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象——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0)

2020-12-24 藝術頻道

新世紀以來,廣東美術館一直將當代水墨作為重要的研究方向,「臆象——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0)」希望能在相關學術背景下,對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彼此促進的脈絡和未來發展的可能獲得更加清晰的把握。展覽以「臆象」為主題,意在凸顯粵、港、澳當代水墨「自出胸臆」的藝術特質及其與傳統水墨之「意象」美學的文脈關係。而作為方法的「譜系」則是為了觀察、梳理近二十年來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的發展面貌,以進行階段性的記錄小結。相信策展團隊從思想史與社會學角度對參展作品的分析研究能為觀眾提供諸多與以往不同的進入當代水墨藝術的路徑。

開幕時間:

2020年12月18日上午11:00

展 期:

2020年12月18日 - 2021年1月15日

展 廳:

廣東美術館1、2、3、4號展廳

靳埭強《上善》 紙本水墨 178cm×96cm 2019

李綱《廢墟》影像裝置 尺寸不一 2013

梁銓《六柿圖》色、墨、宣紙拼貼 160cm×122cm 2019

劉子建《天蠶》(局部)紙本水墨 190cm×800cm 2020

唐重《飛不起的鳥》紙本水墨 40cm×40cm 2020

王璜生《風之痕》影像裝置 影像:3分16秒 ;裝置:580cm×60cm 2020

後山·王紹強《宿雲》系列 紙本水墨 40cm×30cm×6 2019

韋邦雨《念念浮光14》原子筆紙本 104cm×144cm 2016

吳少英《2020 》影像動畫 8分15秒 2020

又一山人《從蘇東坡想起八大山人》 影像裝置 200cm×46cm×3 2013

相關焦點

  • 匯聚粵港澳三地藝術家作品 廣東美術館新展呈現當代水墨生態
    近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皮道堅擔任策展人的「臆象——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0)」在廣東美術館舉行,並將持續展出至2021年1月15日。本次展覽首次以粵、港、澳作為區域性水墨研究樣本,在相關學術背景下,對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彼此促進的脈絡和未來發展的可能獲得更加清晰的把握。展覽以「臆象」為主題,意在凸顯粵、港、澳當代水墨「自出胸臆」的藝術特質及其與傳統水墨之「意象」美學的文脈關係。而作為方法的「譜系」則是為了觀察、梳理近二十年來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的發展面貌,以進行階段性的記錄小結。
  • 「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2020水墨藝術實驗研究展...
    :2020水墨藝術實驗研究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開幕。學院從學科發展、當代創作以及學科優勢等角度出發,希望通過中心的建立關注中國水墨的當代性探索動向,為當代水墨的開放性提供一流的學術平臺,以此來推動當代水墨的發展。展覽展出了35位藝術家共66件作品,總結和梳理了在2020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在這一年特定環境中的種種變化和出現的人文心理,展示了具有社會批判精神與反省當代文化的水墨力作。
  • 馮永基 | 以藝術探索普世價值,關注環境與社會問題
    「臆象——粵港澳大灣區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0)」,廣東省美術館,廣州香港畫廊協會籌款Take 2,「藝薈香港 — 由巴塞爾藝術展呈獻」,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2019「原典變奏──⾹港視點」,⾹港藝術館,香港「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港澳臺
  • 以水墨藝術擁抱世界—「無界.王西京2020水墨藝術展」盛大開幕
    「無界—王西京2020水墨藝術展」於12月5日在西安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西安美術館主辦。 嘉賓合影 本次展出的作品,標誌著王西京運用中國水墨藝術還原西方繪畫在藝術審美與造型效果上實現的突破。
  • 水墨藝術實驗研究展:水墨為媒,表達當下感受
    2020年12月25日,「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2020水墨藝術實驗研究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辦。同時,開幕期間舉辦了「中國當代水墨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此次參展作品的風格與形態多樣,體現了當代水墨的多種探索成果。
  • 「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走進臨平書院
    展覽現場2020年12月5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在臨平書院開幕。此次展覽由薛家鎮人民政府、中國當代水墨年鑑組委會攜手主辦,由華夏藝博園、臨平書院、大川文化、謀道文化共同承辦,14位當代水墨藝術家參與,展覽跳出傳統的美術館展覽模式,走進百年老宅薛家吳氏中丞第。此次平行展,是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年鑑展之外的另外一方舞臺,以空間敘事的展陳方式,呈現當代水墨的精神世界。
  • 舒宇光水墨的野性與反秩序的當代水墨(2020)
    有了二十多年創作經歷的舒宇光,在某個寧靜的夜晚,順著自己的意願,選擇了當代水墨作為藝術創作的新方向,以求另一種繪畫形式能衝擊內心的魔咒,逆風飄蕩。對於中國水墨,舒宇光是有自己的清醒認識。傳統的落筆、勾描、用色,在他眼裡意味著承襲與僵持,是禁錮想像力與創造力的死敵。
  • 楊佴旻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1971 出生於河北曲陽2014 胡潤藝術榜上榜藝術家、在世少壯派國寶藝術家2020 胡潤藝術榜上榜藝術家,第六屆中國當代詩歌獎貢獻獎現居北京
  • 當代水墨 | 陳孝信:「水墨之變」與「四大訴求」問題討論——水墨問題述要
    這個系列創作揭開了「筆墨歸零、鳳凰涅槃」的當代史書寫自1992年始,張羽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他利用職務之便,組織人馬(專家與畫家),編輯、出版了五輯《中國現代水墨走勢》圖文冊(分別是1993、1994、1995、1997、2000,其中有一年是特輯)。這套系列畫冊為正在興起的「實驗水墨」製造了與論,壯大了聲勢。
  • 立象是當代水墨的突破口
    因為我們要藉助筆墨重新塑造一個與古典和傳統不一樣的水墨語言和符號。我把這個要重新塑造和建立的語言符號稱之為「立象」。當代水墨最大的貢獻和突破也許在於要求當代藝術家破解並顛覆舊有的水墨語言和符號,創造出可能激活未來水墨語言體系的新的面貌來。這個面貌的生成,即為「立象」。而立象的意義在於使當下藝術家創造出來的新的水墨「語言和符號」。
  • 【展覽推薦】楚天放神——劉一原當代水墨藝術展
    劉一原的現當代水墨藝術創作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他近半個世紀以「心象」「點線」「感時」 為關鍵詞的現當代水墨藝術實踐,為當今中國藝壇提供了一系列意味深長的當代水墨敘事。劉一原立足本土生存體驗,運用中國傳統繪畫「澄懷味道」「以形媚道」的水墨藝術方式,以悟對和反省的姿態面對今日之生活世界。他1980年代至本世紀初的作品,被批評家稱為「心象風景」。
  • 黃家偉《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星辰 . 大海  2020  水墨設色紙本  45x55cm大海 " 現代水墨畫個人展,尖沙咀高級私人會所,香港,中國2019    「浮生聚能」黃家偉個人現代水墨畫展,盈鑾畫廊,香港,中國主要聯展2020     "ART CATITAL" 大展覽,巴黎大皇宮,巴黎,法國2019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當代水墨藝術研究院" 第一屆高峰班作品展",中華藝術宮, 上海,中國2019
  • 當代水墨五人談
    他們固然有不少符號,但全部來自當代生活,主題是活的,但你們畫同樣的主題,立刻給塞到國畫、水墨之類話題,昏天黑地談,我看不到講出什麼道理。你們這樣畫是因為這類討論嗎?你們的影響來源,我看是大範圍的當代藝術。你們說是不是?唐宋元明清不談什麼國畫水墨之類,畫家就按題材分類:山水、花鳥、人物、鬼神等等。你們不畫山水,不畫花鳥,南京的徐樂樂他們還畫點曖昧的古裝人物,可是你們畫不折不扣的當今人物。
  • 「水墨進行時:2000-2019」廣東美術館展出
    這是一場特別的展覽,它以水墨命名,卻不完全都是水墨作品,在展覽現場中,有裝置,有油畫,有影像,置身展廳之中,會讓人忍不住追問:水墨為何?水墨何為?水墨與歷史、文化怎樣聯結?水墨與時代脈搏如何相通…… 從近日起至9月12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批評家魯虹擔任策展人的「水墨進行時:2000-2019」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 新現代水墨藝術宣言
    左函館長: 「貴點藝術空間」過去幾年來對於中國當代水墨做過一系列的學術展覽與討論,比如《後移》的主題我們就連續做過很多次,我們也邀請過很多著名的策展人與批評家,比如劉驍純先生,來這裡討論。本次展覽,以「新現代水墨藝術宣言」為主題,體現了策展人與藝術家們的勇氣,也讓我感到無比激動。
  • 素以為絢——當代水墨工筆人物畫的色彩呈現
    水墨工筆以水墨視覺、工筆暈染為主展開造形生動、主題廣泛、構圖別致、意境脫俗的藝術表現,區別於工筆重彩畫色彩濃麗的表達。當代工筆人物畫在水墨視覺呈現上獨樹一幟,風格各異,別有韻味。代表畫家有盧輔聖、杭春暉、崔進、鄭慶餘、徐華翎、阿海等。水墨工筆人物畫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當代工筆人物畫呼喚水墨精神的融入,當代水墨工筆人物畫具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 當代水墨|楊聲人物畫:靜氣、古雅、趣味!
    楊聲在探索水墨人物的過程中,以較為雜實的人物造型語言和優秀的人物基本功,傳達他對傳統寫意繪畫的理解和對當代文化的體驗。我們都知道這是傳統中國繪畫中很重要的一些審美品質,但表現題材上我更注重的是當代社會的真實狀態,以及自己作為社會個體的生存感受,採用的藝術手法卻又是主觀的、意向的、象徵性的。我認為這些特質是與傳統精神相符的。事實上我們正是從傳統中每個階段藝術家的作品裡讀出了屬於那個特定時代的社會風氣、政治背景、審美氣象及個人情懷,而這不也正是藝術創作中「當代性」的具體體現嗎?
  • 展訊 | 遊雯迪當代水墨作品展——《豫 · 閱》
    籑墨-當代水墨審美的轉變》遊雯迪個展水墨展,桃園文化局第二展區,桃園,臺灣 2012《典藏創意空間展區展遊雯迪個展》, 當代藝術館典藏創意空間展區展,臺北,臺灣《紅的泛濫》遊雯迪個展水墨展,國立陽明大學,臺北,臺灣《紅的泛濫》遊雯迪個展水墨展,桃園市市民圖書館藝術展場,桃園,臺灣《紅的泛濫》遊雯迪個展水墨展,桃園縣文化局 3 樓迴廊
  • 殷雙喜:見心知性——沈勤水墨藝術管窺
    他說:「過去之所以引起我們的興趣,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當代的藝術家可以從中發掘出某種屬於現在的美,而且過去還有它的歷史性價值,它是屬於過去的,同時它也是現代的。」 《淨界·雲》 沈勤 水墨設色 138×94cm 2000年 對於沈勤來說,2000年以後持續了十多年所創作的色彩作品,似乎與傳統水墨的「黑白為上
  • 2020世界文化藝術人物誌·當代藝術家——黃俊
    中國當代書畫協會副主席、美國亞洲藝術院院士、東方國際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東方鍾馗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西安巨人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黃俊先生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師從高冠華、劉凌滄、白雪石等書畫大家。他數十年潛心研習書畫,博覽眾家之長,不僅追蹤前賢繼承了中國畫傳統技法,同時不斷創新,形成與時代相扣且墨骨傳神的獨特繪畫風格。作品主要以人物花鳥畫為主,兼修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