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的七個結義兄弟之馮德麟

2021-02-07 令狐講故事

一連說了四天,我想大家對老帥的幾個結義兄弟,有了很多了解,每天這麼多的閱讀量,讓令狐倍感欣慰,也有些惶恐,一是感謝大家的支持和捧場,二是對自己也是個鼓勵,如果大家想更多了解令狐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我的公號:令狐講故事,這裡有更多有趣好玩的故事,好了,咱們現在言歸正傳,今天我給大家講講老帥的三哥,馮德麟。

 

馮德麟,原名馮玉麟,字麟閣,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好多人喜歡叫他馮麟閣的原因,而且馮麟閣反倒是比馮德麟更被人所熟知,他生於奉天海城縣,比老帥整整大了九歲,而且在他17歲就投身綠林。

 

經過多年的闖蕩,公正俠勇的名氣早就散播開來,遼西遼南各地的百姓都稱其為「團總」,所以在老帥的結拜兄弟中,馮德麟雖然不是年齡最大的那個,但卻是起勢最早的那個人,在張作霖當年還在大車店為生計發愁的時候,馮德麟就早已經是名聲在外了。那個時候馮德麟經常到張作霖所在的大車店入住,他見到張作霖為人機靈、也討人喜歡,就給他講過不少綠林好漢的故事。而那時候老帥對他也充滿了崇敬之情,後來老帥初入綠林,投靠的就是馮德麟的手下董大虎。

 

馮德麟早年曾在縣衙充當衙役,因為與綠林有交往被解職。在中日甲午戰爭後,1900年爆發了義和團運動,那時候沙俄藉機入侵我國東北,馮德麟趁社會動蕩不安,在遼陽界的高家坨子拉起「大團」,保境安民,因為他抗擊俄軍,很得民心。

 

1904年,東北大地又迎來除了甲午戰爭、沙俄出兵鎮壓義和團運動之外的第三次浩劫,日俄戰爭,在這三年中,馮麟閣參加針對沙俄國大小戰役就有32起,1906年,馮德麟被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招撫,任巡防營統帶,後又充任巡防營左路統領。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將奉天巡防營改編為陸軍二十七師和二十八師,老帥是27師的師長,而二十八師師長就是馮德麟,轉一年,也就是1907年,馮德麟和張作霖等七人結拜為盟兄弟。

 

到了1916年,兄弟倆的關係開始有了衝突,那年的3月,袁世凱被迫撤銷帝制,可由他任命的奉天督軍段芝貴成為人們懲辦帝制禍首之一。當時有這麼一個故事,真假不知,但是民間一直廣為流傳,那時張作霖提出,讓馮德麟和二十八師扮黑臉,和段芝貴正面衝突,自己扮白臉使暗勁逼他畏罪逃走,這計策還真是管用,可段芝貴回京後,在袁世凱面前對馮德麟沒有一句好話,但對張作霖卻是大加讚賞,不久張作霖被任命為奉天督軍,而馮德麟被任命為奉天軍務幫辦,自己以前在張作霖面前既是綠林前輩,又是他的三哥,現在竟然變成了他的副職,要聽命於張作霖,他思來想去,怎麼也不滿意,一直罵道:「他媽的!雨亭這小子!不地道啊!」,於是拒絕接受這個任命。

 

張作霖對這個無理取鬧的三哥只能低三下四,委曲求全,可是馮德麟就是不答應,讓我去也行,軍務幫辦要在奉天單獨成立一個公署,其編制同將軍公署相同,這下子難倒了老帥,後來袁世凱派他們原來的老上級張錫鑾來奉天調解,誰知道馮德麟依舊是不給面子。

 

不久,袁世凱去世,段祺瑞主政,1917年6月,張勳致電張作霖和馮德麟,要兩人進京,密謀復闢大事,但是老帥一眼就看出這是倒行逆施,可馮德麟卻作為東北的全權總代表,帶著200個衛士進了北京支持復闢,可是,這復闢僅僅維持了12天,就被段祺瑞平定,馮德麟乘火車返回奉天,路過天津時被扣,並被押往北京,這段祺瑞本來就對馮德麟就沒有好感,這時怎能輕饒了他,宣布馮德麟「背叛共和,罪跡昭彰,剝奪一切官職和勳位,交法院依法嚴懲。」這一下馮德麟徹底成為階下囚。

 

馮德麟的夫人趙懿仁聞訊後趕到瀋陽來找張作霖,老帥忠肝義膽,不念舊惡,無論如何,他也還是自己的三哥,於是以全體奉天軍官的名義,致電段祺瑞,請求釋放馮德麟,幾經斡旋,段祺瑞批示「有雨亭俠肝義膽,準予釋放」,最終只是象徵性的以吸鴉片的名義罰款了800大洋。之後老帥任命馮德麟為三陵督統、東三省巡閱使署軍事顧問,所謂三陵就是新賓的永陵、瀋陽的福陵和昭陵,說白了這就是掛個虛銜,頤養天年了。

 

馮德麟下野之後,再不過問軍政,開始從事工商業建設,不但在北鎮創辦了中醫院,還成立了大冶鐵工廠,而且沒有大事基本不去瀋陽。但是只要是去瀋陽見張作霖,長袍馬褂的袖子中必須要藏一把槍,有一次一不小心槍掉了下來,張作霖低頭一看,先是一愣神,然後問馮德麟:「三哥,你到我這兒,還帶這個?」弄的馮德麟也是不好意思,之後就再也不帶了,因為他自己心裡清楚七弟張作霖的為人。

 

1926年,馮德麟因心臟病突發在北鎮大宅病逝,張作霖在北鎮舉辦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葬禮。在過去,南門是凱旋門,只有打了勝仗或者舉辦慶典才能走,馮德麟是自明朝大將李成梁之後,幾百年來唯一一個從南門出殯的人。

 

馮德麟一生戎馬、有決斷力、敢說敢做、性情急躁、不苟言笑,敢打硬仗,在老帥面前,也一直以長輩自居,而老帥也一直對自己這個三哥敬重有加,無論馮德麟提出什麼條件,張作霖都沒有翻過臉,兩人有過恩恩怨怨,也有過激烈爭執,但卻始終沒有兵戎相見,因為老帥和他的兄弟之間從來沒有過真正的怨恨,所以無論怎樣,都可以一笑泯恩仇。

關注我,一個講故事的人


相關焦點

  • 張作霖的七個結義兄弟之張景惠
    ,讓自己的父母知道,他們的子女的心跟他們永遠在一起,好了,舒完了情,咱繼續聊聊老帥的結義兄弟,今天咱說說一個複雜的人,老帥的五哥,張景惠。那年冬天,張作霖當時遭到土匪金壽山的襲擊,借道八角臺去投奔馮德麟,險些全軍覆沒。當經過八角臺的時候,恰好遇到了張景惠。張景惠出於熱情,宴請張作霖一行,談話間,張景惠發現老帥為人十分機靈,且談吐不凡,自己是自嘆不如,於是主動提出讓張作霖留在八角臺鎮,坐上本地民團的第一把交椅,自己退位讓賢,心甘情願做副手。這一舉動,讓張作霖感動不已,二人歃血為盟,結拜為兄弟,從那時候起,張景惠對張作霖也是言聽計從。
  • 張作霖的七個結義兄弟之湯玉麟
    張作霖一生傳奇,從身無分文的草民,一路走來,到最後做了北洋政府的統治者、奉系軍閥的首領、東北王,這肯定與他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是分不開的,但是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張作霖的成功除了本身有能力之外,也有賴於他人的幫助,而居功至偉的就是他的七個結義兄弟,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相。
  • 張作霖成為東北王,這7個結義兄弟功不可沒
    在張作霖結義八兄弟中大哥馬龍潭年紀最長,資歷最老,人稱「馬大人」,雖戎馬出身,卻酷愛詩文。後來馬龍潭退居二線,暫居四平小縣,在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為籠絡人心,想利用他的名望而擅自委任他擔任偽職。馬龍潭得知後以頭猛撞桌角,寧死不從。其錚錚鐵骨令人敬佩!
  • 張作霖的7個結義兄弟結局:有英雄有漢奸,但是無一人背棄兄弟情
    中國有句古話叫「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而東北王張作霖一生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除了他的6房太太,還有他的7個結義兄弟。 張作霖特別珍視與兄弟們的感情,即便在雄霸一方後,他也曾與幾個兄弟意見相左,馮德麟與湯玉麟二人甚至還曾背棄過張作霖,但兄弟落難後,張作霖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原諒,重新重用了他們
  • 張作霖和馮德麟在東北爭霸,為何最終馮德麟失敗,張作霖勝出
    正文1907年,馬龍潭、吳俊升、馮德麟、孫烈臣、張景惠、湯玉麟、張作霖、張作相八人結拜為盟兄弟。此後的二十多年間,幾乎整個東北都掌控在了八兄弟手裡。兄弟八人之中,勢力最大的當屬老三馮德麟和老七張作霖。為了爭奪「東北王」,馮張兩人曾進行過一段時間的爭霸。而最終的結果,則是張作霖笑到了最後。
  • 張作霖的結義大哥,過年給張學良壓歲錢,被張作霖訓斥嚇得跪倒就拜
    並總結出一句話,他對自己的父親張作霖也說過,「爸爸你的部下我統治不了」。 這件事的由來是這樣的:有一年過春節,黑龍江省督軍吳俊升來到瀋陽的大帥府拜年。 這個吳俊升不是外人,他是張作霖的結義大哥,排行老二。
  • 馮德麟本是張作霖的大哥,張作霖是如何趕走馮德麟獨霸東北的
    馮德麟比張作霖大9歲,見這個小雜役為人勤快,手腳麻利,還算機靈,就經常給他講一些綠林道上的逸聞趣事,吹噓土匪生活是如何的風流快活,如何的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惹得張作霖嘖嘖稱嘆,無限嚮往。就這樣,馮德麟在張作霖心中,種下了綠林好漢的種子。後來張作霖投身清軍失敗後,懷著對馮德麟的崇拜,投奔了馮德麟,被馮德麟安排在了董大虎的手下效命。
  • 張作霖的7個結拜兄弟結局:有英雄有漢奸,但無一人背叛兄弟情
    中國有句古話叫「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而東北王 張作霖一生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除了他的6房漂亮的太太,還有他的7個結義兄弟。他們分別是:大哥馬龍潭、二哥 吳俊升、三哥 馮德麟、四哥 湯玉麟、五哥 張景惠、六哥 孫烈臣、八弟 張作相。
  • 張作霖扳倒大哥馮德麟,馮德麟心中不服,為何卻無話可說
    (張作霖劇照)在馮德麟成立大團的時候,張作霖也時來運轉,被地主小姐趙春桂看上。得地主支持,他在趙家廟成立了個20多人的小團。張作霖靠著守規矩講信用,打出了名氣。在日俄戰爭中,張作霖和馮德麟的想法不一樣。他只要擴充實力,不管誰是誰非。所以開始俄軍給他武器物資時,他便幫助俄軍打日本人,後來被日本人俘虜後,他又和日本人周旋,並表示要幫助日本人。不管怎麼樣,在殘酷的日俄戰爭結束後,他不但沒有損失人馬,還擴編了3個營。後來又得趙爾巽的器重,將他的3個營擴編到5個營,而他也隨之被任命為巡防營前路統領。
  • 張作霖與馮德麟的恩怨
    張、馮家族是東北最為顯赫的兩大家族,兩家的交往也從張作霖和馮麟閣 (後改名為馮德麟)那一輩開始,可是後者究竟如何從「大叔」變為「大哥」,又如何從上司變成屬下
  • 張作霖被害死後,7個拜把兄弟的結局是什麼?你知道嗎?
    張作霖輝煌一生,最後的結局卻非常的悽涼,而他的七個拜把子兄弟最後發生了什麼呢? 老大馬龍潭 馬龍潭是這幾個好兄弟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他文武雙全,並且愛好書法。而且他的身體健康,到了六十歲還可以騎馬。不光如此他還是一個高尚的人,熱愛祖國,擁有俠義心腸。曾經就是在他的帶領下,保護了故鄉的土地,避免了中國很多珍貴的文物慘遭毒手,在和張作霖結拜為兄弟之後就行事低調了起來。
  • 張作霖有7位結拜兄弟,他們的結局如何?
    張作霖有7位結拜兄弟,他們分別是大哥馬龍潭、二哥吳俊升、三哥馮德麟、四哥湯玉麟、五哥張景惠、六哥孫烈臣和八弟張作相,在這幾位兄弟中,按年齡,張作霖排行老七。1907年,他們磕頭結拜,之後,他們8位有過合作、有過反目、也有過爭執和重歸於好,21年後,也就是1928年,張作霖被炸身亡,剩下的幾位兄弟結局更是大不相同。
  • 馮德麟的一笑免恩仇
    1911年,馮德麟和張作霖分別被任命為左路和前路巡防營統領,從這時起,兄弟兩人開始並駕齊驅。
  • 張作霖死後,他那7個「拜把兄弟」結局怎樣了?
    說起張作霖的家庭,其實他也是一名窮苦孩子,因為自己的努力最後得來了成功,並且不只是娶了六名姨太,同時還結拜了七名生死之交的兄弟,不過張作霖卻死在了日本鬼子的陰謀之中,他被小鬼子炸死在了皇姑屯,那麼問題來了,在他死後,他的七個拜把兄弟都怎樣了呢
  • 奉天二哥馮德麟之子辦大學
    馮庸 ,東北行轅政務委員會常委,是奉系軍閥馮德麟長子。北京陸軍講武堂畢業。張作霖與馮德麟為至交,馮庸與張學良同年(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出生,兩人曾結拜兄弟,並同取字「漢卿」。  1926年,馮德麟去世後,馮庸續父職擔任軍職,後他加入中華民國空軍,軍銜累至中將。著手創辦馮庸大學。
  • 東北王:張作霖有幾個拜把兄弟?他們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據記載,張作霖有8個拜把兄弟,1907年第一次拜把子是按年齡排位,結成兄弟。結拜成員有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以及張作相八人,結成拜把子。後來馮德麟因助張勳復闢,被北京政府關押,張作霖又想盡一切辦法使得馮獲釋,最後又為馮爭得三陵都統這一職務,位子不大卻有很大的油水,這也是馮德麟後來死心塌地跟隨張作霖的原因。1926年,馮德麟去世。
  • 張作霖去世後,7個結拜兄弟結局如何?有一人背叛了民族大義!
    張作霖去世後,7個結拜兄弟結局如何?有一人背叛了民族大義! 張作霖去世後,7個結拜兄弟結局如何?有一人背叛了民族大義! 最近工作清閒,小編在家也惡補了一些之前因為生活繁忙而沒有看成的電視劇,其中最感興趣的電視劇便是文章主演的少帥。
  • 張作霖的把兄弟張景惠,為何會背叛張作霖,最終還成為大漢奸?
    為求自保,張作霖決定率領自己剩下的幾個弟兄投靠實力頗強、也與自己有舊的大土匪馮德麟。在前往投靠馮德麟的路上,張作霖率領自己手下的土匪經過了遼西臺安縣城八角臺鎮。而此時,盤踞在八角臺鎮辦理保險隊的,便是張景惠。
  • 奉天二虎鬥:張作霖三拜馮德麟
    張作霖和馮德麟同是東北「紅鬍子」出身,在清朝末年同時受「撫」,同時由巡防營管帶、巡防營統領一直上升為第二十七、二十八兩師師長。
  • 【徵文】「馮德麟生平研究」學術研討會
    他早年投身鄉勇、保境安民,日俄戰爭期間助日攻俄,後又接受清廷招撫並傾力剿匪,民國成立後任陸軍第 28 師師長,一度與張作霖齊名。後任東三省巡閱使署顧問、三陵承辦盛京副督統兼金州副督統等職。馮德麟在從政期間積極發展實業,並支持長子馮庸設大冶鐵工廠、大冶工科學校,進而脫離軍政舞臺、創辦馮庸大學,走上教育救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