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與馮德麟的恩怨

2021-02-13 歷史史記

張、馮家族是東北最為顯赫的兩大家族,兩家的交往也從張作霖和馮麟閣 (後改名為馮德麟)那一輩開始,可是後者究竟如何從「大叔」變為「大哥」,又如何從上司變成屬下,前者如何已經成了東北王卻依然要受這位老大哥的窩囊氣,屢次被「擠兌」卻依舊笑臉相迎,這些背後的故事,仍被後人玩味至今。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我國東北大地上烽火遍地、狼煙四起,十年之間、戰亂不斷。外國列強的入侵與官府的殘酷盤剝致使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匪盜橫行。

17歲就投身海城鄉勇、綠林的馮麟閣經過數年的闖蕩,已經將公正俠勇之名散播開來,遼西遼南各地的百姓都稱其為「團總」。而且馮麟閣出道早、團夥大、佔地廣、講義氣,已經確定了綠林和鄉勇界前輩的地位。

張作霖最初與馮麟閣交往時,就對他充滿了崇敬之情。而且當時兩個人的身份相差懸殊,一個是遼西著名的綠林豪傑,另一個則只是圖河堡鎮大車店的小雜役。

比張作霖大9歲的馮麟閣經常到張作霖所在的大車店入住,他見張作霖為人機靈、討人喜歡,曾給他講過不少綠林好漢的故事,甚至還對他吹噓,若是當了土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在張作霖心中,他不但很羨慕馮麟閣的生活和身份,而且馮麟閣那充滿誘惑的話語,也為張作霖日後的投奔埋下了伏筆。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張作霖應募投清朝宋慶毅軍,清軍敗後,宋慶部隊撤回關裡,張作霖也從部隊脫離回到家中。可是重操舊業後他不得不面對貧困窘迫的生活,最後不得不投奔曾經給過他許多幻想的馮麟閣。

後來,馮麟閣把他安排在手下董大虎的手下。雖然張作霖並沒有在董大虎手下太久,但與馮的交情卻從此開始。

時隔不久,張作霖自己在新民一帶又自己成立了一個小的鄉團,逐步可以獨立於一方,但是他打的卻依舊是馮麟閣的旗號。有一日,馮麟閣來到了張作霖所在的地盤,責怪張作霖竟然打著自己的旗號。張作霖立即單腿下跪,並稱呼其為「大叔」,說盡好話使其消氣。馮麟閣本來也沒有真的生氣,遂收編了張作霖作為手下的一個頭目。兩人漸漸熟了之後,機靈的張作霖便改口稱馮麟閣為大哥。

在甲午戰爭和庚子之亂之間,東北幾乎沒有正式軍隊,一些地方鄉紳為了保護老百姓的安寧,聯名請示政府,申請招撫綠林豪客,成立遼河南路兩岸招撫局。當時被推舉為總練長的就是「年力精壯、性情俠邁」的馮麟閣,他已具備俠邁公義和可以擔當一方領袖的能力與氣魄,而當時的張作霖只是新民府八角臺保險隊的頭目。

1904年,東北大地又迎來除了甲午戰爭、沙俄出兵鎮壓義和團運動之外的第三次浩劫——日俄戰爭。清政府卻宣布「按照中立之例辦理,同時劃遼河以東為戰區」,要劃出自己的一片地方讓兩個外國軍隊開打。

此時,日俄兩軍都想把東北的綠林鄉團收入自己麾下助己破敵。考慮到單拳難鬥兩敵,馮麟閣權衡利害選擇其一,因為跟俄國人早有積怨,日本人對老百姓的態度也好過俄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以馮麟閣為首的鄉勇就決意在形式上傾向日本,他本人也願意擔當東亞義勇軍統領,協助日本人與俄國開戰。

這時的張作霖,在遼河以西並沒有參戰,利用起政治手段,早就得到了清政府的招撫,變身為正式部隊。比馮德麟受招撫早了三年。

這三年中,馮麟閣參加的僅針對俄國的大小戰役就有32起,特別在遼陽首山戰役,更是因為有了馮麟閣的部隊,日本才得以取得這關鍵一役的勝利。馮麟閣留給日本人的印象是非常實在的,並認為馮麟閣「沉著誠實遠甚張作霖,剛毅勇武勝過湯二虎」。

日俄戰爭結束後,參戰的日軍總司令多次面晤盛京將軍趙爾巽,力勸清政府收復馮麟閣。起初趙爾巽害怕受到俄國和其他國家的責備婉拒,但卻最終沒有抵抗住日軍的壓力,籤署了任馮麟閣為新安軍統領的委任書,但是要求馮麟閣改名為馮德麟,以避免俄國以此作為尋釁的口實,讓他們認為這個馮德麟並非當年的馮麟閣。

[免責聲明]文章和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馮德麟本是張作霖的大哥,張作霖是如何趕走馮德麟獨霸東北的
    而且,馮德麟的實力還在張作霖之上。可是為何,最終卻是張作霖統攬東北軍政大權,成為東北土皇帝了呢?(張作霖舊照)一、張、馮二人相識於大車店。張作霖早年曾隨父學習獸醫,特別擅長醫治馬病。後來迫於生計,在一個大車店當雜役,一來二去,認識了當時被遼西老百姓稱為「團總」的綠林頭子馮德麟。
  • 張作霖和馮德麟在東北爭霸,為何最終馮德麟失敗,張作霖勝出
    (馮德麟劇照)那麼,張作霖為什麼會戰勝馮德麟呢?馮德麟比張作霖大七歲。早在1885年,17歲的馮德麟就投身到了綠林中。在經過幾年的闖蕩之後,馮德麟公正俠勇的大名,在遼西一帶傳開。而那時的張作霖,還只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毛孩。馮德麟經常去張作霖所在的大車店居住,兩人開始漸漸熟識。馮德麟見張作霖機靈聰慧,便時常給他講一些綠林英雄的故事。這也讓張作霖對綠林好漢充滿崇敬之情。甲午戰爭後,張作霖找到了老大哥馮德麟,表示想投奔於他。馮德麟沒有拒絕,他介紹張作霖去董大虎的手下,從基層老老實實做起。
  • 張作霖的七個結義兄弟之馮德麟
    經過多年的闖蕩,公正俠勇的名氣早就散播開來,遼西遼南各地的百姓都稱其為「團總」,所以在老帥的結拜兄弟中,馮德麟雖然不是年齡最大的那個,但卻是起勢最早的那個人,在張作霖當年還在大車店為生計發愁的時候,馮德麟就早已經是名聲在外了。那個時候馮德麟經常到張作霖所在的大車店入住,他見到張作霖為人機靈、也討人喜歡,就給他講過不少綠林好漢的故事。
  • 張作霖扳倒大哥馮德麟,馮德麟心中不服,為何卻無話可說
    說起來,馮德麟威名遠揚的時候,張作霖還在大車店做雜役呢!可他怎麼就混不過張作霖,硬生生讓張作霖後來者居上了呢?(馮德麟劇照)馮德麟早在17歲時便投身綠林,由於他講義氣有俠勇,因此很快就混得風生水起,在綠林和鄉勇中很受推崇,誰見了他都要尊他一聲「團總」。
  • 馮德麟的一笑免恩仇
    張作霖提出,讓馮德麟和二十八師扮黑臉,和段芝貴正面衝突,自己扮白臉使暗勁逼他畏罪逃走。他勸段芝貴離開奉天,暗中給了段200萬大洋。可是當火車一開走,張作霖就致電馮德麟,讓他派兵攔截。段芝貴被洗劫一空回京後,在袁世凱面前對馮德麟沒有一句好話,同時大讚張作霖。沒過多久,袁世凱就授張作霖奉天軍政實權,馮德麟被任命為軍務幫辦。
  • 揭秘張作霖與湯玉麟的恩怨離合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張作霖與湯玉麟恩怨相結刀兵相見,張作霖得勢不饒人,得理肯讓人,寬容大度使得「一山容二虎」。 張作霖歷經了從草莽英雄到大元帥的驚人蛻變,這一過程可謂血雨腥風、跌宕起伏。這一過程也離不開結拜弟兄們的生死相助、忠誠擁戴。
  • 奉天二哥馮德麟之子辦大學
    1912年,辛亥革命後,巡防營改為陸軍,民國政府任命張作霖為第27師師長,駐奉天,任命馮德麟為第28師師長,仍駐北鎮。他們二人平起平坐,但由於駐地不同,所以兵力差別也很大,但此時基本還是比較和諧的。 當張作霖被任命為奉天督軍後,馮德麟大為不滿,因為馮德麟被任命為奉天軍務幫辦,這個官職恰好是張作霖的副職。馮德麟當時50歲,張作霖只有41歲。
  • 奉天二虎鬥:張作霖三拜馮德麟
    張作霖和馮德麟同是東北「紅鬍子」出身,在清朝末年同時受「撫」,同時由巡防營管帶、巡防營統領一直上升為第二十七、二十八兩師師長。
  • 張作霖的結義大哥,過年給張學良壓歲錢,被張作霖訓斥嚇得跪倒就拜
    張作霖有7個把兄弟,於1907年互換蘭譜,以年齡為序結為兄弟。老大是馬龍潭、吳俊升次之、馮德麟為三,之後分別是湯玉麟、張景惠、孫烈臣、張作霖、張作相。 八人中,馬龍潭是振威將軍之後,文武全才,有儒將之風;吳俊升和孫烈臣以販馬為生,先後投軍,吳俊升夥夫幹起,長於騎兵,孫烈臣機緣巧合下因護送盛京將軍避險而入伍;馮德麟出身鄉勇,後落草為寇,得日軍扶持而成立義勇軍;張作霖等其餘幾人則都以「保險隊」起家。 這個吳俊升比張作霖大了11歲。
  • 張作霖有7位結拜兄弟,他們的結局如何?
    老三馮德麟:比張作霖年長7歲,與張作霖鬥,總也不會贏得人馮德麟是張作霖的老鄉,兩人都是遼寧海城人。17歲,他參加鄉勇和綠林,經過幾年的闖蕩,逐漸樹立了公正、俠義、勇猛、義氣的形象。張作霖初識馮德麟時,對這位老大哥充滿了崇敬之情,馮德麟也經常以「老大哥」的身份給張作霖講一些綠林好漢的故事,並收留了貧困窘迫的張作霖,同時,他還以老大哥的身份教育張作霖。可以說,是這位比張作霖年長7歲的老大哥把張作霖給帶上了道,在混江湖時,經常照顧張作霖,可是,他沒有想到張作霖的翅膀會變硬,而且硬得越來越厲害。
  • 【徵文】「馮德麟生平研究」學術研討會
    >推送日期:2019年3月6日回執時間:2019年4月15日截稿時間:2019年6月30日會議時間:2019年8月會議地點:遼寧瀋陽馮德麟即馮庸的父親,是中國東北近代史上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他早年投身鄉勇、保境安民,日俄戰爭期間助日攻俄,後又接受清廷招撫並傾力剿匪,民國成立後任陸軍第 28 師師長,一度與張作霖齊名。後任東三省巡閱使署顧問、三陵承辦盛京副督統兼金州副督統等職。馮德麟在從政期間積極發展實業,並支持長子馮庸設大冶鐵工廠、大冶工科學校,進而脫離軍政舞臺、創辦馮庸大學,走上教育救國的道路。
  • 張作霖被害死後,7個拜把兄弟的結局是什麼?你知道嗎?
    老三馮德麟 民國時期馮德麟曾經擔任了很多職位,實際上在很早的時候馮德麟也曾經是綠林好漢中的一員,比張作霖的資歷更老。在1916年的時候,馮德麟本來和張作霖是一條戰線,可是馮德麟覺得利益比兄弟情義更加重要,於是果斷跟了張勳,最後張勳失敗,他也被逮捕。 張作霖不計前嫌救了馮德麟,並且還讓他當上了總統府的高等侍從武官。後來兩人的關係越來越不好,在五十九歲那年馮德麟去世。
  • 張作霖成為東北王,這7個結義兄弟功不可沒
    圖三 老三馮德麟。馮德麟早年間投身行伍,後又歸於綠林,曾是張作霖的對手。不過,俗話說得好,不打不相識,張作霖和馮德麟最終成結義金蘭成了異性兄弟生死與共。後馮德麟又投身實業,其子馮庸還創辦了馮庸大學,是東北少有的高等學府之一。
  • 東北王:張作霖有幾個拜把兄弟?他們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據記載,張作霖有8個拜把兄弟,1907年第一次拜把子是按年齡排位,結成兄弟。結拜成員有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以及張作相八人,結成拜把子。老三馮德麟,字閣臣,1866年出生,當時的職務是奉天巡防營左路統領。馮德麟是綠林前輩,比張作霖年長九歲,在張作霖面前,一直以長輩自居。後對任奉天督軍的張作霖不滿,兩兄弟也曾經不和,但是張作霖一直把馮德麟當大哥看,很敬重他。
  • 張作霖的7個結義兄弟結局:有英雄有漢奸,但是無一人背棄兄弟情
    1907年,馬龍潭、吳俊升、馮德麟、湯玉麟、張景惠、孫烈臣、張作霖、張作相八人歃血為盟,結為兄弟,按照年齡排序張作霖是老七。 張作霖特別珍視與兄弟們的感情,即便在雄霸一方後,他也曾與幾個兄弟意見相左,馮德麟與湯玉麟二人甚至還曾背棄過張作霖,但兄弟落難後,張作霖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原諒,重新重用了他們
  • 張作霖的七個結義兄弟之湯玉麟
    張作霖一生傳奇,從身無分文的草民,一路走來,到最後做了北洋政府的統治者、奉系軍閥的首領、東北王,這肯定與他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是分不開的,但是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張作霖的成功除了本身有能力之外,也有賴於他人的幫助,而居功至偉的就是他的七個結義兄弟,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相。
  • 張作霖的把兄弟張景惠,為何會背叛張作霖,最終還成為大漢奸?
    如果將尚未崛起的張作霖視為潛力股的話,那麼,張景惠顯然是最早投資張作霖的「天使投資人」。張景惠1902年,在中安堡鎮舒服過日子的張作霖受到了金壽山匪幫的襲擊,張作霖不敵,被迫率領殘兵出逃。沒有了老巢張作霖獨木難支,隨時可能被其他土匪幫派吞併。
  • 張作霖與人合夥做生意,遭遇「狐狸精」,讓他的人生又面臨關卡
    張作霖經過和馮德麟的接觸,可以說人生的境界高了一大截,張作霖從馮德麟的身上,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就是將來一定要有錢,有槍,有隊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儘快地走上巔峰。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正所謂眼界開了,心就野了,張作霖回到大高坎鎮,首先就開始琢磨第一件事,如何才能儘快地有錢。大高坎鎮劉掌柜的大車店,也就是一個二流的大車店,他即使幹得再好,估計也就到了自己獸醫事業的「天花板」了,如何能突破賺錢的困局呢?
  • 張作霖的7個結拜兄弟結局:有英雄有漢奸,但無一人背叛兄弟情
    中國有句古話叫「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而東北王 張作霖一生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除了他的6房漂亮的太太,還有他的7個結義兄弟。他們分別是:大哥馬龍潭、二哥 吳俊升、三哥 馮德麟、四哥 湯玉麟、五哥 張景惠、六哥 孫烈臣、八弟 張作相。
  • 湯玉麟為啥和張作霖決裂,又是怎麼和好的
    那夥人當中,領頭的就是張作霖。張作霖勢力大了後,與另一夥土匪杜立三相互不服氣,誰也看不慣誰,雙方發生衝突,杜立三兇狠善鬥,張作霖不敵,一路敗退。杜立三依舊緊追不捨,湯玉麟帶著張作霖躲到了自己一個叔父的家裡。張學良生母趙夫人也是湯玉麟背在身上騎馬衝出敵人重重包圍救出來的,後生了張學良。張作霖說過,沒有湯二虎(湯玉麟綽號湯二虎)就沒有小六子(張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