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思智庫,企業家第一智庫:
身為三星集團二代掌門人,實際是第三代,因為他的爺爺也就是李秉喆的父親就開始經商,所以李健熙的父親就有錢,李建熙的父親李秉喆從小就不斷變換學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李建熙1987年從去世的父親李秉喆手中接三星,一手將三星從一家本地企業,轉變為世界領先的創新者和領跑者。三星公司目前資產超過500萬億韓元,接近韓國當時GDP的一半。
韓國人一生逃不開三件事——死亡、稅收和三星。這句話流傳很廣。三星集團和李健熙,也分別被稱為「三星共和國」和「經濟總統」。
福布斯2020年富豪榜顯示,李建熙的財富接近20萬億韓元,多次位居韓國榜首。
兩度獲刑,又被總統兩次特赦,有媒體形容,他一「咳嗽」,韓國就「感冒」。隨著李建熙在10月25日逝世,韓國最偉大的公司三星集團也正式進入後李健熙時代。三星在聲明中表示,78歲的李健熙是一位真正的遠見卓識者,「他的遺產將是永恆的。」 各國企業家也以不同方式向這位偉人表達敬意。
10月25日,三星會長李健熙在首爾三星醫院去世,享年78歲。據福布斯2020年韓國富豪榜顯示,作為韓國最大財閥的第二代傳人李健熙,財富居首,達173億美元(約合1156億元人民幣),而他的逝世,也將產生韓國歷史上最高的遺產稅金——超過70億元。
回顧三星初創到崛起的歷程,第二代傳人的李健熙帶領三星電子從低質量的大規模生產商,一躍成為韓國最大家族企業、全球最有價值的科技企業之一,其本人亦被稱為韓國的「經濟總統」。並成就了如今富過三代的韓國三星。而三代之路的歷程,也頗為經典,跌宕起伏。
第一代 :李秉喆和他的三星初創時代
三星是1938年3月1日三星商會成立之時公司創始人李秉喆,也就是李健熙的父親起的名字。三在朝鮮意為大、多、強,星則是清澈、明亮、深遠、永放光芒。李秉喆以三星命名,也寄含了他對自己事業的希望和憧憬。
早期主要業務是將韓國的幹制魚、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國的北京及滿洲裡。不久之後,三星又建廠開始了麵粉和糖的生產及銷售。1948年,成立了「三星物產」公司,標誌著三星開始正式展開國際貿易業務。
1945年韓國擺脫了日本的統治,但是當時的韓國經濟由於社會和政局的動蕩不安而變得極不穩定,加之1950年開始的韓戰更是給韓國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正在穩健發展中的三星由於戰爭幾乎喪失了全部財產,但是李秉喆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1951年他將公司轉移到了韓國東南部的港口城市——釜山,並成立了三星物產株式會社。
在韓國物資極度緊缺、各種生活必備品嚴重依賴進口的當時,三星為了幫助恢復、發展韓國經濟,實現其「事業報國」的理念,開始了在生產領域的發展。相繼建立了「第一製糖」,結束了韓國白糖依賴進口的歷史;成立了「第一毛織」,開創了韓國自產布料的時代。這些基礎消費品自給的實現為韓國經濟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第二代:李健熙和他的「三星帝國」崛起
出生於1942年1月9日的李健熙,是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喆的第三個兒子。13歲時被送到日本上學,後就讀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系、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經營學。1987年開始擔任三星會長(系三星集團第二任董事長),而他的上位之路頗為傳奇。
因韓國傳長不傳嫡繼承制度,李健熙起初並不受重視,而後來的大哥和二哥奪位內鬥,不是舉報自家,偷稅漏稅就是被當成精神病送進了醫院。只有李健熙每天默不作聲,每天想的就是怎麼照顧好父親。
他的表現和二哥大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得到了李秉哲的信任。就這樣,李健熙成了三星的第二代掌門人。
在任期間,李健熙最大的功勞便是帶領三星進軍電子和晶片產業。當時李健熙意識到晶片以後一定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徵,於是他堅持自研晶片,硬是頂著所有人的反對,自掏腰包買下了半個半導體工廠。
但造晶片哪有那麼容易?當時美國和日本對韓國實施技術封鎖,別說設計圖時就連工廠面積有多,都不會透露,但李健熙卻沒有放棄,炮製了二十億美元,在美國和日本挖人,十年之後,三星還真的造出了第一款晶片,但卻遭到了美國和日本瘋狂的降價打壓。當時的三星有多慘呢?每賣出一塊晶片還要倒貼1美元,虧的差點就撐不住了。
但後來一切迎來轉機,美國對日本實行貿易制裁,打壓日本的晶片產業。李健熙抓緊機會投入巨資,搶佔市場,終使三星擺脫了虧損,在晶片領域站穩了腳跟,李健熙也因此順利接手三星集團,帶領三星從韓國走向了世界。
第三代:李在鎔和他的任重道遠的使命
2014年5月,李健熙因突發心肌梗塞入院治療,此後一直處於昏迷狀態。隨後,其長子、三星電子副董事長李在鎔開始執掌公司,承擔起了集團實際領導人的角色。
李健熙去世之際正值三星電子面臨複雜處境的動蕩時期。近年來,三星一度利潤豐厚的移動業務面臨著來自新興市場的新貴製造商的威脅,業務增長勢頭放緩。對於第三代三星掌門人,也將是巨大的挑戰,三星未來發展方向將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郭豆 中企思智庫新傳媒部副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