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鬚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

2021-02-08 青龍寺菩提樹下


(一)《達摩血脈論》中的有關開示

●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

●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昔有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緣為不見性。善星既如此,今時人講得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閒文書,都無用處。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生死事大,不得空過,自誑無益。

●不因師悟者,萬中希有。若自己以緣會合,得聖人意,即不用參善知識。此即是生而知之,勝學也。若未悟解,須勤苦參學,因教方得悟。若自明了,不學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別皂白,妄言宣佛敕,謗佛妄法。如斯等類,說法如雨,儘是魔說,即非佛說。師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揮,不覺墮生死海。

●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儘是魔說。

●若見性即是佛,不見性即是眾生。若離眾生性,別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處?眾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無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無佛可得,佛外無性可得。

●問曰:「若不見性,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精進,廣興福利,得成佛否?」答曰:「不得。」又問:「因何不得?」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為法,是因果、是受報、是輪迴法,不免生死,何時得成佛道?成佛須是見性。若不見性,因果等語,是外道法。若是佛,不習外道法。佛是無業人,無因果,但有少法可得,儘是謗佛,憑何得成?

●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無記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惡。若擬修無作法,先須見性,然後息緣慮。若不見性,得成佛道,無有是處。有人撥無因果,熾然作惡業,妄言本空,作惡無過;如此之人,墮無間黑暗地獄,永無出期。若是智人,不應作如是解。

●佛言:「一切眾生,儘是迷人,因此作業,墮生死河,欲出還沒,只為不見性。」

●顛倒眾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馳求,終日忙忙;念佛禮佛,佛在何處?不應作如是等見,但識自心,心外更無別佛。

●自心是佛,不應將佛禮佛;但是有佛及菩薩相貌,忽爾見前,亦切不用禮敬。我心空寂,本無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盡落邪道。若是幻從心起,即不用禮。禮者不知,知者不禮,禮被魔攝。恐學人不知,故作是辨。諸佛如來本性體上,都無如是相貌,切須在意。……問曰:「因何不得禮佛菩薩等?」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羅示見神通,皆作得菩薩相貌。種種變化,皆是外道,總不是佛。佛是自心,莫錯禮拜。」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禪。禪之一字,非凡聖所測。直見本性,名之為禪。若不見本性,即非禪也。假使說得千經萬論,若不見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話會,典教憑何所及?但見本性,一字不識亦得。見性即是佛,聖體本來清淨,無有雜穢。所有言說,皆是聖人從心起用。用體本來空,名言尚不及,十二部經憑何得及?道本圓成,不用修證。道非聲色,微妙難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說也。

●若見本性,十二部經總是閒文字。千經萬論只是明心,言下契會,教將何用?至理絕言;教是語詞,實不是道。道本無言,言說是妄。

●若見本性,不用讀經念佛,廣學多知無益,神識轉昏。設教只為標心;若識心,何用看教?若從凡入聖,即須息業養神,隨分過日。若多嗔恚,令性轉與道相違,自賺無益。聖人於生死中,自在出沒,隱顯不定,一切業拘它不得。聖人破邪魔,一切眾生但見本性,餘習頓滅。

●但不見性人,讀經、念佛,長學精進;六時行道,長坐不臥;廣學多聞,以為佛法。此等眾生,儘是謗佛法人。

●前佛後佛,只言見性。諸行無常,若不見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

●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鬚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

●問曰:「白衣有妻子,淫慾不除,憑何得成佛?」答曰:「只言見性,不言淫慾。只為不見性;但得見性,淫慾本來空寂,不假斷除,亦不樂著,縱有餘習,不能為害。何以故?性本清淨故。」

●問曰:「旃陀羅殺生作業,如何得成佛?」答曰:「只言見性,不言作業。縱作業不同,一切業拘他不得。從無始曠大劫來,只為不見性,墮地獄中,所以作業,輪迴生死。從悟得本性,終不作業。若不見性,念佛免報不得,非論殺生命。若見性,疑心頓除,殺生命亦不奈他何。」

●若不見性,講經決無憑,說亦無盡。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轉自:苦海明燈博客)


回復【 】號內的數字,即可收到您喜愛的文章!

【1】(詳細指路)青龍寺菩提樹下歡迎佛友們初一十五前來讀經共修

【5】能於來世讀持是經是真佛子

【6】[經典]優秀父母口頭禪

【12】[驚天秘密]什麼叫見佛?

【18】:[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什麼叫處處是道場?
【21】:放下!?究竟放下什麼?

【22】:震憾推薦:我是佛!?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萬法之真理真相!

簡單說:佛法說出了宇宙的起源以及宇宙萬法之間的相互關係!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正信佛法,破除迷信,了解人到底會不會死?我們生從何來死向何去?怎樣利用宇宙能量改變我們生生世世的命運?法華楞嚴精華,成佛何須無量劫,就在一念間。

相關焦點

  • 達摩大師:若不見性,修盡一切善法也不能成佛
    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  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昔有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緣為不見性。善星既如此,今時人講得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閒文書,都無用處。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
  • 淺析惜春的「不做狠心人,難得自了漢」
    這裡從惜春的「不做狠心人,難得自了漢」這一句來淺析惜春思想的根源。一、探究惜春是否真正的狠心惜春在整本《紅樓夢》中著墨雖少,但是她在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當中,惜春的人物形象似乎格外分明了許多。她執意將入畫帶去,說,或打,或殺,或賣。尤氏看不慣她的冷漠,也就更她理論了幾句,誰知她除了直接指責寧國府的不堪之外,也毫不忌諱地坦誠自己的狠與冷,她說:「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
  • 汝若求得此最上乘,百分之百成佛,即悟入佛知見,這是佛說的
    《達摩血脈論》「若不急尋師,空過一生。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師,終不明了。不因師悟者,萬中希有」。自靈山會上,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禪宗在印度遞傳二十八代,祖師多為三藏大師,經、律、論,無所不通,戒、定、慧,更是堪為人天師表。初祖迦葉尊者,在佛陀的諸大弟子中,頭陀第一。頭陀行即苦行。
  • 達摩祖師:若不見性,念佛誦經布施持戒不得成佛!
    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
  • 佛為什麼要讓弟子日中一食
    佛告比丘:「於過去生死為是飲食,受無窮苦,流轉至今。諸苦之中饑渴最苦。劫初時有一天人最先嘗地味,隨之取食。彼天人就是現在的婆多梨比丘。今亦復爾。」婆多梨比丘貪飲食不為法,仍然反對佛制日中一食,白佛「莫制一食法」,並說偈言:「我今不能持,世尊一食戒,若一人不善,不應制此戒。」
  • 何為外道?何為附佛外道?何為邪教?
    何為外道?何為附佛外道?何為邪教? 答:並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的邪道,心離實相,即名為邪,而實相是不可言說的,心無所得,當下不動名如來;邪本空幻,幻不可得,離幻即覺,非幻不動,是名實相,並沒有與邪道相對的佛道,心有所持即邪,心離分別,則邪道亦空,無所住而生其心,心法兩寂,隨緣清淨,當下名如來實相。
  • 什麼是附佛外道?怎麼判斷是不是附佛外道?
    「附佛外道」,意思就是說表面上看著像佛教,因為它依附著佛法的一些名相、詞語,講一些相似的話,但是它的本質上不是佛法,而是外道,這就叫附佛外道。所謂「外道」,是外於佛法的種種世間宗教、學說等等。 01怎麼判斷是不是附佛外道? 如果以小乘來講,就是有所謂「三法印」,離開這三法印就不是佛法,就是外道。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消業除障,功德威神不可思議!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八十八佛,作用殊勝,能消業除障。此懺文具有大加持力,功德威神不可思議。如果不方便拜,則雙手合十,誠心誦念亦可。《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餘一切眾生,得聞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於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
  • 「佛頂尊勝陀羅尼—匯集介紹」滅惡業道、除病增壽、助生極樂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此咒功用與利益】:能「滅惡業道、除病增壽、觸咒解脫、助生極樂」,經中說:【滅惡業離惡道苦】此咒名淨除一切惡道佛頂尊勝陀羅尼,能除一切罪業等障,能破一切穢惡道苦【除病滅惡業增福壽】若有求長壽者,或有病苦求除愈者。皆當以彼月十五日,洗浴清淨,著新潔衣。又當受持八戒齋法,然後誦此大陀羅尼,滿足千遍,當獲安樂,增其壽。所有病苦,皆得除愈,諸惡業報,悉滅無餘。【除病滅惡助生極樂】(1)『若人遇大惡病,聞此陀羅尼,即得永離。一切諸病,亦得消滅。
  • 附佛外道的幾個特點
    ——《涅槃經》——【妙祥法師開示】☞ 外道,著相不持戒末法時期,區別外道書籍和外道法,主要在戒律上。外道是不講究持戒的,怎麼方便怎麼來。這是外道和內道的區別。外道都是在相上下功夫。所以說外道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和佛講的不一樣……有的說,現在是末法時期,小小戒可以舍,(拿這句話來破戒,破壞佛法),這都是外道。佛法裡根本就沒有這個(小小戒可以舍的說法),不允許這個。(可參考:誰說末法,只能隨順世間)另外,他們不在心上下功夫,主要在身體上、長壽上、神通上下功夫。
  • 佛為魔波旬之子授記:如來滅後,汝當作佛!
    許多人不解:明明佛已宣稱「我已降服一切外道及諸異論,催魔勢力。光照三千大千世界除滅大闇,開示眾生解脫正道充益天人,所應度者皆悉已度」,為什麼世間還有這麼多魔弟子呢?佛度眾生,無法度魔嗎?商主的態度很堅決,佛對他所說毫不懷疑。可見,佛度眾生,亦度眾魔。只是眾生中有太多冥頑不化者,不在佛「所應度者」的範圍內。為利益眾生,商主再次稽首以請:「世尊,我親從佛聞如是說,有二種人:一者、如法,二者、非法。當知世尊所許波旬入涅槃者,是不如法。
  • 穢跡金剛咒:除穢、治病、護身、戒邪淫!
    若有世間眾生。被諸天惡魔一切外道所惱亂者但誦我咒十萬遍。我自現身令一切有情隨意滿足。永離貧窮常令安樂。其咒如是。佛如果有淫慾深重的習性,可修除穢金剛法輔助。女眾亦應修持除穢金剛來護身,以防暴力侵害之事。「除穢金剛」的本願就是要護持清淨,庇護眾生,不受任何淫汙之害。如果我們要前往殯儀館、停屍間、火葬場、不淨屋、鬼怪地、死屍處,或有血光不祥等等汙穢之處,都可以持誦「除穢金剛」咒來保護自己。誦咒修行的人,在持其他諸法時,對於誦咒者,或誦咒地點皆要求應以「清淨」為宜。
  • 印光大師:外道的問題
    彼謂彼是真佛法,乃一切外道公共之騙人根據,說此話,即可知其是魔。佛所說法門無量,法法皆真,善知識,隨己所知所得者提倡,只雲逗機與否。若曰,我之法真,別的通皆非真,其人不問而知其為魔。汝實心中無主,幸彼等現出敗相,尚心疑不決。使彼學者不出敗相,汝能不拜彼為師,而欲得彼之神通妙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