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宇宙z
如果為了一場比賽的集體利益,而讓部分的人放棄自己的初心,放棄自己的熱愛,你會不會放棄?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想必都是只論輸贏,沒有對錯之分,犧牲一小部分人換取更大的利益。而在小孩子的世界裡,則不是這樣的,輸贏對於他們來說都是無所謂的,他們只爭對錯,在他們的世界裡世界非黑即白,他們還是那個有稜有角的的人,而長大之後的我們則變得磨平了稜角,變得圓滑,我們從接觸到反對再到順從,最終變成孩子們眼中那個討厭的人。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真人短片 《校合唱團的秘密》
一個穿插有很多音樂元素的兒童題材劇情短片,劇情設置在20世紀90年代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靈感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一個獲獎的學校合唱團,一位女孩揭露其名聲背後的醜陋秘密。
我們有的時候是需要有反抗的勇氣,不要把一件快樂的事情變成惡魔的事情。
影片開始一位女孩出現在鏡頭裡,她順著悠揚的歌聲來到一間教室裡,在那裡她看到了合唱團,她露出羨慕喜歡的眼神。
這位女孩是一位新轉校生索菲,當校長問她對什麼感興趣的時候,她想了想,說希望可以加入校合唱團,而校長說「任何人都可以想唱就唱」。
於是索菲如願的加入了合唱團,孩子的眼神裡露出了光芒,能參與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會多麼的開心。
在這個新學校新環境裡,索菲和班級裡的麗莎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麗莎,可以說是班花吧,人美心甜,樣樣都優秀,連合唱團的老師都說她很有天賦。在遇到了同樣熱愛唱歌的索菲後,兩個人可以說是終於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
她們一起做遊戲,一起聽歌,一起跳舞。
在索菲第一次參加合唱團的練習後,老師把索菲單獨留下來談話,她被告知,以後她只需要「默唱」,因為她水平不佳,如果唱出聲音就會影響整體的比賽成績。
在合唱團老師要求索菲默唱後,索菲的眼睛裡都好像沒有了光,她對於參加合唱團後並不開心了,她只能像魚一樣張嘴,而不能發出聲音。
這對於一個喜歡唱歌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打擊,如果一直這樣的話,也許也會對這個孩子長大以後也會有影響,她會變得不再自信,不在開朗,她會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對任何感興趣的事情都失去了信心。
索菲雖然不開心,但還是選擇了服從,因為她不想破壞了集體利益。
她站在隊列中,努力保持著和別人一致的口型和投入的面部表情,但不發出一點聲音。
在合唱團又一次的練習中,好友麗莎發現了索菲的秘密,索菲根本沒有唱,而是默唱,於是放學後,她追問索菲為什麼沒有唱出來,為什麼一臉不開心。
索菲在糾結猶豫中終於把秘密告訴了麗莎,在告知的那一刻,她把埋藏在心裡的委屈終於宣洩了出來。
於是後來麗莎在下一次的合唱練習中,仔細地觀察了身邊的同學,發現被要求「默唱」的其實不只是索菲一個人。
原來老師為了所謂的贏得比賽,就是讓那些沒有天賦的孩子「閉嘴」,限制了他們應有的權利。
到底是為了喜愛唱歌,還是為了得獎唱歌?
影片中的麗莎真的很棒,她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整個集體,她想要大家都能唱出來,因為大家都是因為喜歡唱歌而來到合唱團的,如果只是為了輸贏,那不是她們的初心。
在得知了真相後,索菲和麗莎覺得這樣是不公平的,於是孩子們團結一致,在比賽時所有人全部「默唱」 。
結尾「無聲的反抗」卻讓人覺得震耳欲聾。
這部充滿童聲和音樂的匈牙利電影用小品式故事提出了很多嚴肅的問題,比如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比如利益與真實之間的抉擇。孩子和童聲把這個故事演繹成了一個「童話」。但故事的後續其實還有更可怕的東西未被呈現——現實可不是童話故事 。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真人短片
#奧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