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路遙為何要把秀蓮和曉霞都寫死了?有意為之?

2020-12-24 小虎有話說

這是路遙在寫自己,他和他的妻子婚前彼此扶助,日久生情,婚後卻被柴米油鹽折磨的兩不相見,最終以離婚告終。

其實我感覺很現實,這是中年農村的大部分現象,你沒有生活在農村,或者生活很久在農村,你真的沒有辦法感覺,作者自己的感覺寫入也有那麼點,不過接近現狀。曉霞不去世,就會跟少平在一起,而這與當時的現實格格不入,時至今日放在一起兩個人也是不可能,因為門不當戶不對。

這就是物極必反。平凡的世界寫了平凡人的人生。書中的人可以是身邊的某個朋友或村鄰居,生活中像秀蓮像曉霞這樣結局是必然的,秀蓮是勞累過度,曉霞也不是事業狂嗎?這樣的生活註定了她們的結局。

月圓必缺之,花豔必摧之。確實如此,田曉霞毫無缺點,在那個年代,她就像是出現在孫少平身邊的天使,幫助他完成生命中的升華,最近也在看《平凡的世界》,很多感受,從剛才作者的回答中也可看出出眾的文筆,可以多多交流。

作者估計也矛盾,一方面妥協後的少安和秀蓮過著平凡的生活,一方面不甘心的少平和曉霞不知道能否衝破世俗,是否最後還會走少安和潤葉的老路。如果作者認可少安和秀蓮的路,那麼就是對不起內心底的潤葉。如果作者認可曉霞和少平能夠走在一起,那麼在當時的世俗,階級,和門當戶對來說,卻又是那麼的不符合。

所以讓平淡的秀蓮和完美的曉霞去世,最後留下經過世事折磨和嘗盡生活苦楚的少平,少安,潤葉。可能這才是真實的生活寫照,社會現象。秀蓮代表女人那種堅韌、忠誠、勤勞、善良以及對男人無私的愛,可惜這種女人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消失,所以會被死去,然而曉霞代表大多完美主義男人的想像,也是自己對這種愛情的憧憬,夢裡的情人不會在現實存在的。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路遙先生告訴讀者:不管理想多麼美好,都要接受現實的考驗,理想越美好,現實就越殘酷,心理反差就愈大,人挑戰現實的欲望就越強烈,結局越悲慘教育就愈深刻,對社會的領悟就愈深刻。

潤葉和少安之間的小小差距都不能結合,更不要說曉霞和少平之間了,看看曉霞身邊的追求者就知道少平最後肯定也沒法和曉霞結合。但是我還是希望小說中他倆能夠結合,哥哥做不到的事弟弟可以完成,也給人一種希望不是嗎?否則少平那麼努力地實現他的理想最後還是認命和嫂子好了,也太可惜了。

讀這部書時,還是看好曉霞少平的戀情。覺得衝破一切,兩個人好就好了。放屏幕上,再視覺上還是接受不了兩個人的現實差距。終究寫死了,人世間不該有曉霞一樣的人,也不會有。醜陋的現實社會,不會有曉霞的。

對於兩個家庭背景差距巨大的青年人,在如此激烈的社會變革中,他們的命運只有兩條:要麼相互背離,要麼煎熬而終。不可能夢想成真。這是現實主義寫真,路遙是社會思想的先驅,不可能將現實寫成夢幻。

說實話,路遙把秀蓮寫死,我覺得是敗筆,秀蓮和曉霞不一樣,曉霞是女神,她和少平的感情經不起生活的考驗,兩個獨立個性的人,生活在一起,註定是悲劇。而秀蓮和少安是經歷生活磨練過的,正要修成正果,卻死一個,這是對生活的不尊重!

這兩個女人和小說中兩個主角是兩對有緣人,剛好也是在她們的指導和幫助下,兩個男主角通過自己努力改變了家庭命運,如果安排他們在一起,這一切看似來得也太容易了,但這兩個女人其實一直是神一樣的存在,平凡的世界,怎麼會有神的位置,呵呵!

為什麼現在人沒有那麼真情,沒有那麼拼命?看了這個就知道,愛情沒有結果,拼命掙得幸福生活沒有命去享受。理想永遠被現實打破,誰還去真誠,拼命地去追理想,不僅過程痛苦,結果也痛苦,還不如享受當下。估計很多人看了這種書都有這種感想。

幾十年前看小說,對于田曉霞的死,有些想不通,而當看到小說扉頁做序時慢慢地體會到了為什麼田曉霞必須死。記得扉頁是這樣寫的:當長江和黃河匯流在一起的時候,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那就是一個洶湧澎湃的場面。對於顧秀蓮的死,作者扉頁有這樣的暗語:楊七郎被亂箭穿心而死。後來想想,長江,黃河,永遠不會交融在一起,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國社會大變革時期,城鄉差別,在那個年代十分明顯,人們在壓仰已久的內心,尋找著怎樣壓縮城鄉差異,生活在黃土地的農民,怎麼可以找一個地委書記的女兒生活,當孫少安日子正火的時候,顧秀蓮的去世,無不揭示:理想之光是美好的,但現實畢竟是殘酷的。

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根本原因是門不當戶不對!其實還是國人的一種思想,也是現實的一種現象,倆人結婚還是講求門當戶對。這是幾千年來的一種觀念,現實也必須這樣去做,如果門不當戶不對的兩個人走到一起所有的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等)都不一樣,婚姻很難維持長久。

其實客觀點評價,路遙為什麼安排田曉霞死,從初三就看了《平凡的世界》,一直都不明白想不通,後來仔細想了想,很大原因在於路遙是沿用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路線,他要塑造孫少平的形象,而田曉霞就是冬妮婭少女時的影子。

讀者也希望孫少平和田曉霞能夠永遠在一起,我想路遙也希望這樣,但是孫少平要像保爾.柯察金一樣走工人階級的路線,保爾.柯察金是修路,孫少平是挖煤,而田曉霞就變得可有可無,路遙已經沒有辦法再處理這段感情。並且大家有沒有發現,冬妮婭後來嫁給了一位軍官,她非常鄙視工人階層,所以說在《鋼鐵》裡後來的冬妮婭跟死了沒有區別,而只有田曉霞死掉,孫少平才能更專注地走工人階級先鋒隊路線,他的形象更能得到升華。

還有一條線和《鋼鐵》極為相似,保爾.柯察金在後來和一個女工人在一起,把她培養成了書記員,《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是在照顧惠英嫂。所以總結下來,《平凡的世界》和《鋼鐵》有幾條線相似:一是窮小子愛上公主,孫少平和田曉霞相愛,保爾.柯察金和冬妮婭相愛,二是女主死去,田曉霞死了,冬妮婭跟死了沒有區別,三是男主當上了工人,走工人階級路線,孫少平挖煤,保爾.柯察金修路,四是後期都和一位階級底層的女人結合,孫少平照顧惠英嫂,保爾.柯察金和一位女工人在一起,把她培養成書記員。

路遙忠於現實,沒有迎合大眾心理,把現實寫成大圓滿的童話,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世界,本來如此,充滿著悲歡離合,交織著幸與不幸,我們惋惜之餘也不覺得意外,給予讀者更大的震撼和感動!

秀蓮的死開始的部分就埋有伏筆,當時孫少安去相親,孫說自己生命線短會活不長,秀蓮咬破手指,把自己的血畫在孫的生命線上,說用她的命給他續。

曉霞的父親也是寒窯出身,可以說孫少平走著一條田書記曾經走過的路,它代表著一部分已經覺醒的農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真正的生活,而田小霞的死我覺得是作者出於提高故事張力的需要,增加小說的戲劇性而已,何談階層?平凡的世界,與其說是部小說,不如說更像一本紀實文學作品,真實地反映了一段特殊時期不同身份人們的思想衝突和社會的劇烈變化,通篇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希冀和美好祝福,這是一部正能量的作品,雖然對人性深層次的探討不多,但仍不失為一部好作品。

曉霞是黃土地走出來的二代,對於黃土地有著某種特殊的感情,她博學廣聞汲取了西方的平等自由獨立思想,在沒有被金權充分侵蝕的那個年代,與古代文人的松柏卓然品性相契合,形成了自己遺世獨立的價值觀,這是超越時代超越禮法的。少平雖然代表了黃土地的新生代,但在思想上是配不上曉霞的!所以曉霞只好慷慨就義了,值得一提的是曉霞就義前的念頭讓曉霞從神回到人!摩拜路遙老師,《平凡的世界》帶給人的不只是一個自強不息的故事,更主要的是思想的碰撞!

現在的年輕人自足吧,看看那個年代的人多麼艱辛,多麼努力,多麼嚮往和熱血,多少人為了生活而拚命,今天的美好都是前輩們用血汗努力,拚命才有的,秀蓮曉霞是當今女孩的模範,少安少平是青年人的榜樣,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敬重那個年代,敬重他們。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為何曉霞的離世,讓路遙放聲大哭?淺析路遙創作情結
    他們的愛是跨越世俗的,他們心心相通,能夠進行心靈和靈魂的對話……在路遙寫完田曉霞犧牲的情節之後,痛哭流涕,把自己遠在千裡的弟弟叫到身邊,泣不成聲地說:「田曉霞死了,曉霞死了!」田曉霞的離世為何讓路遙放聲大哭?究竟是什麼,讓一個硬漢泣不成聲?
  • 窮困潦倒了一生,《平凡的世界》原作者路遙之謎:田曉霞之死
    久沒有佳作,陳忠實鬱悶苦想時,《平凡的世界》面世了,問鼎了茅盾文學獎,這讓陳忠實很著急,發誓要寫一部「能壓棺材底的書」,於是就有了《白鹿原》。在我僅會認字的年紀,哥哥姐姐就開始讀路遙。在那個年代,中國最為閉塞的鄉鎮裡,《人生》、《平凡的世界》就已經開始滋潤剛剛孵化的靈魂。
  • 平凡的世界:為什麼路遙要讓曉霞犧牲?並非因為她的愛情不現實
    關於《平凡的世界》裡田曉霞的死,有這麼一個故事:那一天路遙的弟弟王天樂正在洛川縣採訪,報社突然來電說路遙打電話要他速去榆林(那時沒手機)。王天樂一時還以為染病的哥哥病情加重了,心急火燎地趕往三百多公裡外的榆林,當他花了足足一天時間趕到路遙那兒時,見路遙淚流滿面,驚問其故,路遙說:「田曉霞死了!」
  • 路遙為何把田曉霞寫死,或許當你接受了她的死,才明白生活的真諦
    當看完電視劇的《平凡的世界》之後,又再一次捧起了路遙的同名原著小說《平凡的世界》。當看完紙質的小說之後,並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相反的是我的心中沉甸甸的,感覺到心臟抽得緊。對於書中的人物,到最後並沒有圓滿的大結局,對于田曉霞的死是最讓我痛心的。路遙為什麼要將一個如此美麗、豪放灑脫的女孩給「扼殺」掉呢?其實他也是不忍心的。
  • 《平凡的世界》有路遙初戀寫照:一半是田曉霞,一半卻是郝紅梅
    歡迎大家來到西安古西樓的《平凡的世界》系列解說。《平凡的世界》是路遙人生路上的最後一部作品,可以說是絕筆之作,讀過這部小說的人一定能知道路遙把自己的真實人生也傾注其中了。路遙現實中初戀的真實寫照,前半段像《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後半段則像郝紅梅,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路遙為什麼要如此安排呢?
  • 《平凡的世界》中,為什麼作者路遙把賀秀蓮和田曉霞都給寫沒了?
    作家路遙先生生活在那種環境下,親歷了許多現實生活,對賀秀蓮的死是路遙先生深知任何人的人生都不會十全十美,賀秀蓮不能例外,孫少安更是如此,這是路遙先生對普通人的人生歸宿的合理安排,也是對當時社會環境下,一代人的愛情故事的深情塑造,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情感生活。
  • 路遙自身的感情生活,註定了《平凡的世界》裡悲慘的愛情結局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在這部作品中描述了六段愛情故事,但沒有一段是圓滿結束的,為什麼呢?為何路遙的感情觀會如此悲觀呢?這其實跟他現實生活中的經歷有關。路遙先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情之路可以說是十分坎坷挫折,所以在路遙筆下的愛情也都不是完美的,甚至帶著些傷害讀者的殘忍。這也就是為何孫少平跟田曉霞看上去那麼完美和諧的愛情關係,最後路遙偏要把田曉霞寫死的原因。
  • 路遙為什麼要讓田曉霞離去
    如果他們倆克服種種困難險阻最後結婚了,但婚後生活不幸福,天天吵架甚至離婚了,那這部書就不叫《平凡的世界》,應該有些像魯迅筆下的《傷逝》或錢鍾書的《圍城》了。很多人都批評路遙把田曉霞寫死,是迴避了矛盾,不敢像魯迅和錢鍾書一樣直接面對真正的現實問題。
  • 《平凡的世界》路遙
    今天介紹的是一本長篇時代巨作,《平凡的世界》路遙。 路遙的書想必大家是非常喜歡的,在他短暫的一生,留下了很多經典名作。我介紹的第一本書,就是路遙的《人生》。 然而路遙的傳世作品中,屬《平凡的世界》影響最大也最深遠,此書1986年12月發行後便獲得矛盾文學獎。它所煥發的時代精神與人物形象,滋潤了一代代的青年人。
  • 《平凡的世界》裡面的故事為何都是悲劇呢?路遙是這樣說的
    《平凡的世界》裡面的故事為何都是悲劇呢?記得路遙曾經說過一句:「多少美好的東西消失和毀滅了,世界還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是的,生活在繼續著。」可是,平凡的世界中的每個人卻在不斷地失去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包括我們自己。其實,成長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
  •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從田曉霞到惠英,路遙這樣詮釋白駱駝之戀
    作為一部影響了數千萬讀者的偉大著作,《平凡的世界》一直激勵著底層的平凡人,但也傷害了他們!因為,「田曉霞之死」就像一根刺,梗塞在渴望愛情甜美卻過把日子過得苟且的心頭。讀者認為路遙把田曉霞「寫死」太狠心,路遙自己卻大哭,彷徨、痛苦、不甘和壓抑......
  • 日他媽的文學:路遙之死和被退稿的《平凡的世界》
    路遙呵呵一笑,大罵一句:「日他媽的文學!」1992年11月27日,路遙死了,在這個天寒地凍的人間,路遙死了,窮死的,窮得連老婆都扛不住和他離婚了,籤完離婚協議的路遙,當時便淚崩了,他哀嘆道:「我那老婆怎麼就跑了啊!」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與惠英最後的結局,路遙全文線索都在暗示
    孫少平的蛻變與成長,除了與自己的努力分不開,與自己的女友田曉霞也有很重要的關係。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是浪漫的,但是,無論在周圍誰的眼中,都是門不當戶不對,農村小夥和高官女兒的愛情,在現代都很難見。所以,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註定是悲劇的。
  • 為何好女人秀蓮和曉霞結局很悲,「壞女人」郝紅梅結局卻很圓滿?
    《平凡的世界》中,田曉霞和秀蓮是最好的女人,作者給了她們最悲劇的結局。而郝紅梅從某些情節來看,已經算得上是一個「壞女人」 ,但作者卻給她安排了一個最好的結局之一。這是為什麼?書中,毫無疑問,賀秀蓮和田曉霞的好都是讀者公認的。
  • 【文化評論】從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論路遙精神與路遙創作
    正是這種平凡而崇高的信念,支撐著人們的生活與社會發展,推動著歷史發展和時代進步,他們就像黃土高原地底下的層層石頭,是真正的民族脊梁!無論苦難有多重,他們都能承受;無論曲折的路有多長,他們都不會停下前行的腳步。就因為他們擁有平凡而崇高的信念!這就是路遙和陝北人的精神!命運的平凡而崇高。
  • 《平凡的世界》為何都是悲劇,路遙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
    路遙先生以其博大而富有同情心的情感,用生命實踐了平凡的世界,表達了他深邃的人生哲學:活著,隨時準備吃苦。《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的一部百萬字小說。這是當代中國城鄉社會生活小說的全景式表達。以孫少安和孫少平的兄弟為中心,通過複雜的衝突,刻畫了一群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歷盡千山萬水,最後又歸於平凡的故事。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矛盾交織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們在歷史進程中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當我們仔細閱讀這本書,巨大的金句猶如山海。每一個字都能震撼靈魂。真實的你和我的生活,平凡的你和我的生活。
  • 《平凡的世界》完美女神級的人物田曉霞,其結局卻最扎人心
    01.曉霞初見少平路遙在《平凡的世界》塑造的女子形象中,田曉霞可愛、熱情、活潑、正義,是女神級的人物。俗話說:窮人家孩子早當家。可是,田曉霞不一樣,她出身於幹部家庭,父親是領導幹部,母親是一位醫生。曉霞主動請纓,到抗洪前線採訪。採訪中,曉霞為了救助一名在洪水中掙扎的女孩,犧牲了年輕的生命。田曉霞是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中非常喜歡的主角之一,是一個可愛又令人敬仰的藝術形象。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曉霞的犧牲,對少平是一個致命打擊。曉霞和少平的愛情,都被曉霞那隻思念的筆寫進了三本厚厚的日記裡了。在省城田福軍處,少平捧著曉霞的遺像,哭得肝腸寸斷。
  • 死於42歲的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他為何把筆扔出了窗外?
    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後,路遙對其寄予了厚望,但數家出版社看後都紛紛退稿。只要把《平凡的世界》完成,即便一死,也能闔上雙眼了。1988年5月25日,一直與病魔作戰的路遙為《平凡的世界》劃畫下了最後的一個句號。他站起身,幾乎是條件反射一般,不受任何控制地把原子筆奮力向窗外扔去。「我來到衛生間用熱水洗了洗臉。
  •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你我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你我;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平凡的世界中,演繹著一幕幕不平凡的劇情。初讀《平凡的世界》,一開始還以為是部愛情小說,全程都會圍繞著少平和紅梅的愛情,足以可見這樣的想法是有多麼幼稚,先入為主的想法太深了。
  •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出了女人的三種愛情觀,哪種能得到幸福
    ——路遙路遙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影響數萬中國年輕人,就是因為裡面的人物太過現實,太過鮮明,太具有代表性。《平凡的世界》中寫了三類女性,她們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愛情觀念,對於女性來說,哪種愛情觀念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呢?