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mu丨文
「我還沒出力,你就已經倒下了!」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這部《西遊記後傳》。誰成想在播出20年後,這部童年神劇還有這麼多故事。
編劇錢雁秋和主演曹榮在網絡上掐起了架,成了最近一個大瓜。
事情要從曹榮在B站上「甩鍋」開始說起。
世上演孫悟空的有很多,但能趕得上六老師的卻很少。曹榮本是香港演員,武科班出身,他的「鬥戰勝佛」算是相對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
我們現在公認最經典的86版《西遊記》原本只有25集。當年劇組經費有限,再加上特效技術、武打經驗不足,所以像真假美猴王、受阻獅駝嶺、救難比丘國之類的故事都砍掉了。
直到1998年,央視才決定補拍《西遊記》,歷時兩年多才將後16集西遊記全部補拍完成。當時央視請到了來自香港的曹榮擔任動作導演。他本人還客串了劇中西海龍宮的摩昂太子,幫孫悟空在黑水河打了個妖怪。
(《西遊記》續集)
也因為這次拍攝經歷,曹榮後來與《西遊記後傳》產生了交集。
《西遊記後傳》是2000年陝西電視臺播出的一部神話玄幻劇,劇情講述西天取經完畢、孫悟空等人成佛後的故事。
劇集播出後立刻火遍了大江南北,收視率據說超過了同期的《鐵齒銅牙紀曉嵐》,然而觀眾的評價非常兩極化。
怎麼說呢?這部劇當時有不少槽點。
演員方面,曹榮扮演的孫悟空面無表情,十足是個面癱,經典名句「我還沒出力,你就倒下了」聽到吐。服化道簡陋,反派BOSS無天的造型純種殺馬特。
劇情上,如來佛轉世化身喬靈兒,與白蓮花、碧遊仙子人組成的三角戀關係實在狗血。
更不用說武打鏡頭,老是把一個動作正放三遍、倒放三遍。
整部劇五分鐘的片頭片尾曲+五分鐘的上集回顧+五分鐘的鬼畜武打+五分鐘的下集預告……剩下的劇情能有十分鐘就不錯了。
總之《西遊記後傳》的評價不怎麼好看,喜歡的人對新穎的劇情讚譽有加,不喜歡的人對鬼畜的武打橋段深惡痛絕。
就是這樣一部槽點滿滿的童年雷劇,十幾年後因緣際會趕上了鬼畜文化。在這「萬物皆可鬼畜」的年代重新翻紅,被大家奉為「鬼畜鼻祖」,就連影流之主在他面前也要甘拜下風。
漸漸的A站、B站上也出現了不少去鬼畜版的《西遊記後傳》。很多人重溫後才發現這部劇集的劇情張力甚至高過了86版《西遊記》。
《西遊記後傳》的正派不像正派。劇情從一樁涇河龍王的冤案開始說起,逐漸展示天庭的虛偽。
反派大BOSS無天本是佛界大護法前途無量,遭到迫害後認清了佛門虛偽的嘴臉,一念成魔。面對孫悟空這樣的對手,也是惺惺相惜,給予足夠的尊重,這樣「情有可原的惡人」實在讓人恨不起來。
那個流行正光偉的年代,劇本裡竟然就出現了非善非惡的思辨,甚至還夾雜著不少隱喻與對社會的批判,當真難能可貴。可惜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武打鏡頭重複而勸退了很多觀眾。
好在經典終歸是經典,十多年後再看依舊有味道。這些年隨著《西遊記後傳》討論度越來越高,連帶著豆瓣評分也一路從3分回溫到了7、8分的水平。
今年年初的時候,曹榮為了宣傳新電影入駐B站,並宣布將重新剪輯《西遊記後傳》,去掉當年的鬼畜鏡頭。
這一番操作頗有種六老師「今年下半年……」的感覺。區別是六老師還在「敢問片在何方」的境界,曹榮是真的有電影上映,只不過是片子質量也就那樣而已。
不管怎麼說,話題還是炒起來了。
(B站簡介:中國第一鬥戰勝佛)
很多人就好奇,當年《西遊記後傳》這鬼畜的武打是怎麼回事啊?孫大聖為何面癱?
在曹榮他自己的視頻、以及各種媒體採訪中,有意無意的就提到《西遊記後傳》是自己導演的作品。因為他來自香港,按當年有政策規定只能在主演和導演裡選一個,(已故的)李源導演只是掛名的總導演和製片人。
錢雁秋這個編劇也只不過「把兩萬字的故事組織了一下,加了點語言對話」,後來拍攝的時候他也不來。劇中之所以存在大量重複打鬥鏡頭是因為錢雁秋的劇本不夠長,所以他咬牙加了場。
(年初時候的一篇採訪)
等於說曹榮把這部劇裡的失誤,包括鬼畜武打等全部甩給了編劇,說劇本長度太短不夠30集,所以只能用重複剪輯湊時長。
在B站的重新剪輯視頻裡,他也一直以「導演 主演 動作導演」的三重身份自居。
(導演、動作導演、主演)
編輯水平不行?這下錢雁秋就不幹了呀。
這裡給大家介紹下,錢雁秋是《神探狄仁傑》、《槍神燕雙鷹》等劇的編劇,與梁冠華(狄仁傑)、張子健(元芳)多有合作,被稱為「鐵三角」。雖然這兩年的劇本質量有所下降,既視感很重,但本身的文化功底沒的說。
錢雁秋面對曹榮的指摘,在微博上寫了一篇長長的檄文,批駁曹榮所說與事實不符。
什麼大聖演的「搖兩下腦袋,手指頭朝前指,整個是個傻子」,把曹榮批的是狗屁不如。用詞極盡刻薄,真是文人罵起娘來比誰都狠。
在文中錢雁秋還提到曹榮是個「文盲」,拍戲的時候還要別人給他念劇本,自己連《西遊記》原著都沒看過。除了武打,什麼故事情節、人物命運一概都不懂。是他把自己看不懂的文戲刪除,才導致劇長不夠重複鏡頭來湊。
兩邊撕得很厲害,完全把臉皮都拋開了,甚至還牽扯出了當年港臺與內地兩個影視圈子的矛盾。
有人覺得曹榮對這部作品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替導演編劇擦了屁股,實在辛苦;也有人認為錢雁秋當年的劇本水平還是不錯的,曹榮說他水平不行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雙方的說法有不少出入,兩相照對之下,只能說各有各的理,誰也沒法說服誰。
拋開鬼畜武打鏡頭,《西遊記後傳》的確是一部可以流傳後世的好佳品。很難想像,要是當初劇組不刪文戲,把所有劇本全拍出來會怎樣。
當然了,我們還是要感謝曹榮以及所有劇組成員。
一部劇集少不了所有人的努力。儘管這是個脖子不會動的面癱大聖,但他還是演出了大家對孫大聖的所有幻想:武力爆表,智商在線,鏟奸除惡,正氣凌然,捨生取義,修成至尊大道歸來,無愧「鬥戰勝佛」的名號。
最後以《西遊記後傳》的主題曲作為結尾吧。
劉歡的片頭曲《我欲成仙》和毛阿敏抒情的片尾曲《相思》都是製作精良的好歌。一句「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至今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