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 遊子吟

2020-12-22 一起學詩詞xn

孟郊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鑑賞:這是一首讚美母愛的詩歌,感情真摯,流傳千年。

前兩句選取遊子將要遠行,慈母縫衣的場景,句式簡潔,卻把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深情表現出來,仿佛遊子與母親就是用針線與衣服聯繫在一起的。

中間兩句集中刻畫慈母縫衣的神態和動作,表現了母親無言的深情。臨行前,母親坐在油燈下,抻展手中的布,一針一針細細密密地縫緊,唯恐兒子在旅途中衣衫破爛,受了風寒。這一針針寄託著母親盼兒平安早歸的願望。細微的行動中包含著無比深沉的愛,讀之淚下。

最後兩句運用了比興的手法,把小草比作兒女,把春暉比作母親,用反問句式,直抒胸臆:柔弱的小草怎麼能報答如春天陽光般溫暖無私的母愛呢?這一句體現了赤子對母親發自肺腑的愛和急於報答母愛的心情。

相關焦點

  • 母親節再讀孟郊的《遊子吟》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週遊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 50歲時才寫了《遊子吟》的孟郊,原來是中唐的一位奇葩詩人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50歲時才寫了《遊子吟》的孟郊,都有哪些奇花異葩之事呢?請繼續往下看。一、囧事之一,人到不惑,45歲之前,依舊白丁一個孟郊,自小喪父,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他們兄弟三人撫養成人。生活的艱辛拮据,在孟郊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 除了孟郊的《遊子吟》,這三首關於母親的詩詞,你應該了解一下!
    母親節快要到了,許多人一提到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一般都會想到一首傳頌千年的經典詩詞——《遊子吟》。遊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一生孤苦,兩次參加科舉都名落孫山,直到46歲奉母親的命令第三次參加考試才得以中舉。這首《遊子吟》僅僅只有六句,三十個字。但是就是這三十個字,卻把一個既要讓孩子出遠門,又想讓孩子早回家的母親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遊子吟》?感恩慈母心,學寫《遊子吟》
    尤其是感恩母親的話題,更是讓每一個人感動不已;讓每一位在外打拼的遊子感動落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仿寫的是孟郊的《遊子吟》。行者在這裡不唯淺陋,先帶頭給大家仿寫四首。03 覺悟慈母恩,品悟《遊子吟》03 覺悟慈母恩,品悟《遊子吟》《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寫作的五言古詩
  • 黃家駒:一首《真的愛你》,無愧為音樂界的《遊子吟》
    其中,歌頌母愛的歌曲《真的愛你》,無愧為音樂界的《遊子吟》。一.孟郊黃家駒,千年時差,人生境遇相同01.父親早逝,孟郊居家侍母孟郊是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生於751年,其父孟庭珍只做過一任縣尉,且在孟郊十歲左右就病逝。孟郊還有兩個弟弟,隨著父親的離開,這個家庭的重任便自然落到母親的肩上。
  • 再讀《遊子吟》,才知道,那根「臨行密密縫」的針,有多重
    ——唐·孟郊《遊子吟》許多人都讀過孟郊的這首詩,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的題目下面,原有一行小注,注曰:「迎母溧上作」。孟郊寫這首詩時,年已半百,是他中進士之後,又過了四年,才發生的事情,當時他剛剛被任命為溧陽尉,便把老母接了過來,頤養天年。
  • 孟郊:五十歲依然與母同住,五十六方才娶妻,一首遊子吟催人淚下
    家裡頓失頂梁柱,孟郊一夜之間長大了,雖然小小年紀,但是深明事理,待人接物儼然大人模樣。直到三十歲,他都陪在母親身邊,侍奉母親起居,沒有結婚生子。孟郊在村裡呆著,除了種地,便是作詩。由於沒有俗務纏身,所以把詩寫的「神施鬼設」。有人勸他,寫詩不能當飯吃,你該在科舉上費點心血,考個功名,光耀門楣,每天整這些沒用玩意幹啥啊。孟郊說,還是把功名利祿讓給別人吧,我就不跟別人搶飯吃了。
  • 母親節禮讚:讀《遊子吟》,向偉大的母愛致敬
    唐代著名詩人孟郊創作的《遊子吟》,更是成為了禮讚母愛的千古絕唱!遊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給母親的一首五言詩,表達了詩人對母親深深的敬愛之情。詩詞大意是說詩人即將出遠門,家中的老母親十分擔心孩子出門在外歸期遙遙,擔心衣服磨損了,於是在臨出門前,拿著針和線一針一針地縫製著衣裳。有誰能夠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慈母那猶如春日陽光普照大地的恩情呢。
  • 【嘉致·英語】Song of the Parting Son 遊子吟 | 朗讀者:二D班 林梓鈺
    我喜歡背誦古詩,朗朗上口的不少,其中《遊子吟》最讓我感動,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首我朗讀的古詩——《遊子吟》吧!希望你聽完以後也會被其中母愛的偉大所感動,也會懂得感恩我們的父母!謝謝大家!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母愛:《遊子吟》是一種,孟母一種,你眼中的母愛是什麼樣子?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裡,母親偉大的地方可以用兩個故事來總結:一種是《遊子吟》的感情。讀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現在的我們可能很難體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這幾句詩的意義,但「意恐遲遲歸」這個很好理解。
  • 我作曲的故事之《海外遊子吟》(過客詞)(合唱組曲)
    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黃輔棠合唱組曲《海外遊子吟》的創作,純屬偶然,或是天意。怎麼說呢?沒有詞就沒有曲。就從如何認識詞作者過客兄說起吧。十幾年前,鮑元愷教授向我推薦「愛樂人走四方」網站。不久後,我成為內中「愛樂人隨筆」BBS論壇常客。一次,讀到署名「過客」的帖子。內中引述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數語。
  • 孟郊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30個字,訴說了最感人的親情
    從古至今,中國人最講孝道,古代文人們寫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歌頌母親的詩歌,其中最膾炙人口,最經典的當屬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遊子吟》。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收藏】孟郊詩集
    邀花伴(唐·孟郊)邊地春不足,十裡見一花。及時須邀遊,日莫饒風沙。 遊子行(唐·孟郊)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門望,不見萱草花。 再下第(唐·孟郊)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
  • 【薦】孟郊詩集
    相和歌辭怨詩(唐·孟郊)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 邀花伴(唐·孟郊)邊地春不足,十裡見一花。及時須邀遊,日莫饒風沙。 遊子行(唐·孟郊)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門望,不見萱草花。
  • 《遊子吟》的作者另一首佳作,不僅詩流傳千古,還衍生兩大成語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千古名作:《登科後》,這是唐朝詩人孟郊所作,孟郊被世人稱為「詩囚」,不過在他的所有詩作中,最廣為流傳的還是那首《遊子吟》,《登科後》並不是他的代表作,那它到底妙在哪裡呢?圖片:孟郊人物簡介一、孟郊的三次科考古人認為,人的一生有兩大喜事,一提到這個,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洞房花燭以及金榜題名。
  • 詩詞鑑賞盡情綻放的喜悅孟郊《登科後》
    圖片來源於網絡孟郊,唐代詩人,最為有名的詩就是《遊子吟》,流傳十分廣泛。孟郊因家世清貧,希望通過科舉進入官僚階層是當時再正常不過的。而他也是在兩次落第之後,第三次進士及第。當時孟郊已經四十六歲了。考取之後的喜悅心情就體現在這首詩裡了。唐朝時的進士考試是在秋季進行,發榜則在來年春季,此時春華綻放,春風勁吹。
  • 浙江德清縣第十一屆遊子文化節開幕,《德清清地流》現場首發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莫幹山麓清麗地,一詩吟誦傳到今。12月4日,2020德清縣第十一屆遊子文化節在在德清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屆遊子文化節的主題是「遊子心·浙(德)商情」,突出「揚文化、促發展、愛家鄉」特點,既有一系列文體專項活動,還有一批重大項目籤約、集中開竣工等活動,充分展示了德清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十三五」建設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加快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在建設「重要窗口」的新徵程上繼續走在前列,全力打響 「重要窗口」中的「精品窗口」品牌。
  • 孟郊寫給心中「女神」的詩,歌頌了女性的偉大與無私,流傳了千年
    唐代詩人孟郊就對這位永恆的「女神」進行了最崇敬的讚美,這位女神對他意義非常,他將自己對「女神」的愛寫到了詩中,這首歌頌「女神」的詩從此成了膾炙人口的經典。《遊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首詩是孟郊的代表作,通過回憶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來表達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詩人對母親是尊敬與深愛,即將遠行的時候,母親擔憂他的身體,唯恐衣衫單薄連夜縫製。這密密麻麻的針腳,正是母愛的體現。最後一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孟郊這首詩歌頌母愛偉大,縫衣的舉動飽含母親不舍心理,感人肺腑
    唐代詩人孟郊寫了一首詩,描寫了母親臨行縫衣的瞬間,詮釋母愛似海,歌頌了母愛的偉大,感激母親的無私,抒發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之情,為母愛這本書增加了濃彩重抹的一筆。遊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遊子吟|熱力學定律
    《遊子吟-永恆在召喚》連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