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綜藝層出不窮的年代裡,不論是跑男還是創造101,除了屏幕裡那一張張俊美可人的臉蛋輪番上演著你方唱罷我登臺,再多的笑料與包袱已讓人沒有再多的新鮮感。
《圓桌派》
每期談論一個話題,在這個有些逼仄又不算亮堂的環境裡,四個人聚集在圓桌前,桌上擺一堆水果小吃,就像一群熟悉的老友聚集在家中聊天一樣,有默契,有觀點,但都不為了說服誰。
竇文濤的「妙處」在於他可以賦予聊天一種魔力,有他在,一場聊天就會變得饒有趣味,他做的節目,觀眾樂意看。老友聊天,隨心隨性,才能聊得舒服。
在第四季第二期濤哥奉獻了兩個高潮點,一是表達對棉麻布質衣物的成癮性依賴,二是描述每天早上起床前「攝魂般」的「呻吟」。為什麼他會說到這兩點,一是剖析自己身上「高消費現象」的原因,二是工作之餘乘著武志紅老師在場做了一次心理分析,而武志紅老師的分析是——缺愛,缺撫摸。這個解釋,有一點道理,但有爭議,說服力不足,對棉麻布質的喜愛是審美也是大眾需求,早晨的呻吟就是賴床、起床氣,也很普遍,其實都是源於本能,如果以「缺什麼」來斷言有些武斷。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快速致富成為了可能,只要肯幹快遞小哥的收入和白領收入可能差不多,但一般情況下他們的出發點和目的性不太一樣,部分白領可能為了維持表面的光鮮導致生活的入不敷出,成了這個時代新的窮人。
這期比較有效率,十五分鐘不到就點了題,竇文濤稱之為——「隱形貧困人口」
武志紅在節目裡的表現比較有爭議,有些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也正因為急於表達通常一個話題並沒有聊得很深入和全面,節目中幾個片段也有剪輯的痕跡。不過我還是挺佩服他的理性分析能力,雖然節目中也許是出於職業本能,表現出見誰都想分析一番,沒看過心理醫生的我看完節目都想找他分析一下。
還是回到文濤當初的那一句:「你的欲望比手上的錢多一塊,就是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