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多果園為例:遊戲化電商的增長之路

2020-12-2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養成類的遊戲已經做了有幾年了,市面上這類遊戲的玩法還是機制,都高度類似,其中以拼多多的多多果園和美團的小美果園做的最好最全。所以,本文以多多果園為例,看遊戲化電商的增長之路。

今天打開叮咚買菜,突然看到叮咚買菜新增加了「叮咚農場」的功能,正好最近也在研究用養成遊戲做增長,就仔細的研究了一下。

順著這個,我又去統計了一下市面上比較火的一些平臺上面的養成遊戲(可能會有遺漏的,歡迎補充),見下面腦圖。

下面是相應的一些截圖:

養成類的遊戲已經做了有幾年了,市面上這類遊戲的玩法還是機制,都高度類似,其中以拼多多的多多果園和美團的小美果園做的最好最全。

為什麼是養成遊戲?

1. 增長、流量進入瓶頸期,用戶紅利消耗殆盡

拉新的難度和成本已經很高了,企業的關注點開始放到留存、轉化上面。

2. 養成小遊戲能顯著提升用戶核心行為

養成小遊戲對於用戶增長的AARRR流程都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3. 養成小遊戲門檻極低,容易複製

門檻低,意味著用戶更容易上手。

開發成本低,為什麼不嘗試呢?

分析產品,當然要分析最好的,所以本文會以拼多多的多多果園為例。問自己一些問題,然後自己進行解答。

拼多多的「多多果園」正式上線不到 15 天,用戶量就達近 4000 萬,每天超 2 億人使用,累計 200 萬用戶收到水果。

多多果園功能

左側為APP,右側為小程序,小程序和APP略有區別,多了一個抽獎得現金的功能(抽獎的機會是要消費到一定額度才能有)。

多多果園上的功能分為幾類:

核心規則:養分規則、澆水規則;用戶活躍:觀看直播、澆水、施肥、每日三餐時間開福袋、日籤、偷好友水滴;用戶留存:第二日可領水/肥料、籤到、瓜分、3日寶箱;用戶付費:瀏覽會場/商品、下單得水/肥料、拼單得水/肥料、拼單開寶箱、拼單抽獎、點擊樹會給優惠券;用戶分享:助力領水/肥料、答題、邀請好友得水;給平臺其他功能導流:促銷活動、牧場、火車票、拼小圈、直播、大講堂,這裡面很多都是新的功能。整個多多果園把AARRR用到了極致,並且讓用戶覺得合理。在這個過程中還同時帶動了平臺其他業務,可謂一舉多得。

我們重點來看一下核心規則和用戶分享這兩個部分。

規則設計:總有人拿不到獎勵

整個多多果園能實現用戶留存、傳播的核心,是用戶的貪婪。(還有太閒了)

只有做到了讓用戶能拿到獎勵,而且必須有人能拿到獎勵,整個邏輯才能跑通。(騙人是會被投訴的)

公司是要盈利的,所以要考慮到成本以及羊毛黨,所以註定了用戶不會那麼容易得到獎勵。

規則由此而生。

規則1:養分規則

官方:果樹生長會吸收養分,吸收越多生長越快。只澆水不補充養分,果樹生長會變慢。

養分需要用肥料去增加,大化肥+35,小化肥+15。澆水的同時會降低養分,每次澆水會降低1~4點養分不等。養分越多,澆水時獲得的完成度越多,反之亦然。

規則2:澆水規則

通過各種手段獲取水滴,然後給植物澆水。

植物生長分為幾個階段:

前期需要發芽(澆水5次)開花(澆水20次)結果(澆水60次)成熟(至少澆水200次,實際不確定(根據養分決定),可能需要300次以上)前期澆水按次數來計算,但是後期就是按百分比計算,而這個百分比,跟養分相關,養分越高,澆水獲得的百分比越高。

這裡面有一個很複雜的算法,就不細細推敲了,大概是下表這樣:

所以用戶需要保持水和肥料在一定區間,這就意味著用戶需要完成大量的操作,獲取肥料。

化肥的獲取難度相比水滴大很多,這就意味著用戶必須拼單或者拉新人才能完成。兩種方式都讓拼多多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肝不氪想要拿獎勵?拼多多告訴你人還是要勤奮一些。

整個任務完成的難度就大大提高,用戶的生命周期隨之延長。當然這其中必然伴隨流失,這個是意料之中的。需要將利弊權衡之後,再作出決策。

總結

通過整個規則的設計,用戶從開始到獲得水果的周期被延長到了很長的一個時間。

這有幾個好處:

長周期能攤平用戶每天的成本、新用戶獲取的成本。長周期、低回報能有效屏蔽羊毛黨和黑灰產,因為他們的攻擊往往是瞬時的。能有足夠的時間完成轉化,促進用戶付費。如果一個規則過於簡單,那就多加幾個規則,但是不要讓用戶太難理解。

多多果園是如何讓用戶變傻的?

遊戲的魅力在於它能讓你持續玩下去,讓你一直覺得「爽」,而多多關於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很多自己的思考。

我把這個歸類為:誘導、互動、發展、閉環,四類。

1. 誘導

(1)動圖+圖標+標記

在人類的視覺中,動的比靜的吸引人,圖片比文字吸引人。這也是短視頻為什麼能火起來的原因。

多多果園頁面上有幾個會動的圖標,分別是多多牧場、多多農場、助力領水,是相對高頻且核心的功能。

每一個圖標的顏色都不同,增強反差,不同的色彩有助於加深用戶的認知。

每個圖標上都有標記,可能每一個標記都有不同的功能,但核心還是引導用戶進行點擊,用戶轉化的漏鬥就逐步建立起來了。

(2)氣泡

氣泡是很常見的一種手段,一般是「XXX已經領到了」,「XXX完成了」之類的任務,旨在給用戶暗示,獎勵確實有,而且你不是一個人,烏合之眾的效應在這塊很直觀的體現。

(3)彈窗提示

用戶進入多多果園、牧場、農場都會收到提示,果園是澆水、農場是種菜、牧場是養小動物,都是核心的操作。

用戶在離開的時候多多果園也會詢問是否狠心離開,或者提示多久之後再來可以領獎勵。

用戶每次操作時,都會給予一定的彈窗引導,促使用戶操作。

包括文字、時限、獎勵等。

2. 互動

只要有互動,用戶的使用時長就被延長了。

在用戶邀請好友時,拼多多會用保險來幫助用戶下定決心,消除用戶心理上的衝突。

邀請好友後用戶可以每隔一段時間互動,用戶甚至可以和商家進行互動。搶商家的水滴,相對的,用戶也就被引導到商家的頁面上去了。(至於下不下單,這個不好說)

3. 發展

剛開始的時候,多多果園只是果園,只要完成簡單的操作即可。但是隨著等級的提高,功能會越來越多。有點像溫水煮青蛙。

這個跟正常遊戲的設定是一樣的,一個是新鮮感,人們都是喜新厭舊的,需要不斷給予新的東西進行刺激,讓用戶停留的時間更長。二來等級提高其實也是另一種篩選,用戶願意在你的平臺上提高自己的等級,就願意玩下去,進行更多的操作。

所以等級提高會出現牧場、農場、以及更多獲取獎勵的方式。

4. 閉環

整個多多果園是有一個閉環的,隨著等級提高,多多果園沒有辦法讓你停留更久(尤其是在你熟練之後,能很快把該領的東西都領完。)

所以牧場和農場隨之而來。果園和農場牧場是有相關性的,都是農業的一部分,會讓用戶天然不會牴觸,QQ牧場、農場的先例也讓用戶能夠更簡單的進行操作。

牧場和農場的收穫可以用來幫助果樹成長。

同樣的,農場和牧場的頁面上也充斥各種各樣的引導。用戶在離開這兩個頁面的時候,第一想到的不會是關掉拼多多,而是點左上角的返回,返回的頁面還是果園。用戶在不知不覺的時候就把大量的時間花掉了。

果園、農場、牧場三者的有機結合,給了用戶更多的選擇,同時也增加更多的誘導方式。

相信,隨著發展,拼多多會推出更多相關的遊戲功能,類似魚塘、餐廳之類的功能。將各個環節進行打通,這樣用戶使用新功能的心理成本也不會那麼高。

用戶分享:讓用戶無處可逃

用戶想要獲取水滴,肥料,自然就需要轉發分享。

拼多多APP與小程序結合,完美的打通了遊戲的閉環,讓用戶能在微信就完成轉化。

結合我在之前工作中遇到過用小程序來做用戶活躍的案例。籤到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所有的籤到模板都會被封殺,而養成遊戲的模板可以巧妙且合理地運用。

完整的鏈路

我整理了一個完整的鏈路,可以看下面的圖。

APP和小程序的數據互通,讓用戶能在手機上完成多多果園的全流程,大大提高了使用率,對傳播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其實微信公眾號也可以好好利用起來,不過拼多多沒有怎麼運營,更多的是當入口在用。

PS:多多果園的H5也被騰訊屏蔽了,可能是因為傳播太厲害的緣故。

分享文案

為了防止被屏蔽,做了兩個版本。

文字版本:

小程序分享:

小程序分享分為:標題、圖片,拼多多都做的還算細緻。

遊戲化產品崗位

可以看一下京東在Boss直聘上的一個JD:

這個崗位的重點在於:

遊戲玩法的創意、可玩性、操作性(這裡我覺得應該再加一個互動性)。了解養成類、休閒娛樂類輕量化玩法。關注行業動態,競品動態,分析優缺點。遊戲系統和數值的邏輯(各個模塊的細節、規則)。優點與難點

優點:

容錯率高容易留住用戶不容易影響口碑難點:

趣味性和體驗難把握需要持續創新刺激用戶教育成本高

我們應該怎麼做?

優秀的遊戲是好玩的,玩得懂的,玩得爽的。

好玩:

掌握好玩的內核,flash小遊戲借鑑。刺激性,挑戰性,及時反饋。4399之類的可以借鑑,當年火爆的小遊戲,復現到現在還是能火的,因為好玩的內核一樣。朋友圈能夠流行起來的小遊戲,也要時刻關注。能造成傳播自然命中了用戶的興趣點。

玩得懂:

儘量少做創新的交互,用戶教育成本比較高。最好是用戶一看就會玩的小遊戲。可以多參照朋友圈常見的休閒遊戲,也可以參照線下的交互,例如娃娃機。

還有,頁面不要做的不接地氣,讓人摸不著頭腦。美觀可以,浮誇大多數時間是不可取的。

玩的爽:

難易適中,流程通順合理,能夠讓用戶進入心流狀態。

絕大公司的活動都沒有讓用戶進入心流狀態,就開始轉化了,效果當然沒有那麼好。

獎勵的設置:

獎勵設置合理,符合用戶畫像,不要讓自己虧本。在所有的用戶中,總有一部分人能獲獎,而大部分人永遠沒有辦法獲獎,控制好比例。在整個遊戲的前期調低用戶獲得獎勵的難度,造成大規模傳播。遊戲難度層層遞進,不要一上來就給用戶定一個大目標,那樣會嚇跑用戶。遊戲的後期可以慢慢增加用戶獲獎的難度,增加新的規則,控制成本,提高轉化。

最後

要隨著保持敏銳的觀察和不斷提高自己的見識,尋找新的方式。

遊戲可以讓人慾罷不能,但是增長永遠不止一條路。增長方法論用起來很爽,結合底層知識才能讓我們走得更遠。

不要忘了自己做事的目的是什麼。

作者:裡奧;公眾號「裡奧的雜談」

本文由 @裡奧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電商平臺為什麼要做遊戲化產品?
    從支付寶螞蟻森林開始,遊戲化產品開始回歸移動網際網路領域。拼多多上線「多多果園」後,通過玩遊戲免費領水果的玩法,引發了電商遊戲化產品的風潮。淘寶、天貓、京東、蘇寧等網際網路平臺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遊戲產品。那麼遊戲化到底能夠為產品帶來什麼呢?
  • 拼多多產品分析:社交與低價的遊戲化狂歡
    拼多多通過社交傳播、價格刺激和遊戲化體驗這三方面優勢,契合下沉市場,在電商紅海中找到低線城市的真空,同時也為五環內人群帶來了不同的購物體驗。拼多多自上線初用戶量快速崛起,GMV一路高歌猛增。截至2018年年底,年度活躍買家數量已超過京東,其洶洶來勢驚訝了許多人,也引發了關於消費降級的探討。
  • 被「玩壞」了的拼多多:一文看懂拼多多是怎樣把遊戲化運營做到極致的
    所以她認為,拼多多是把解決了「低端供應鏈與低消人群如何安放」的難題,通過網際網路,釋放了大眾對地攤貨的需求。這和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自己的地位可能有些不同,他認為拼多多的核心競爭力,是「讓購物具有遊戲化的快感」,「許多人將拼多多單純的理解為社交電商和便宜,是對拼多多商業模式的深刻誤解。
  • Shopee遊戲矩陣3周狂攬1.5億流量,東南亞市場「電商」+「遊戲...
    東南亞遊戲也很火,《精靈寶可夢Go》和《王者榮耀》《Free Fire》一度風靡,甚至印尼總統兒子也沉溺手遊。根據Newzoo的《全球遊戲市場報告》顯示,僅在2019年,這個市場將創造超過43億美元的遊戲收入,同比增長13.9%。 而當遊戲不小心「撞上」了電商,是強強聯合還是就地翻車?
  • 從滴滴種樹聊起,構建成功遊戲化的五大要素
    編輯導語:遊戲化設計在很多產品中都可以見到,比如常見的多多種樹、螞蟻森林等等,這些遊戲機制可以更好的增加用戶的留存時間;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滴滴出行新推出的「滴滴果園」中構建遊戲化的五大要素,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淘寶京東拼多多果園的巨大魔力
    除了澆水,電商平臺們把小遊戲玩得那叫一個花裡胡哨。 做遊戲起家的拼多多——沒人比拼多多更懂遊戲。首頁主欄多被小遊戲佔領,一個套一個,從果園到金豬,從金豬到招財貓。
  • 阿里拼多多們的水果農場是套路還是福利?
    從多多果園到芭芭農場 免費領水果為電商四少帶來了什麼?零幾年的時候,QQ開心農場遊戲幾乎讓全民陷入「癲狂」狀態,夫妻半夜定鬧鐘開心農場偷菜的新聞屢見不鮮,你偷我一個蘿蔔我偷你一個茄子,你來我往玩得不亦樂乎。有網友調侃如此,泱泱華夏五千年,小農思想深入人心,網上衝浪也不忘養雞種地。
  • 果園農場免費領水果排行榜,多多果園最多排第四!
    多多果園,這是小編玩的第一個免費領水果的果園農場小遊戲,也是小編玩得最長久的一個小遊戲,大概玩了兩年左右。 不過,拼多多各個小遊戲不斷的經過調整,現在已經沒有多少遊戲能夠像早期那麼容易快速免費兌換商品,多多果園也是。
  •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
    [PConline資訊]12月3日消息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拼多多關聯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  這些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包含社會法律、辦公用品、運輸貯藏、教育娛樂等,目前商標狀態為「註冊申請中」。
  • 種樹三個月領到三個芒果,阿里拼多多們的水果農場是套路還是福利?
    而現在,電商巨頭們推出的果園遊戲,除了娛樂之外,卻是真真正正地有水果可以拿。拼多多是最先打出這一玩法的,率先開闢「多多果園」。隨後其他電商緊跟其上,阿里的淘寶、天貓在首頁都展示了芭芭農場,本月初在支付寶螞蟻莊園也同步開闢,美團則是「小美果園」,京東也是在APP首頁展示了「免費水果」標籤入口。
  • 拼多多(PDD.US):社交裂變與低價爆款鑄造第二大電商平臺 公司增長...
    從員工到頂層的匯報層級一般為3-4層(普通員工—組長—二級主管—CEO),團隊極其扁平,內部以花名稱呼;全體員工平均年齡約為27歲,團隊年輕且充滿激情,其中研發人員佔比超過60%。  創始團隊為連續創業團隊,強調務實本分。在創立拼多多以前,黃錚有三次創業經歷,在遊戲和電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在連續創業過程中積累了公司的核心團隊。
  • 拼多多做了款果園遊戲,竟讓消費者免費領水果,又拉近了親情!
    近兩年來電商行業的興起,衍生出來了越來越多的電商軟體,不僅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也推動了更多行業的發展。在前兩年「拼多多」這個軟體漸漸的出現在大家生活中,因為其價格十分優惠,從而深入人心。那就是和大多數的電商軟體有點不一樣,它玩法眾多,讓消費者感覺不僅僅是在購物,更多的是在娛樂!相信用過拼多多的用戶都知道,拼多多裡面有非常多的拼單途徑,不管是領大額券還是通過各種小遊戲和挖寶,都能夠享受到一定的購物優惠。這裡面有一個深受大家喜歡的,那就是「多多果園」!因為這個玩法幾乎從拼多多誕生,就已經存在了。也算是陪伴了老用戶許久。
  • 以淘小鋪、芬香、拼多多為例,深度解析社交電商掘金之路(上)
    和平時的感受相符,前三甲為阿里、京東、拼多多,佔據了整個電商的絕大部分份額:阿里的體量最大,遠超其它平臺,佔整個電商份額的60%以上;京東第二,不到阿里的1/3;拼多多後來居上,達到了萬億級別;其它平臺體量都相對比較小——從這點看,阿里依然為電商一哥。但是結合另一份信息看,結論就沒這麼樂觀了。
  • 以淘小鋪、芬香、拼多多為例,深度解析社交電商掘金之路(下)
    社交電商掘金之路分析,上篇介紹了社交電商的基本情況、發展現狀、電商巨頭以及未來方向,本文接著介紹淘小鋪的特點、模式、團隊組織意義、收益、新人使用指南和需要注意的問題,與大家分享!
  • 拼多多產品分析 | 下沉市場破局和發展
    行業市場分析供需連模式是產品的最簡模型,在電商產品中,我們按照人——貨——場的方式進行市場分析,以期望得出供給端、需求端與連接端的市場空間與拼多多的破局之路。,為降低拼團門檻,轉化為下單後由平臺內用戶加入拼單即可享受折扣價購買,同時默認分享到拼小圈(2020年6月上線);其他諸如多多愛消除、幫忙砍價、天天領現金等遊戲模塊,在遊戲化體驗中引導用戶分享遊戲或活動連結,達到社交裂變的效果。
  • APP內強推遊戲,網際網路公司為何集體「不務正業」?
    委實,當前幾乎所有的主流APP都在嘗試遊戲化,且不少APP已完成矩陣式布局。C哥團隊現在負責的項目就是某電商平臺的一款遊戲化產品,他表示淘寶、天貓、拼多多、京東、蘇寧等平臺的遊戲化當前都是多點開花。如淘寶推出了金幣小鎮、省錢消消消、淘寶人生等;天貓有天貓農場、童話鎮、喵店等;京東上線了種豆得豆、東東農村、寵汪汪、搖錢樹、天天加速、京奇世界等;拼多多平臺有多多賺大錢、多多果園、多多農場、多多愛消除、招財貓等;蘇寧推出了小蘇的農莊、賺錢消消樂、益起走、雲鑽魔法獅等。根據他的觀察,目前電商遊戲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養成類,多多果園就是典型。
  • 網上餵魚領活魚,玩「愛消除」領補貼,雙「11」前電商平臺為啥都愛...
    根據記者觀察,目前電商平臺上的遊戲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養成類,「種樹養花」、飼養萌寵等都是此類;二是闖關休閒類,比如多多愛消除、賺錢消消樂等等。雙「11」臨近,許多電商APP首頁就會出現「玩遊戲領現金」等入口,有的則是下單後出現五顏六色的遊戲畫面。尤其是打車、網購等這類非高頻需求電商,更會選擇遊戲這個入口增加平臺與用戶間的黏度。
  • 直播電商「三國殺」,緣何不見拼多多?
    各種跡象顯示,初期試水後,直播已經被確定為拼多多的戰略級產品,生態位不斷調高,只是尚未跑出真正適合拼多多的直播電商模式。黃崢與高管們需要回答的一個基本問題是,直播對這個階段的拼多多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社交電商如何擁抱直播?3月,拼多多發布了兩款k12教育產品「數學公式寶典」和「可視量角器」,同時站內上線了「拼小圈」功能。
  • 電商營銷遊戲化:誰最像10年前的騰訊?
    微淘蓋樓將流量與單品轉化為商業價值的嘗試,兩年後用到雙十一促銷中,遊戲化的蓋樓毀譽參半。 今年618天貓摒棄了蓋樓的線性遊戲規則,代之以「理想列車」,以互動遊戲的方式解鎖相應車廂積攢紅包的玩法比蓋樓和緩不少。
  • 趣味玩法的電商平臺,豆點兒商城將是下匹黑馬?
    據艾瑞諮詢,《2019H1中國電子商務行業數據發布報告》,2019年Q2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2.4萬億元,環比增長10.9%,較去年同期增長26.5%,持續領先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成為消費市場規模增長的重要引擎,下沉市場成為當前行業高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