎潔的臉龐。她換上唯一一件乾淨的紫色露肩旗袍,隻言片語也沒有對他說。她只是渾身顫抖著,站立在海上那艘開往臺灣的航船甲板,仿佛又看到那個乾淨如初的自己。
但那個乾淨的自己不在「此岸」,永遠被留在「對岸」。那一晚的月亮很圓很大很亮,照著「對岸」的那個青春無瑕的自己。是不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秦芊儀就暗暗悲傷地想:日子過了,不會好了。
她的丈夫也不再是威風凜凜的大隊長,顛簸著腿,窮困潦倒,苟延殘喘地成了機修隊的一員,只能遙望著新人駕駛著新的座機翱翔藍天,站在老人隊伍中端正敬一個軍禮——那些,仿佛都與他無關了。她依舊像從前那樣沉默而隱忍地包裹著她,有大海一樣靜謐浩瀚的容納。
但我想她是無悔的。她這一生,就是為了他而活著。
以為她是一個太溫順的女人,在丈夫不願再拖累她而自盡後,她沒有一同赴死。她活了下去,一直到髮膚褶皺,白髮蒼蒼。如果共死需要勇氣,獨活更需要魄力。只是在出獄後的那一天黎明,天灰濛濛亮,她步履緩緩地重新走回臺灣的仁愛東村,站立在與丈夫最後生活過的房屋前面,久久地凝望。門上貼了白色的封條,丈夫最後踩的運貨車也盤踞在院落中,與她對視相望。她的臉上看不出傷痕,然後她離去,走出眷村。
小周,是已犧牲的副隊長妻子,被人們稱為「副隊娘」。
潑辣、野蠻、刁鑽、嘴欠、浮誇、雷厲風行、風風火火,身為副隊娘的周瑋訓一開始實在不討喜。然而正因為她這樣雞飛狗跳的性子,才襯得秦芊儀端莊大方,也才能活得痛快。
「交接」,發生在她身上。前任丈夫殉職,由他的隊友小邵照料,與她成婚。她面上千百個不願意,但接受命運這樣的安排。甚至在為犯錯的小邵去求情時,捨得咬咬牙將腕上那枚前任丈夫留給她的玉鐲託出。必須要救現任丈夫,這就是人生,她懂得女人的道理。
眷村裡總有飛行員遇難,有的小太太接受交接,有的拎著箱子離去,杳無音訊,有的把師娘家全砸了一遍,滿屋碎片、麻將灑了一地狼藉,有的咬牙切齒,帶著恨意惡狠狠地說每年都要寄悼文過來,還有的上吊屋中,隨丈夫而去。小周都沒有那麼做,她與新丈夫、與一再改姓的養女墨婷一直活到老。活,是受罪,可畢竟比死好,因為死,更是虛無啊。
但哪有女人不自私不僥倖的呢,哪有人不自私不僥倖。前任丈夫殉職的那天,噩耗傳來,秦芊儀來轉告。話未出口,她以為秦師娘的丈夫遇難,語無倫次地安慰;得知真相,又拉下臉來,扯著秦師娘激動地大喊哭訴:為什麼不是你的丈夫,為什麼是我的丈夫。
她愛憎分明、咬牙切齒、嬉笑怒罵,見到物是人非的朱青時,喋喋不休地跟秦芊儀抱怨道:「以前我還在想,如果她會唱歌、喝酒、抽菸,會是什麼樣子,今天全看到了」,臨了,又不忘當初三人的誓言,說要蓋一排連瓦房,她們三個還住在一起,當鄰居。
要是沒有她這樣嘰嘰喳喳斤斤計較的小女子,悲戚戚的眷村該有多寂寞啊。
很多年後,朱青去了美國,秦芊儀去了天國,留下小周一個人滿臉皺紋。
親人,也許是對那一群人的準確稱呼。
他們都是彼此的親人。
與師娘和副隊娘交好的最年輕的一個太太,是個女大學生。
他與愛人的故事開頭則多了幾分浪漫,像足了偶像劇的男女主角。
然而,亂世中的浪漫永遠止於悽美。
受傷的飛行員,在女學生宿舍床鋪養傷,留下了滿含深情的字條。
並署名自己的飛機編號513。
女學生發現字條後,因此留下了念想。
只想知道對方長什麼樣子就好,對自己說,絕不糾纏。
明知道是個坑,卻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
兩人相遇,迅速相戀。
他讓她站在那裡,說著飛行員的別樣情話:
你就是我的導航塔,在天上飛,看到你站在那裡我就能飛回來。
可是過程有多甜,結局就有多虐。
從她隻身一人在1945年離開浙江前往南京開始,我就知道,在她樸素的學生裝裡面,並非一個柔弱單薄的女學生,她有著與她這個年紀不相符的去遠方的果敢勇氣。但她畢竟還是金陵女中一個穿著半舊直統的白布長衫、低著頭、怯生生的嫩娃娃。
她握著一張頑劣的飛行員郭軫寫著「因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渡此生,513」的紙條,來到南京空軍眷屬居住的仁愛東村,等到了郭軫,遇見她的愛情。從此她住在眷村裡,加入那一群每天守望著丈夫的座機平安降落的太太隊伍。他們是天上的男人,她們是地上的女人,他們平安歸來,她們懸浮在半空中的一顆心才落地。
後來,那個飛行員死了,傳遞信件的白鴿渾身染紅了鮮血,撲稜著翅膀來向她報喪。她和眷村裡兩個照料她的姐姐秦師娘、小周打完最後一桌牌,又去與他婚禮的教堂重演了一遍昔日誓詞的場景:我願意,他願意。然後,她穿著黑衣,提著黑箱,又再一次隻身北上,大步流星,頭也不回,留下一個變暗的虛焦的背影。
很多年後,眾人再次見到她是在美軍的慶功宴上,她濃妝豔抹、煙視媚行,交際花一般,她眼波流轉,身姿妙曼,浪蕩蕩懶洋洋,無痛無怨無傷,看得秦師娘和小周目瞪口呆。
朱青已成為美軍的情婦。
沒有人知道,期間那麼多年,這個女學生身上都發生了什麼。都不重要了。反正人人都是會更改的,反正人人都活得千瘡百孔,毫不輕鬆。她只是弄丟了一顆心。她只是在郭軫死了之後,將自己從前那顆心也焚燒成灰。
白先勇的小說裡,她後來也遇到一個新的小飛行員,小飛行員後來也遇難,她兩度成遺孀。
但在小說裡只有輕描淡寫寥寥幾筆,她聽到噩耗,淡淡地,照常坐在窗臺上塗指甲油,做飯,繼續搓著麻將牌,哼著《東山一把青》,小說到此戛然而止。
然而在劇版裡,編劇給了她飽滿延伸的血肉:她會在對鏡卸妝時捏著自己的臉,像凝視著一個陌生人的臉泣不成聲;她會在傾慕她的小顧(對應小說裡的小飛行員)遞過來郭軫的遺書時而不敢接,說「我手髒」;她會在與昔日的學姐重逢於聲色場所,兩個天涯淪落人互訴衷腸時澀澀地笑著,又疼疼地喃喃一句:「有時候,我真的好想郭軫」。
我不知道,文本與影像的哪一種處理方式更好。影像充實了角色內蘊,也許我更喜歡原先小說裡的結局,她看似百毒不侵,再也不會對任何人示弱了。
從此,再也,再也沒有什麼能傷害到她了。
對於大隊長來說,最難的不是面對敵人;
而是回來之後,跟他出去的弟兄只回來了一半。
他最怕面對哭成一片的太太們。
他每晚都會夢見自己沒能帶回來的弟兄們。
有時候看著貼身帶的死亡飛行員名單,整夜合不了眼。
當妻子的,晚上只能緊緊摟住自己的丈夫;
讓他在噩夢中少幾絲害怕。
當一個小太太得知,自己丈夫的屍體被找到的時候;
師娘只能安慰說:
「算喜事,不用再等了。」
一句臺詞戳中人心。
白先勇先生的作品,有幾部都被拍成了電視劇。
《孽子》描述了男同的世界;
《孤戀花》表述了女同的世界;
而《一把青》,則展示了那段為人熟知的歷史中,不為人知的一面。
我們的印象中,好看的年代戲就應該是這樣的。
或是這樣的。
承認,這些劇都很優秀。
但是,我們總是帶著自豪的贏者心態,急於表現歷史。
永遠跳不出家國天下的宏大敘事。
而看本劇的過程中,有些彈幕也有同感。
這部臺灣拍出的時代戲,卻幕幕都是人文氣息。
這部片子中,沒有什麼英雄,敵人也不可惡;
只有一個個因為戰爭而背負終生傷痛的人們。
他們一群人。
最終都老了,死了,散了,他們的傳奇結束了。
現在的人們,對於那時的他們,似乎也不感興趣了。
他們就這樣被時代遺忘。
我們總是忘記。
歷史中。
戰爭雙方都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們有著自己安穩的小日子。
八年抗戰,國共內戰之後,雙方都經歷了漫長的痛苦。
國軍去了臺灣又開始經歷白色恐怖。
我們,沒多久又經歷了大躍進和文革。
那時候還沒從戰爭中喘過氣的人們,又要經歷更大的傷痛。
任何一場戰爭,都不存在勝利的一方。
就像沒正視那一位位戰士一樣。
我們也從沒正視過,男人背後的一個個女人。
她們是多麼堅強,多麼隱忍。
有女人在身邊打點著,男人才有往前走的力量。
就像劇中所說,飛行員們如果回不來,頂多就是掉下來摔碎了一了百了。
女人們才是要替他整理一切的人。
劇中有一段話很讓人深思:
男人們的戰爭結束了。
女人的才開始。
男人的戰爭打起來都很壯烈,課本裡很愛寫,你背都背不完,
女人的是另一種,女人的戰爭細水長流,一輩子都打不完,只是最後不知道該說誰贏了誰輸了。
空軍村像一個牢房,圈住了年輕太太們的青春。
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他們為了丈夫而改變,為了彼此而改變,
就這樣走過了一輩子。
時代再大,過的都是小日子。
我們的電視劇卻只看得見大時代,而忽略掉小人物的普通生活。
歷史永遠不應該是大寫的History,而是histories。
再多推薦語,都說不出這部劇的好。
就像再多的話,都說不清那個時代。
想看的,a站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