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0年,「鬼畜鼻祖」《西遊記後傳》引發的一場網絡撕逼

2021-03-04 BB姬

mumu丨文

「我還沒出力,你就已經倒下了!」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這部《西遊記後傳》。誰成想在播出20年後,這部童年神劇還有這麼多故事。

編劇錢雁秋和主演曹榮在網絡上掐起了架,成了最近一個大瓜。

事情要從曹榮在B站上「甩鍋」開始說起。

世上演孫悟空的有很多,但能趕得上六老師的卻很少。曹榮本是香港演員,武科班出身,他的「鬥戰勝佛」算是相對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

我們現在公認最經典的86版《西遊記》原本只有25集。當年劇組經費有限,再加上特效技術、武打經驗不足,所以像真假美猴王、受阻獅駝嶺、救難比丘國之類的故事都砍掉了。

直到1998年,央視才決定補拍《西遊記》,歷時兩年多才將後16集西遊記全部補拍完成。當時央視請到了來自香港的曹榮擔任動作導演。他本人還客串了劇中西海龍宮的摩昂太子,幫孫悟空在黑水河打了個妖怪。

(《西遊記》續集)

也因為這次拍攝經歷,曹榮後來與《西遊記後傳》產生了交集。

《西遊記後傳》是2000年陝西電視臺播出的一部神話玄幻劇,劇情講述西天取經完畢、孫悟空等人成佛後的故事。

劇集播出後立刻火遍了大江南北,收視率據說超過了同期的《鐵齒銅牙紀曉嵐》,然而觀眾的評價非常兩極化。

怎麼說呢?這部劇當時有不少槽點。

演員方面,曹榮扮演的孫悟空面無表情,十足是個面癱,經典名句「我還沒出力,你就倒下了」聽到吐。服化道簡陋,反派BOSS無天的造型純種殺馬特。

劇情上,如來佛轉世化身喬靈兒,與白蓮花、碧遊仙子人組成的三角戀關係實在狗血。

更不用說武打鏡頭,老是把一個動作正放三遍、倒放三遍。

整部劇五分鐘的片頭片尾曲+五分鐘的上集回顧+五分鐘的鬼畜武打+五分鐘的下集預告……剩下的劇情能有十分鐘就不錯了。

總之《西遊記後傳》的評價不怎麼好看,喜歡的人對新穎的劇情讚譽有加,不喜歡的人對鬼畜的武打橋段深惡痛絕。

就是這樣一部槽點滿滿的童年雷劇,十幾年後因緣際會趕上了鬼畜文化。在這「萬物皆可鬼畜」的年代重新翻紅,被大家奉為「鬼畜鼻祖」,就連影流之主在他面前也要甘拜下風。

漸漸的A站、B站上也出現了不少去鬼畜版的《西遊記後傳》。很多人重溫後才發現這部劇集的劇情張力甚至高過了86版《西遊記》。

《西遊記後傳》的正派不像正派。劇情從一樁涇河龍王的冤案開始說起,逐漸展示天庭的虛偽。

反派大BOSS無天本是佛界大護法前途無量,遭到迫害後認清了佛門虛偽的嘴臉,一念成魔。面對孫悟空這樣的對手,也是惺惺相惜,給予足夠的尊重,這樣「情有可原的惡人」實在讓人恨不起來。

那個流行正光偉的年代,劇本裡竟然就出現了非善非惡的思辨,甚至還夾雜著不少隱喻與對社會的批判,當真難能可貴。可惜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武打鏡頭重複而勸退了很多觀眾。

好在經典終歸是經典,十多年後再看依舊有味道。這些年隨著《西遊記後傳》討論度越來越高,連帶著豆瓣評分也一路從3分回溫到了7、8分的水平。

今年年初的時候,曹榮為了宣傳新電影入駐B站,並宣布將重新剪輯《西遊記後傳》,去掉當年的鬼畜鏡頭。



這一番操作頗有種六老師「今年下半年……」的感覺。區別是六老師還在「敢問片在何方」的境界,曹榮是真的有電影上映,只不過是片子質量也就那樣而已。

不管怎麼說,話題還是炒起來了。

(B站簡介:中國第一鬥戰勝佛)

很多人就好奇,當年《西遊記後傳》這鬼畜的武打是怎麼回事啊?孫大聖為何面癱?


在曹榮他自己的視頻、以及各種媒體採訪中,有意無意的就提到《西遊記後傳》是自己導演的作品。因為他來自香港,按當年有政策規定只能在主演和導演裡選一個,(已故的)李源導演只是掛名的總導演和製片人。

錢雁秋這個編劇也只不過「把兩萬字的故事組織了一下,加了點語言對話」,後來拍攝的時候他也不來。劇中之所以存在大量重複打鬥鏡頭是因為錢雁秋的劇本不夠長,所以他咬牙加了場。

(年初時候的一篇採訪)

等於說曹榮把這部劇裡的失誤,包括鬼畜武打等全部甩給了編劇,說劇本長度太短不夠30集,所以只能用重複剪輯湊時長。

在B站的重新剪輯視頻裡,他也一直以「導演 主演 動作導演」的三重身份自居。

(導演、動作導演、主演)

編輯水平不行?這下錢雁秋就不幹了呀。

這裡給大家介紹下,錢雁秋是《神探狄仁傑》、《槍神燕雙鷹》等劇的編劇,與梁冠華(狄仁傑)、張子健(元芳)多有合作,被稱為「鐵三角」。雖然這兩年的劇本質量有所下降,既視感很重,但本身的文化功底沒的說。

錢雁秋面對曹榮的指摘,在微博上寫了一篇長長的檄文,批駁曹榮所說與事實不符。

什麼大聖演的「搖兩下腦袋,手指頭朝前指,整個是個傻子」,把曹榮批的是狗屁不如。用詞極盡刻薄,真是文人罵起娘來比誰都狠。

在文中錢雁秋還提到曹榮是個「文盲」,拍戲的時候還要別人給他念劇本,自己連《西遊記》原著都沒看過。除了武打,什麼故事情節、人物命運一概都不懂。是他把自己看不懂的文戲刪除,才導致劇長不夠重複鏡頭來湊。

兩邊撕得很厲害,完全把臉皮都拋開了,甚至還牽扯出了當年港臺與內地兩個影視圈子的矛盾。

有人覺得曹榮對這部作品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替導演編劇擦了屁股,實在辛苦;也有人認為錢雁秋當年的劇本水平還是不錯的,曹榮說他水平不行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雙方的說法有不少出入,兩相照對之下,只能說各有各的理,誰也沒法說服誰。

拋開鬼畜武打鏡頭,《西遊記後傳》的確是一部可以流傳後世的好佳品。很難想像,要是當初劇組不刪文戲,把所有劇本全拍出來會怎樣。

當然了,我們還是要感謝曹榮以及所有劇組成員。

一部劇集少不了所有人的努力。儘管這是個脖子不會動的面癱大聖,但他還是演出了大家對孫大聖的所有幻想:武力爆表,智商在線,鏟奸除惡,正氣凌然,捨生取義,修成至尊大道歸來,無愧「鬥戰勝佛」的名號。

最後以《西遊記後傳》的主題曲作為結尾吧。

劉歡的片頭曲《我欲成仙》和毛阿敏抒情的片尾曲《相思》都是製作精良的好歌。一句「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至今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END-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後傳》:被群嘲「鬼畜鼻祖」,卻是至今無人超越的神作
    2000年播放的《西遊記後傳》,留到今天的只有兩首主題曲,和一個「鬼畜鼻祖」的稱號。無論你當年有多看不上這部神劇,就因這一首《我欲成仙》一首《相思》,就能保證你一輩子忘不了它。當年才上小學二年級的我,西遊記十級愛好者,瘋狂迷上了這部後傳,至今能把兩首歌詞記得一字不差。可能真的因為年紀小,對魔性的鬼畜三連,一開始並未意識到不妥。直到聽到大人嘲笑,才注意到,不管什麼動作都來回放三次,好像是有點傻。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承認自己喜歡《西遊記後傳》。
  • 被罵了20年的神劇,被稱作「鬼畜的鼻祖」,現在成為了經典
    在國產影視行業,西遊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題材,早在1927年,從電影《盤絲洞》開始,已不知道被翻拍了多少次。據不完全統計,西遊記的改編,包含了16次電影,9次電視劇,11次動畫,已經傳入了東南亞,日本等地區,成為了我國最著名的文化,成為了我國的代表。
  • 國產鬼畜鼻祖,20年前的神劇:西遊記後傳
    最近看歌手,當打之年,關注度最高的莫過於周深了,唱出圈了好幾首歌。第九期他選了一首毛阿敏的《相思》,很多人不知道,這首歌其實是《西遊記後傳》的片尾曲。提到西遊記後傳,大家的反應都是,最早的國產鬼畜嘛。但我想說,除了鬼畜,它其實挺有看頭的。
  • 《西遊記後傳》20年「猴哥」揭內幕:曾邀六小齡童,鬼畜是被逼
    但在觀眾們心中最經典的把版本只有兩個,一個是六小齡童飾演的86版《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個就是《西遊記後傳》中曹榮飾演的孫悟空《西遊記後傳》紅極一時,但觀眾們的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它劇情新穎、色彩飽和、武打精彩;也有人覺得孫悟空面癱,劇情拖沓,剪輯鬼畜毀人三觀
  • 《西遊記後傳》20年「孫悟空」揭內幕:曾邀六小齡童,鬼畜是無奈
    《西遊記》流傳千年,是演藝圈內一個非常經典的影視劇題材,至今已經被翻拍了很多個版本,飾演過孫悟空的也不乏郭富城、李連杰這樣的國際巨星但在觀眾們心中最經典的把版本只有兩個,一個是六小齡童飾演的86版《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個就是《西遊記後傳》中曹榮飾演的孫悟空《西遊記後傳》紅極一時,但觀眾們的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它劇情新穎、色彩飽和、武打精彩;也有人覺得孫悟空面癱
  • 《西遊記後傳》,為何被稱為鬼畜鼻祖,其實這裡面是有原因的
    《西遊記後傳》是編劇錢雁秋製作的一部劇,而且「錢雁秋」不僅是編劇,同時他還是一位比較出色的導演和演員。而說到錢雁秋,想必很多人會想到最多的就是《神探狄仁傑》。這部劇確實很有魅力,也比較受觀眾的歡迎。而《後傳》也是「錢雁秋
  • 《西遊記後傳》:曾邀六小齡童飾演孫悟空,為湊時長成為鬼畜鼻祖
    但是還有一位孫悟空的扮演者小編相信大家肯定也是不陌生,那就是鬼畜界的鼻祖,《西遊記後傳》的孫悟空扮演者曹榮。不過對於曹榮來說,這樣就顯得很難受了,最終,曹榮也是決定將拍攝《西遊記後傳》時的一些幕後故事公之於眾。
  • 《西遊記後傳》官方「無鬼畜版」明日放出
    這就是《西遊記後傳》留給大家的印象之一。日前,曹榮導演宣布《西遊記後傳》的精簡版將會於明天上線,並每周五、六、日更新,也就是說,很多觀眾念念不忘的官方「無鬼畜版」終於來了。《西遊記後傳》誕生於千禧年,到現在也有近20個年頭了,從一開始的「爛劇之王」到現在鹹魚大翻身後的「國產神劇」,《西遊記後傳》到底經歷了什麼?這「平反」是有理有據還是炒作所致?
  • 時隔二十年,《西遊記後傳》再起波瀾。
    最近,《西遊記後傳》再起波瀾,孫悟空的扮演者曹榮就與編劇錢雁秋在網絡上開始了瘋狂的互撕。《西遊記後傳》是陝西省在2000年出品的古裝神話劇,改編自吳承恩的《西遊記》。該劇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之後,魔頭無天在如來佛祖圓寂後大鬧三界,孫悟空帶領三界幫助如來轉世靈童喬靈兒重返靈山的故事,該劇已於2000年播出,並獲得第18屆金鷹獎電視美術片內最佳獎。
  • 全面解析《西遊記後傳》到底有多牛掰
    我們恍然發現,這才是鬼畜文化的鼻祖,耍個棍子滿屏幕影分身,「影流之主「我還沒出力,你就倒了」,在我腦海裡又不斷複製黏貼,這引發了我的一個世紀迷思—— 《西遊記後傳》的鬼畜明明很雷,但兒時的我們為什麼還屁顛兒屁顛兒追著看?除了鬼畜,這部劇還講了什麼?
  • 重剪「鬼畜鼻祖」,《西遊記》怎麼著大家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聆雨子】近日,導演曹榮在B站宣布,將應粉絲們的要求,把自己的作品《西遊記後傳》從頭至尾重新剪輯推出——尤其是針對該劇廣受爭議的「一個武打動作放三遍」的情況——「會把鬼畜的鏡頭去掉,給大家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
  • 《西遊記後傳》上線B站,導演:刪掉鬼畜視頻,一集只有五分鐘!
    作為2000年拍攝的一部古裝神話大戲,《西遊記後傳》可謂是做到了腦洞大開,在《西遊記》的基礎上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顛覆改變,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新西遊」故事。你以為師徒四人在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之後,就能成功「羽化登仙」,過上神仙般的瀟灑生活普度眾生?
  • 《西遊記後傳》20年,當年的那些主演,這些年都去哪兒了?
    從1961年的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到六小齡童主演的86版《西遊記》,再到如今的各種改編,包括《大話西遊》《大聖歸來》《西遊降妖篇》《西遊記女兒國》《悟空傳》等。」這個ip改編的影視劇中,最大膽的,最顛覆的,最有創意的,那必須是20年的電視劇《西遊記後傳》。
  • 《西遊記後傳》:被罵了20年的劇,特效減分,然而,內容卻成功出圈
    被罵了20年的好劇,男反派成為最帥的演員,女主角驚為天人 導讀:「改版不是胡編」,《西遊記後傳》20年來因為動作戲重複,成為了鬼畜的素材而備受吐槽,然而,其內容和人物的設置卻是國產劇中不遑多讓的經典。
  • 最肯忘卻古人詩,20年後重溫西遊記後傳,你絕對低估這部神劇!
    上周歌手中,周深一首蘇州評彈+《相思》的結合,「最肯忘卻故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又把君君帶回了20年前看西遊記後傳的時候,小時候看西遊記後傳的時候,更多的是覺得這個電視劇有點恐怖,無天這一身黑的裝扮,簡直成了童年陰影,只希望孫悟空早點降妖除魔!
  • 曹榮重剪《西遊記後傳》,捧場人數寥寥無幾
    20年後,《西遊記後傳》中「面癱孫悟空」曹榮再度營業,一方面,親自剪輯無鬼畜精簡版《西遊記後傳》,一方面,頂著57歲的身體自導自演網絡電影《降妖伏魔之定海神針》,再度飾演孫悟空,甚至在自己宣發的幕後花絮中,用到了「中國第一鬥戰勝佛」的名頭……然而,結果是讓他心涼的。
  • 《西遊記後傳》重剪播出?全面解析這部劇到底有多牛掰
    監製:ROOT童年神劇《西遊記後傳》要在B站重剪播出啦!我們恍然發現,這才是鬼畜文化的鼻祖,耍個棍子滿屏幕影分身,「影流之主」都得對他認祖歸宗。「我還沒出力,你就倒了」,在我腦海裡又不斷複製黏貼,這引發了我的一個世紀迷思——《西遊記後傳》的鬼畜明明很雷,但兒時的我們為什麼還屁顛兒屁顛兒追著看?除了鬼畜,這部劇還講了什麼?那時還不懂,直到現在我才發現,《西遊記後傳》充滿了後現代混搭、顛覆性解構,以為前人所不為的革命式態度呈現了一代神劇。
  • 《西遊記後傳》導演:我不是「成家班」的人,我是「洪家班」的人
    內地觀眾對曹榮並不陌生,他曾在徐小明執導的電影《衛斯理之霸王卸甲》裡,飾演過冷酷無情的阮文豹,在《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裡飾演戰鬥力6000的少林和尚圓音,跟戰鬥力10000以上的張無忌(李連杰 飾演)有一場對戰,這場戲是全片最精彩的一場單挑戲。港片迷應該對曹榮還有更多的記憶,比如在袁和平電影《虎猛威龍》裡,他跟何家勁也有激烈的較量,不過那部電影的第一反派是鄒兆龍。
  • 被嚴重低估20年的《西遊記後傳》,真正的文體兩開花
    許多人要麼是唱起了劉歡和毛阿敏分別演唱的《西遊記後傳》的片頭片尾曲,要麼就開始回憶童年。如今在豆瓣上,《西遊記後傳》的評分已經慢慢上升到了7.6分。 因為那是2000年,處於我國影視劇百花齊放的時代,《大明宮詞》《康熙王朝》《永不瞑目》……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而且,有86版的《西遊記》珠玉在前,相比之下,《西遊記後傳》的內容、劇情等方面實在是過於大膽和出挑,再加上令人詬病的鬼畜和特效,因此人們當時接受不了、一頓吐槽也不足為奇。
  • 《西遊記後傳》:20年前的一部「神」劇,不遑多讓的經典
    導讀:「改版不是胡編」,《西遊記後傳》20年來因為動作戲重複,成為了鬼畜的素材而備受吐槽,然而,其內容和人物的設置卻是國產劇中不遑多讓的經典。《西遊記》是國產影視劇改編最為重要的素材來源,從1927年的電影《盤絲洞》開始,這個IP已經被翻拍幾十次,其中包含16次電影改編,9次電視劇改編,11次動畫改編。同時,《西遊記》還成功出海,在日本,東南亞地區廣為流傳,成為了中華的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