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瓶梅》聊起:嗑瓜子不分貴賤

2021-02-12 知味葡萄酒雜誌

嗑瓜子這件小事,自古以來,無論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富甲名流還是平頭老百姓,都喜聞樂見。在明代小說《金瓶梅》中,瓜子更是出現了十八次之多。從「賣單」的潘金蓮,到「寄情」的王六兒,小小零食的背後,話題著實不少。

不管吃的是西瓜子、南瓜子、葵花子還是紅瓜子,瓜子應當是人人都嗑過。縱然有人覺得三五親朋聚在一起,嗑瓜子聊家常聽起來頗為市井,但嗑瓜子這件小事,無論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富甲名流還是平頭老百姓,卻皆喜聞樂見。

以明朝為例,開國皇帝朱元璋「喜愛用鮮西瓜子加鹽培幹而食」 ;到明朝中期,皇家經營的六家官店更是每年要販售一萬石瓜子(明-劉若愚《酌中志》)。既然有了廣闊的群眾基礎,在文學作品中,瓜子就更是常見了。在《金瓶梅》這本書裡,瓜子出現了十八次,是整本書著墨最多的乾果。

《金瓶梅》書中愛吃瓜子之人,不分尊卑長幼。不論是丫鬟、小廝、妓女到吳月娘、潘金蓮,再到官居五品的副提刑西門慶,都有嗑瓜子的橋段。第六十七回,妓女鄭愛月讓其弟鄭春捎給西門慶一包「瓜仁兒」再到第七十九回,西門慶的姘頭王六兒也特意做了一件「兩個口的鴛鴦紫遍地金順袋兒,裡面盛著瓜囊兒」,因深知他愛吃此物,顆顆都是她親口嗑出。從消遣零食到風流情誼,嗑瓜子的場合各不相同,但氛圍都輕鬆隨便;唯獨正式的酒宴或飲茶中,瓜子卻不會出現。

潘金蓮斜依門框,嗑著瓜子吸引浮浪子弟(上),玉樓,李瓶兒,潘金蓮三人嗑瓜子嘮嗑(下)

另一個體現當時嗑瓜子風俗的地方,是食瓜子還表現出季節性——多虧作者行文構思的「金針之細」(張竹坡評),書中人嗑瓜子一般是在農曆十月立冬之後開始,到來年正月,尤以春節前後為盛。在此節令範圍之外,則再無提及。冬至後至正月這三四個月裡,是經商、務農者一年中相對閒暇的時期。較充裕的時間、使人們有空得以磕瓜子打發時光,尤其在臘月末、正月裡、有助於增添年節氣氛。所以說,雖不論尊卑,但吃瓜子的,當還屬「有閒人」。

《本草綱目》說西瓜子:「炒食,補中宜人,清肺潤腸,和中止渴」。瓜子主要作為炒貨供應,炒、煮花式因地方不同、消費層次不同、風味也各異。清朝文獻裡甚至出現了玉盤裡裝碟的「檀香瓜子」、自然也有市井茶肆裡的醬油瓜子、奶油瓜子等等。總之,無論是在皇宮庭閣還是窮鄉僻壤,都見得它的身影。

「不食人間煙火」的黛玉磕著瓜子兒,只管抿著嘴笑。(《紅樓夢》第八回)

豐子愷老師戲稱中國人是吃瓜子的博士。他說瓜子總能引逗人不斷地要吃,因為「非甜非鹹」滋味好,分量又微小,所以可以久吃不厭;而剝殼的技術「有聲有色,像一種遊戲,方才適合於有閒階級的生活,可以讓他們愉快地把時間消磨下去。」其實,魯迅和豐子愷對於磕瓜子,都不懷好感,將它來諷刺成舊社會腐朽的人生樂趣,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將時光如是消耗,談笑間就生產了堆積如山的瓜子殼,像是中了魔怔似的。

當代藝術家艾未未創作的,由逾1億顆手工製作的陶瓷葵花籽組成的巨大地毯,既討論其日常性,也含政治隱喻

時至今日,超市的零食眼花繚亂,有錢有閒的人也忙著玩起了高雅藝術和奢侈品,瓜子早不是唯一消磨時光的東西了。但它還是最常見的,開會、度假、電影、婚姻……而且依舊不論尊卑,一想到這一點,便覺得瓜子是個可人兒物。

知味葡萄酒雜誌

微信號:搜索葡萄酒雜誌關注(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專業、輕鬆、實用地談論葡萄酒、飲食男女和生活藝術

知味葡萄酒課程

想學懂葡萄酒的人點下邊

相關焦點

  • 欲罷不能嗑瓜子
    你看,魯迅先生也是嗑起瓜子就停不下來的嘛。作家權延赤的紀實文學《餐桌旁的領袖們》曾經描述過領袖們吃瓜子的情況,「毛澤東喜歡吃黑瓜子(西瓜子) ,劉少奇喜歡吃葵花子……天天夜裡開會,毛澤東(瓜子皮)建一座『寶塔山』,劉少奇堆成『蒙古包』。」嗑瓜子這項人民群眾和人民領袖都喜聞樂見的活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 中國人為什麼愛嗑瓜子?
    嗑瓜子的習俗就這樣蔓延開來。就筆者所見,北宋初年成書的《太平寰宇記》在歷史上第一次記載了「瓜子」(卷六十九《河北道十八·幽州》)。之後,吳越廣為流傳的《歲時歌》則記載了「嗑瓜子」的習俗:「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鷂子,三月種地下秧子,四月上墳燒錠子……」「嗑瓜子」何以位列諸事之首,中國人喜食瓜子的傳統始於何時?此事尚不可知,但確定的是,明清時已經非常流行了。
  • 《金瓶梅》
    但是,親們看了這麼多版本的金瓶梅,有沒有讀過一次《金瓶梅》呢?如果這麼多次,竟然一次都沒有讀過就太遺憾啦,正所謂,生平不讀金瓶梅,就稱冠希也枉然。吃飯聊起金瓶梅就只能哇塞,真白,真大。這顆鳳珠比西門慶還大三歲,而且顏值不高。但勝在家裡有錢,所謂女大三抱金磚,所以西門慶娶了回來,不但充實了後宮,也擴大了財源。所以,西門慶不但好色,還是一個十分高明的投資人。通過娶老婆,家產變得越來越豐厚。第四顆鳳珠:孫雪娥。這顆鳳珠本來是西門慶家的一位丫環,因為長得還過得去,所以西門慶就收了。
  • 打臉了,雞條真的拍了一期嗑瓜子
    那時我們全篇就一個觀點:總說xxx嗑瓜子我也能看一集,但嗑瓜子哪是這麼好拍的?嗑瓜子當然只是個比喻,意思他們再閒再散漫都好笑。但沒想到啊,最早讓我說出這句話的雞條男人幫,竟然真的在農村嗑瓜子瞎聊天聊了一整集。
  • 嗑瓜子為啥根本停不下來?總算知道答案了!
    可你知道很多人一開始嗑瓜子後,就根本停不下來,這是為什麼呢?全文共2364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為什麼一磕瓜子就停不下來?雖然瓜子並沒有特別美味,但嗑瓜子卻似乎有種魔力,讓人停不下來。哪怕口乾唇燥舌尖起泡,還是不由自主地吃了一把又一把。
  • 有一種「曬娃」叫蒼井空,低調帶娃卻被嘲笑:母愛不分高低貴賤
    母愛是非常偉大的,也是非常無私的,它更是不分高低貴賤的。母愛可以讓孩子充滿自信,使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案例是日本有一位知名女優,她的名字叫做:蒼井空。說起蒼井空,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她可是很多男性心中的女神,很多男士都會稱呼她為:蒼老師。
  • 《新金瓶梅》•【龔玥菲】
    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精彩內容與您分享。請放心關注!---      2012年,龔玥菲出演了大型古裝靜態電影《新金瓶梅2013年伊始,龔玥菲在大型靜態電影《新金瓶梅》中飾演史上最美潘金蓮,成功的將潘金蓮嫵媚妖嬈、楚楚可憐又毒蠍心腸的多面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龔玥菲大尺度上陣,爆巨乳秀美腿,露蠻腰展魅惑,可謂是最性感撩人的潘金蓮,引得眾宅男鼻血直流。▽▽▽龔玥菲《尋找西門慶》
  • 《街舞3》四位隊長嗑瓜子,真牙假牙一目了然
    中,張藝興、王一博、鍾漢良、王嘉爾四人一起嗑瓜子,畫面十分搞笑。在上一期節目中,王一博教會了王嘉爾嗑瓜子要訣。這次,節目組特意為他們準備了一盤瓜子,想讓他們好好過過嘴癮。看到這哥倆並排嗑瓜子的畫面,不少網友笑出豬叫。
  • 在蕭亞軒的身上我看到「復古」也分高低貴賤
    在音樂上玩「復古」這件事,無分高低貴賤。但是不盲從,不急功近利,倒是稱得上「真·高·級」了,尤其在 ELVA 的忠實粉絲心中,這首曾早早做好的「電風扇之歌」《不如先慶祝能在一起》在編曲沒太大變的基礎上,到 2020 年發布仍有著一種新鮮的復古感,你知道的,
  • 千古禁書《金瓶梅》:它揭露的人性真相,99%的中國人都忽略了!
    胡也佛《金瓶梅秘戲圖》 我也曾跟你一樣,對《金瓶梅》不以為然:「切,不就是一本小黃書嗎?」 直到聽完一位老人的講解,我才發現這本「小黃書」真的不簡單。未留意的細節,「半瓣花上說人情,一粒沙中看世界」:跟著她,你仿佛穿越茶樓酒肆,來到西門慶家的後花園,聽西門慶和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竊竊私語,細看幾位主角之間的明爭暗鬥…一碗湯能做妙文章,頭上金簪、腕上金鐲能起大風波,宴席唱曲能預示命運……一系列巧妙細節,都是《金瓶梅》首創的「人情小說
  • 《金瓶梅》裡揭露的這100個扎心真相,99%的中國人都忽略了!
    胡也佛《金瓶梅秘戲圖》我也曾跟你一樣,對《金瓶梅》不以為然:「切,不就是一本小黃書嗎?」直到聽完一位老人的講解,我才發現這本「小黃書」真的不簡單。你以為潘金蓮只是一個謀殺親夫的「淫婦」?不。潘金蓮的真實面貌,其實是個文藝青年!
  • 愛好嗑瓜子,真的會傷肝嗎?營養師提醒3件事,吃得更健康
    嗑瓜子,可以說是平日裡大傢伙們解悶的一大愛好,很多人一嗑瓜子,嘴就停不下來,總有一種強迫感,要磕完一整包方罷休。 而近幾年,對於嗑瓜子的說法,也有不少,最為人們所爭議的是,有些人認為嗑瓜子會損害肝臟健康,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本期文章,營養師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 李志宏:齊家之思 —《金瓶梅詞話》的淑世意識
    第五十五回敘及西門慶親自前往東京向蔡京慶賀壽旦,請翟謙預稟拜太師門下做乾兒子曰:西門慶便對翟謙道:「學生此來,單為老太師慶壽,聊備些微禮,孝順太師,想不見卻。只是學生向有相攀的心,欲求親家預先稟過,但拜太師門下做個乾兒子,也不枉了一生一世。不知可以啟口帶攜的學生麼?」翟謙道:「這個有何難哉?我們主人雖是朝廷大臣,卻也極好奉承。
  • 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金瓶風月
    一談起金瓶梅,小夥伴們總是想到「天下第一大淫書」,毛主席卻教導我們說,《金瓶梅》這本書寫了明朝的真正的歷史。
  • 我愛嗑瓜子
    嗑瓜子是我最喜歡的休閒方式。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一年四季都有瓜子賣。而我們小時候,只有過年才能有機會敞開了吃瓜子。       每年過年,爸爸都會買一圓鬥的生瓜子。媽媽燒火,爸爸炒。經常炒瓜子和花生就要忙活一天。年前是不能放肆的,忙年活兒都幹不完,爸媽那麼忙,我們也不敢添亂,哪有功夫坐下來嗑瓜子啊?正月裡就到了我們三小隻的快活日子了。
  • 《金瓶梅》中的歇後語,通過喜劇性道出了人生的真理
    《金瓶梅》無疑是運用民間俗語最多的古典小說之一。出現於小說中的俗語經過了作者的精心編排及再創作,既生動活潑又新鮮別致,使作品大為增色。作品採大量俏皮生動的民間野語入書,在展示了明代多姿多彩的市井世界的同時,也使得其間的人物形象不流於扁平化,既生動風趣又各具特色。
  • 王一博發現王嘉爾不會嗑瓜子,王一博在線教學後,兩人嗑得很認真
    王一博和組內的成員完成舞蹈作品後,張藝興和王嘉爾進行點評,張藝興認為王一博的舞臺有些不完美海選剛結束時,導演帶著四位隊長吃火鍋,聊生活中發生的一些趣事。緊接著,觀眾發現張藝興拿到一個會漏水的杯子,一邊喝水,一邊吐槽杯子漏水,王一博也發現類似問題,但兩人都快速將水喝完。看到張藝興和王一博喝水的畫面,網友忍不住哈哈大笑,這根本不是被子,而是牙刷架,這真是兩個憨憨呀!
  • 山東有個地方過年嗑瓜子,竟然是個體力活
    文 | 梅子·嗑瓜子是分時段的,逢年過節,結婚嫁娶,瓜子必不可少。小時候過年,過了臘月二十三,集市上到處都是賣瓜子的。來我家串門的三姑六婆也不客氣,伸手抓一把,邊嗑瓜子邊嘮嗑。瓜子皮可以隨地丟,磕完了掃起來,生爐子引火用。··人人都愛嗑瓜子,像吸大煙,停不下來。有時候嗑瓜子,當時不覺得怎樣,第二天,腮幫子腫了,張不開嘴了,那是嗑瓜子累壞了牙床。
  • 王一博現象教學王嘉爾嗑瓜子
    就是這麼一個無所不能,所有的經歷完全可以拍成勵志劇的人,竟然不會嗑瓜子!!!!! 王嘉爾順手抓了顆瓜子,雖然很熟練的送到了嘴裡,但是他並不知道用什麼牙齒更方便,接著表情痛苦的一幕出現在熒幕上,此時的王一博蔡突然明白過來原來王嘉爾是不會嗑瓜子的,緊接著王一博立馬開啟了現場教學嗑瓜子,並且還細心的告訴王嘉爾用哪裡的牙齒,咬瓜子的哪個部分,王嘉爾則學的有模有樣,雖然試了一下依然是失敗了,但師傅王一博可能覺得王嘉爾這個徒弟資質聰穎並沒有對他放棄教學,依舊耐心的現場示範並且連用舌頭把它勾出來,讓它掉下去,這種細微的操作也沒有忘記提醒。
  • 魯迅講《金瓶梅》
    〔6〕《金瓶梅》全書假《水滸傳》之西門慶為線索,謂慶號四泉,清河人,「不甚讀書,終日閒遊浪蕩」,有一妻三妾,又交「幫閒抹嘴不守本分的人」,結為十弟兄,復悅潘金蓮,酖其夫武大,納以為妾,武松來報仇,尋之不獲,誤殺李外傅,刺配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