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歌是什麼?
——《義勇軍進行曲》!
關於中國的國歌,相信這是絕大多數中國人脫口而出的答案,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義勇軍進行曲》之前,中國還有過好幾首國歌。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下中國國歌的百年歷史。
世界上第一首國歌出現於400多年前。1569年,荷蘭人民高唱著《威廉·凡·那叟》,奮起反抗西班牙統治者的壓迫並最終取得了勝利。於是,這首歌曲就成了荷蘭國歌。此後,許多國家爭相模仿,頒布了自己國家的國歌。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曾設有名目繁多的「禮樂」,但從未制定過國歌。中國的國歌是到了中西交衝的晚清時代,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而產生的。
第一首國歌(非正式)
《普天樂》
歌詞(部分):
一統舊江山,
亞細亞文明古國四千年!
最可嘆:
猶太、印度與波蘭,
亡國恨,
談之心寒……
背景:
中國第一首國歌創作於1880年,其發軔者為曾國藩之子曾紀澤。
曾紀澤是清末著名外交家,曾出使英、法、俄等國。據傳,曾紀澤提出譜寫國歌的建議,除了受西方國家的影響,還有這麼一件事的觸動。一次,慈禧太后出巡瀋陽,途經天津,地方官為了對慈禧表示敬意,派軍樂隊奏樂歡迎,由於一時不知奏什麼樂曲好,就演奏了一曲法國的《馬賽曲》。曾紀澤想來想去,覺得無論如何都應該有一首自己的國歌。他想到了《普天樂》,這是中國古代很有影響的詞牌名,於是按詞牌擬了一首國歌上奏朝廷,可惜未獲允準,但在海外已被當作國歌來演奏。
點評:
《普天樂》節奏緩慢,缺乏國歌本身應具有的雄壯氣魄,因而一問世就備受抨擊。這也難怪,大清自己的統治都風雨飄搖了,居然還有閒心感嘆別的國家,唯我獨尊的架式。但也應該看到,曾紀澤創作國歌時,畢竟會受到時代和歷史的局限,所以說,他的「國歌意識」仍值得後人肯定。
第二首國歌(非正式)
《李中堂樂》
歌詞:
金殿當頭紫閣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天日,
五色雲車駕六龍。
背景: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清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以外交特使的身份出訪歐美等國。按照外交禮儀,每到一個國家,歡迎儀式上要分別演奏主賓國的國歌。可是,當時李鴻章連國歌為何物都不知道。到達法國該奏大清國歌時,李鴻章好不尷尬。他想,所謂國歌不就是「我們國家的歌」嗎?於是急中生智,唱了一首家鄉安徽的「廬劇」小調,唱詞和道白都是純粹的地方土語。這首流行於江淮等地的地方戲曲,雖然曲調簡單倒也膾炙人口,好歹解了歡迎儀式上唱國歌的燃眉之急。
結束了對法國的訪問,大清使團又來到美國。由於有了前面的經驗,李鴻章選了一首唐代詩人王建的七絕詩加以改編,配以《茉莉花》的古曲。歡迎宴會上,演奏完美國的國歌《星條旗永不落》後,這首七絕詩被臨時當作了國歌。後來,人們將其冠名為《李中堂樂》。
點評:
唐詩「七絕」的水平絕對沒得說:大氣磅礴、頗顯王者之風。可是,拿來作清朝的國歌,時間隧道「穿越」得似乎長了點兒!但「李中堂」身上傳統文化的底蘊和隨機應變的才智不得不令人佩服。
第三首國歌
《頌龍旗》
歌詞:
於斯萬年,
亞東大帝國!
山嶽縱橫獨立幟,
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
地大物產博。
揚我黃龍帝國徽,
唱我帝國歌!
(註:歌詞裡面的『兆』過去表示一百萬)
背景:
1906年,大清帝國陸軍部成立,譜制了一首陸軍軍歌《頌龍旗》。於是,清朝官員們遂用這首軍歌權代國歌。
點評:
這首歌詞比起前兩首的軟弱無力來,倒是有點勁頭了。但用軍歌代替國歌,畢竟有失體統。而且,「揚我黃龍帝國徽,唱我帝國歌!」怎麼聽都像喊口號。光喊口號管用嗎?這不,僅過五年,清王朝便徹底覆滅了。
第四首國歌
《鞏金甌》
歌詞:
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
喜同袍,清時幸遭。
真熙皞,帝國蒼穹保,
天高高,海滔滔。
背景:
1911年10月4日(宣統三年八月十三日),清政府「諭旨頒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首國歌《鞏金甌》,嚴復作詞,名義上是由愛新覺羅·溥侗譜曲,曲譜實際源自康熙時期的皇室音樂,依照康熙和乾隆時代登基的禮樂編曲。這也是清政府頒布的第一首官方國歌。
點評:
清帝國已瀕臨崩潰,《鞏金甌》卻還在為這個腐朽的封建王朝歌功頌德,並祈禱著「金甌永保」,這豈不是痴心妄想?果然,這首國歌只頒布了6天就爆發了辛亥革命, 「帝國蒼穹」和它的《鞏金甌》一起被革命黨人埋葬了!不知道這是不是世界上最短命的一首國歌?
第五首國歌
《五旗共和歌》
歌詞:
亞東開化中國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
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繡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背景:
1912年初,以孫中山為首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後,蔡元培任部長的教育部立即為剛創立的共和國徵集國歌。同年二月,臨時政府的公報上刊出了由沈恩孚作詞、沈彭年譜曲的國歌擬稿,歌名為《五旗共和歌》。
點評:
這首國歌雖然不很成熟,但反映了中國人民對新生的民主共和國的熱愛和對未來和平生活的嚮往,體現了革命黨人的追求和精神風貌。「揖美追歐」一詞,不禁讓人聯想起「趕英超美」。
第六首國歌
《中華雄立宇宙間》
歌詞:
中華雄立宇宙間,廓八埏,華胄來從崑崙巔,
江湖浩蕩山綿連,共和五族開堯天,億萬年。
背景:
辛亥革命成功後,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篡奪。一心想當皇上的袁世凱企圖復闢封建帝制。1915年5月23日,頒布了新的國歌《中國雄立宇宙間》,王露作曲,蔭昌作詞。袁世凱稱帝後,又於同年12月19日把其中的歌詞:「共和五族開堯天」改成了「勳華揖讓開堯天」。當時,不少有識之士認為,這首「洪憲」國歌的字裡行間處處散發著袁世凱倒行逆施的腐朽之氣,進行了堅決的抵制和拒唱。
點評:
歷史已經證明了,開「倒車」必然招致被歷史和人民唾棄的可恥下場!一首「洪憲」國歌沒能讓袁世凱「雄立宇宙間」,更不可能延續「億萬年」!他的皇帝只當了83天,就一命嗚呼了。
第七首國歌
《卿雲歌》
歌詞: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背景:
1919年11月,為了制定新的國歌,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國歌研究會。據說,根據章太炎的建議,該會決定將相傳是上古時代舜所作的《卿雲歌》配上樂曲作為國歌。經蕭友梅譜曲,新國歌於1922年1月由北洋政府的國務院發布。
點評:
「爛兮」「縵兮」,除了深奧,簡直看不出丁點兒時代氣息。這種不足以激勵國民奮鬥、激發民族意識覺醒的國歌,如何能代表民意?
第八首國歌
《國民革命歌》
歌詞: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
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
齊奮鬥,齊奮鬥。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
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
齊歡唱,齊歡唱。
背景:
《國民革命歌》於1926年7月1日發布,由黃埔軍官學校軍官廖幹五所作。其曲調旋律與著名童謠《兩隻老虎》相同。
點評:
這首歌朗朗上口,可據說其旋律來自於中世紀西方的教堂音樂,拿來作國歌,好像有點不搭界。
第九首國歌
《三民主義歌》
歌詞: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諮爾多士,為民前鋒;
夙夜匪懈,主義是從。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背景:
《中華民國國歌》又名《三民主義歌》,其歌詞出自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開學典禮上對該校師生的訓詞,樂曲由程懋筠配製。北伐成功後,中國國民黨選擇以孫中山先生的訓詞為黨歌,並公開徵集配樂。程懋筠的作曲在139名參賽者中獲勝,得到500銀圓獎金。
1930年3月24日,這首歌被提議作為國歌。雖然招致不少人反對,但國歌編制研究委員會還是於1937年6月3日批准了將其作為中華民國的國歌提案。據說,這首歌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曾被評選為世界「最佳國歌」之一。
點評:
1936年的那屆奧運會,是劉長春在海上顛簸了28天才趕上參加的柏林奧運會。當年,劉長春的遺憾也許除了沒有取得好成績,還有沒能在奧運會上聽到這首「最佳國歌」。
補充:《國旗歌》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民國除了有國歌外,還有國旗歌,舉行升、降中華民國國旗儀式時,先於升、降旗之前演唱國歌,再於升、降旗的同時演奏國旗歌。國旗歌由戴傳賢填詞、黃自譜曲: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胄,東亞稱雄。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第十首國歌
《義勇軍進行曲》
歌詞: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背景:
1949年9月27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議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中的主題歌,由著名詩人、劇作家田漢1935年在上海監獄中揮筆疾書而成,人民音樂家聶耳飽蘸激情譜曲。
這首國歌曾一度被改過詞。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集體填詞。《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其中改後的歌詞是:
前進!各民族英雄的人民,偉大的共產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徵。萬眾一心奔向共產主義明天。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英勇地鬥爭。前進!前進!前進!我們千秋萬代,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前進!前進!!進!!!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決議,撤銷1978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歌詞,恢復原《義勇軍進行曲》之詞、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寫入憲法修正案。
點評:
《義勇軍進行曲》鏗鏘磅礴,催人奮進,激勵和鼓舞著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無論在國內,還是在海外,無論是在清晨,還是在夜晚,無論是科研人員獲獎,還是體育健兒奪金,只要聽見《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響起,每個中國人都會熱血沸騰並為之驕傲自豪。
編輯:恩佐
來源:北京晚報
邂逅玉博|品味人生
微信ID:yuxibowu2014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