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成龍在出席陳木勝導演的葬禮時被拍到。
與此前精神飽滿的狀態相比,成龍此時看起來面容憔悴。
即使全程戴著墨鏡和深色口罩,也難掩臉上的皺紋和頭頂稀疏的頭髮。
讓人不得不感嘆:
「一代武打巨星,也是會老的。」
說起成龍,年輕時的他拍戲很拼命。
無論多麼驚險的動作,他都親力親為,極少用替身。
為了拍出效果,成龍在《我是誰》中沒有用任何防護用具,以一身肉軀貼著21層高的大廈外壁急速下滑。
這個動作也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最危險動作鏡頭。
《A計劃》裡有一幕,成龍從鐘上自由落體到地面。
為了讓鏡頭臻於完美,他來來回回跳了三次,結果脛骨受傷,鼻骨被撞裂。
在電影《龍兄虎弟》中,成龍更是挑戰高空跳躍熱氣球。
他徒身從懸崖跳到飛機上,然後再往熱氣球裡跳,整個過程驚險萬分。
由于成龍拍戲危險係數太高,香港保險集團將他拉入了黑名單,永遠不給他投保。
但對影片質量極致追求的執著,讓成龍的動作電影部部經典,在圈內地位頗高。
從年輕時起,大家就尊稱他「成龍大哥」。
02
雖然成龍非常厲害,但他畢竟不是全能超人。
有時遇到一些需要特殊專業的動作,還是得交給專業替身完成。
當年在好萊塢拍攝《紅番區》,有一段高難度飆車戲,但成龍車技不是太好。
為了保證電影效果,只好讓替身曾凡仁來完成。
拍攝結束後,成龍送他一輛法拉利作為獎勵。
一場戲換一輛法拉利,這不是因為成龍慷慨,而是曾凡仁紮實的專業技能,讓他值得這樣的回報。
作為香港最有名的特技演員之一,曾凡仁擅長摩託車、拉力賽、越野賽、特技等運動項目。
他是中國第一個穿越可可西裡的人,也是好萊塢特技車隊裡唯一的亞洲人。
被譽為「亞洲車神」。
看看他的簡歷,你會發現他半輩子都與車相關。
1977年,在青藏高原當運輸兵。
1980-1981年,在日本學習賽車技術。
1985年,赴英國深造賽車。
1986年,獨自駕車穿越可可西裡死亡區。
2005年,為拍攝奧運吉祥物藏羚羊「迎迎」,再赴可可西裡。
2006年,獲廈門全國場地錦標賽冠軍。
…………
多年的業務積累,讓曾凡仁練就一身絕活,也為日後的特技生涯奠定了深厚基礎。
那些對其他人來說高難度的動作,在他眼裡都是小菜一碟。
雖然不如成龍在臺前星光閃耀,但把一件事做好的曾凡仁,已經超越了很多人。
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專業壁壘,自然會得到欣賞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