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徐崢作為「山爭哥哥」C位出道。
超話排名闖進了前十,擁有了自己的個站、應援口號,甚至是反黑站都已經成功建立了。
花樣百出的彩虹屁一波接著一波。凡是頂級流量們有的,我們山爭哥哥一樣也不能少。
別覺得這只是一次心血來潮的全民狂歡。
每一次的狂歡背後,都有一個足以挑起大部分人神經的理由。
你一定猜到了。
《我不是藥神》
這部電影的片名幾經更改,從最初的《印度藥神》改成《中國藥神》,最後改成了現在的《我不是藥神》。
從名字的變化裡能感覺到似乎有些極微妙的東西在變,但最重要的一個詞始終沒變。
「藥神」
誰是「藥神」?
海報裡三個病人和一個病人家屬笑得近乎傻氣。坐在中間的藥販子程勇(徐崢飾)翹著二郎腿,笑的精明又得意。
卻讓我想起了印在過《驢得水》海報上的那句話:「我講個笑話,你可別哭啊。」
程勇是藥神嗎?
當然不是,他只是個賣印度神油的失敗中年人。
不求上進,自私逐利。
有家暴傾向逼得妻子不得不跟他離婚;老父親生病了他怕花錢把老人家丟在小醫館消極治療。
他原本應該這樣渾渾噩噩的混完一輩子。
直到一個帶著幾層口罩,含胸駝背,面帶菜色的男人出現在店裡,給了他一條真的可以成為「神」的路
——走私印度仿製格列寧。
帶著幾層口罩的呂受益(王傳君飾)是個慢粒白血病患者,格列寧是慢粒白血病患者的必備藥。
可是正版瑞士進口的格列寧太貴了。一盒就要四萬塊。幾個月吃下去一套房就沒了,一個家就垮了。
而印度生產的仿製藥,由於沒有高額的關稅和研發成本,在藥效幾乎相同的情況下,一瓶只要兩千塊。
走私是違法的,這事呂受益知道。可是不走私就要停藥等死。
他不想死。
沒有什麼人能比一個等著藥的病人更懂得「錢就是命」的道理。
呂受益和急需賺錢的程勇一拍即合。拉了倔強孤僻又善良的黃毛(章宇飾)、把上帝掛在嘴邊的劉牧師(楊新鳴飾)、以及帶著患病女兒的鋼管舞女郎思慧(譚卓飾)一起,靠著走私藥物賺到了大量的財富。甚至輕易的被病人們捧上了「藥神」的位置。
直到被另一個經驗老道的假藥商用告發他來作為威脅,逼他交出拿貨渠道。
程勇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是什麼藥神。
只不過是個運氣好的投機者,意外被架上了十字架,見過了眾生的苦難,於是再也不能埋頭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做回曾經那個賣印度神油的爛人。
有人說程勇是個普羅米修斯式的人,或許不到真正的絕境裡,我們永遠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多偉大。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是程勇在給病人發貨時被警察抓獲按在地上,他的表情平淡而認命,像是早就知道有這一天。
可是當那幾個拿藥的病友沒能來得及跑掉,也被按在地上時,他忽然激烈的掙紮起來,卻依然掙不脫束縛。
那一刻程勇的臉上,真的有了幾分「神」的影子。
很多人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改編自藥俠陸勇的真實故事。
與電影不同的是,真實的陸勇本身也是一個病人,他率先發現了這種只要正版藥價二十分之一的仿製藥,又將購買方式教給其他病友,甚至是幫他們代購。
陸勇因此而被起訴,但卻有上百名病友聯名寫信,請求對他免責處理。
7天後,檢方撤銷起訴,陸勇無罪釋放。
你應該發現了,這個故事裡涉及的敏感問題太多。
如果仿製藥可以被支持,那誰還願意去開發新藥?
陸勇又不是專家,怎麼保證仿製藥一定沒有問題?
高昂的藥物關稅到底應該怪誰?
所以當《藥神》定檔上映的時候,大家都抽了一口冷氣:這部電影居然過審了。
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終於也可以有《熔爐》那樣,可以改變國家的電影?
《藥神》正式上映之前,就冒險進行了大規模的點映。
直到今天已經有17萬人打分,豆瓣評分:9.0
要知道豆瓣對於電影的苛刻遠勝於電視劇和綜藝。上一部拿到9分以上的華語電影,還是2002年的《無間道》。
但《藥神》拿到9分,不僅是因為他們在流量遍布的商業片裡敢於聚焦一個如此現實的題材。
更因為它用極為克制的方式,塑造了一群足以讓人信服的人物。
無論是拉著警察問「誰家還沒個病人呢?你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嗎?」的老人家;還是程勇喊出的那句:
「他才20歲,他想活著,有什麼錯?」
都不是臺詞和劇本,而是經歷過生活的人,從心窩子裡掏出來的話。
它也沒有刻意去歌頌程勇和病人們對抗世界的孤勇,而是把鏡頭放低,看到警察、法律、病人,每一個群體都在艱難的生活裡,盡力做出了最有尊嚴的選擇。
所以儘管這部電影為了過審而把製藥公司當做了矛頭指向的主要部分。儘管在情節設計上依然缺乏足夠的驚喜。
但每一個演員都用了十二分的認真和誠意換來了這場堪稱驚豔的群像戲。
王傳君為了演繹這個久病的患者,去血液科跟病人們一起住。
一米八幾的大高個,硬是瘦出了佝僂嶙峋的病態。最後一場戲呂受益瀕臨死亡,王傳君為了接近瀕死之人塌下去的狀態,硬熬了兩天沒有睡覺。
飾演思慧的譚卓為了一個十幾秒的鋼管舞練出了一身的淤青,導致膝蓋軟組織受傷。
完全不會英語的老演員楊新鳴,逐字背誦完成了大量的英文臺詞。
首映現場,有人問飾演警察的周一圍為什麼他的戲份這麼少?
周一圍說,因為我的角色代表的是一種視角,觀眾的視角。
正是因為足夠的真誠和克制,才讓這部電影沒有成為宣洩情緒的工具,而讓真實本身,具有了極大的力量。
順便說一句,很多人覺得《我不是藥神》的情節和《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有些接近。但兩部電影均是改編自本國的真實事件,所以並沒有誰像誰的說法。
只能說世上苦難大抵相似,上帝在這方面向來沒什麼創意。
我在片尾的字幕上看到了這樣一行字:
2002年,我國慢粒白血病的存活率為20%,到了2016年,慢粒白血病的存活率達到了80%以上。
陸勇事件後,越來越多的省份把格列寧及其仿製藥納入醫保。
看病難的問題依然尖銳,吃不起藥的患者依然大有人在。
解決問題的每一步都走得艱難無比,也很難說一部電影能產生多大的作用。
但這依然是今年第一次,我如此希望一部電影可以刷爆朋友圈,打破票房記錄,能讓所有人都去看。
所以我們決定和 翼支付APP 一起,為想去看這部電影的人送上一些福利。
上翼支付APP購買電影票,滿20元減10元!
2018年7月2日—2018年8月5日,翼支付綁卡用戶每周在「翼支付APP-電影票(包含貓眼和淘票票)」購票,即可享受比價後更低價格的基礎上滿20元立減10的元優惠,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每周都有機會。
選票之前,還會給你提供人性化的影票比價功能,貓眼+淘票票雙購票應用比價,優先展示更低的價格。
這意味著,你不僅能看電影,還能花最少的錢看到心儀的電影。
而且,覆蓋全國8100家多家影院和場次都已加入本次翼支付的觀影戰隊,總有一家在你附近,讓你隨時隨地盡情觀影!
希望這樣的福利能為真正好的國產電影提供一點優惠助力。
當代的電影到底能不能為當代的社會做出一些事情?
我們拭目以待。
了解活動詳細,請戳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