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斯特(1874~1934) HolstGustav Theodor
古斯塔夫·霍爾斯特·特奧多爾是現代最傑出的英國作曲家之一,是一位有著瑞典血統的英國作曲家。1874年,出生於切爾滕納姆,霍爾斯特祖籍瑞典,他的曾祖父於1807年移居到了英國,1934年於倫敦辭世。霍爾斯特出生於一個音樂家庭,其父是一名鋼琴教師。受家庭的影響,霍爾斯特18歲時,就已擔任管風琴師與唱詩班指揮,並開始進行音樂創作。霍爾斯特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其中有歌劇、管弦樂曲、鋼琴曲以及獨唱、合唱。其中,最為人們廣為熟知的,當數他的《行星組曲》。
霍爾斯特在皇家音樂學院求學期間正式開始作曲,霍爾斯特一生創作過多部歌劇和舞劇,還有二十多首管弦樂作品。一生的主要作品有歌劇《莎維德麗》、《大笨蛋》、《在野豬頭酒家》,管弦樂《薩默塞特狂想曲》、《聖• 保羅弦樂組曲》、《行星》、《賦格式序曲》、《賦格式協奏曲》、《埃格敦荒野》、《鍛工》,合唱作品《梨俱吠陀讚美詩》、《雲霧使者》、《耶穌讚美詩》、《死亡頌》、《合唱交響曲》、《合唱幻想曲》等,其中除著名的《行星組曲》外,較著名的還有歌劇《十足的傻瓜》、交響詩《埃格敦荒野》和為弦樂隊而作的《聖保羅組曲》等。他被視為20世紀英國音樂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1909年,霍爾斯特創作了他的降E大調第一組曲,一首完全為管樂隊創作的革命性的作品。在那個時代,管樂隊主要演奏從管弦樂隊的譜子縮編下來的作品,特別是某些標題音樂。霍爾斯特希望豐富為管樂隊演奏的音樂會作品,而他這部作品就是他這個努力的第一步。
霍爾斯特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樂隊作曲家;他在蘇格蘭交響樂團和Carl Rosa Opera Company演奏長號,他很熟悉管樂器的各種知識。他還在White Vienness Band演奏了7年長號。這個seaside band一直宣稱自己並不是英格蘭樂團,他們甚至用假扮的口音相互交流,但事實上,這個樂團三分之二以上的演奏員都來自於英格蘭。在那個時代,相比英國的樂團,觀眾們更願意去參加外國樂隊的音樂會,因為在那裡,他們可以討論愛國主義。
霍爾斯特的風格是與眾不同的,因為他逐漸的開始為沒有弦樂的交響樂隊創作作品。這部作品(降E大調第一組曲)以恰空開始,次中音的16個音符組成的旋律逐漸擴展到整個樂隊;在曲子的中部,長號演奏出了由這個旋律反演(inverse)形成的旋律。第一樂章終部進行得很緩慢,然而全樂隊都以FF(FFF)的力度記號演奏,而高音聲部的管樂器奏出的堅實的和聲最終轉給低音聲部的管樂器並最終結束。第一組曲首演於19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