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每天都霸佔好幾條熱搜,誰讓每個姐姐都自帶熱點呢?
最吸引人的應該就是寧靜了吧,金句頻出,不僅展示了女性的魅力,更多地是告訴觀眾們,她活得通透。
有人不喜歡寧靜,說她自以為是說她架子大。在我看來,人家有驕傲的資本,
剛步入影視圈就拿到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這麼多年來拿獎更是拿到手軟,和無數大導演合作過。
就像她自己說的:
說起寧靜,立馬想起的就是她的成名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導演姜文,這部電影是他的處女作品。
影迷們都說他的處女作直接封神。
就連非影迷也是一個勁地誇:
豆瓣評分8.8,至今位列top250電影榜單前列。
當年,在《時代周刊》評選的年度全球十大佳片中,《陽光燦爛的日子》排名第一。
文青們最愛的昆汀在看了這部片子之後甚至特地來中國看一看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怎樣的鬼才。
當年才18歲的夏雨更是憑藉這部電影在一眾老戲骨中奪得威尼斯電影節的影帝寶座。
說了這麼多,這部電影哪裡好?
我們先來看一看近些年的青春片。
近年來,國產青春片一直被觀眾們所詬病,無非就是吐槽無病呻吟和狗血的劇情,或者是早戀墮胎打假校園暴力這樣的青春大家都沒經歷過。
前幾年,青春片充斥著大熒幕,《左耳》、《同桌的你》、《後來的我們》、《匆匆那年》,還有《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偏偏有人吃這一套,在電影院哭的死去活來。
這些電影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長得差不多的教室穿著差不多的校服談著差不多的戀愛。
男女主總有一個是家庭不幸福的,自甘墮落,知道遇到了學校裡的那個TA,才明白青春的意義。
難道,青春期的大家只會談戀愛嗎?
青春片到底該拍什麼內容,說起來簡單,無非就是青春的氣息,青春期的少年有著憧憬更大世界的野望,有荷爾蒙躁動的狂想,有成長的痛苦和蛻變……
但是拍起來可不簡單,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無病呻吟的片子了。
那麼姜文是怎麼拍青春的呢?
影片裡的馬小軍是一個正值青春期的十五十六歲的男生,體內反抗的力量表現得會特別的明顯,甚至有點「動物性」。
馬小軍逃課、撬鎖、爬屋頂、打架、追女孩子,亦如那個年代所有的少年。
他躁動、叛逆、自戀、義氣、充滿活力、夢想成為戰爭英雄。
「我的故事總是發生在夏天,炎熱的夏天使人們裸露得更多,也更難以掩飾心中的欲望」。
童年的馬小軍最大的理想就是中蘇開戰,「在新的世界大戰中,我軍的鐵拳會把蘇美兩國的戰爭機器砸得粉碎,一名舉世矚目的戰爭英雄將由此誕生」,那個人就是他。
這是少年不切實際的幻想,也是憧憬更大世界的野望。
少年時的馬小軍在孤身一人時,遇到事就只敢對著鏡子意淫,享受自我裝逼的快感。
對於米蘭也是,馬小軍時常會意淫。
意淫畫像,意淫兩人共處一室,欣賞米蘭熟睡的臉龐。
借用原著小說《動物兇猛》裡對米蘭的描述,「她給人的感覺猶如西餐中的奶油、番茄汁摻在一起做成的那道濃湯的滋味。這個活生生的或者不妨說熱騰騰的豔麗的形象便徹底籠罩了我,猶如陽光使萬物呈現色彩」。
寧靜飾演的就是米蘭,或許每個男孩青春期都有這樣一個暗戀對象,或者說,一個屬於自己的繆斯。
在電影裡,姜文告訴大家,你以為的愛情,只是那個年紀帶給你的假象。
你以為的理想,只是那個時代帶給你的幻想。
看完這部電影,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舊故事。
那段時光屬於姜文,屬於王朔,屬於那個時代,屬於那個階層的北京。
而愛情是個神奇而又神秘的力量,它讓人猶豫,義無反顧,走上另一條未知的屬於或者不屬於自己的路。
並不只是像現在的青春片裡鼓吹的那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