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進行時:2000-2019」廣東美術館展出

2020-12-24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57位藝術家共赴水墨盛宴

《婚宴圖長卷》局部 白描 周湧

觀眾在體驗《山水譜》 裝置。

這是一場特別的展覽,它以水墨命名,卻不完全都是水墨作品,在展覽現場中,有裝置,有油畫,有影像,置身展廳之中,會讓人忍不住追問:水墨為何?水墨何為?水墨與歷史、文化怎樣聯結?水墨與時代脈搏如何相通……

從近日起至9月12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批評家魯虹擔任策展人的「水墨進行時:2000-2019」在廣東美術館開幕。本展共邀請57位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參展,是對新世紀以來中國當代水墨創作的一次學術梳理,也因此讓觀眾看到了水墨的「多面精彩」。

策展人談水墨:

是參與國際對話的重要文化資源

展覽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對新老傳統的借鑑」「另類水墨」以及「對現實的積極介入」,而這三個部分的中心都是在探討什麼是水墨以及水墨在當代如何不斷發展。

談及這個問題,策展人魯虹告訴記者,水墨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與油畫、版畫、水彩等相比,不僅僅是一個畫種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它既是一種民族身份的象徵,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參與國際對話的重要文化資源。「所以,在我們這次展覽中,既有還在使用水墨媒介,但在創作觀念與手法上與傳統中國畫距離拉得特別開的藝術家,比如蔡廣斌創作的影像水墨;還有一些雖然用非水墨媒介,如油畫、裝置、影像等進行創作,但對傳統水墨畫有著明顯借鑑的藝術家,這些都能幫助我們進一步拓寬水墨的視野。」

對於展覽為何取名為「水墨進行時」,魯虹表示,希望通過這個展覽提供一個價值觀,叫現在進行時,也就是說,現在藝術家們在水墨的探索上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應該做得更好,水墨也還應該往前發展,尤其是對於所有有使命感的新水墨藝術家來說,如何在對傳統的借鑑下,用自己獨特的語言方式來呈現不同個性的作品非常重要。

參展藝術家談水墨

那麼,水墨在當代的魅力有多大?從參展作品來看,眾多藝術家都樂此不疲地投入其中,以各自對傳統和當代的了解與認識,擴張水墨的可能性。

周湧:當代水墨需走出程式化的窠臼

藝術家周湧作品《婚宴圖》頗為有趣,在長達8米的圖卷上,周湧將傳統白描手法與河南朱仙鎮木刻年畫的一些處理方式相融合,再現了廣府傳統婚慶習俗,迎親、宴請、交杯……還有眾多注重「好意頭」的婚宴菜餚,讓人垂涎欲滴。作品借用傳統線裝書的裝幀形式,給人一種重回傳統的浪漫思緒;而木刻年畫的傳統形式與婚宴這些社會話題的結合,又使傳統的藝術形式散發出了當代的情理與韻致。「我想用一種單純、明確的水墨語言來表現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想要一種更直白、更強烈鮮明的畫面效果。所以採用了與傳統水墨畫截然相反的處理方法:不用流暢的線條,不用書法用筆,將傳統水墨畫線條的文學性、趣味性都去掉,而是積點為線,用平塗的方式進行表達。」

在周湧看來,傳統水墨注重展示生活中的「美」,追求遠離塵世的詩意化,但當代水墨不同,它強調對社會、對文化的關注,直面複雜的現實社會。不同的表現內容自然需要新的表現方法,尤其像傳統水墨藝術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表現套路,如何跳出程式化,這一點有難度但很關鍵。

李邦耀:水墨面前,思想先行

藝術家李邦耀的作品《山水譜》在展覽現場因為獨特的互動性而備受關注,作品由若干從《芥子園畫譜》山水臨本中截取的傳統山水畫元素構成,這些樹木、山石、亭臺、人物構件可以自由地在畫板上組合,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前來「拼圖」。

李邦耀表示,「中國《芥子園畫譜》採取分類的方式,將中國山水畫中的山、石、雲、水、樹、人物、飛禽、走獸等類型化、程式化。書中的教授通常按簡、繁程序步步循環;先掌握山水畫中各部分的技法,然後按構圖的章法組成畫面,於是,你就可以成為一個『山水畫家』,作品《山水譜》利用這一模式,是為了幫助更多的繪畫愛好者進入『山水畫領域』,像做拼圖遊戲一樣,按個人的想法進行拼置,讓成為『山水畫家』的過程變得簡單而有趣。」

談及對新水墨的看法,李邦耀在採訪中表示,水墨很大程度上來說只是媒介和工具,關鍵是藝術家本人要有創造性的思想,敢於在時代的浪潮下做出適時的改變,而不是作繭自縛,去局限自己的表達。(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巧蓉 部分圖片來源主辦方)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

相關焦點

  • 匯聚粵港澳三地藝術家作品 廣東美術館新展呈現當代水墨生態
    近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皮道堅擔任策展人的「臆象——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0)」在廣東美術館舉行,並將持續展出至2021年1月15日。本次展覽首次以粵、港、澳作為區域性水墨研究樣本,在相關學術背景下,對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彼此促進的脈絡和未來發展的可能獲得更加清晰的把握。展覽以「臆象」為主題,意在凸顯粵、港、澳當代水墨「自出胸臆」的藝術特質及其與傳統水墨之「意象」美學的文脈關係。而作為方法的「譜系」則是為了觀察、梳理近二十年來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的發展面貌,以進行階段性的記錄小結。
  • 臆象——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0)
    新世紀以來,廣東美術館一直將當代水墨作為重要的研究方向,「臆象——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0)」希望能在相關學術背景下,對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彼此促進的脈絡和未來發展的可能獲得更加清晰的把握。
  • 資訊 | 「潤物細無聲——許川如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2020年1月4日,由廣東美術館、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汕頭中國畫院主辦的「潤物細無聲——許川如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 「大美藏真——江蘇省美術館2019年度收藏作品展」在我館展出
    在收藏方面,立足江蘇,視野面向全國乃至國際,一方面注重補足既往藏品脈絡中的空白,另一方面關注當代的優秀作品,同時對具有標杆意義的名家名作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收藏。在學術上突出經典性與當代性的結合、地域性與國際性的結合,兼顧數量與質量、深度與廣度,不斷豐富和完善江蘇省美術館的藏品譜系。
  • 2019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發布,廣東這些展覽獲獎了
    其中,廣東美術館《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第六屆廣州三年展》和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白咬著黑——新興木刻運動中的「現代版畫會」館藏作品展》獲評優秀展覽項目。>2018年12月,第六屆廣州三年展以「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為主題,分為主題展和文獻展兩個部分,在廣東省美術館展出。
  • 中國水墨現場·天津2018 天津美術館開幕
    王   煜 \ 王金峰 \王瑞真 \ 王南詒 \ 王    鋼 \ 王   琳 \ 萬   勇 \ 徐加存 \ 解海輝 \ 閻秉會 \ 楊    聲 \ 嶽小飛 \ 周世麟 \ 鄭   岱 \ 鄭   忠 \ 張新中 \ 張方白 \ 張明弘 \ 鄭元無 \ 張    豔 \ 張   坤 \ 張原風 \ 張健菲 \ 趙  潔 \ 趙建軍 \ 趙    展 \
  • 「水墨文章—我法像心」大型跨年展在武漢美術館開幕
    2020年12月11日,「水墨文章——我法像心:當代水墨研究展」(第六回)在武漢美術館面向公眾展出。此次展覽由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擔任策展人,展出了田黎明、邢慶仁、張江舟、張望、周京新、武藝六位藝術家百餘件作品。
  • 【年度巨獻】「湘水餘波——陳湘波作品展」即將亮相羅湖美術館
    9 月 / 作品《港口晨霧》參加日本富山縣美術館舉辦的「日中 2004 年國際水墨畫展」,並獲優秀獎。11 月 /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交流中心、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東莞市美術家協會和東莞市可園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璀璨與婉約·陳湘波花鳥畫第一回展」,在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展出,展覽共展出近年創作的新作 41 幅;同時還舉辦由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當代美術家作品叢書·陳湘波》畫集的首發式。
  • 廣東美術館展覽海報來梅巡展 展出海報100多幅
    本報訊 (記者黃鈺然)「追夢新時代·奮鬥新徵程——廣東美術館展覽海報巡迴展·梅州站」日前在中國客家博物館展覽中心開展,共展出近年國際或省內大型綜合性展覽的海報100多幅。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13日。
  • 重啟的「呼吸」:王璜生個展在上海龍美術館展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 周欣怡2020年8月2日至9月27日,由於疫情延期了半年開展的「王璜生:呼/吸」將在龍美術館(西岸館)展出。本次展覽由著名學者、上海復旦大學顧錚教授擔任策展人,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協辦,是王璜生繼2017年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邊界/空間」展之後的又一個階段性大型展覽,主要展出《呼/吸》、《風之痕》、《談話》、《白夢》及《疫期日記》、《箴象》等裝置、影像、聲音及水墨系列作品。《呼/吸》(裝置、影像、聲音)「呼/吸」是王璜生此次個展的關鍵意象。
  • 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0日訊(記者李冬陽) 2020年12月9日,「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宋躍林先生水彩、水墨作品共80餘件,集中呈現了宋躍林從水彩到水墨、從寫實到表現、從融合到創新。
  • 美術家孫翼華個展《漠漠如織》近日臺北鳳甲美術館盛大展出
    華夏經緯網5月2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鳳甲美術館成立於1999年,至今已展出無數大小特展,近日更將盛大展出孫翼華個展《漠漠如織》,此次創作主要是透過水墨、複合性媒材與新媒體、壓克力及天然礦物質巖彩融治於一爐,創造出波光淋漓且內斂幽微的視覺感。
  • 「王家增:鐵的事件」在今日美術館展出
    12月12日,「王家增:鐵的事件」在今日美術館2號館展出。本次展覽由今日美術館主辦,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汪民安擔任學術主持,今日美術館學術副館長晏燕任策展人。展覽共展出了藝術家的81件作品,集中展現了王家增2019年之後創作的《物的褶皺》《縫隙》《游離》系列作品。
  • 山東美術館展出全國美展佳作,開啟「後國展」風華
    5月19日,「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將於山東美術館展出。展覽著重展出未曾在山東展示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作品,包括油畫、版畫、雕塑、綜合材料、水彩·粉畫、漆畫、陶藝、動漫、插畫、漫畫、連環畫、實驗藝術64件(套)。
  • 2019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公布,廣州多個展覽項目獲獎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發布了《關於公示2019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的公告》。共評選出:優秀展覽項目10個,優秀公共教育項目10個,優秀展覽提名項目20個,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10個。其中,廣東美術館《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第六屆廣州三年展》、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白咬著黑——新興木刻運動中的「現代版畫會」館藏作品展》獲評優秀展覽項目。廣州藝術博物院《山水有知音——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明清廣東山水畫展》獲優秀展覽提名項目,陳樹人紀念館《樹人系列第三回「美自然·花間拾趣」》獲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
  • 艾瑪捐贈作品展在天津美術館展出
    艾瑪捐贈作品展在天津美術館展出 2020年01月08日 09:25 來源:天津市美術館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由天津美術館主辦的「艾瑪捐贈作品展」將於2019年12年28日在天津美術館一號展館展出
  • 「青年力量」展在廣東美術館舉辦
    一塊玻璃(藝術微噴)300×260cm-2019年-張蘭坡湖心船(布面油畫)350×150cm-2019年-梁敬達關注、引導和梳理青年藝術生態是廣東美術館一直以來的主張和理念,「青年力量」系列展覽將是廣東美術館對當下青年藝術生態更廣泛、更深入的考察。
  • 武漢美術館2020年度壓軸大展來襲,六位藝術家奉上中國水墨人物畫巨片
    布展中的展廳由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擔任策展人,邀請六位藝術家,強強組合,用作品講述他們的水墨探索和變革之路。他們分別是:中國美協副主席周京新,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主任田黎明,山東省美協主席張望,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邢慶仁,中國國家畫院實驗水墨研究所副所長武藝。展覽展出他們的代表作品百餘件。
  • 廣東美術館視頻
    廣東美術館視頻 展覽簡介: 本次展覽以廣東美術館館藏廣東攝影、錄像作品以及廣東攝影文獻相結合為展示基礎,並邀請幾位曾供職於廣東平面媒體行業的攝影記者作為珠三角城市化建設進程見證者和親歷者,廣東攝影藝術家以獨特的視角、敏銳地捕捉到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城市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他們依託1990至2000年代廣東報業黃金時代,以影像關照社會現實,強調自我和個體價值訴求的同時,對影像語言展開了積極且具有個性化的探索。 VR全景 虛擬展廳
  • 798感嘆號《硬核水墨》聶春輝個展——展訊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院新疆藝術學院美術院開幕:2019.10.02下午3點展覽時間2019.10.02 / 2019.10.30展覽場地:北京798感嘆號藝術中心展出作品《塔吉克小夫妻》硬核水墨——聶春輝藝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